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11月期中诊断
思想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最佳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的表格内。
1. 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也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当人们对世界“打破砂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
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属于世界观范畴
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 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事实说明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④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战国时期荀子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命题;北宋时期朱熹指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在思考世界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②都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③都属于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④都在回答一切哲学不能回避的问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4.《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古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来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观点
①都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认识的对象
②都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
③都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④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6.“存在即被感知”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这两类哲学观点因对意识的不同理解而分属不同的基本形态。要正确区分这两种形态,必须理解
A. 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 B. 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区别
C. 物质与自然科学中的原子的区别 D. 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区别
7. 随着时代的转换、实践的深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增添新的内容,以新的理论观点、理论体系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B.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是对以往哲学的概括总结和升华
③是绝对的真理和科学理论 ④能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指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 科学家们在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方面的理论研究,为人类打开了“异物质”这扇未知世界的大门,这些物质拥有假想的奇异特性。从哲学上讲,这里的“异物质”
A. 是不同于哲学“物质”的另一种客观实在 B. 只是一种观念中的存在,并非现实的存在
C. 只是哲学“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而已 D. 概括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10.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日:“愿有所息。”仲尼日:“生无所息。”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仲尼观点相近的是
①“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③“世间万物,变动不惊,明者因时而变”
④“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巴西科研人员通过反复研究,在实验室中培育出具有特定DNA序列的蛛丝蛋白,进而制作出世界上首条人造蛛丝。这种人造蛛丝不仅具有弹性好、韧性大等优点,还能够生物降解,未来有望在纺织材料、医疗和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应用。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
①人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④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吸收阳光,从而节约能源,但这些玻璃对鸟类来说却是致命的。有统计显示,在北美每年因在飞行过程中受到视觉干扰,误撞到大厦玻璃而丧命的鸟类就超过了10亿只。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曾展出2400多只候鸟的尸体,这些候鸟都是因为在迁徙途中看不清高楼大厦的玻璃而发生撞击致死的。这启示我们
①要认识事物间的客观联系,不能人为地干预生物的生存条件
②要尊重事物间的制约关系,不要人为地改变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③人们在改造世界过程中,要尊重事物自身的属性和规律
④从事人类生产活动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文人常用月亮、月色表达清幽的意境,闲适的心情。这体现了
①与客观事物保持一致是文学创作的特点
②文学创作是人们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③月色感发心志,体现了意识建构了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人能够认识事物的特性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15.“洪荒之力”、“蓝瘦香菇等”成为2016年流行语。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流行语来自于
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
B.人们的想象,因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6.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发生了误解。从哲学上看,这种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A.是法律、法规上的认识错误 B.是违法者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客观基础
C.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其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17.亚洲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但现代人如何在亚洲大陆出现,他们又是如何进化的,科学界对此还知之甚少,因此,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近期,中澳科学家在云南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马鹿洞人”。专家认为,“马鹿洞人”可能代表东亚地区一种未知的已灭绝的古代人群,目前正在进行确认。这说明
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④实践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18.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装有驾驶脑的智能车会比人驾驶的车更好更安全。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我们不但要解决“车”的问题,将车做成软件定义的机器;还要解决“人”的问题,用驾驶脑替代驾驶员驾驶认知,并获得驾驶知识和驾驶技巧,使得汽车成为驾驶员自己。材料表明
①作为一种新型思维工具,驾驶脑可以全面替代驾驶员
②用驾驶脑替代驾驶员驾驶认知,体现人工智能的主动创造性
③驾驶脑不等于人脑,只是驾驶员的智能代理
④借助驾驶脑驾驶汽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某木地板销售商宣称,其产品是由总部在欧洲的一家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知名品牌。但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该产品的国际品牌身世纯属杜撰。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工商管理部门立案调查,各地市场纷纷停售,不少消费者要求退货。该销售商发布虚假信息导致的后果表明
A.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事物 B.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C.错误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D.错误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阻碍作用
20.3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爱肝日,某医院肝硬化诊疗中心主任强调,当我们的肝脏有异常时,它会主动发出诸如身体感到疲乏无力,肝区有疼痛,出现肝胀等信号,这其实是在提示我们要有防范和治疗措施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肝脏有异常时发出信号表明人脑是意识产生和处理的物质器官
②肝脏有异常时发出信号表明人体能够对异常情况做出反应
③肝区有疼痛等信号是防范和治疗肝脏异常的客观依据
④肝区有疼痛等信号提示防治表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客观实在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某省提出了“腾笼换鸟”思路,即下决心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腾出空间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鸟”。这给我们在唯物论上的方法论启示是
A. 意识决定于物质 B. 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实际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22.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实践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获得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3.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 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B.书本知识学习不如种水稻重要
C.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D.实践是改造社会和自然的直接现实性活动
2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九大”又新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材料主要表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B. 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
C. 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5.2016年12月2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这颗卫星搭载了一台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将“看紧”全球变暖的祸首——二氧化碳,使我国获得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监测碳排放量。这表明在科学领域
①实践中新工具新设备的产生决定了认识的发展
②没有被发现的真理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待人们去发现
③认识应不断发展,并不断通过实践验证
④科学实验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6.关于人为什么比动物聪明的问题,世界上主要有两派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人的脑容量大,然而总能发现比人脑更大的物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脑重”与体重之比,人是最大的,可是发现的一种野外鼠类,比例比人还高。可见,“现有的观点,总能找得到反例”。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
②在实践基础上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
③人的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的认识不可能达到真理
④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7.传统教科书上说,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条直线,从最开始的爬行猿类,到最终的现代直立智人。然而,中国科学家运用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古代DNA时发现,人类进化过程并非这样井然有序。它们存在的时间点有交集,而且这种交集还较多。这表明
①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谬误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③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④科技能揭示复杂事物的本质,推动认识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8.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认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29.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
④基于实践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0.过去,人们总认为动画不过是哄孩子玩的小玩意,是小投入的低端东西。可实践证明,动画作品以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不仅对孩子好奇的童心有独特的愉悦和教化作用,还是一个拥有数亿消费者的大产业,一个资本、科技、知识密集的高端产业。因此,我国应对动漫市场进行重新定位,我们的本土动漫创作应该将眼光放开些。材料说明
①认识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②真理是客观和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我们应该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④人的知识结构等不同,就会对同一个对象产生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1.右侧的漫画《亏了》警示我们要
A.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B.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念看问题
C. 认识具有反作用,要尊重权威,尊重书本知识
D.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32.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3.据报道,一枚在西伯利亚科雷马河的永冻层已经封冻了三万年的种子,被俄国科学家在培养皿中成功复活,并种出了一棵水果树苗,创下复活最古老植物种子的纪录。这一科学成果说明
A. 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能突破规律的制约 B. 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34.丝绸之路的开辟,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郑和下西洋,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这句话强调了
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要重视发挥实践的作用②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要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③文明在批判中继承,要承认发展的曲折性 ④文明在继承中发展,要尊重文明发展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5.团队发展,各要素有长有短是常态。目前,“短板理论”的逆命题——“长板理论”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观察右图,“长板理论”告诉我们
①取长比补短更重要
②要善于从联系中分析和把握事物
③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要重视关键部分的功能,突出团队核心竞争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6.传统的“木桶原理”认为,木桶的最大容积取决于组成这只木桶的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那块木板倾斜,木桶的容积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A. 认识的创新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B.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 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 D. 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37.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④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8.我国地下管线权属关系非常复杂,水、电、气、热、通讯管网分别属于不同的权属单位,同一条管线每个部分的权属也不同,往往出现了“都在管,结果都管得不太好”的状况。为避免这种状况应
①搞好部分,用局部的发展带动整体的发展 ②统筹全局,使全局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系统优化,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事物 ④优化组合,把各个具体要素相加起来考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9.“人不率,顺不从”,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和重要岗位负责人,本该起着表率作用。一旦权力运行中稍有偏移,不仅会发生经济社会资源的错配,也会扭曲小环境的政治生态,从而导致治理失序、问题丛生。从哲学角度看,材料启示我们
①创造事物间的客观联系利于发挥整体最大效益
②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各部分力量协调配合,整体效果得以最大限度发挥
④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0.“智慧城市”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政府、企业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从哲学上看,“智慧城市”
A.打破常规,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B.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C.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说明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
41.(8分)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经过四局对决最终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这是继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后,中国女排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
女排精神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今天的中国女排继承发扬了这种精神,新时代的女排精神告诉我们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前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身处歧路还是低谷、成败几何,重要的是拼搏的态度,即便面对挫折和苦难,依然有继续拼搏的勇气。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女排精神对战胜对手夺得冠军的作用。
42.(9分)党的十九大报告谈到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们的期待,都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经受考验、化解风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十九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有利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建、进行理论创新的唯物论依据。
43.(8分)材料:“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过程
步骤
时间
内容
一
2013年3月—2015年2月
发改委调查研究,形成“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二
2015年2月—2015年10月
党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起草、通过
三
2015年10月—2015年1月
国家规划委员会论证
四
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意见
五
2016年3月
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六
《“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公布
七
规划实施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材料所蕴涵的哲理。
44.(6分)某省将蔬菜生产摆在一个突出位置,要求稳定和提高城市蔬菜自给能力,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特点、居民消费习惯、消费需求、仓储条件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做好各类网点的布局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和蔬菜主产区积极开展蔬菜保险试点,要探索建立农产品价格安全保障制度,实施农副产品价格低时保农民、高时保城市居民生活的双向保障机制。
结合材料,分析该省力保“菜篮子”安全的各项措施坚持的方法论原则。(至少两条)
45.(9分)国家形象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范畴。为顺应全球传播时代的潮流,我国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确立了以下思路:一是处理好主观认知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国家形象的塑造既取决于该国的国情国力实际,同时也取决于自身的塑造能力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二是处理好国内公众与国外公众的关系,由于国家间的利益矛盾和文化差异,国内公众对本国的认知与国外公众对该国的认知会有差别,需要正确引导国内外社会舆论的互动。三是国家形象的判定标准与传播媒体之间的关系。传媒对国家形象的判定有双重作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需要加强对国际主流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知识,分析我国塑造国家形象思路的依据。
山西大学附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11月期中诊断
思想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最佳选择题:
1-5 ACCBB 6-10 DCCCB 11-15 CCCAD 16-20 CDDDC
21-25 BBDAD 26-30 ACBAC 31-15 ACDAC 36-40 BCCC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41.(8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女排精神对战胜对手夺得冠军的作用。
答: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分)。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女排坚持比赛、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2分)。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分),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女排精神极大激发了中国女排的斗志,增强了战胜对手的信心(2分)。
42.(9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建、进行理论创新的唯物论依据。
答:①物质决定意识(1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分)。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所面临的考验,要求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实现党的理论创新(1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1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1分)。党建的理论创新有利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分)。
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1分),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1分)。根据当前形势和党所肩负的重任提高加强党建、进行理论创新体现了对规律的尊重(1分)。
④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做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2分)。加强党建,进行党建的理论创新体现中国共产党对规律的把握和运用(1分)。
43.(8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材料所蕴涵的哲理。
答: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制定规划表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反映了人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历史的发展着的。(2分,回答出一方面即可)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改委通过调查研究,形成“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规划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规划的制定过程表明人们对一个对象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分)
44.(6分)结合材料,分析该省力保“菜篮子”安全的各项措施坚持的方法论原则。(至少两条)
答:①该省各地根据本地区特点做好工作,探索不同情况下的价格安全保障制度及“居民生活的双向保障机制”,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蔬菜批发市场、各类网点,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每点4分,共8分)
45.(9分)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知识,分析我国塑造国家形象思路的依据。
答:①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全面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1分)
②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1分)。国家形象塑造要处理好主观认知和客观实际的关系,既要注重我国的国情国力实际,又要积极主动地增强自身塑造能力。(2分)
③既要把握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1分)。我们既要注重国内公众的反响和国家的自我认知,也要注重国外公众的感受和印象(1分)。
④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不利条件(1分)。发挥传媒对国家形象塑造的有利影响,同时要加强对传媒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消除不利影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