微专题讲座十三 原因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题型特点
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2.解题方法
对于原因类试题的解答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分析其必然性,也就是分析这样做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步,分析为什么要、为什么能这样做。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步,联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还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组织答案时,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分层说明。
3.失分警示
原因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既要明确设问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往往要打折扣的。
[2016·江苏单科,34(1)]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
结合材料,回答下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
解析: 解答本题,要认真审题,明确“立得住的文化内核”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本题设问就可转化为我国电影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教材相关知识,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 我国电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得住的文化内核,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它可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题型训练 原因类主观题
1.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其他行业的相融共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
网购是指人们在网络上购物,并通过各种在线支付手段进行支付完成交易的过程。网购具有便捷、价廉等优势,前景广阔,但也存在着虚假宣传、售后服务不完善等现象,这影响着网店发展。大学毕业的小陈准备开家网店,为此,她搜集到以下信息: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网购人数
1.61
1.94
2.42
3.02
3.61
4.13
(1)解读上述图表中的信息并说明经济原因。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网店发展的影响。
解析: 第(1)问包含两小问。考生在做本问时,注意分点作答。第一小问要求考生“解读上述图表中的信息”。从用户年龄上看,19~40岁年龄段用户居多,19岁以下和40岁以上年龄段用户偏少;从收入上看,19岁及以上年龄段用户收入高,但受消费心理等因素影响,40岁以上年龄段用户较少;从人数上看,2010~2015年网购人数逐年较快增长。第二小问实际上是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结合材料从消费心理、收入、经济发展水平等角度分析即可。第(2)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网店发展的影响。考生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分析。就积极影响来说,网购是一种消费方式,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就消极影响来说,材料中有明显的信息提示“虚假宣传”“售后服务不完善”等,因此可从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角度分析。
答案: (1)图表信息:网购用户年龄19~40岁居多,19岁以下和40岁以上偏少;19岁及以上年龄段用户收入高,但受消费心理等因素影响,40岁以上年龄段用户比例较低;2010~2015年中国网购人数逐年较快增长。
经济原因: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②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2)①积极影响:转变消费方式,方便生活;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扩大内需,促进生产。②消极影响:虚假宣传、售后服务不完善等现象的存在会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
推动高铁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是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材料一 近年来,中东欧国家以及欧盟对高铁的需求不断增加。欧盟已建成高速铁路的仅有德国、法国等8个国家,计划建设以及正在建设的还有波兰、葡萄牙等国。欧盟在2011年高铁白皮书中提到,到2030年高铁里程要翻一番,建成覆盖全部成员国的跨欧洲交通网络,到2050年建成覆盖全欧洲的高铁网络。同时,中东欧各国对于改善国际以及国内交通网络的需求日益上升,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欧盟高铁建设将进入蓬勃发展时期。这给中国高铁进入中东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材料二 数据显示,中美建交短短几十年间,双边贸易额从微不足道增至2015年的5 583.9亿美元,双方各类投资从几乎为零到超过1 2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美直接投资更是增长迅速,已遍布美国45个州。尤其是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美之后,双方在经贸、能源、人文等诸多领域达成共识,签署一批影响深远的合作协议,推动两国合作迈上新台阶。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对全球经贸投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抓住机遇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装备“走出去”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原因。
解析: 第(1)问考查政府如何履行职责,考生要适当拓展思维,从教材中的“政府职能”中走出来,综合政府的有关知识,依据材料信息来构思答案。具体应从履行经济职能、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制定和执行科学的决策等角度回答。第(2)问实质上考查的是推动装备“走出去”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一般应从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创新驱动等方面把握。
答案: (1)①政府支持我国装备“走出去”,实现出口升级、产业升级,加强境外投资监管等,这是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通过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
②我国政府鼓励我国装备“走出去”,制定具体措施,这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制定和执行科学的决策,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
(2)我国推动装备“走出去”有利于出口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有利于转变我国企业对外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化解我国过剩产能,实现对外开放和国内发展相协调,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5
3.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开发历史最久、人口经济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和高密度的人口产业布局,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干扰破坏强度越来越大,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较快,沿江工业园密集,各类污染源众多。长江中上游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重化工业增加,加重了长江中上游的生态负担。水体、土地等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得长江沿岸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日益脆弱。要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材料二 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联合发布《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文件中,29次提到湖北,27次提到武汉,提及次数在长江中游省份和城市中均居首位。尤其是在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方面,在新型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制造、电子商务五大重点领域中,四个以湖北武汉为核心;十大新兴产业集群中,七个以湖北武汉为核心。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长江中游地区特大城市,在国家新一轮战略实施中责无旁贷,努力把武汉建设为国家级中心城市,将助推湖北发展、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腾飞。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什么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武汉市政府该如何抓住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机遇,推动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
解析: 第(1)问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可以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必要性可以从材料中的“高强度的开发建设……不容忽视”分析得出;重要性可以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解决生态问题角度分析。第(2)问,考生在解答时要注意本问的主体是武汉市政府,因此可以从积极履行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 (1)①长江经济带面临的生态压力需要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战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有助于引导长江沿岸各省市加快淘汰落后产业和产能,调整产业格局、优化产业结构。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有助于引导各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耗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④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降低生态成本,化解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积累的生态问题。
(2)①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科学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武汉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拓展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②加快文化建设步伐,厚植人才和科技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创新驱动城市整体发展。③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全面提高治理能力,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不断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
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丽江的纳西古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三江并流”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纳西族人民的生活孕育了纳西古乐,使纳西古乐虽历经漫长岁月,但仍然保持其音乐的原生形态并留存至今。纳西古乐堪称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
纳西古乐与其他古老民族的传统音乐一样,面临现代音乐形态的冲击和自身后继乏人的困境,如何保持纳西古乐长盛不衰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纳西古乐被视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分析纳西古乐留存至今的原因。
(3)请为保持纳西古乐长盛不衰提两条合理建议。
解析: 第(1)问,审读材料可知,纳西古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历史文化遗产。因此,本问可调用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遗产存在的意义等知识作答。第(2)问,首先,审读材料可知,“三江并流”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是纳西古乐始终保持其音乐的原生形态并留存至今的重要原因。其次,结合题目限定的知识可知,本问涉及“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等知识。最后,理论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第(3)问,可调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从在继承中发展、在交流中传播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1)①纳西古乐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对于研究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②纳西古乐展现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国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纳西古乐孕育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其音乐的原生形态得以保持,对于展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2)事物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构成了事物的联系,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三江并流”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是纳西古乐始终保持其音乐的原生形态并留存至今的原因。
(3)①注重培养纳西古乐的传承人。②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注重创新。③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现有的各种优势,使纳西古乐发展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④运用商业策划和宣传,加强纳西古乐与世界的联系,使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