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赣县第三中学高二年级2018-2019学年下学期3月考
历史试题
命题人:付联煌 审题人:宁启惠 2019年3月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一共25题、合计50分)
1.《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由诛之”。 这反映了夏周时期( )
A.政权更替频繁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D.世袭制度遭到废弃
2.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朝遗臣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半岛北部,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即“箕氏朝鲜国”。与“箕氏朝鲜国”建立最为类似的是( )
A. 周公长子伯禽建立的鲁 B.功臣姜尚建立的齐 C.微子建立的宋 D召公之子受封于燕
3.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 )
A.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D.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4.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
A. 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 B. 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C. 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D. 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
5.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 )
A.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B.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
6. 在传统中国家庭中,晚辈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视为大不敬;同辈的兄弟姐妹一般也不以名字称呼兄姐,否则会被视为没有家教,而要根据顺序用亲属称谓来称呼。宗法制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先秦宗法制( )
A. 固化了爱有差等的秩序社会 B. 蕴育了家国天下的文化情怀
C. 凝聚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 构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传统
7.《秦邮律》内容广及文书、驿制、邮驿等法令,明确规定文书传递时限、登记手续、入驿条件、生活待遇、邮驿机构的管理和奖惩办法等。该法令的制定主要是为了( )
A. 完善秦朝法律制度的需要 B. 促进社会公用事业的发展
C. 建立完备的邮政通信网络 D. 保证国家政令的顺畅通达
8.官僚政治指机能专业化、讲资格、按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贵族政治指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
A.分封制的推行 B.“皇帝”制度确立 C.郡县制的确立 D.科举制的完善
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10.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 )
A.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需要 B.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C.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 D.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
11.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但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大量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竹简木牍,
在主椁室还发掘出了一扇绘有孔子像的屏风。这说明( )
A. 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B. 文献资料不能还原历史事实
C. 历史事实需要不同史料互证 D. 实物史料可弥补文献史料的局限性
12、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13.唐初进士只考时务策一门,高宗时增加贴经和杂文(文字写作)对策,开元、天宝年间又增加“诗赋取士”。安史之乱后,要看文章内容如何运用儒家理论,提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变化说明科举制( )
A.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C. 促进了政治的发展历程 D.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14.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15. 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利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面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
A. 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 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 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16. 法国汉学家汪得迈曾说:“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材料所评述的制度( )
A. 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 使君臣关系趋向平等 D. 为官员升迁提供方便
1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18.明代科举考试流程有严密的程序,嘉靖以后,会试也要搜检。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定,如帽用单毡,鞋用薄底,砚台不得过厚,笔管不得镂空,食物必须切开等。从这一记载,可以推知明代( )
A.人才选拔更加注重形式 B.用人标准侧重道德品行
C.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加深 D.科举制的影响日益扩大
19、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15年。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这表明( )
A. 专制皇权日益膨胀B. 群臣思想保守顽固C. 传统文化力量强大D. 改革面临政治风险
20.“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到了明朝中晚期,大小官员欺压百姓,百姓视官为匪,于是衣冠禽兽一词有了贬义。该词含义的变化从本质上说明( )
A. 明朝封建制度衰落 B. 明朝中晚期出现了腐败现象
C. 明朝服饰文化发生变化 D. 国家加强对官员腐败的控制
21.这种密折治国术为什么独独盛行于雍正时期?雍正和别的君主相比,有着非同寻常的资质:一是精力过人,普天之下无事不想过问和插手,在这种雄主的手下,官员可别指望有什么隐私,妻妾争风的家丑不过夜就被雍正知道了。二是多疑忌刻,雍正最忌官僚结党,而这类实质为“小报告”的密折正是防范臣下欺蒙的利器。材料中的密折制度表明(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重要表现 B.清朝官员贪污腐化现象严重
C.雍正皇帝精力旺盛,才智过人 D.方便皇帝掌控官员的各种行为
22、军机处刚成立,雍正皇帝就规定,不管有多少公文,必须在当天完成。即便一天的奏折多达几百件,也必须连夜处理完毕。其所反映特点与如下军机处所为相一致的是( )
A.不识字小太监任服务人员 B.大臣职务由皇帝临时交办
C.章京年初一也须当差入值 D.大臣膝处用圆布中置棉絮为衬
23.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以上变化表明( )
A. 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 B. 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
C. 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 D.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24.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这些措施( )
A. 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 B. 确立了内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C. 缓解了土地兼并和政府财政危机 D. 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选拔
25.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 )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二、材料题(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2分,合计50分)
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添加了哪些“软件”?(8分)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有何弊端?(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古代中国逐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人对希腊民主制赞赏有加,对中国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则多持批评态度,尤其是实行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出现的腐败、暴政……。其实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能脱离其存在、演变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每种社会制度都有其合理一面,都在当时推动了本国社会发展,对东西方历史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制度选择与国情”的角度就古代中国和希腊政治制度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强,长雄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
——《过秦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的观点。其观点是否正确?(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商鞅变法的影响。(9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得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