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1月份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有人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形象大使,其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国人思想
C.理学家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政治说教者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2.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
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
即大夫胸怀母爱心情,虽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
A.兼爱 B.存天理,灭人欲 C.以礼入法 D.致良知
3.董仲舒在其文章《高庙园灾对》中,用灾异观念解释辽东高庙和长陵高庙殿火灾的原因,遭到主父偃的告发,董仲舒差点被杀。据此可知,董仲舒的灾异观念意在( )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阐述君权神授的主张
C.使儒家思想神学化 D.借天限制君权的伸张
4.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学派逐渐消失无闻,但从挂一漏万的历代农民起义残存材料中,仍然可以看出其中好些基本思想倒是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承相通之处。下列农民起义的口号中未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
A.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 [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
A.道家 B.佛教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6.唐代节度使冯宿曾奏请朝廷:“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材料反映了( )
A.活字印刷提高印制效率 B.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C.科技进步助推商业活动 D.民间私印动摇统治基础
7.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 )
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B.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 D.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
8.北宋画家黄休复提出绘画的“逸”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得之自然,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第二是“笔简形具”,形神兼备。当时绘画讲求“逸美”观点出现的背景是( )
A.儒佛道三者开始融合,影响画家创作 B.大批文人入仕无望,借物言志
C.由于理学的兴起,绘画注重意境 D.市民阶层兴起,影响绘画风格
9.郑观应在长诗《商务叹》中的感慨:“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郑观应商战思想的形成 D.专制制度带来负面影响
10. 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 )
A. 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 B. “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C. 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 D. “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
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
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
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12. 据吴虞称,1916 年底《新青年》初到成都时只卖了 5 份,此后一直未见大的起色。1919年底,吴虞在华阳书报流通处,翻阅其售报簿,内中有两处记录令他讶异:一是守经堂亦买《新青年》看;二是成都县中学一次购买《新青年》等杂志 22 元。《新青年》全年定价 2
元。《新青年》销售情况前后反差巨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主思想为各阶层接受 B.新文化运动遍及全国
C.民主科学成为时代潮流 D.白话文运动成效显著
13.1956年初,有位在中国讲学的苏联学者向中国陪同人员谈到他不同意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毛泽东坚决不同意这样做,并于1956年2月就此事给有关中央领导写信批复。该事件反映出 ( )
A. 毛泽东思想的地位遭到了某些质疑 B. 当时毛泽东提倡“百家争鸣”
C.新中国文艺界政治色彩较浓 D.建国之初的民众并未赞同百家争鸣
14.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
15. 薄伽丘的《十日谈》、但丁的《神曲》、彼得拉克的《歌集》等作品在当时看来是非常出格的,关于青年男女情与爱的描述很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抨击的就是教士荒淫无耻的一面。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 )
A.体现了理性主义精神 B.宣扬了男女平等思想
C.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
16.中世纪的女人们认为,在私人领域以外,必须把头发藏好,要用帽子、头巾保护起来。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们则用白色或黄色的蚕丝做成假发装饰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整天在露天中度过。这表明文艺复兴的重要特征是( )
A.宽容的心态 B.高雅的追求 C.人性的复苏 D.理性的崇拜
17.在西方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下列主张或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
②“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③“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④“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
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②③④①
18.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欧洲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上帝粒子”。而19世纪中期的科学技术却在远离“上帝”,以下可以说明这一观念的科技成果是 ( )
A.相对论 B.生物进化论 C.日心说 D.量子理论
19.西方学者认为自然现象应该是统一的,如法拉弟认为既然电能生磁,磁就极可能生电,沿着这一思路探索,他终于为人类找到了新的能源。而明清时期中国人的哲学观、自然观还停留在简单的“天人合一”,甚至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的阶段,妨碍近代科学理论的发展。这说明妨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原因是( )
A. 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
C.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D. 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20.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再次证明,爱因斯坦至少在一件事上犯了错误。实验显示,被爱因斯坦质疑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在量子力学中又称为“量子纠缠”)的确存在,并为其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一发现证明,在特定条件下,信息在空间中两点之间的传递速度是有可能超过光速的。上述材料表明( )
A. 科学研究中证据比权威更加有力 B.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持否定态度
C. 物理学的发展主要依据科学实验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已经过时
21.四川某中学举行了一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演讲,其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A.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B.重大科学理论出现是科技革命先导
C.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大发展 D.欧洲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中心
22. 19 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在当时,这些主张的提出主要出于( )
A.生物进化论的支持 B. 对理性社会的追求C.遏制自然欲求膨胀 D.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23.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写照。下列作品中,描写了法国复辟的波旁王朝时期社会情况的有
①《自由引导人民》 ②《悲惨世界》 ③《红与黑》 ④《英雄交响曲》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24. 19世纪,农村的人口四门八方涌向大都市;19世纪,照相机挑战了人们的视觉记忆……他们(特指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者)在城市中长大,他们对农业不再留恋,他们对工业怀抱着亢奋的信心,他们对过去的神话史诗不再怀旧,他们穿着时髦的服装,走在宽敞的城市大道……感觉到工业带来的方便、舒适与富裕的物质生活。材料所描述的美术流派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25
. 凡高的《挖掘者》和《背煤袋的妇女们》等作品中,人物造型稚拙,表现手法单调,然而凡高坚信,正确的比例不能代替内涵的表达,这就是艺术,他坚决拒绝了好心的皮特森牧师对他作品的修改。这反映了凡高作品( )
A. 浪漫色彩浓厚 B. 强调构图完整 C. 典型反映社会 D. 对个性的追求
二、非选择题(其中26题20分、27题14分、28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材料一:先秦时期是中国德育思想发轫时期,周公把德育和政治结合起来,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后经孔子创立,荀子、孟子发展完善,强调仁、礼,以教化为方式,逐渐形成一套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德育思想体系。战国至西汉,《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对儒家的人性论、义利观、修缮论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身取义;另一方面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到此,儒家德育思想成为约束人们道德行为的理论工具。
——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古希腊德育主要着眼于寻求个人应有的德行,揭示个人应具备的品质特征和追求的生活目的。文艺复兴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道德学说,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基本原则。否定神性,肯定人性;否定信仰,推崇理性。20 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实用主义哲学,构建了“培养良好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美国 20世纪初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德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德育思想的不同(8 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校计划在实验楼走廊上张贴两位中外科技界名人的画像。以下为可供选择的人物清单:牛顿、爱因斯坦、列宁、李时珍、詹天佑、孙中山。
材料二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暴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请从材料一所提供的人物清单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两位人物并说明其成就。(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4分)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6分)
28.(16分)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提取信息
材料 现代化是突破原有农业大生产力形态转向工业大生产形态引起的社会巨变。这种大转变有二种类型: 在世界历史上,这种大转变的最早启动,主要是由内在因素导致的突破,称为内源性现代化,这是一种创新性巨变,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自发的过程。最早进入现代化进程的西欧各国属于这种类型。……主要是由外在因素导致的突破,称为外源性现代化,这是一种传导性巨变,是自上而下或上下结合的急剧变革过程,后进国家属于这种类型。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现代化的启动属于哪一种模式?并说明理由。(4分)
(二)论证观点
怎样在历史中间,在国家衰落的时候,发现一些非常可贵的因素,特别是一些先驱者带智慧性的见解,这是非常重要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很重要,因为本来认为中国是天下第一,老是天下第一,天下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天下,那时候中国没有世界的概念,中国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心,周边都是自己的属国。但是魏源能够看出中国已经不行了,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 ——《复兴之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这一观点。(4分)
(三)阐释事物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关键词
(3)试从上图中任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8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示例:关键词:短暂春天、维新变法、民主科学
主题:近代化进程加快
阐释:经济上,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20世纪初出现短暂春天,经济工业化进程加快。政治上,19世纪末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思想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的渐进历程,促进近代中国人思想的不断解放。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1月份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CCDBA 6—10 CBCDA 11—15 BCBDC 16—20 CABDA 21—25 CDACD
二、非选择题(其中26题12分、27题22分、28题16分,共50分)
26.(20分)(1)社会背景:西方: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精神起源,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发达;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崛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代议制完善,人权意识增强。
中国:儒家思想的出现及其发展,并成为正统思想;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不断发展。(12分)
(2)不同:在理论思想和道德规范上: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中国是以国家为本位;在德育思想内容和特点方面:西方重视契约,推崇理性,中国重视人伦,强调义利观;在德育思想具体方面:西方强调实践的作用,中国重视自我反省内心;在德育目标上,西方强调培育健全公民,中国重视培养遵守儒家伦理道德和规范的人。(8分,答出两点不同即可得分)
27.(14分)(1)牛顿的成就: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爱因斯坦的成就:创立相对论,是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狭义相对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
李时珍的成就:编著《本草纲目》,对中外医药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詹天佑的成就:建造滦河大桥,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设计出人字形轨道。
(根据要求,任选两位人物进行回答,共计4分。)
(2)爱因斯坦的观点: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反对将科学成果用于战争。(4分)
(3)“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主要指科技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2分)
应对: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4分,写出两点即可给4分)
28.(16分)(1)模式:外源性现代化。(2分)
理由:中国现代化起步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开始的。(2分)
(2)论证:
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奉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魏源等人认识到西方在军事技术上的先进,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极大冲击,体现出一种叛逆性。(4分)
(3)本小问满分5分,关键词不给分,主题2分,阐释6分,每点2分。
关键词
主题
阐释
例1
甲午海战、扶清灭洋、五四运动
反侵略、求解放(或求独立)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海战,清政府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掀起了义和团运动;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五四运动爆发,成为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例2
放宽设厂、实业救国、短暂春天
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19世纪末,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在实业救国思潮等因素的推动下,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但随着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曲折发展。
例3
维新变法、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或五四运动)
思想解放潮流
19世纪末,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维新变法的主张;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激进派以民主科学为旗号,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促进近代中国人思想的不断解放。(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
(确定其他主题,言之成理亦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