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中2017-2018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西安一中2017-2018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西安市第一中学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 1. 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 承权。材料的主旨是 A.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性的枷锁 B.贞节旌表制度存在一定的社会基础 C.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 D.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五四运动不久,胡适在学术上拉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号,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目录》;1923年梁启超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继胡梁后还有别人提出的国学目录,由此,形成了一股开列国学目录的旋风。这反映了 A.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B.知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继续批判 C.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D.知识阶层对西方文化的否定 ‎3.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时其中并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主要起草人之一的汉密尔顿对此曾这样论述:“在公开宣称基于人民权力,由人民的直接代表与公仆 执行的宪法之中,就严格意义而论,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既然人民保留全部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个别权利。”下列表述与汉密尔顿观点一致的是 A.“人权法案”的缺失是宪法制定者无意疏忽所致 B.“人权法案”的制定不符合建立强权政府的需要 C.公民权利通过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受到充分保障 D.公民权利通过政府权力严密的分权制衡得以保障 ‎4.1912年颁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强烈的排满色彩 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C.明显的限袁倾向 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5.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6.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C.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 D.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7.大量“积极的”电影在1948年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 A.基本主宰了欧洲的电影市场 B.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 C.进军欧洲主要出于政治目的 D.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 ‎8.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提倡民本 B.呼唤仁爱 C.强调理性 D.倡导美德 ‎9.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 A.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 B.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 C.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 D.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 ‎10.“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材料旨在强调 A.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 B.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 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 D.近代工业化道路偶然性 ‎11.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 A.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 B.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C.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 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 ‎12.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 C.接受共产国际指导 D.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 ‎13.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尔》中表达了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主张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主张教育要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这表明卢梭 A.強调思想意识对人发展的影响 B.认为可以凭理性完整地了解世界 C.反对理性,强调感性 D.强调理性的同时关注感性 ‎14.唐甄在《潜书》中写道:“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其结果是“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而公卿们也因为“罕得进见,”往往“于斯之时,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照于九州。”针对这一问题当时思想家提出的对策是 A.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B.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C.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D.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15.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曾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意即人类文明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少数两三个地区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每个民族都应该谨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判断自己到底是与“世界时间”同行还是被远远抛弃在外面。根据这个说法 A.罗马法是古罗马处于“世界时间”中的重要标志 B.英国从文艺复兴开始跻身到了“世界时间”当中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一直处于“世界时间”之中 D.改革开放和国力增强使中国再度回归“世界时间”‎ ‎16.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用大量资料证明了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但是达尔文又是一名信仰上帝的基督教信徒。这可以反映出 A.进化论证明基督教教义是真理 B.宗教信仰有慰藉人们心灵之功效 C.进化论的科学性值得怀疑 D.宗教信仰与科学研究不完全矛盾 ‎17.1829年,古典主义剧作家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在巴黎公演,歌颂爱国主义,表现被占领国人民的武装起义、反抗异国统治,引起了正遭受奥地利统治的意大利人的强烈共鸣,成了19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品之一。材料表明 A.罗西尼歌剧迎合了叛逆精神 B.爱国成为罗西尼歌剧主旋律 C.艺术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D.音乐具有反封建专制的功能 ‎18.“秋收暴动后长期在根据地指导实际斗争,使得毛泽东不像前几任中共领导人那样注重理论的真传,而是更多着眼于现实。”这表明 ‎ A.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毛泽东初步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C.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19.西塞罗指出,人民是指“聚合在一起并且基于他们对法的合意和对公共利益的一致性而转化为社会的大众”。其意在强调 A.民主是法律的保障 B.法律就是社会契约 C.法要体现公共意志 D.平等是自然法核心 ‎20.摇滚乐是一种新的、混合白人与黑人音乐元素的音乐形式。摇滚乐在美国一夜成功的风潮很快穿越了大洋,1964年伴随着英国摇滚乐在美洲的大肆流行而达到高潮,至60年代末,摇滚乐之风已经传遍了世界各处。这说明摇滚乐盛行主要是因为 A.摇滚乐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B.摇滚乐发展体现了世界文化的融合 C.富有激情的节奏能煽动强烈的情绪 D.歌手积极参与全球性社会政治活动 ‎21.美国学者普拉特在其著作中说:“撰写此书的目的之一,是协助中国恢复其在19世纪的世界中应有的位置。……大清帝国通过贸易深深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和上海。因此,中国这场内战与地球彼端的欧美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该学者 A.主张以世界史视野研究太平天国 ‎ B.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内战 C.强调以世界史视野研究武昌起义 D.深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22.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的。”与材料中的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A.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的冲击有限 B.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C.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 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的矛盾未激化 ‎23.瑞典文学院秘书萨拉•达尼乌斯表示,《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是读者了解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最好入口,“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实作品。它将你带进普通人的世界,更弥足珍贵的是,用不了多少年,随着这些亲历者的离世,我们就更无法去了解这段历史了”。下列著作与该作品的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老人与海》 D.《大卫•科波菲尔》‎ ‎24.清末某大臣认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机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此方案不可行,因为当时中国民间无力经营现代工业 B.此人是洋务派代表,认为学习西方技术便可驾乎西制 C.此人看到官办企业的重重弊端,鼓励发展民营企业 D.说明清政府内部发生分化,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25.梁启超在他的一本书中写到:“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感觉不足而采取行动是在 A.18世纪9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1901-1912年 D.1915-1925年 ‎26.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A.理性高于感觉 B.关注人的世界 C.认识源于感觉 D.美德即是知识 二、非选择题 ‎ 27.阅读材料(12分)‎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报刊发展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 材料一 荀子有著作传世。他批判地吸收当时一些学派的优点而发展了儒家思想体系,如礼治的内容中包含了法的因素。大约公元前285年,荀子到齐国稷下学宫游学,打算说服齐相行“胜人之道”。“如是,则国孰敢不为义矣?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公元前266年至公元前255年间,荀子赴秦。曾向秦昭王建言:“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人迹所到),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公元前253年左右,荀子游赵。曾对赵国君臣说:“招延募选,隆势诈,尚功利,是渐(诈欺)之也;礼义教化,是齐之(民齐心)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三 ‎ 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人定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律,明天另立一条。‎ ‎——西塞罗 材料四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 (1) 依据材料一,概括荀子提出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指出荀子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6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关于法的基本主张。(3分)‎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自然法与人定法之间的关系。(4分)‎ (4) 根据材料二、四和所学知识,比较韩非子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运用相关史实分析说明两者思想的实践效果。(9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 材料一 徐光启“平生所学,博究天人而皆主于实用”。正当徐光启、李之藻等晚明实学派高扬“古圣贤”实学旗帜之时,他们十分惊喜地发现,耶稣会士传入的西洋学术也是一种“实学”,是他们可资援用的学术生力军。于是,西方科技精神成为他们批判空疏理学的又一柄利器。徐光启曾在《刻同文算指序》中比较西洋科技与宋明理学,以为前者“时时及于理数,其言道言理,既皆返本跖实”,而后者不过是一些“虚玄幻妄之说”。在《刻几何原本序》《泰西水法序》中,徐光启又一再称赞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一一皆精实典要,洞无可疑”。“凡世间世外,万事万物之理,叩之无不河悬响答,丝分理解”。‎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后,徐继畬赴任福建汀漳龙道台。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开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访问西人,耳闻笔录,搜集资料,“披阅旧籍,推敲考订”,创作《瀛环志略》。他广泛接触英、美等国的传教士、领事馆人员和商人,如饥似渴地探求域外知识,思考西方国家走向强盛的原因和性质。在描绘南洋群岛的现状时,他亲自拜访去过当地的福州老舵手。有一次,英国驻福州领事阿利国的夫人,应徐继畬请求帮他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以不同颜色标注各个地区。徐继畬收到此图,立即发现无阿富汗国,去信问询原因,大家知道原委后,无不敬佩至极。光绪二年(1876年),郭嵩焘出使西洋,目睹了西方世界的实际情况,印证了《瀛环志略》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描述。‎ ‎——摘编自《徐继畬:“东方伽利略”的遭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和徐继畬向西方学习的社会背景。(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和徐继畬在对待西学态度上的异同之处。(6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徐光启和徐继畬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共同历史意义。(1分)‎ 历史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A C C B C B C A C D B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D A D C A C B A C D C B A ‎ ‎ ‎27、论题一:1890—1920年间的中国报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阐述: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向西方学习由器物深入到政治制度,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通过报刊宣传政治主张,推动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推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②辛亥革命后,为宣传启蒙思想,资产阶级激进派利用报刊、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论题二:1978年后的报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形势的变化。‎ 阐述: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报纸的宣传重点由政治宣传转移到经济建设的报道上来。‎ ‎②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际交流增多,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报刊题材、种类日渐丰富。‎ ‎28、答案:(1)礼法并用统一天下;施政用“王道”“仁义”;礼仪教化人们。‎ 特点:对百家思想的融合吸收。‎ 成因:战国末年的社会正在一步步地由分裂割据向大一统过渡;荀子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取各家思想之长,融会贯通。‎ ‎(2)法要有权威性,由官府制定,用文字形式公开颁布并告之全体百姓;法要有公信力,赏罚分明,顺应民心;法要有实用性,它是君主统治百姓的工具,刑德并用是其重要特征。‎ ‎(3)自然法的最高准则为理性,体现了公平、正义;人定法应以自然法为准则;自然法相对于人定法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4)同: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都重视法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都付诸实践并产生了实际效果。异:目的不同,韩非子为了适应封建君主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用法来强化专制,孟德斯鸠是为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用法来约束专制;主张不同,韩非子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孟德斯鸠主张实行分权制衡和君主立宪;性质不同,韩非 子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孟德斯鸠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答两点即可)‎ 说明: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强化了专制统治,完成了大一统,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奠定了基础。但因其实行严刑峻法、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从而使其短命而亡。孟德斯鸠是启蒙运动时期提倡分权学说的代表人物,其三权分立的思想首先被美国成功实践,从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典型模式,对其他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29、答案:(1)社会背景:前者,晚明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商品经济发展;理学走向肤庸空疏;西学输入。后者,鸦片战争后清廷统治危机出现,急需探索新知,寻求强图御侮之道;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长期闭关锁国,华夷观念浓厚。‎ ‎(2)同:对西学充满热情,认为西学能够经世致用;撰写传播西学的著作,利用西学挽救危机。异:徐光启了解西学途径单一;利用西方科技批判传统理学。徐继畬了解西学途径众多,渴求探索西方强盛之道;脚踏实地地探求西学,不耻下问、勇于质疑。‎ ‎(3)冲击了人们的陈腐观念,彰显思想启蒙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化。‎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