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共48分)
(本部分包括40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 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A. 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 B. 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
C. 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 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
【答案】D
【解析】AB不符合史实,周代王权与神权没有实现脱离,上述史官定位的变化不会影响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故排除AB;C错在了“取决于”,应该是先有周代政治理性化的思考,才有史官角色意识的转变,故选D。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题干中提到了两个关于史官职责的信息,要求根据两者的不同(即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考生需要从变化的角度思考其影响或者评价是否符合史实或者符合逻辑,符合的即为正确答案,所以这是一个发散思维的题目。
2. 史载,周幽王宠幸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后父亲申侯联合曾国和犬戎杀死幽王,并拥立原太子宜臼为王,即周平王.材料表明( )
A. 周幽王违背宗法原则不得人心 B. 申侯代表统治阶级内部正义进步力量
C. 申侯通过与诸侯联盟展开称霸争斗 D. 申侯僭越以分封为特征的等级制度
【答案】A
【解析】题干说到“周幽王宠幸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才引起后面的一连串的事情,最终周幽王身死申后父亲,这说明宗法制在当时影响很深,周幽王违背它才导致了众叛亲离,故选A;BCD均不是题目的主旨,故排除。
点睛:宗法制是我国传统文化里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在夏商周时期就非常受重视,尤其是在王位继承问题上,这一题提到的周幽王之死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的权臣对宗法制的维护,这一题既是考查考生对宗法制的理解,也通过这个史实使学生增加对这一制度的感性认识。
3.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了官僚政治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分封制维系的关键与前提是井田制和血缘关系,而不是经济发展,故A项排除;在分封制下,还没有出现君主集权,故B项排除;据“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可以看出秦国墓葬突出体现君王的地位,且非君王没有严格的等级关系,从而说明了周代到秦国墓葬的变化反映除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政治的政治演变,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4. 中国古代锁孔设计特别讲究,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钥匙孔的锁: 如用“一”字锁者为普通百姓,用“士”字锁者为文人士大夫,再复杂些的“上、古、山”字锁为商人常用,最复杂的是皇室和高官所使用的“古、正、尚、王”字锁。这说明
A. 礼乐制度已经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B. 尊卑贵贱的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C. 商品设计着跟于不同阶层的需求 D.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
【答案】B
【解析】由题干中的“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钥匙孔的锁”和“皇室和高官”等信息可知,这是强调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的反映,故选B;A错在了百姓日常生活,题干中的等级不仅仅体现在百姓生活中,还涉及到了皇室和高官,故排除A;CD不符合题目主旨,故排除。
5.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 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 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 豪强地主是土地兼并的重要力量 D. 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说明汉
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缓解土地兼并,故C项正确。“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无从反映;题干反映的是政治手段,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抑制豪强
6. 据考古资料统计,秦汉墓葬、村落遗址、冶铁遗址出土的1350件起土铁农具中,犁铧、铧冠、 鐴土约计146件(其中,铧冠约计101件,鐴土4件),锸、锄、铲、镢之属1204件。这些信息说明秦汉时期
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秦汉墓葬、村落遗址、冶铁遗址”“犁铧、铧冠、鐴土”“锸、锄、铲、镢”可知,在秦汉时期,农业生产中铁制农具逐渐使用,这说明生产工具的不断,使精耕细作的农业日益形成,故A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些铁制农具是官营冶铁部门制造的,故排除C;不能根据题干所述推论出B,故排除。
点睛:这一题属于史料实证类史学素养题目。题干提供的是考古资料,首先确定这里的考古资料属于哪一方面的,根据“起土铁农具”可以判定,这是关于农业的农具方面的信息,然后从里面的数字和具体的铁农具名称可以判断分别大概是用来干什么的,在此基础上做出推断,这个推断出的结论要和材料完全对应才可以,否则是以偏概全或者是偏离主题。
7. 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并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地方官及僚佐,不许任职本地。而且三年一任,不得连任;地方官赴任。不许携带父母以及15 岁以上的儿子。以上规定
A.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B. 完善了科举制度的实施
C. 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
【答案】B
【解析】这一题提到的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所规定的限制性条件是为了保证地方官不与自己所选的形成特殊的利益关系,这是为了防止州县地方官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故选A;题干所述的制度与科举制无关,故排除B;也不会起到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的作用,故C不符合史实;官僚政治的建立是在秦朝,故D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
8. 汉唐统治者非常重视礼乐的教化作用,并为此设立了专门管理音乐的机构,宫廷音乐盛行。从宋朝开始,宫廷音乐一再衰败,民间音乐却如雨后春笋般繁荣发展。这反映
A. 宋代专制皇权被不断削弱 B. 市民成为社会主流阶层
C. 宋朝社会重人伦轻礼乐 D. 民间音乐市场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北宋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故A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民间音乐的发展反映了宋代市民的生活,但不能反映市民称为社会的主流阶层,也不能说明民间音乐市场开始形成,故BD不正确;宋代理学兴起,与汉唐相比,宋代统治者更重视伦理道德,民间音乐正是传播的好手
段,故选C。
9. 南宋王灼《糖霜谱》记载,“甘蔗所在皆植,独福唐,四明、番禺、广汉、遂宁有糖冰,而遂宁为冠……唐大历中,有邹和尚者,始来(遂宁)小溪之伞山,教民黄氏造霜之法,伞山在县北二十里,山前后为蔗田者十之四,糖霜户十之三。”以上材料可以用作研究唐代
A. 农产品商品化发展状况 B.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的“甘蔗”和“糖冰”、“蔗田”和“糖霜户”等可知,种植甘蔗和制造糖霜是经济作物种植和加工的,这也是农产品商品化发展的情况反映,故选A;题干没有体现经济重心南移问题和重农抑商问题,也没有谈到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问题,故排除BCD。
10. 内阁成立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历经仅能参政议政到拥有票拟权。直至出现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严嵩,但皇帝同时授子司礼监批红权以控制内阁。由此可知
A. 宦官掌控了次策权力 B. 首辅权力失控
C. 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D. 君主专制加强
【答案】D
【解析】由“历经仅能参政议政到拥有票拟权,直至出现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严嵩”可以看出,明朝内阁的权力是有所上升的,由“皇帝同时授子司礼监批红权以控制内阁”说明皇帝为了防止内阁专权,而借助司礼监太监来牵制内阁,所以这反映的是皇权加强,故选D;宦官是皇帝分派的控制内阁的,故不能说A是正确的,所以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B,故排除;这时没有丞相制度了,故C不符合史实。
11.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 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 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C. 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 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答案】D
【解析】东周时期的诸侯国和元朝的行省都是地方行政区划,但是两者的职权不同,诸侯国的权力很大,可以挑战中央,元朝的行省职权范围要小于东周时候的诸侯国,故A不合题意;提点刑狱司是宋代中央派出的“路”一级司法机构,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州府卷案,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明通政司是
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故B不符合题意;西汉的州刺史负责地方的“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明监察御史是中央的检察官员,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故C不合题意;唐朝政事堂是常设的由门下省、中书省与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共同参与行政的地方,宋代的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的职权,所以D符合题意。
12. 明初改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直属六部,这样虽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对地方控制过死,而巡抚的出现则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不必事事经过六部,能够提高地方效率,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增设巡抚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增加地方权力;C选项错误,六部原有的权力并没有减少;D选项错误,根本不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对立问题。
13. 下表是晚清政府颁布的部分工商实业方面的法规表,
年代
法律法规
1904年
《商人通例》
《公司律》
《公司注册试办章程》
《商标注册暂拟章程》
1906年
《破产律》
1907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
这些法规
A. 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B. 促成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C. 限制了外国在华企业的发展 D.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
【答案】D
【解析】晚清政府颁布的部分工商实业方面的法规表中,涉及到了公司开设与破产、商标注册、商人等方面的法律规定,这是规范工商业发展的制度化规范,对于推动工商业发展有积极作用,所以D符合题意;在此之前,重农抑商政策就已经破产了,故A不符合史实;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在1912-1919年,这些规定不能直接促成其出现,故排除;这是关于国内工商业发展的法规,与外国在华企业无关,故排除C。
14. 1840年间,英国输华货值为524.298磅,到1840年便一跃至1,456,180磅,1844年又升至为2,305,.617磅,1845年跃至2,394,827磅。但道光十六年(1846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 年) 为一百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鸦片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 B. 咸丰比道光更加反对中英贸易
C.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 D. 英国工业革命扩展到了大清国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描述的是一个趋势的变化,可以看出鸦片战争之后的头几年,中国受到了外来事物的冲击,中英贸易大幅发展,可是到了一定时期后这种趋势减缓甚至倒退,这是中国自身经济的一种抵抗,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没有注意到后期的变化;B选项没有挖掘出事情的本质;D选项与史实不符。
15.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B
【解析】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 片面“ 最惠国待遇 ” 。故本题选B选项。A项是司法方面的权利,外国人在中国犯了法中国法律无权管制;C项明显与材料无关;D项是指的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向任何一个国家开放。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的含义。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的是一个国家和中国缔结了不平等的条约以后,其他国家可以凭借该待遇相互援引,使中国受害无穷;领事裁判权指的是外国人在中国犯了法,不能依据中国人的法律审判,需交给外国领事。
16. 1872 年到1875 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 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 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
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A. 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C. 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D. 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关键信息:“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A项与题意相悖;题干反映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是因清朝官员深为不满,B项正确;C、D两项在题干中未反映和涉及。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17.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 提高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积极性 B.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有利于减轻开平煤矿的负担,自然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但这与加强管理无关,故A项正确,排除B;当时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不可能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排除C;仅凭减少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不足以保证煤矿业稳健发展,因为洋务运动最终走向失败,排除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18. 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謦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 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该现象直接反映出
A. 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 B. 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
C. 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 D. 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877年,《万国公报》……裹足的种种危害……1883年康有为……
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反清的政治色彩,故B项错误;郑观应和康有为的主张说明有识之士倡议风气开化,故C项正确;材料也不能说明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故D项错误。故选C。
19. 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解放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国民革命时期
【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敌人说毛泽东所代表的革命力量“广东共产”、“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等信息可以推断,当时中国革命的重心在广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国民大革命时期,广州国民政府建立后的史实,这时国共合作,而且得到苏联领导的第三国际的支持和帮助,故选D;AB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的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因为任何历史史实都发生在其特定的时空之下,所以熟知这一点就可以准确定位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这一题就可以抓住“广州政府”这一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根据时间我们可以推断其它选项涉及到的政府分别是什么政府,比如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合法政府是北京的清政府,革命之后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的合法政府是蒋介石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而抗日战争时期在南京被攻陷前后,政府由南京迁到了重庆,史称重庆国民政府。
20. 1936 年3 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没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重要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这表明
A. 政府忽视轻工业建设 B. 国共对峙日趋缓和
C. 政府为抗战进行战略准备 D. 工业布局逐步合理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的“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没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工业和矿业”,再结合所述时间为1936年,这时我国已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了,而且华北事变之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所以这是政府在位抗战进行的战略规划,故选C;因为这时抗日战争正在进行,当务之急是需要武器装备,所以不是政府轻视轻工业发展,而是时局需要,故排除A;B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21. 《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除有卖国行为的、经政府缉办的、经军法或法院判决剥夺公权尚未恢复的、有精神病的人外,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强调“工农有选举权了,但并不歧视地主、资本家。”此规定反映了
A.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B. 中共在着手构建民主联合政府
C. 中共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D. 敌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
【答案】C
【解析】陕甘宁边区存在的时候是红军长征之后,由题干中的“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工农有选举权了,但并不歧视地主、资本家”可知,陕甘宁边区规定工、农、地主和资本家都拥有平等的民主权力,这是为了调动这些阶层参加抗日的积极性,故选C;A中的“开始”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抗日的时代特征,D不符合题干中的“不歧视地主、资本家”,故排除ABD。
22. 1955 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严厉批评了有些地方党组织不重视政协工作、忽视统一战线和爱好“清一色”的倾向。这一文件旨在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工业化建设 B. 团结私营工商业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 推动立法工作巩固三大改造的成果 D.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答案】A
【解析】1955 年正处于我国实施一五计划的时候,这一时期我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步,题干所述的重视统战工作实际上是为了调动各阶层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故选A;这一时期私营工商业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而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在1952年底完成,故B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正在进行中,中共中央的这一指示不属于立法工作的结果,故排除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在1956年才提出的,故D不符合题干所述的时间。
23. 1960 年8 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 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 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A. 走出经济发展困境 B. 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 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 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民经济困难,其直接目的是减轻市场供应压力,故A正确。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
部分要压缩,不能说明单位铺张浪费,故B排除。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不是发展生产的部门,故C排除。当时国民经济困难,不可能促进经济较快发展,故D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经济困难时期
24. 钱学森撰文回忆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过。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形象地说,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据此可知,推动新中国科技进步的是
A. 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B. “双百方针”的指导
C. 工业化建设的成果显著 D.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的“两弹”研究需要的是“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组织是十分庞大”、“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可以看出,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府统一调度的结果才可以实现的,故选D;ABC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
点睛:历史材料式选择题需要论从史出,也就是结论要根据材料原意总结出来,这一题中的ABC都可以是推动或者促进“两弹”研究工作的,但是答案却只有D符合题意,就是因为题干要表达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举全国之力办大事的优势导致的,所以要排除掉ABC。所以再遇到材料式选择题,一定要尊重材料的原意,做到“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这也是高考考查史料实证意识的典型题目。
25. 图1和图2 是不同时期农村中存在的重要的资料,图1到图2 的变化反映了
A. 农村所有制结构的变革 B. 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C. 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D.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
【答案】B
【解析】“人民公社记录工分的劳动”指的是在人民公社时代,农村集体经营的写照;“农民的
土地承包合同书”指的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物。两者都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出现的,故A不是变化;从前者到后者则是因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经营权和所有权发生了分化,而且产品分配也由平均分配的“大锅饭”到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所以这是生产关系变化的结果,故选B而排除C;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是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但不是反映,故排除。
26. 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发展脉络。
年份
重要会议
主要内容
1981
十一届六中全会
实现我国国民经济从无市场到有市场的转变
1982
党的十二大
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7
党的十三大
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
1992
党的十四大
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据此可知,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A. 计划与市场始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B.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始终是党的基本原则之一
C. 不断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 D. 及时调整经济改革目标发展社会生产力
【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的表格内容看,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内容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从无市场到有市场的转变”,说明在这之前是无市场的,故AB错误;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故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表格中的几次会议对经济体制的提法都不一样,恰恰说明在不断根据国情调整改革目标,调整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故选D。
27. 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
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答案】D
【解析】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僭主们“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下场往往非常悲惨,说明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未经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不能得到拥护,故答案为D项。“僭主”一般就是贵族,从其下场来看,不能反映贵族垄断国家政权,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实际上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政绩斐然也遭到惩罚,是法制程序正当性的体现;C项不符合史实,且从材料中的“重视平民利益”来看,平民是享有政治权利的。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僭主”政治
点睛:“僭主”政治是指古希腊历史上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僭主”政治对于肃清古希腊氏族制度的残余曾起过积极作用,打击了贵族的势力,为民主政体的建立扫清了道路。它促进了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希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但由于雅典民主政治崇尚法律至上,“僭主”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始终不能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导致材料反映的最终下场大多较为悲惨的结果。
28. 伯里克利在担任首席将军期间,改变了先前公职人员只尽义务、不取报酬的惯例,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A. 维护城邦居民的民主权力 B. 提高公民大会的执政效率
C. 推动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 D. 扭转贵族受贿贪污的局面
【答案】C
【解析】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公民或者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是统一的,
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的时候,使得公职人员既尽义务又享受权利,在实践中让二者统一了,这是对民主的维护,所以C符合题意。题干提到的是公职人员,而不是城邦居民,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中的公职人员与公民大会的执政效率没有必然的关联,故B也排除;D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29. 在古罗马人的意识中,总有法与法律之分。法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则包括 “限制和禁令”。西塞罗说:“如果某个规则不应当被确定为法,确认该规则的法律则是无效的”。根据西塞罗的观点,罗马的法律
A.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 B. 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
C. 是社会道德与法律规则的综合 D. 具体内容包括自然法与人定法两部分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法和法律的概念,“法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包括“限制和禁令”,而西塞罗的观点体现出法比法律更重要,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道德部分;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30. 15、16 世纪,欧洲人在食物制作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香料,“食物本身己经无足轻重,成了稀奇古怪的调料的附庸……调料甚至从菜肴中分离出来,被装在托盘中不同的格子里,供人们随意添加”“……调料不仅供人食用,也供人饮用”。以上现象现的背景是
A.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农产品商品化不断发展
C. 欧洲香料产量猛增 D. 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答案】A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现象出现于15、16 世纪的欧洲,大量香料出现在欧洲是前提,这主要来自亚洲,结合时间可知,这是因为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导致的,故选A;B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31. 英国有着判例法的传统,权威法院的司法判决可以成为以后类似案件司法审判的依据。尽管17 世纪议会主权原则确立之后,议会制定法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但议会制定法仅仅是“补充而不是取代英国的司法判例”。这表明英国
A. 司法机构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B. 议会立法权受权威司法机构的制约
C. 司法依据呈现混乱无序状况 D. 封建势力依旧掌控国家的权力重心
【答案】B
【解析】“权威法院的司法判决可以成为以后类似案件司法审判的依据”说明法院的司法判决也相当于立法了,再根据议会制定法仅仅是“补充而不是取代英国的司法判例”,说明议
会制定法不是所有的立法,故选B;A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32. 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 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 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 早期殖民扩张掠夺 D. 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答案】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殖民扩张·特点
33.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改变议会席位,增加工业资产阶级的数量
【答案】D
【解析】由“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可以推断出这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议会选举规则不适应形势的需要而导致的,根据所学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史实,可知D符合题意;ABC都是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史实,故不符合题干所述的时间,排除ABC。
34. 到1910 年,普鲁士多数要职仍被贵族占据。在国家级官员方面,11名国务大臣中,有7 名出身贵族; 在地方12 位省长中,有11人出身贵族;36 位行政专区主席中,贵族占据了23 个。据此可知
A. 德国议会对君主的限制流于形式 B. 贵族精英的特权在政治上得以延续
C. 新贵族与资产阶级有共同的要求 D. 权力相对集中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题干所述是普鲁士国家级官员、地方省长和行政专区主席中的贵族出身的人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是在1910年间的事情,而在封建制时代,这应该是普遍现象,据此可选B;A不是说普鲁士,所以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35. 据俄罗斯的老人们回忆(前苏联),20 世纪初的农村,市场、集市、店铺、磨坊、各种副业等保障农户日常生活需求的体系相当完备,一些大的村庄每逢星期天都要举办传统的集市活动。就此折射出当时苏联
A. 经济政策调整效果显著 B. 集体农庄改善了农民生活
C. 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平衡 D. 已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A
【解析】“市场、集市、店铺、磨坊、各种副业等保障农户日常生活需求的体系相当完备”是在20世纪初的苏联,根据所学可知,这指的是在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出现的现象,与之前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经济政策调整效果显著,故选A;B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36.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就美元贬值15%--20%的计划与英法进行协商,遭到英法的拒绝,但美国依然采取贬值政策,美元实际贬值达到41%。这说明
A. 美国开始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 经济危机加剧了美国通货膨胀
C. 尚未形成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D. 各国为转嫁危机强化贸易壁垒
【答案】C
【解析】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与英法进行协商,遭到英法的拒绝,最终因为没有协商,而导致了美元实际贬值达到41%,这充分说明当时还没有相应的协调机制来应对危机,故选C;A不符合史实,故排除;题干不是说经济危机对美国内部造成的问题,故排除B;D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点睛:这一题涉及到了几个概念,首先是国际协调机制是关于国际关系的,与一个国家内部的政策无关;其次,贸易壁垒是关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税问题的,货币贬值是与进出口多少有关的,国内通货膨胀就是指货币贬值的结果。搞清了这几个概念,就可以准确理解题意,对这一题进行判断了。
37. 20 世纪30 至40 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这表明
A. 学习苏联成为当时世界潮流 B. 苏联“五年计划”成就得到一定肯定
C.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态度 D. 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已被摒弃
【答案】B
【解析】A项错误,部分经济学家对苏联模式的研究不能代表世界的潮流;由“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可以看出西方对苏联模式认可,结合所学之所以有这种认可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使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故本题答案选B项;C项中“放弃对苏联的敌视态度”太绝对;D项不选,题干没有提及自由主义,推断不出摒弃自由主义。
38. 据统计,从1948 年到1994 年世界上先后出现了109 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其中2/3 是90 年代的产物,如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独联体等。这反映了
A. 联合国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B. 区域集团化加速了全球性市场的最终形成
C. 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D. 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推动了经济区域化
【答案】D
【解析】109 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中的2/3 是90 年代的产物,说明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因为苏东剧变而走向多极化,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合作组织大量出现的政治原因,故选D;联合国在90年代前后所起作用是一样的,故排除A;全球性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排除B;题干没有提到C,故排除。
39.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强调“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复兴是美国提供援助的条件,并邀请所有的欧洲国家予以合作,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各国间贸易、关税的壁垒,缩小国与国的差别,创建欧洲经济的一种新结构,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 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B. 建立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 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D. 主导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答案】A
【解析】从“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强调“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复兴是美国提供援助的条件”可以看出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一体化是有积极作用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材料没能体现;C选项与此无关;D选项错误,战后格局是两极对峙。
40. 1962 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
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1962年”可知当时正处于两极对峙、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中,“法国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表明政治上美国的政治地位遭遇挑战,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经济上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故①③正确;不结盟运动成员国为发展中国家,与美法两国无关,故②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援助计划,法国并未抵制,④与史实不符,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2 分)
材料解析题(本题包括3 小题,41题25 分,42题12 分,43题15 分,共52分)
4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24 年英国的《专利法》是在对先前特许制度进行重大改造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判定国王特许在本国经营“任何东西的买、卖、制作或使用的”独占权,均属无效,只有新发明、印刷及某些军用品制造的专利权不在此限。它将专利授予的对象由原来的城市、贸易公司、贵族大臣转向了个体的发明人; 重心由原来的垄断市场的销售专利、产品专利转向现代专利主体的技术专利。17 世纪后期,英国进入了发明创造的高峰期。……尤为重要的是,1624 年《专利法》是英国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法律保障。“如果资本主义有灵魂,那么这个灵魂就是合法的所有权制度。”这份文件使原有模糊的科学技术产权有了同其他产权一样的明确归属,尽管有些简单、粗糙,但若无此专利法,“对十八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
——《论英国1624 年的产生及其意义》魏建国
材料二 1912 年,民国政府设立了主管工业专利的专门机构即工商部工务司,办理工业品发明及特许事项,并于同年12 月颁布实施《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章程规定,经过工商部考验合格后属于发明的,分等级授予5 年以内的专利权;属于改良的,给予名誉上的褒奖。同时废除了晚清浓厚封建色彩的封官奖爵的奖励措施。基于当时工业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国计民生的考虑和对我国专利事务被西方列强以治外法权干涉或我国市场被外国专利产品垄断等现象的担忧,《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只保护称得上发明的产品,不保护制造方法,并且授予
专利的对象仅限于发明和改良的工艺品,食品和医药品不予专利。同时,明文禁止外国人在我国申请专利。据统计,在1930 年以前,依照《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授予的专利仅有135 件。
——《制度构建与社会变迁一一近代中国专利立法论》姚秀兰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42 年英国《专利法》相较于先前特许制度的进步性,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政府颁布《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的背景,并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专利法实施效果不同的原因
【答案】(1)进步性:反对封建特权;注重维护个体发明人的利益;注重维护新技术发明创新。
意义:明确了科学技术的产权;有利于调动科技发明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技术前提。
(2)背景:辛亥革命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挽救民族危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原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辛亥革命后又处于军阀割据混战的状态;而英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社会稳定。
中国资本主义只是得到初步发展;而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中国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近代科技发展缓慢;而英国人文主义思想发展,近代科技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的专利法制定粗糙,权益保护不明确、充分。而英国的专利法内容科学合理。(9分)
【解析】(1)进步性:需要结合材料一来概括。由材料一中的“国王特许在本国经营‘任何东西的买、卖、制作或使用的’独占权,均属无效”可以概括为反对封建特权;由“将专利授予的对象由原来的城市、贸易公司、贵族大臣转向了个体的发明人”可概括为注重维护个体发明人的利益;由“重心由原来的垄断市场的销售专利、产品专利转向现代专利主体的技术专利”可得出注重维护新技术发明创新。
意义: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上述特点并结合题干所述的“使原有模糊的科学技术产权有了同其他产权一样的明确归属”、“对十八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等信息,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其意义有:明确了科学技术的产权;有利于调动科技发明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技术前提。
(2)背景:题目要去“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民国政府颁布《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是在1912年12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背景是这时辛亥革命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还可以联想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挽救民族危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等。
原因:由材料一可知1624年《专利法》是英国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法律保障,而民国政府颁布的《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的结果则在1930年以前,依照《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授予的专利仅有135件,究其原因,应该从两国在各自文件颁布时的国情去思考,可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分析。即政治上,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辛亥革命后又处于军阀割据混战的状态;而英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社会稳定。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只是得到初步发展;而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思想上,中国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近代科技发展缓慢;而英国人文主义思想发展,近代科技得到迅速发展。还可以从两个文件本身去思考,结合材料一、二可知,中国的专利法制定粗糙,权益保护不明确、充分,而英国的专利法内容科学合理。
中国资本主义只是得到初步发展;而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中国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近代科技发展缓慢;而英国人文主义思想发展,近代科技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的专利法制定粗糙,权益保护不明确、充分。而英国的专利法内容科学合理。(9分)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考察历史的巨变,必须掌握宏观的辩证法。中国通向现代世界的发展过程既不能看成是“外因”引起的单向运动,也不能看成是“外因”与“内因”对立两极之间的直线互动,应看成是错综复杂的、多线性多方向的矛盾运动。
——以上图文摘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依据材料和图片内容,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内外因兼顾,阐述有史实依据。)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首先要明确所阐释的论题是关于近代中国历史的,结合题干中的“中国通向现代世界的发展过程”“应看成是错综复杂的、多线性多方向的矛盾运动”,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图片内容看,可从中国走向近代化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样的角度作为论题思路,还可以从内外因各占的比重拟定更加具体的论题。论题确定后,需要根据论题选择为中国近代化起作用的内部因素(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从积极或者消极的层面)和外部因素(近代外国列强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也可从积极或者消极的层面)来分析,体现题干中的错综复杂的、多线性多方向的矛盾运动这一特点。注意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点睛;开放性试题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有自己的思维和角度,但是这种开放不是漫无目的,而应该符合题目所设定的范围和角度,比如这一题从时间上来看,要分析与中国近代化相关的因素,所以需要结合近代中国内部的发展相关史实和近代世界对中国影响的史实来分析和阐述,而阐述时要注意围绕题干材料所述的“错综复杂的、多线性多方向的矛盾运动”这样的思路走,不能写成近代化只与内部因素有关或只与外部因素有关,这是题目限定的。但是选取什么史实和阐述什么观点,考生又有一定的自由度。
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非传统型的市镇,在明清时期大量兴起,地区上集中在江南。这些市镇作为农村副业产品的收购站,往往是在天亮前拂晓时间挑灯交易,天亮以后农民就可赶回家中。从这些市镇运送商品的路线看,这些市镇与县治或府城缺乏传统的集散关系,松江梭布销广东,金山县朱泾镇的布“达两京者不少辍”,南翔镇及魏塘镇的刷线布,又名扣布,售至京师。这些市镇吸引了外地的大量资金,远来的客商既无时间也无能力直接与为数众多的乡民打交道,双方都要通过当地的中介商人,称为牙行、布庄或布局。
一一摘编自赵冈著《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材料二 近代苏中市镇贸易逐渐纳入以上海为中心的贸易网络中,大量棉花通过市镇运往上海、无锡等地,再由上海出口国外或作为原料供应上海、无锡等地的纺织厂。苏中市镇商业中五洋业兴起和发展(五洋泛指洋油、洋火等洋货),地区传统手工业开始解体和分化,最显著的发生在棉纺织业,土布生产也被迫改进工艺,大量使用洋纱。1895年张謇在唐闸镇创办了大生纱厂,其它市镇也陆续建立了工厂,到民国建立前,苏中市镇近代工业已经粗具规模。
——摘编自梁磊著《近代苏中市镇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非传统型市镇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苏中市镇的新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1)特点:集中在江南,主要商品为农副产品(依托农村手工业发展);直接联系国内市场,从事长途贸易;吸引大量外地资金,利用中介进行间接贸易。
(2)新变化:以通商口岸为中心、面向世界市场的贸易网络;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产生发展。
原因:西方列强入侵,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解析】(1)特点:这一题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材料一中的“地区上集中在江南”、“市镇作为农村副业产品的收购站”、“远来的客商”、“吸引了外地的大量资金”、“双方都要通过当地的中介商人,称为牙行、布庄或布局”等信息结合所学工商业市镇的相关知识可以归纳出其特点是:集中在江南,主要商品为农副产品(依托农村手工业发展);直接联系国内市场,从事长途贸易;吸引大量外地资金,利用中介进行间接贸易。
(2)新变化: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由材料二中的“逐渐纳入以上海为中心的贸易网络中,大量棉花通过市镇运往上海、无锡等地,再由上海出口国外或作为原料供应上海、无锡等地的纺织厂”可得出以通商口岸为中心、面向世界市场的贸易网络,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由“地区传统手工业开始解体和分化”可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由“到民国建立前,苏中市镇近代工业已经粗具规模”结合所学近代工业的概念可得出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产生发展。
原因: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原因分析可根据上述变化结合所学近代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两方面回答,即政治上,西方列强入侵,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经济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点睛;这一题考了两个关于归纳或者概括的题目,这类题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需要考生先把材料进行分层处理,然后把每一层的层意进行归纳和概括,即可得出相关的信息;第二种是先把与题意相关的信息全画出来,然后把意思相同或者相近的内容分别合并为一个要点,然后依次写出即可。这一题中的两个小题都是需要用第一种方法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