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综化学试题 ‎1. 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A. 萃取 B. 蒸馏 C. 分液 D. 过滤 ‎【答案】B ‎【解析】A、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B、蒸馏是指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过程;C、分液是把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分离开的操作方法;D、过滤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这里实验操作是煮酒,煮酒的分离方法是蒸馏。答案选B。‎ ‎2. 关于下列各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装置①可用于分离I2与NH4Cl的混合物 B. 装置②用于收集并测量Cu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 C. 装置③用于制取氯气 D. 装置④用于制取无水MgCl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I2受热会升华,NH4Cl受热会分解产生NH3和HCl,遇冷又化合为NH4Cl,用装置①无法分离,故错误;B、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能溶于水并有部分和水发生反应,故不能用装置②收集并测量气体体积,故错误;C、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Cl2,需要加热,故错误;D、MgCl2水解会生成Mg(OH)2和HCl,故需在HCl的氛围中加热制取,故正确。‎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等知识。‎ ‎3. 下列各组物质中,任意两种物质在常温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甲 乙 丙 A SO2‎ NaOH溶液 新制氯水 B A1‎ 盐酸 Fe2O3‎ C Fe FeCl2‎ Cl2‎ D NH3‎ CuO 稀 HNO3‎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硫、氢氧化钠溶液、新制氯水任意两种物质在常温下均能发生反应,选项A正确;B、盐酸分别与铝、氧化铁在常温下可以反应,但氧化铁与铝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反应,选项B错误;C、铁与氯化亚铁不反应,氯化亚铁与氯气在常温下能反应,铁和氯气在点燃条 件下才能反应,选项C错误;D、稀硝酸分别与氨气、氧化铜在常温下能反应,但氨气与氧化铜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A。‎ ‎4. 向含2 mol NaOH、1 mol Ba(OH)2、2 mol NaAlO2的混合溶液中慢慢通入CO2,则通入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n(CO2)(mol)‎ ‎1‎ ‎3‎ ‎5‎ ‎6‎ n(沉淀)(mol)‎ ‎0‎ ‎2‎ ‎2‎ ‎2‎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 ‎ 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有关计算,明确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各物质的先后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I2‎ B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溶液澄清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C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 溶液变蓝 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D 向稀HNO3中加入过量铁粉,再滴入少量KSCN溶液 溶液变红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有碘单质生成,则KI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由氧 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可知,氧化性为Fe3+>I2,选项A正确;B、Ag+与NH3∙H2O先生成AgOH沉淀,当氨水过量时生成银氨溶液,溶液变澄清,所以Ag+与NH3∙H2O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错误;C、Cu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变蓝,同时生成NO和水,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C错误;D、稀硝酸溶液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硝酸亚铁,再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选项D错误。答案选A。‎ ‎6. FeCl3易潮解、易升华,实验室制备FeCl3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管g的作用是增强装置的气密性 B. 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C. 直接用E接收产物比用导管连接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 D. F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防止G中氢氧化钠进入E ‎【答案】C ‎【解析】A、导管g的作用是平衡气压,选项A错误;B. 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以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和干燥氯气,选项B错误;C、直接用E接收产物比用导管连接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管口面积较大,选项C正确;D、D. F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防止G中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蒸气进入E,防止氯化铁潮解,选项D错误。答案选C。‎ ‎7. 某强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Al3+、Fe2+、NH4+、Ba2+、Cl-、CO32-、SO42-、NO3-中的若干种,现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原溶液中一定有Fe2+、SO42-、H+、NH4+、Al3+‎ B. 原溶液中一定没有Ba2+、CO32-、NO3-‎ C. 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CO2+3H2O2Al(OH)3↓+ CO32-‎ D. 气体A、B之间能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某强酸性溶液中CO32-不存在,Fe2+和NO3-不能同时存在,试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生成气体证明一定含有Fe2+、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O3-,气体为NO,沉淀A为BaSO4,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a2+,一定存在SO42-,溶液A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气体B为NH3,确定原溶液中含有NH4+,沉淀B为Fe(OH)3,由于溶液B中含有Ba2+,OH-,溶液B加入过量二氧化碳发生反应③,生成的沉淀一定含有Al(OH)3,溶液B中一定含有AlO2-,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3+;(过量Ba2+进入溶液B后,在过量的二氧化碳作用下转化为碳酸氢钡而没有生成BaCO3沉淀)。A、原溶液中一定有Fe2+、SO42-、H+、NH4+、Al3+,选项A正确;B、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为:Ba2+、CO32-、NO3-,选项B正确;C、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OH-+CO2=HCO3-或AlO2-+CO2+2H2O=Al(OH)3↓+HCO3-,选项C不正确;D、气体A为NO,气体B为NH3,二者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无机推断,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8. 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x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预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 ‎①Y管中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集 打开K2‎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3). a→d→c→f→e→i (4). 红棕色颜色变浅,最后褪为无色 (5). 8NH3+6NO27N2 +12H2O (6). 水倒吸入Y管中 (7).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装置内压强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 ‎【解析】(1)①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反应物状态为固体与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择A为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A;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②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方法制备氨气,制备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氨气为碱性气体,应选择盛有碱石灰干燥管干燥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尾气可以用水吸收,注意防止倒吸的发生,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d→c→f→e→i;故答案为:d→c→f→e→i;‎ ‎(2)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则氨气与二氧化氮发生归中反应 生成无色氮气,所以看到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根据反应8NH3+6NO27N2+12H2O以及装置恢复至室温后气态水凝聚可判断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装置内压强降低,所以打开K2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 故答案为: ‎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NH3+6NO27N2+12H2O ‎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点睛:本题考查了氨气的制备和性质的检验,明确氨气的制备原理及制备气体的一般程序是解题关键。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是装置的连接顺序,气体制备一般顺序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结合氨气为碱性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极易溶于水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9. 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H>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流程如下。‎ ‎(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 。(任写一条)‎ ‎(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0.2),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硝酸、AgNO3溶液、CaCl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 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①‎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___ 。‎ 有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NaCl ‎②‎ 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_______。‎ 与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10.2‎ 样品含NaOH ‎(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 KIO3(相对分子质量:214)固体配成溶液,‎ 第二步: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 第三步: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 mL。则c(Na2S2O3)=______mol·L-1。(只列出算式,不作运算)‎ 已知:IO3-+I-+6H+=3I2+3H2O     2S2O32-+I2=S4O62-+2I-。甲同学盛装Na2S2O3溶液之前未润洗,这样测得的Na2S2O3的浓度可能________(填“无影响”、“偏低”或“偏高”);乙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Na2S2O3的浓度可能________(填“无影响”、“ 偏低”或“偏高”)。‎ ‎【答案】 (1). 品红、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 (2). 溶液颜色很快褪色(或其他合理答案) (3). 控制SO2的流速适当升高温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4). 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 (5). 振荡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静置,用pH计测量上层清液pH (6). 6000a/214V或3000a/107V (7). 偏低 (8). 偏低 IO3-~~~~~6S2O32-‎ ‎1mol 6mol mol mol×6‎ 所以c(Na2S2O3)=mol/L=mol/L=mol/L;‎ 甲同学盛装Na2S2O3溶液之前未润洗,硫代硫酸钠浓度变稀,根据反应2S2O32-+I2=S4O62-+2I-,滴定时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一定,则由n=cV可知,这样测得的Na2S2O3的浓度可能偏低;由于碘离子易被氧化:4I—+4H++O2=2I2+2H2O,因此如果第三步滴速太慢,则导致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增加,由n=cV可知,这样测得的Na2S2O3的浓度可能偏低。‎ ‎10. 欲测定含少量氯化钠的小苏打固态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可用以下四种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不使用化学试剂,使用实验室常用仪器。‎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一:加入足量的试剂A是___________(填写A的化学式),可将HCO3-转化为沉淀并称重。操作1、2、3、4的名称依次是溶解、____、洗涤和干燥(烘干); ‎ ‎(2)方法二:在操作1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了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 ‎(3)在方法二中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 ‎(4)在方法三中,根据所用的实验装置,除了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仔细分析方法三中的实验装置,若由此测得的数据来计算实验结果,则有可能偏高也有可能偏低,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偏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均文字简述); ‎ ‎(6)方法四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 Ca(OH)2或Ba(OH)2 (2). 过滤 (3). 100 mL容量瓶 (4). 0.042V/m×100% (5). 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在实验前后的质量 (6). 碱石灰可能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气体 (7). 装置内会留存部分CO2气体 (8). 2NaHCO3Na2CO3+H2O+CO2↑‎ ‎【解析】试题分析:(1)与HCO3-反应钠产生沉淀的试剂有Ca(OH)2或 Ba(OH)2;操作1、2、3、4的名称依次是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2)方法二操作1的步骤是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100 mL容量瓶,还需100mL的容量瓶。‎ ‎(3)由所用盐酸的体积可计算出20mL的待测液中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原液是待测液的5倍,所以, ‎ 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V(HCl)×10-3×0.100×5×84/m×100%=。‎ ‎(4)方法三利用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来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所用需要称量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在实验前后的质量。‎ ‎5)偏高的原因是碱石灰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使质量增大;偏低的原因是装置中会有残留的二氧化碳未被吸收。‎ ‎(6)不用其他化学试剂,就只能是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了,利用固体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是2 NaHCO3Na2CO3+H2O +CO2↑。‎ 考点:考查实验流程 ‎11. 前四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A原子核外电子占据3个轨道,基态B原子核外电子占据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电子数相等,C的双原子单质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1:2,D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之和等于4;基态E原子核外有6个未成对电子。‎ ‎(1)基态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基态D 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能量最高的能级符号为_____________。‎ ‎(2)A元素的各级电离能如下:‎ 能级(I)‎ I1‎ I2‎ I3‎ I4‎ I5‎ 电离能/kJ·mol-1‎ ‎800.6‎ ‎2427‎ ‎3660‎ ‎25026‎ ‎32827‎ 分析上表数据知,相邻两个电子的电离能中,I3和I4之间差异最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A、B、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其原因是________。‎ ‎(4)氯元素与A、B、C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ACl3、BCl4、CCl3中,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的是_______(填分子式)。‎ ‎(5)(DC)4为热色性固体,且有色温效应。低于-30℃时为淡黄色,室温下为橙黄色,高于100℃时为深红色。在淡黄色→橙黄色→深红色的转化中,破坏的作用力是____;在常压下,(DC)4高于130℃分解为相应的单质,这一变化中破坏的作用力是_______。在B、C、D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填分子式,下同),常与Cu2+、Zn2+、Ag+等形成配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_。‎ ‎(6)A、C形成立方晶体,晶体结构类似金刚石,如图所示。已知:该晶体密度为ρg·㎝-3,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②在该晶体中,A与C形成共价键的键长(d)为_____pm。‎ ‎【答案】 (1). 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 (2). 3p (3). 硼原子的I3、I4对应的2个电子分別处于不同的能层或硼原子失去第3个电子后,达到稳定结构,不易再失去电子(或其他合理说法) (4). B、C、N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或H3BO3、H2CO3、HNO3的非羟基氧原子个数依次为0、1、2 (5). NC13 (6). 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 (7). 化学键或共价键或极性键 (8). CH4( (9). NH3 (10). BN (11). ×1010‎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基态A原子核外电子占锯3个轨道,基态B原子核外电子占据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电子数相等,则基态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故B为C元素;基态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故A为B元素;C的双原子单质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1:2,则C为N元素;基态E原子核外有6个未成对电子,则E处于第四周期,外围电子排布为:3d54s1,为Cr元素;D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之和等于4,为S元素。综上分析,A为B元素、B为C元素、C为N元素、D为S元素、E为Cr元素。‎ ‎(1)E为Cr元素,基态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D为S元素,基态D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能量最高的能级符号为3p。‎ ‎(2)基态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所以硼原子失去第3个电子后,达到稳定结构,不易再失去电子(或者说,硼原子的I3、I4对应的2个电子分別处于不同的能层),因此硼原子相邻两个电子的电离能中,I3和I4之间差异最大;。故答案为:硼原子失去第3‎ 个电子后,达到稳定结构,不易再失去电子(或硼原子的I3、I4对应的2个电子分別处于不同的能层)。‎ ‎(3)B、C、N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B、C、N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或者说,含氧酸可表示为:(HO)mROn,酸的强度与酸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n有关,n越大,酸性越强。故答案为:B、C、N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或H3BO3、H2CO3、HNO3的非羟基氧原子个数依次为0、1、2)。‎ ‎(4)BCl3中硼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3−3×1)=3,且不含孤电子对,采用sp2杂化,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Cl4分子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4+×(4−4×1)=4,且不含孤电子对,采用sp3杂化,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型;NCl3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5−3×1)=4,采用sp3杂化,该分子中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故答案为:NCl3。‎ ‎(5)由已知(SN)4高于130℃时分解,破坏的是化学键(或共价键或极性键);在低于该温度时发生的颜色变化中,破坏的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C、N、S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CH4呈正四面体结构,四条键的极性刚好抵消,所以是非极性分子;NH3分子为三角锥形,氮原子为顶点,整个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对称,所以是极性分子;硫最外层有6个电子,它和两个氢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后还有2对孤对电子,一共有4对电子在硫周围,这四对电子呈四面体型结构,其中两个方向被氢占据,还有2个方向被孤电子对占据,所以分子呈V型,正负电荷中心不能重合,为极性分子。NH3中H的电子云严重偏向N,使得N的孤对电子十分突出,配位能力很强,常与Cu2+、Zn2+、Ag+等形成配离子。综上分析,答案为: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化学键或共价键或极性键;CH4;NH3。‎ ‎(6)如图,B(白色)占据立方体的8个顶点和6个面心,所以有8/8+6/2=4个;N(黑色)占据八分之一个晶胞的中心,共4个,故该晶体的化学式为:BN;设晶胞边长为a、键长为d,则d=a,根据已知条件可得:a=pm = pm,所以d=×pm。‎ ‎12. 某树脂的合成线路如下:‎ ‎(1)B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反应①、③的有机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CH3CH2CH2Br中的溴原子时,所加试剂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1 mol E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能生成2mol Ag ‎ b.可以用NaHCO3鉴别E和F ‎ c.B分子存在顺反异构 ‎(5)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______种,其中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两种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能发生消去反应 b.能与过量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答案】 (1). 碳碳双键、溴原子 (2). 消去反应 (3).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4). 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 (5). b (6). (7). 6 (8). ‎ ‎【解析】试题分析:CH3CH2CH2Br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A为CH3CH=CH2,CH3CH=CH2在NBS作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为BrCH2CH=CH2,BrCH2CH=CH2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为BrCH2CHBrCH2Br,BrCH2CHBrCH2Br在氢氧化钠水溶液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为HOCH2CH(OH)CH2OH,结合反应⑤中高聚物的结构可知,发生催化氧化生成E为,E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为。‎ ‎(1)B为BrCH2CH=CH2,B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和溴原子,故答案为:碳碳双键、溴原子;‎ ‎(2)反应①、③的有机反应类型分别是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故答案为: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3)检验CH3CH2CH2Br中的溴原子时,碱性水解后要把溶液调成酸性,再加硝酸银溶液,所加试剂的顺序依为,故答案为: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 ‎(4)a.E为,一个E分子中含有两个醛基,则1mol E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能生成4mol Ag,故错误;b.E为,F为,醛基和碳酸氢钠不反应、羧基和碳酸氢钠反应,所以可以用NaHCO3鉴别E和F,故正确;c.B为BrCH2CH=CH2,B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故错误;故选b;‎ ‎(5)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 ‎(6)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芳香族化合物,a.能发生消去反应,说明含有醇羟基且连接醇羟基的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b.能与过量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酚羟基,则其取代基为-OH、-CH2CH2OH,有邻间对三种结构;如果取代基为-OH、-CH(OH)CH3,有邻间对三种结构,所以符合条件的有6种;其中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两种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6;。‎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能力,根据某些物质的结构简式、反应条件及题给信息进行推断,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官能团及其性质,注意限制型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确定。‎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