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训练(含解析共11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训练(含解析共11套)》 共有 1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水体运动 一、单选题 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性暴雨,长江干流部分河段及鄱阳湖水位持续升高。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下题。‎ ‎1.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 ‎【答案】‎ ‎1.C ‎【解析】 甲乙水文站都测到了洪水,甲水文站洪峰较早且洪水位较高,可知此次暴雨应出现在甲水文站的上游河段。湖泊对下游河段具有水量调节作用,由甲乙水文站测得的洪峰早晚和洪水位高低可知,乙水文站数据是被湖泊调节后测得的。所以乙水文站的峰值较低。选项C正确。‎ 陆面蒸发是指地面的实际蒸发。下图为陕西省陆面蒸发(单位:mm)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2.陕西省陆面蒸发最大的地区在 A.平原地区 B.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 C.高原地区 D.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3.M的值可能为 A.300 B.400 C.500 D.600‎ ‎【答案】‎ ‎2.A 3.C ‎【解析】2.根据陕西地形的分布和图中数值的分布判断,最大值位于陕西的中部,即渭河平原附近,A正确。‎ ‎3.根据陕西地形的分布和纬度判断,34°N为秦岭,由于海拔的影响,蒸发量小,故根据等值线局部的闭合的判断法则,该地的蒸发量小于500,故M处的数值为500,选C。‎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4.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7‎ ‎5.图中箭头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中没有画出(  )‎ A.植物蒸腾 B.降水 C.蒸发 D.水汽输送 ‎【答案】‎ ‎4.B ‎5.D ‎【解析】4.从图中可以看出,a为地表径流,b为下渗,c为地下径流,d为蒸发,在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使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从而也可造成地下径流增加。‎ ‎5.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有植物蒸腾,有陆地和海洋的蒸发,有降水,有地表和地下径流,但没有从海洋到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环节,所以D正确。‎ 苏木吉林湖区位于低洼地带,湖泊周围沙山环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苏木巴润吉林湖 A.位于青藏高原 B.处于湿润地区 C.湖区呈漏斗状 D.湖面海拔1180米 ‎7.苏木吉林湖冬季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邻湖湖水 B.大气降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 ‎8.苏木吉林湖湖水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湖区气候干旱 B.工农业用水里较大 C.地势低洼,风力小 D.植被覆盖率较高 ‎【答案】‎ ‎6.C 7.D 8.C 7‎ ‎【解析】6.根据图中等水位线数值是1000多米,可知判断该湖不可能位于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A错;根据补给量与排泄量的关系及材料中“沙山”等信息判断,苏木巴润吉林湖最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B错;根据等水位线的分布判断湖区呈漏斗状;由图可知,湖面海拔低于1180米,D错。所以选C。‎ ‎7.邻湖苏木巴润吉林湖的水位低于苏木吉林湖,因此邻湖湖水不能补给苏木吉林湖,A错;大气降水主要在夏季对湖水进行补给,B错;冰雪融水补给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季,C错;冬李净补给量呈增加趋势,结合地下水补给稳定,且冬季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判断,冬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D正确。‎ ‎8.根据材料信息判断苏木吉林湖处于沙山的包围之中,湖区地势较低,湖面风速较小,使得湖水的蒸发量较小,C正确。苏木吉林湖区气候干早,不会使得湖水蒸发量较小,A错。该地区的工农业分布较少,用水量小,B错。D项表述不符合湖区的实际植被覆盖情况。‎ ‎ 地处美国某山脉的马尾瀑布是一条季节性瀑布(下图),隐蔽于群山之间,夏季几乎断流。每年 2 月中下旬,当夕阳照射在瀑布上时,水流染上橙色的光芒,如同岩浆沿着高崖倾泻而下,因此被称为“火瀑布”。这一奇景在其他日期难以看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推断马尾瀑布位于图中的(  )‎ A.甲地附近 B.乙地附近 C.丙地附近 D.丁地附近 ‎10.马尾瀑布面朝(  )‎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11.该地10月中下旬无法观赏到“火瀑布”奇景的原因主要是(  )‎ A.晴天少云层多 B.地形阻挡夕阳 C.瀑布水量不足 D.水色浑浊不清 ‎【答案】9.B 10.A 11.C ‎【解析】‎ 7‎ ‎9.根据材料信息,火瀑布是出现于2月中下旬的夕照,此时夕阳应在西南方向,根据材料,瀑布还应位于群山之间,且有丰沛的流水,据此推断选B。‎ ‎10.火瀑布是出现于2月中下旬的夕照,此时夕阳应在西南方向,因此马尾瀑布面朝西南,选A。‎ ‎11. 10 月中下旬与2月中下旬的夕阳位置相当,但无法观赏到“火瀑布”奇景的原因则不会是来自夕阳,也不会是来自地形地势,应是水量不足无法形成瀑布奇景的问题,据此选C。‎ 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推测艾比湖现湖区湖水最浅的位置是 A.东侧 B.西侧 C.北侧 D.南侧 ‎13.下列不属于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B.人类活动增多,大量引用入湖河水 C.过度开垦,长期引湖水灌溉 D.入湖河流减少,稀释作用减弱 ‎14.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是 ‎①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 ②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风沙加剧,影响交通 ④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加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2. B 13. C 14. A ‎ ‎【解析】12.由图示可以看出,该河源于准噶尔盆地周围的高山,是高山的冰川融水形成的河流,是艾比湖湖水的补给,艾比湖现湖区湖水最浅的位置是西侧。‎ 7‎ ‎13.从经纬度位置看,该湖泊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决定了湖水变咸;同时考虑全球变暖的影响,题干中“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的信息,说明入湖水量减少,导致湖水变咸。‎ ‎14.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湖水水量减少,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会变坏;蒸发量减少,则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湖底裸露面积不断增加,会使盐渍化和沙化加重,北疆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二、综合题 ‎15.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郑国渠是秦代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渠首位于泾水进入关中平原的谷口。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河流和地势特点,干渠和支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顷低洼地带的盐碱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材料二:下图为郑国渠示意图。‎ ‎(1)据图说明郑国渠引水灌溉工程(在灌溉方面)的设计智慧。 ‎ ‎(2)《史记》记载;“泾水一斛,其泥数斗。且粪且溉,长我禾黍。”推断古代郑国渠从泾水“引水淤田”的最佳季节,说明理由。 ‎ ‎(3)说明郑国渠改造盐碱地发挥的作用。‎ ‎(4)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申遗成功,从旅游资源角度分析,对陕西省旅游业的有利影响。‎ ‎(5)建国之后,我国不断修复、改良郑国渠,请说明在渠首加坝加闸的原因。‎ ‎【答案】(1)干渠西高东低,渠水可以向东自流;地势北高南低,干渠布置在地势较高处(沿途接纳其他河流,补充灌溉水源);支渠的渠水可以向南自流,增加灌溉面积。与洛水相连,可以把水渠里过剩的水泄到泾河中去。渠首位置选择在泾水流出群山进入渭北平原的峡口下游,这里河身较窄,引流无须筑过长的堤坝。另外这里河床比较平坦,泾水流速减缓,部分粗沙因此沉积,可减少渠道淤积 (2)夏季。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为雨季,泾水的水位高,含沙量大,便于引水携沙入田;郑国渠干渠的水流速度较快,泥沙不易在渠道中淤积。‎ 7‎ ‎ 夏季是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水肥需要量大(3)引来泾河水灌溉低洼的盐碱地,淋盐作用显著,土质很快改善;泥沙填充洼地,改良地形;水渠的贯通,有利于农田排水 (4)提高了旅游资源知名度,增加旅游资源数量和种类,有利于延长旅游线路 (5)该地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在渠首加坝加闸利于蓄水,防洪、防旱。‎ ‎【解析】(1)郑国渠引水灌溉工程,在灌溉方面的设计智慧可以从动力、节水、工程量、泥沙淤积等方面分析。干渠西高东低,渠水可以向东自流。地势北高南低,干渠布置在地势较高处,可沿途接纳其他河流,补充灌溉水源,水源供应稳定。支渠的渠水可以向南自流,增加灌溉面积,节约动力。灌渠与洛水相连,可以把水渠里过剩的水泄到泾河中去,减少水资源浪费。渠首位置选择在泾水流出群山的谷口下游,河道较窄,引流时筑堤坝工程量小。这里河床比较平坦,泾水流速减缓,部分粗沙因此沉积,可减少灌渠渠道淤积。‎ ‎(2)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为雨季,泾水的水位高,径流量大,含沙量大,便于引水携沙入田。径流量大,郑国渠干渠的水流速度较快,泥沙不易在渠道中淤积。 夏季是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水肥需要量大。所以“引水淤田”的最佳季节在夏季。‎ ‎(3)盐碱地盐分在地表积聚,引来泾河水灌溉低洼的盐碱地,淋盐作用显著,土质很快改善。泥沙填充洼地,改良地形,地形变得平坦,便于耕作。水渠的贯通,有利于农田排水,利于盐分排走,减少盐碱地形成条件。‎ ‎(4)郑国渠申遗成功,从旅游资源角度分析,提高了陕西旅游资源知名度,增加旅游资源数量和种类,有利于延长旅游线路。有利于推动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5)该地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在渠首加坝、加闸,有利于蓄水,防洪、防旱。更利于发挥水利设施的作用。‎ 7‎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