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 专题十
一、选择题
1.(2017山东省济宁市高三期末)冬泳运动因其独到的健身效果而备受关注。下列有关人在冬泳过程中的生理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B )
A.产热量始终大于散热量
B.体温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C.胰岛素在此过程的血糖调节中起主要作用
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
[解析] A.人通过调节,在不同环境中维持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维持体温正常,A错误;B.体温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C.环境温度较低,通过调节,升高血糖浓度,加强产热,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血糖调节中起主要作用,C错误;D.冷觉在大脑皮层形成,D错误。故选:B。
2.(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生物二模)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葡萄糖,临床上为患者输液时所用的通常是5%的葡萄糖溶液。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会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减少
B.会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减少
C.5%葡萄糖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D.会导致进入血浆的CO2增多,血浆pH明显下降
[解析] A.病人胰岛B细胞未受损,因此胰岛素含量相对平衡,A错误;B.在胰岛素的作用下,注射的葡萄糖被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降低,其轴突末梢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B错误;C.5%葡萄糖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因此临床上通常是5%的葡萄糖溶液为患者输液,C正确;D.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不会明显下降,D错误。故选:C。
3.(2017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生物二模)中东地区呼吸综合症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感染者多会出现严重的呼吸系统问题并伴有急性肾衰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冠状病毒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差异是前者没有核膜、核仁
B.将冠状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4种碱基、1种五碳糖、一种磷酸
C.病毒感染机体后,体液中会产生与之特异性识别的抗体,但仅靠体液免疫一般无法将病毒彻底清除
D.肾衰竭会导致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调
7
[解析]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差异是有无细胞结构,A错误;B.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因此该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4种碱基、1种五碳糖、一种磷酸,B正确;C.病毒感染机体后,体液中会产生与之特异性识别的抗体,但仅靠体液免疫一般无法将病毒彻底清除,需要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C正确;D.肾衰竭会导致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调,D正确。故选:A。
4.(2017年河南省新乡市生物二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B.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
C.剧烈运动后,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血浆至弱酸性
D.内环境中O2浓度下降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
[解析] A.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A正确;B.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B正确;C.剧烈运动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至弱酸性,C错误;D.内环境中O2浓度下降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D正确。故选:C。
5.(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当人体注射了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后,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C )
A.吞噬(巨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
B.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
C.效应T细胞消灭被疫苗感染的细胞
D.形成能识别禽流感病毒的记忆细胞
[解析] A.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吞噬(巨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A错误;B.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浆细胞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B错误;C.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不会进入宿主细胞,不会产生细胞免疫,C正确;D.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形成能识别禽流感病毒的记忆细胞和抗体,D错误。故选:C。
6.(2017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生物一模)吞噬细胞通过内吞作用摄入胞外抗原,运至溶酶体,溶酶体酶使抗原片段化。氯化铵和氯喹处理吞噬细胞,可以提高溶酶体内的pH,使酸性水解酶失活。如表是两种物质处理对抗原加工和呈递过程的影响结果。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D )
组别
检测项目
对照组
观察结果
(%)
10mmoL/L氯化铵
0.1mmoL/L氯喹
观察结
果(%)
抑制
率(%)
观察结
果(%)
抑制
率(%)
抗原摄取
15
13
13
15
0
7
抗原分解
29
13
55
14
52
抗原加工前
T细胞-吞噬
细胞结合
70
26
63
30
57
抗原加工后
T细胞-吞噬
细胞结合
84
70
17
60
24
A.两种物质处理对抗原的摄取无显著影响
B.两种物质处理都能部分抑制抗原加工
C.抗原的加工利于抗原在免疫细胞间的传递
D.抗原能否呈递只与抗原的空间结构有关
[解析] A.根据表格中对抗原摄取检查情况来看,氯化铵对抗原摄取具有一定的抑制率,但是影响效果不明显,A正确;B.氯化铵和氯喹处理吞噬细胞,可以提高溶酶体内的pH,使酸性水解酶失活,即两种物质处理都能部分抑制抗原加工,B正确;C.抗原加工前和抗原加工后的对照组结果可以看出,抗原的加工利于抗原在免疫细胞间的传递,C正确;D.抗原能否呈递与抗原的空间结构有关以及抗原是否被加工有关,D错误。故选:D。
7.(2017年广东省汕头市一模)下列有关人体和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胰岛B细胞只在血糖浓度升高时分泌胰岛素
B.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和某些激素的受体
C.下丘脑调节肾脏分泌抗利尿激素,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免疫调节是独立的调节机制,不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影响
[解析] A.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而血糖浓度正常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但也处于一定的水平,A错误;B.肌细胞可接受神经递质和激素的调节,故其细胞膜上存在神经递质和多种激素受体,B正确;C.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结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错误;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即免疫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影响,D错误。故选:B。
8.(2017年陕西省榆林市高考生物一模)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真核细胞的rRNA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与核仁有关
B.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合成都发生在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
C.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只能在免疫细胞中合成
D.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部位,丙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
[解析]
7
A.真核细胞的rRNA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而核仁与核糖体RNA形成有关,A正确;B.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分泌蛋白,B错误;C.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如唾液腺细胞)合成、分泌,C错误;D.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D错误。故选:A。
9.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若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④为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可与淋巴进行交换,以避免营养物质的浪费
[解析] 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高很多。因此可以判断②和③属于细胞外液,②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④中含有较多的K+,并且有较多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淋巴与血浆、组织液同属于细胞外液,且与组织液不能进行相互交换,组织液单向进入淋巴管成为淋巴。
10.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C )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
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解析]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即免疫分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能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11.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B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7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解析] 由题意可知,选项A中呼吸频率加快是为了获取更多的O2;选项C中人体无论在O2充足还是在高原缺O2的条件下,细胞都以有氧呼吸为主;选项D中进入血液的乳酸,被缓冲物质(NaHCO3)转化为其他物质(CO2)。
12.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C.外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解析] 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产生抗毒素,所以外毒素属于抗原,抗毒素属于抗体,抗原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
13.(2015·江苏卷)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B )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浓度
[解析] 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相比,其K+浓度高,Na+浓度低,O2由于代谢利用浓度也较低,A、C、D错误;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渗透压保持平衡,B正确。
14.(2015·天津理综卷)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解析]
7
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致病力下降,可作为抗原,A错误;第一次注射鸡霍乱病原菌时,使鸡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及记忆细胞,而不是产生抗性变异,B错误;第二次注射后,记忆细胞会迅速地增殖与分化,产生更多的抗体,C正确;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也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只是产生的抗体太少,不足以清除体内的霍乱病原菌,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5.(山东省济宁市2017年高三一模)冬末春初,乍暖还寒,人体易患感冒。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量增多。某同学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时发现该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值,但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水平高于正常值,据此推测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有___垂体或甲状腺__。
(2)感冒时会引起咳嗽反射,咳嗽反射过程中,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___单向的__(填单向的或者双向的);在一般情况下,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咳嗽反射,说明___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整__。
(3)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若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入机体,___B细胞和记忆__细胞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相应病原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并不能预防所有的流感,原因是疫苗___具有特异性__。
[解析] (1)某同学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时发现该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值,但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水平高于正常值,说明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消失,据此推测垂体或甲状腺可能发生病变。
(2)感冒时会引起咳嗽反射,咳嗽反射过程中,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在一般情况下,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咳嗽反射,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3)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机体免疫系统接受甲型H1N1流感疫苗刺激后,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机体不易患病,若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入机体,B细胞和记忆细胞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相应病原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并不能预防所有的流感,原因是疫苗具有特异性。
16.(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生物二模)航天员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英雄,进驻太空后机体会产生多种失重效应:
(1)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了类似于地面的环境,有利于航天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___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__。
(2)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头部体液增多,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___抑制__(填“促进”或“抑制”),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现象。
(3)经专业训练的航天员可通过位于___小脑__的神经中枢调节,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减轻体位翻转症状。
(4)失重会引起T淋巴细胞减少,导致由它增殖分化产生的___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__减少;同时,由于淋巴因子的产生减少,导致浆细胞分泌的___抗体
7
__也减少,人体免疫力下降。
[解析] (1)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头部体液增多,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知此变化后,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3)维持平衡、协调运动是小脑的功能。(4)T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抗体由浆细胞产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