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泉港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 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面积不断增大 ②坡度逐渐趋缓
③向东南方向扩展 ④增速先慢后快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 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3. 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
A. 三角洲面积缩小 B. 河口盐碱化加剧
C. 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D. 生物多样性增加
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题。
4. 对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地气温大于28°C,B地气温小于28°C
B. A处为山地、B处为盆地
C. A、B两处均为山地
D. A地气温高于M地
5. 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A. 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
B. 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
C. 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
D. 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
右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读图回答下题。
1. ③地的值可能是()
A. 0.8 B. 0.4
C. 1.2 D. 1.0
2. ①,②两地年干燥度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A. ①地海拔高于②地
B. ①地比②地距海近
C. ①地蒸发量大于②地
D. ①地降水多于②地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3. 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 GPS—RS—GIS B. RS—GPS—GIS
C. GIS--RS—GPS D. RS—GIS—GPS
4. “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A. 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 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C. 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 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0——11题
10.能正确反映图中沿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
A.
B.
C.
D.
11.图中b点与水利枢纽之间的高差最可能是( )
A. 1517米 B. 1004米 C. 538米 D. 81米
图a、图b为世界上两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据图推测,甲岛山地走向为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东北—西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
13.乙岛位于甲岛的
A. 东北方 B. 西南方 C. 西北方 D. 东南方
14.关于甲乙两岛共同地理特征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河流河道短、水流急 B. 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
C. 农业地域类型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D. 城市都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
读图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5.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为山地,乙为河谷
B. 甲、乙两地均为河谷
C. 甲、乙两地均为山地
D. 甲为河谷,乙为山地
16.甲、乙两处地貌的成因主要是()
A. 断裂下陷 B. 流水侵蚀 C. 褶皱隆起 D. 风力堆积
17.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A. 土壤盐碱化 B. 土地沙化 C. 水土流失 D. 酸雨污染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18.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 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 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 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19.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A. RS B. GPS C. GIS D. 实地考察
20.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 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 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 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 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下图为“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上游来水减少
B. 水库库容逐渐变小
C. 库区水污染加剧
D. 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
22. 2009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 水库库容变小
C. 水库清淤
D. 水库下泄流量减少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23.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①④
24.下列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
A. 中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
B. 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C.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
D. 中国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应用于城市规划研究。读右图,完成25~26题。
25.该城市中心区位于图示区域的
A.东北部 B. 西南部
C.西北部 D.东南部
26.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示意“我国天然气2000~2011年生产重心与消费重心的经纬度变化”,完成27~28题。
27.该时段,我国天然气供需重心的移动趋势是
A. 生产重心持续向西北移动 B. 消费重心持续向东南移动
C. 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近 D. 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远
28.我国天然气2003年之后供需重心演变带来的影响是
A. 加快我国“西气东输”的建设步伐 B. 扩大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C. 缓解我国东南部交通运输紧张局面 D. 加剧我国西北部荒漠化蔓延趋势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读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读图回答下题。
29.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
A.
B.
C.
D.
30.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s省区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 )
A.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B.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31.(16分)云南和贵州是南方地区的主要煤炭基地。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同时也是煤炭资源贫乏区,尤其是广东,有着不断增长的煤炭消费需求,煤炭运输是两区域需要统筹解决的重要问题。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西江航运通道示意图 )
图乙 云贵基地—两广煤炭运输网络示意图
(1) 评价西江流域的航运条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10分)
(2)简要说明贵州煤炭运往广东的原因。(6分)
32.(12分)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8分)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4分)
33.(12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具有热带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的地区。西双版纳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在 800米~2500米之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3.68%,本区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其中许多珍稀、古老、奇特、濒危的动植物是西双版纳独有的,珍贵的药材资源有800余种。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基地之一,其中天然橡胶是西双版纳具竞争优势的产业。
(1)说明西双版纳物种丰富的原因。(6分)
(2)结合西双版纳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优势,分析说明西双版纳优化产业结构可以采取什么措施。(6分)
2017-2018泉港一中高二上半期考考地理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C 2. B 3. B 4. C 5. D 6. A 7. D 8. D 9. B 10. B 11. C 12. B 13. D 14. A 15. B 16. A 17. C 18. A 19. A 20. C 21. B 22. C 23. D 24. A 25. B 26. D 27. D 28. A 29. B 30. A
31. (32分)
(1)利: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1分),河流径流量大(1分);资源跨区域调配(1分),航运市场需求量大(1分);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资金、技术支持(1分),利于航运开发(1分)。(6分) (没有内在因果关系最多给2分)
弊 :地势起伏大,流速快。(2分)
对策:针对流速快不利于通航的问题可以进行梯级开发,修建大坝和船闸。(2分)
(2)贵州煤炭资源丰富,但本地消费量较小;广东煤炭资源贫乏,但市场需求很大;贵州距离广东较近,且有铁路、河运等运输线路,方便煤炭运输。(6分)
32. (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2分),以耕地为主(2分);中东部多丘陵、山地(2分),以草地和林地为主(2分)。
(2)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2分)。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2分)。(任答2点)
33. (1)位于低纬热带地区(1分),全年气温较高,降水丰富(1分);地形复杂多样(1分),垂直差异明显(1分);森林覆盖率高,为动植物繁育提供场所;位于边境山地高原区,人口较为稀少(1分),人类干预、破坏较小(1分)。(没有内在因果关系最多给2分)
(2)利用该区优越的气候资源(1分),发展特色农业与绿色农业(1分);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农产品(1分),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1分);利用边境口岸区位优势(1分),发展边境贸易(1分);利用优美的热带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并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没有内在因果关系最多给2分)
【解析】
1~3.
4~5. 本题考查读等值线图分析区域特征。图示等温线向北递减,等温线之间的差值为2°C,而A、B应位于28和30两条等温线间,根据相邻两条等温线间的闭合区域读值“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知A、B气温均小于28度(即低于周边),(气温低海拔高)故A、B
为山地,C对,ABD错。故选C。
本题考查影响等温线弯曲的因素。E向南凸说明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区域低,应是山地地形因素的影响。F邻近海洋(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不可能是地形因素),故是因为海洋影响,温度降低。综上所述,D对,ABC错。故选D。
6~7. 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读图,图中等值线差值为0.5,围绕③地的等值线数值可能是1.5或是1.0,根据等值线递增或递减的变化规律(闭合等值线内数值,大于大的,小于小的),③地的数值可能位于1.5-2.0之间或0.5-1.0之间,所以只有A对,BCD错。故选A。
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读图分析,①地位于长白山脉东侧,是山地迎风坡,降水多,②地位于长白山脉西侧,是山脉背风坡,降水少,D对。干燥度主要指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无法判断①地海拔高于②地两地海拔相差应不大,A错。①地比②地距海近,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差异,B错。①地降水多,蒸发量小于②地,C错。故选D。
8~9.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般来说,RS常用于信息获取,GPS用于导航定位,GIS用于通过计算机处理空间信息,辅助分析评价决策。由题意,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属于信息获取,需要用到RS,经过系统分析需要用到GIS,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需要精准定位,需要用到GPS。D对,ABC错。故选D。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可以对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但不能用于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B对,ACD错。故选B。
10~11. 本题考查等高线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500米,所以a点海拔500—1000米之间,b点1000—1500米之间,故AC错误;总体a海拔高度低于b,加之图中a~b线先后两次跨越1000米等高线,a、b间未穿过1500米等高线,故B正确,D错误。故选B。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计算,难度适中。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500米,b点海拔1000~1500米之间,水利枢纽海拔500~1000米之间,所以b点与水利枢纽之间的高差在0~1000米之间,而水利枢纽距离500米等高线较近,故C正确,ACD错误。故选C。
12~14.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岛屿山地的走向。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岛上河流主要流往岛的南、北方,因此,位于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山地成为河流的分水岭。故选B。
本题考查方位的判读。读图可知,甲岛(8°S,115°E),乙岛(18°S,178°E),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原则,可判断乙岛位于甲岛的东南方。故选D。
本题考查结合世界区域地理分析两岛屿的共同地理特征。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甲乙两岛分别是巴厘岛、斐济岛,两岛均位于热带,两者的共同地理特征是岛屿小,降水多,河流河道短、水流急,故A正确;甲岛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时间长,故B错误;两者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热带种植园农业,故C错误;甲岛的城市在地势较高处,故D错误。故选A。
15~17. 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根据等值线“凸低为高,凸高为低”的规律可知,甲、乙两地气温都高于周围地区,由于地势低,气温高,故.甲、乙两地均为河谷,甲为汾河谷地,乙为渭河平原。故B对。故选B。
本题考查内力作用与地貌。结合上题和经纬度判断,甲为汾河谷地、乙为渭河平原,两地都是由于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故A对。故选A。
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由图可知,该地区主要为黄土高原,由于降水集中,土质疏松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植被破坏,该地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故C对。故选C。
18~20. 本题考查区域的划分指标。黄河流域是以黄河的汇水区域范围为指标划分的,本是按照水流的分水线(集水线)这一单一指标划分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监测并快速获取地面事物的影像资料,是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因此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采用RS技术,A正确。GPS是空间定位技术,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总成,实地考察比较慢,BC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由图可知,乙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容易形成荒漠化;丙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集中,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丁黄河入海口处,海洋污染严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22. 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由图中信息可知,2004—2014年该水库的入库泥沙量始终大于出库泥沙量,导致库区泥沙淤积严重,从而使水库库容逐渐变小,B对;入库的泥沙呈波动变化,不是不断增多,D错误;上游来水减少、库区水污染加剧无法直接根据图文得到,AC错误。故选B。
本题考查入库泥沙量剧增的原因。由上题可知,由于泥沙淤积导致水库库容逐渐变小,需要对水库进行清淤作业,从而使水库库容增大,发挥水库应有的功能。图中显示出库泥沙量多少主要受拦截率影响,2009年拦截率最低,导致出库泥沙量最大,而该年拦截率大幅降低,最有可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水库清淤会导致拦截率大幅降低,C符合题意,ACD为自然原因,不会在短时内发生大幅变化。故选C。
23~24. 本题主要考查中日两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差异。日本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基本在70%以上,故①为日本城市化率;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在40%左右,且处于上升阶段,故③为中国城市化率;日本经济发达,工业发展早于中国,并且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工业化率在降低,故④为日本工业化率;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化率较高,故②为中国工业化率,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日两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征分析。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中国经济比日本落后,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BCD正确,A错误。故选A。
25~26. 本题主要考查GIS图层的分析,掌握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与分布是解题的关键。由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商业区主要在城市的西南,住宅区分布在商业区周围,主干道也主要在城市西南,西南部的地价也最高,从而可判断城市中心区位于西南部,B正确。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GIS图层的分析,解题关键是理解影响物流中心分布的主要因素。物流中心应建在交通便利,有大型仓储,靠近工业区的地方,综合考虑丁区最合理。甲位于住宅区,不合理;乙位于中心商业区,不合理;丙位于工业区,但远离主干交通,不合理。故选D。
27~28.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分析能力,掌握地理统计图的判读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两者重心的经纬度变化来分析,生产重心总体上往西往北移,消费重心往东南移,但有波动,AB说法错误;总体上供需重心相距渐远,图中两曲线的差距越来越大,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故选D。
本题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知识,掌握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据图得知2003年之后供需重心演变表现为东西相距渐远,是因为能源生产重心西移,说明我国“西气东输”的建设步伐加快,A正确;能源生产也是经济活动,只会促进东西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发展水平差距,B错误;天然气供需重心演变不会影响我国东南部交通运输和西北部荒漠化蔓延,CD错误。故选A。
29~30. 本题考查人口就业结构的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 2009 年。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约为 0.5 ,第二产业约为 3.3 ,第三产业约为 1.2 。结合右图各产业所占比重,分析 S 省区 2009 年产业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约占一半,第二产业约占六分之一,第三产业约占六分之二。故选 B 。
本题考查比较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根据图中比较劳动生产率数值,差值最大的是第一、第二产业,所以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第一产业一第二产业,A对,BCD错。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