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中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模试题(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西安一中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二模试题(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市一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考 历史试题 命题人:孙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材料表明 A. 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B.周王室与周边少数民族间的矛盾突出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周王室衰落,分封制的变革是必然的,即政治制度变革具有必要性,C项正确。A项在秦朝建立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周王室与诸侯的矛盾而非周边少数民族间的矛盾,排除B。材料体现的分封制遭到破坏而非宗法制遭到破坏,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C.政治制度变革具有必要性D.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开始遭到破坏 ‎2. 《左传》记载:“昔天子班贡,轻重班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 A. 等级秩序取决于贡赋轻重 B. 血缘亲疏维护了等级秩序 C. 贡赋轻重反映了爵位高低 D. 宗法制度决定了爵位高低 ‎【答案】C ‎【解析】“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体现了周天子有较大的权威,诸侯须听命并纳贡,并且按爵位高低缴纳贡赋,“周制”是指分封制。故C正确,D错误;“轻重以列,列尊贡重”指按爵位高低缴纳贡赋,A表述错误,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 ‎ ‎3. 春秋初期,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主持诸侯会盟,盟约中有“无曲防”的规定,即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A. 各诸侯国之间争霸非常激烈 B. 各诸侯国以农立国 C. 齐王称霸后有效治理了黄河 D. 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壅防百川,各以为利……诸侯会盟……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堤防修筑由各自为政变为盟约统一规定,对堤防修筑的统一管理有利于经济的和谐发展,而且从春秋时期的客观发展趋势看,国家统一也有利于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诸侯争霸一般表现为争霸战争,材料未涉及此类信息,故A项错误;堤防修筑虽然有利于农业发展,但“以农立国”无法解释盟约统一规定堤防修筑的问题,故B项错误;“齐王称霸后有效治理了黄河”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也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壅防百川,各以为利……诸侯会盟”,学生应该正确认识春秋时期的历史特征,即国家分裂走向国家统一,结合堤防修筑的统一管理的变化,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分析,即可得出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4. 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这一变化说明 A. 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B. 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 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强调西周末期至战国时期土地制度的变化,说明先秦时期的土地变革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展开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D项正确。铁犁牛耕提高了生产力,促使井田制瓦解,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但材料并未提及铁犁牛耕的作用,排除A。商鞅变法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承认土地私有制度,但是对题干的片面解读,排除B。题干并未体现土地制度的变化对小农经济的影响,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5. “宰”和“相”原是封建贵族的家臣,到秦汉变成了政府的执政官,再后来宰相失职,又有另一批皇帝内廷私臣变成了正式执政官。这表明 A. 宰相制度起源于西周 B. 中国古代家国一体 C. 权力中心由政府转向皇室 D. 官僚政治不断发展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封建贵族的家臣,到秦汉变成了政府的执政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贵族政治,故“宰”和“相”是封建贵族的家臣;秦汉以后,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故贵族的家臣变成了政府的执政官,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宰相制度起源的问题,而是官僚政治的发展,故A项错误;家国一体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权力中心由政府转向皇室,故D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家臣、私臣……执政官”的变化,前者可以理解为血缘贵族的政治特点,后者可以理解为封建官僚政治的产物,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正确判断。‎ ‎6. “(剌史)以六条问亊,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五条,二千石子弟恃估荣势;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可见刺史的设置 A. 不干涉郡国正常的行政权 B. 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C. 彻底解决了封国威胁问题 D. 严重威胁到了皇权 ‎【答案】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学生应该可以认识 到六条范围之外的事务不予干预的结论,注意排除所学知识的固有思维的干扰,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7. 西汉丞相公孙弘在自己的府邸里建造“客馆”,以招揽才学之士。公孙弘去世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贺、屈氂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脾(婢)室矣!”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了 A. 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 B. 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 C. 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 D. 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涉及地方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列举了西汉宰相的名字,并不能说明丞相更替频繁,故B项错误;“客馆”的荒废不能反映丞相有任免官员的权力,不选C;丞相府从“客馆”到“客馆丘虚”,再到“马厩、车库、奴脾(婢)室”,丞相府的地位不断下降,反映的是丞相权力的下降,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8. 陈寅恪先生在《陏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到:“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上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一书中概括性地说到:“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典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以上两段史料可以推知 A. 魏晋时期官学的发达 B. 家学体系弊端日显 C. 九品中正制出现的原因 D. 儒学渐入普通百姓家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自汉代……学术中心移于家族……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典不被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家族”、“士大夫”指世家大族,而九品中正制也被世家大族所垄断,故材料可以推理出九品中正制出现的原因,故C项正确;“魏晋时期官学的发达”说法不符合材料“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家学体系弊端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家大族的儒学教育,不是儒学渐入普通百姓家,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学术中心移于家族”,学生应该正确理解“家族”的含义,明确它指世家大族,再结合九品中正制相关知识,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 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 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 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 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庄园中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竞争的情况时有存在,但材料并未提及官营手工业发展如何,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故A项错误;庄园中的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形成竞争,以获取利润,有利于民间手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庄园经济是为了满足庄园的需要,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故C项错误;庄园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只是“时有发生”,远不能达到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的程度,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庄园经济 ‎【名师点睛】小农经济特点:‎ ‎①以家庭为单位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③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④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 ‎10. 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 A. 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 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 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的增多成为增加家庭财富的手段,故答案为C项。由材料信息可知,不仅政府鼓励早婚,民间习俗亦鼓励早婚,故A项错误;民间婚俗“女大三,抱金砖”,与政府政策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政策与民间婚俗对人口的影响,并未提到传统伦理观念,故D项错误。‎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 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 B.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 C. 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 D. 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并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呈现出多元化,故A正确;B时间是东汉时期;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主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流 ‎【名师点睛】儒家思想的转型与成熟 宋明时期:朱熹、王阳明等人汲取佛、道的精神,儒家思想完成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想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12.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农民,被检察院(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责备亲王府秘书长(长史)权万纪,责怪他未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柳范说“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李世民大怒回宫,后发砚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嘉勉,这反映出 A. 唐代监察机制完备 B. 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 C. 唐代谏议制度形成 D. 三省六部制下君主权力被有限制约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用,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取得了“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由此可以知道,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唐代监察机制完备,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李世民善于纳谏,故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 ‎13. 唐朝前期,73.02%的水灾都发生在北方,南方多雨区仅占26.98%。仅关内道、河南道水灾频次占唐前期总数的50%以上。安史之乱后,淮南道、江南道水灾频次记载明显增加,史书中还多次出现江南西道基雨山洪的记录。据此可知 A. 经济严重衷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经济重心南移 D. 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水灾严重除了受气候条件影响外,最主要的是无限制的农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唐朝前期,大部分水灾是在北方,到了唐朝后期,南方的水灾越来越严重,这说明南方地区农业快速发展,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故C正确;ABD不符合史实。‎ ‎14. 董仲舒用《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唐律疏议》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A. 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 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 C. 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 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儒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用《春秋》补充法律的事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可知儒学理念的法制化,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 ‎15. 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A. 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 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 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 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 ‎【答案】C ‎【解析】从材料“楷书规矩之森严”、“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中可以看出,唐代书法既有法度又狂放不羁,故C项正确;A项比较片面;B项 “完全”不符合史实;三教合一是指儒家、道教和佛教,而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16. 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知,即兼理、兼管之意)”。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 A. 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 B. 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 C. 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D.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答案】D ‎【解析】材料只是体现知县的设立,不能体现县取代州,故A项错误;中央任命县官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能表明君主随意使用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地方行政制度,并不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中央任命原担任中央官职的官员为县的长官,体现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D项正确。‎ ‎17. 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说:“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惟宋为然”。与此相关的重要因素是 A. 政府重武轻文的观念 B. 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 C. 活字印刷术的普及 D. 官僚体制开始成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宋朝重文轻武,故A项错误;宋朝科举制扩大取士人数,成为宋朝文官政治建立的重要前提,故B项正确;活字印刷术的普及与文官政治的建立无关,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官僚体制成熟于明清时期,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汉到元时期政治制度·科举考试 ‎18. 宋太宗淳化四年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税);当算之物,令有司件拆揭榜,颁行天下。”至道二年又诏,“民间所织缣帛,非出于鬻于市者,勿得收算。”宋太宗意在 A. 鼓励商品贸易发展 B. 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C. 扶持家庭手工生产 D. 推行便民惠民政策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宗对于家庭手工业的少量产品的交易免税,说明政府推行便民惠民政策,故D选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免税范围只限于家庭手工业的少量产品,不能说明鼓励商品贸易发展,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市场经营秩序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对于家庭手工业的少量产品的交易免税也不等于扶持家庭手工生产,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紧扣材料“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学生应该正确理解“贩夫贩妇,细碎交易”指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少量产品的交易,这与便民惠民是密切相关的,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9. 下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运行示意图,下列关于该机构论述正确的是 A. 属于中央一级决策机构 B. 它是内阁的上一级机构 C. 其长官需定期觐见皇帝 D. 造成了皇权的过度膨胀 ‎【答案】D ‎ ‎ ‎20. 北宋有学者指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该观点认为 ‎①宗法制度经久未衰、历代沿用 ‎②家谱能够凝聚人心、维系宗族 ‎③家族观念产生动摇、危害深远 ‎④宗法解决继承矛盾、稳定秩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依据题中的北宋学者的观点可以推导出宗法制可以维系宗族,族谱可以凝聚人心。废除宗法制和谱牒,危害很大,“虽至亲,恩亦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错误,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遭到破坏。宗法制解决继承矛盾、稳定秩序在北宋学者的文中没有提及。‎ ‎21. 李贽在《藏书》中说:“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他的这一观点 A. 摆脱了“天理人欲”束缚 B.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C. 体现了客观务实的历史观 D. 提倡男女平等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李贽从爱才爱民的客观角度评价武则天,体现了客观务实的历史观,C项正确。材料强调统治者爱才爱民与“天理人欲”的束缚没有关系,排除A。材料强调统治者爱才爱民,无法体现李贽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经世致用的思想,而是强调统治者爱才爱民,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扣住材料关键信息“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认识到这属于客观务实的历史观,注意排除天理人欲、经世致用等干扰信息,即可正确判断。‎ ‎22. 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 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B. 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 C. 学术思想适应了社会转型 D.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唐书志传》与《详刑公案》都是小说、故事类的读物,对“酣”“辜”这种极为简单的字注释或注音,表明这一时期此类书籍的阅读者很有可能文化程度比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新兴社会群体对文学精神食粮有所需求,文化发展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科举制,明代科举制采用八股取士,考查儒家经典著作;而《唐书志传》与《详刑公案》都是小说、故事类的读物,与科举制无关,排除B。《唐书志传》与《详刑公案》都是小说、故事类的读物,面向对文化精神食粮有所追求的市民阶层,并非学术著作,排除C。题干中讲的是小说故事的编辑出版,并未体现学校教育,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3. 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 君主制的存在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B. 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根深蒂固 C. 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从解释 D. 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可知作者认为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A项正确。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存在时间很长,这确实是根深蒂固的一个表现,但是本题重在剖析传统政治制度存在的原因,排除B。作者承认君主专制制度存在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并未说无法解释,排除C。材料强调君主制的存在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而不是强调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24. 王阳明与友人的书信中说:“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他有感于“世衰俗降”,发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慨叹,遂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论题。据此可知其心学理论 A. 核心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B. 根植于小农经济主导的社会现实 C. 主旨是培养君子道德端其志向 D. 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的心学主张道德良知的重要地位,故C选项正确;心学理论也没有强调认识与实践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小农经济主导的历史背景,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哲学理论的高度,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时应该扣住材料关键信息“王阳明”、“世衰俗降”、“致良知”,这些关键词直接指向“心即理”,理即道德伦理,据此即可正确判断。同时,对于“知行合一”不能理解为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25. 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在《西台满记》中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由此可知当时“大户”与“小户”之间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A. 不固定性对立性 B. 松散性对立性 C. 不固定性松散性 D. 松散性契约性 ‎【答案】C ‎【解析】“大户”与“小户”之间关系是雇佣关系,雇佣关系是一种不固定的松散的关系,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不是对立性而是相资为生、相互关联的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对立性,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契约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6. 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尽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A. 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 履行监察部门的监察职责 C. 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 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斗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瑞的行为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知识及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 ‎27. “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推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 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 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C. 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影响的结果 D. 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海禁的理解,由“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是消极的抗倭。”得知海禁是受内外形势发展影响的结果。其它选项是错误的。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中国古代的商业政策 ‎28. 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赞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他们傲视封建礼教,不鄙视功名利禄,敢于直言。这反映出心学 A.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有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 C. 激发个体自由主义思想发展 D. 冲破了宋代理学的思想禁锢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敢于冲破世俗观念,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没有表现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民主观念在明朝中后期不可能形成,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材料强调知识分子作品描写的人物更多的是普通百姓,他们不局限于旧思想的禁锢,更加关注个体的想法,这实际上是在心学的影响下激发了个体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C项正确。明朝时宋代理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并未被冲破,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9. 乾隆皇帝在谈到自己南巡允许商人大兴土木时说:“此在苏扬盐布商人等,出其余费,偶一点缀。本地工匠贫民,得资力作,以沾微润,所谓分有余以补不足,找事尚属可行。”这表明他 A. 强调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 认同奢侈促进市场发展的观点 C. 宜扬奢侈享受的社会主张 D. 警惕奢华之风危及统治秩序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出其余费,偶一点缀。本地工匠贫民,得资力作,以沾微润,所谓分有余以补不足,找事尚属可行”等信息可得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允许商人大兴土木”旨在利用大兴土木来刺激消费、增加就业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认同奢侈促进市场发展,与“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无关,故A项排除,B项正确;材料中乾隆皇帝认同奢侈有促进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不是宣扬奢侈 享受的社会主张,故C项排除;材料中乾隆皇帝指出了奢侈有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警惕奢华之风会危及统治秩序不符合题意,故D项排除。‎ 点晴:紧扣材料中“大兴土木”,旨在强调利用奢侈促进经济发展,即可获取正确答案。‎ ‎30. 明清时期曾出现过江西人口大量移入两湖地区的“江西填湖广”移民浪潮。有“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之说。下列关于这次移民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 源于经济发达地区对后进地区的引力 B. 明清时期两湖地区商业盛行商帮外出 C. 推动“湖广熟,天下足”局面的形成 D. 古代人口迁移完全源自政治因素推动 ‎【答案】C ‎【解析】移民的过程,也是长江流域内开发格局逐渐由江西向湖广拓展的过程,促进了湖广地区的发展,推动“湖广熟,天下足”局面的形成,故C正确;迁出地为江西,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A错误;移民浪潮并非商帮外出,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人口迁移完全源自政治因素推动”,排除D。‎ ‎31. 有学者在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时提出“内卷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在小农经济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事实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这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可以用来解释 A.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B. 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转型 C.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迟滞 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答案】C ‎【解析】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说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增多,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造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故C正确;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与经济重心的转移转移无关,排除A;明清仍然是铁犁牛耕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B错误;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不能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排除D。‎ ‎32.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 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 B. 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 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 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答案】A ‎【解析】妇女在农家亦有其必要的工作,“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在农隙举行,可以不至妨及农事,所以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 ,故A正确;B不符合“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C与材料无关;D材料无法体现。‎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33题18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0分,第35题12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麻,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那时候,桑麻种植开始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汉朝的丝织品,以临淄和襄邑(在今河南)所产最为有名。那里的丝织品,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两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简明宋史》‎ 材料二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比较项 西汉(公元2年)‎ 唐朝(752年)‎ 南宋(1210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 ‎42.8‎ ‎32.3‎ ‎53.2‎ 江淮地区 ‎15.2‎ ‎23.4‎ ‎45.6‎ 西南地区 ‎3.9‎ ‎7.1‎ ‎9.2‎ ‎——《简明宋史》‎ 材料三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人称为“陆 海”。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建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记载。秦岭北麓的森林至今早就无影无踪了。‎ ‎——《沧桑神州·中国历史地理谈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丝绸生产格局变化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答案】(1)变化:唐朝中期以前,中国丝绸产地主要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唐朝中期以后,南方的丝织生产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北宋时,丝织业的中心已经在两浙和四川。‎ ‎(2)原因: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过度垦殖;历代帝国多在北方建都,就近砍伐林木、破坏生态;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自然条件更适宜植桑养蚕。‎ ‎(3)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术先进;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的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相应变化。‎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应抓住材料一中秦汉、唐中期、北宋这三个时间段来分析中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 ‎(2)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可以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分析归纳出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膨胀,帝王多建都于此,进而导致环境恶化、经济重心南移的结论。‎ ‎(3)回答此题既要结合材料内容,也要结合所学知识。而且本问又是对以上各问题的总结,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可以从手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地位、部门、技术、规模、经营形态、分布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古代丝绸生产格局;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 ‎34. 扬州盐商泛指古代两淮地区的盐业商人群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从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明中期以后,‎ 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扬州也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形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资本集团。‎ ‎——摘编自王伟康《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 材料二扬州盐商在寓居城市大兴土木,兴建园林、会馆、书院、码头等,因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乐善好施,赈灾济贫,积极倡办公益事业,造福于民众,推动了地方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救世济民的抱负。……他们竞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也流及盐商活动的广大区域。‎ ‎——摘编自王雪萍《扬州盐商文化线路》‎ 材料三扬州文化铸就与官员有巨大的热忱,总持风雅,盐商的乐此不疲慷慨解囊,群众的直接效力尽显才智都有关系。如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图》的制造,是乾隆直接过问指挥,扬州政府官员负责,扬州艺人悉心制作,才成就了工艺史上的极品。再如源于盐商“例蓄花雅两部”的对戏剧的情有独钟,四大徽班才次第晋京,是皇上倡导,扬州政府官员亲自组织,盐商的积极效力,扬州戏曲的繁荣土壤,才使中国戏剧有了划时代的里程碑。‎ ‎——摘编自扬州大学学报《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扬州盐业兴盛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扬州盐商的具体活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扬州盐商文化形成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答案】(1)背景:盐业历史悠久,水运交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 ‎(2)活动:注重城市建设,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提高扬州文化底蕴。‎ ‎(3)原因:政府的重视,民众的推动,盐商的喜好。‎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扬州盐业兴盛的背景、具体活动和盐商文化形成的原因,均是通过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总结得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 ‎(1)明清时期扬州盐业兴盛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从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扬州也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 ‎(2)扬州盐商的具体活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扬州盐商在寓居城市大兴土木”、“他们乐善好施,赈灾济贫,积极倡办公益事业,造福于民众”、“他们竞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也流及盐商活动的广大区域”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 ‎(3)‎ 扬州盐商文化形成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扬州文化铸就与官员有巨大的热忱,总持风雅,盐商的乐此不疲慷慨解囊,群众的直接效力尽显才智都有关系”分析得出。‎ ‎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利玛窦十九岁加入耶稣会,曾接受赴东方传教的培训,对中国儒学有所了解,他把传教与儒学相结合,谓之合儒,补儒,趋儒,一言蔽之,尽量中国化。他一度剃去头发,穿上僧服,换上僧装。他不惜修改教规,默认中国人对先祖的崇拜,以圣经附会四书五经,颇受士大夫信仰。‎ 阅读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二、对提炼出来的相关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根据材料“加入耶稣会” “传教与儒学相结合……以圣经附会四书五经”等信息,可从利玛窦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角度概括论题(如利玛窦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可以从推动西方文化、科技的传播;推动中国儒学发展、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说明,史论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36.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东南滨海之地,以贩海为生,其来已久,而闽为甚。闽之福、兴、泉、漳,襟山带海,田不足耕,非市舶无以为助衣食,其民恬波涛而轻生死,亦其习使然,而漳为甚。先是海禁未通,民业私贩,……当事者尝为厉禁。然急之而盗兴,盗兴而倭入。于是隆庆初年(1567年),前任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议止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摘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1)据材料概括“隆庆开关”的基本含义。‎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隆庆开关”的背景。‎ ‎【答案】(1)开放海禁;允许民间商人出海往东西二洋贸易;朝廷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 ‎(2)沿海居民耕地不足,长期以海上贸易为生;海禁时期,走私贸易严重,海盗猖獗,倭寇 侵入:地方官员的倡导;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东来。‎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前任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议止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等信息可知 “隆庆开关”与闭关锁国政策有所出入,并没有对闭关锁国政策进行修改,而是从开放海禁、允许民间商人出海贸易、朝廷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等角度概括“隆庆开关”的基本含义。‎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襟山带海,田不足耕,非市舶无以为助衣食”“先是海禁未通,民业私贩”“然急之而盗兴,盗兴而倭入”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地理环境、走私贸易、倭寇入侵、地方官员倡导、新航路开辟等因素分析“隆庆开关”的背景。‎ 点睛:解决本题的几个关键:1.审设问,明确设问“基本含义”、“背景”;2.阅读材料和提出关键信息,如材料的关键信息“襟山带海,田不足耕,非市舶无以为助衣食”“先是海禁未通,民业私贩”“然急之而盗兴,盗兴而倭入”等;3.联系所学知识,准确运用材料和课本语言;4.组织答案,按设问要标明答题项“基本含义”、“背景”等,做到分点作答,语言表述准确。‎ 整体分析:本题引用“隆庆开关”的材料,设置两个问题,涉及改革“基本含义”、“背景”等相关内容的考查,问题相对简单。一般来说,关于改革史的内容,常见题型是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比较不同、 说明特点、指出原因、评述/评析观点、思考启示等等。‎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