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中高二年级2016年12月份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郑寒影 郁辉 审核人:吴国良
说明:
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单选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笔答题用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间内,不能超出答题区间。
3.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
卷Ⅰ(单选题 共42分)
一.基础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计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累(lěi) 仓廒(áo) 糍粑(cí bā) 精髓(suǐ) 辖制(xiá) 服侍不暇(xiá)
B.尺牍(dú) 央浼(miǎn) 穹窿(qióng) 坍缩(tān) 懿范(yì) 不落言荃(quán)
C.辟易(pì) 矍然(jué) 精悍(hàn) 屏息(bǐng) 捧袂(mèi) 黄梁一梦(liáng)
D.仇雠(chóu) 尚饷(xiǎng) 斫轮(zhuó) 梏扑(gù) 棨戟(qǐ) 叨陪鲤对(dāo)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项是( )
①风华绝代女子,锦心绣口文章。《才女文章》收录了10位作家61篇文章。主要选择的是能够体现女性独特视角的作品。
②江时学当天表示,欧洲一体化不是金瓯无缺的,但欧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尚未取得成效,英国就“说了再见”。
③同样都是携款外逃,有人花钱买岛,有人却落拓不羁。今年4月,中央纪委网站登载了外逃腐败分子忏悔录,以作警示。
④女子3大球缺关注,收入与男子判若云泥。这已不是一两天的问题了。
⑤流金铄石,避暑纳凉只能待在空调间吗?显然不是,在南京,想要纳凉,还有一个较好的选择,那就是防空洞。
⑥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被折服。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些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领导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形式,进入了低品位油井的开采乃至勘探领域,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
B.有人发现,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防止细胞衰变,促进大脑关键部位血管的生长,增加到达这些区域的营养物的供给量。
C.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乘T168次列车从北京西站进京,随后搭乘中铁快运专车,在首都特警护送下开往首都博物馆。
D.以1994年创办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为代表,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不仅成为我国扩大民主的一个标志,而且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的一大突破。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李白对古蜀国起源的描绘,引得历朝历代专家、学者不懈地探究考证。
①这个谜团一直环绕着这片天空。
②凝视三星堆那尊青铜铸像,蚕丛那大大的耳朵,抿着的嘴巴,鼓鼓的突出的眼睛,自信的神情闪烁出几千年前的光焰。
③ 据《明一统志》记载,瞿上城在双流县东18里,蚕丛氏所都。
④刘琳教授在他撰写的《华阳国志》注释中认为:瞿上城在今新津县与双流县交界的牧马山蚕丛祠九倒拐一带。
⑤《华阳国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后有王曰杜宇,教人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自郫邑,或治瞿上。”
⑥是谁开启的天府之国?哪里是古蜀农耕文化之源?
A.②①⑥⑤③④ B.⑤③④⑥②① C.③④⑥①②⑤ D.⑥①②⑤③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缦立远视(久立)
颇有奇羡(盈余,这里指勒索所得的财物) 遘疫死(遭受)
B.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从前) 责臣逋慢(怠慢)
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貌甚寝(丑陋)
C.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闾里之侠皆宗之(尊奉)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洎牧以谗诛(及,等到)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索) 始速祸焉(招致)
抑本其成败之际(或者) 以荐报床(草褥子)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子装) 不省所怙(依靠)
仇簪履也(报答,报应) 余今大梦将寤(醒)
B.而读书者与之(许可,同意) 废卷而哭失声(搁下)
袜材当萃于子矣(聚集) 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C.请归取其孥(妻子儿女的统称) 予在湖州曝书画(晒)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墓地) 比得软脚病(近来)
D.接孟氏之芳邻(结交) 气凌彭泽之樽(超过)
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吊唁) 病数月乃瘳(病愈)
7.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彼且恶乎待哉 而莫之夭阏者
C.戍卒叫,函谷举 不忍杀之,以赐公
D.宇文新州之懿范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8.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遗表: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奏表,于死后上奏。
B.三径:代指隐士住处。请缨:指投军报国。鲤对:指接受父亲的教诲。结草:代指报恩。
C.江东:长江在芜湖到南京一段,为自西南向东北流向,秦汉以后习惯称自此以下长江北岸地区为江东。江左:长江下游以南地区。江表:长江以北地区。
D.勾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勾,批准立刻行刑。清制,每年秋季,由刑部会同九卿各官,详审全国判死罪者的名册,一一详议,分别归入“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情实者奏请勾决。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3分,计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
中国农具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当属耧车。耧车,又称耧犁,是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一种畜力条播器。据东汉崔寰《政论》的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即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填压,一举数得,其效率可达“日种一顷”。用耧车播种,可以保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这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欧洲同类农具是英国杰思罗·塔尔于1731年发明的,被看作是欧洲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耧车的发明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元代时就出现了畜力中耕除草用的耧锄。耧锄只是没有耧斗,取而代之的是棱锄,使用效率非常高。宋代耧车被改进,增加了施肥功能,成为下粪耧种。
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王祯的《农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近有创制下粪耧种,于耧斗后,另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尤巧便也。”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元代发明的,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中的“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但不排除在宋代就创制出来。
现在有证据表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下粪耧种的确是在宋代发明的。北宋人韩琦在《祀坟马上》一首诗中提到:“二茔逢节展松楸,因叹农畴荐不收。高穗有时存蜀黍,善耕犹惜卖吴牛。泉干几处闲机皑,雨过谁家用粪楼。首种渐生还自喜,尚忧难救赤春头。”诗中提到的粪楼,即粪耧,也就是下粪耧种。清初学者陆世仪说:“中土有耧车制,状如三足犁,中置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随下。又有用粪耧者,用筛过细粪,或蚕沙,随种而下,按此器可用以种麦,然于耙耖之尾用之为佳。”这段文字可能源于王祯《农书》,只不过将“下粪耧种”简称为“粪耧”。如同耧车或耧犁,也可以写作成楼车或楼犁一样。在指农具时,耧和楼经常是通用的。宋代这样的例子尤为多见。宋人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三、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六百七十八、宋人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九等书中皆如此。宋人范浚也有“潭渔下里簏,陇种行楼犁”这样的诗句。
北宋时期即已使用的下粪耧种,何以在元代王祯《农书》中,仍然称为“近有”,以至于有学者认为,“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其实,王祯《农书》只是沿袭了前人的说法。早有学者指出,王祯《农书》中的“农桑通诀”和“百谷谱”两个部分,“基本上是就以前的几部农书改写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部分也是在宋曾之谨《农器谱》的基础上补苴而成的。关于“下粪耧种”,很可能是沿用了宋人的说法。
就像后来《农政全书》卷二十一和《授时通考》卷三十四沿袭王祯《农书》的说法一样,“下粪耧种”仍称为“近有创制”。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著有《安阳集》。《祀坟马上》一诗收录于《安阳集》卷十九中,这卷所收集的诗大多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所作,而王祯《农书》约成书于1300年前后。据此,下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至少可以提前226年。
(选自曾雄生《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有删改)
9.下列关于“耧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耧车是一种靠牲畜提供牵引力的条播器,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它可以被视作中国农业史上一项革命性发明。
B.耧车将开沟、播种、覆盖,填压这四道工序同时进行,减少了许多人力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C.耧车发明的时间要远远早于欧洲同类农具的发明,可以说耧车的发明使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时间也远比欧洲早了很多。
D.耧车对于耧锄、下粪耧种的发明具有启发作用,因为这些发明都是以耧车为基础进行的技术性、功能性改造。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下粪耧种发明的时间是在宋代,但最早记载这项发明的是王祯的《农书》,这导致了众多学者错误认定下粪耧种是元代发明的。
B.《祀坟马上》出自宋朝进士韩琦的《安阳集》,诗中的“粪楼”指的就是“下粪耧种”。这是“下粪耧种”发明于宋代的有力依据。
C.耧车或耧犁中的“耧”字,在宋代也写作“楼”,这样的例子在宋代著作《太平御览》《册府元龟》《事物纪原》中都可以找到。
D.宋代曾之谨撰著的《农器谱》是王祯撰著《农书》中“农器图谱”部分的基础,因此“下粪耧种”沿用了宋人说法的可能性很大。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耧车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发明者在设计之初便己注意到播种效率、播种的质量以及出苗后的通风透光、田间管理等问题。
B.很多学者都根据王祯对下粪耧种的记载来确定下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这说明王祯撰著的《农书》在农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C.王祯在《农书》中记载下粪耧种时用了“近有”二字,按常理可以依此进行断代,但绝不能忽视此书内容的历史沿袭性质。
D.有学者己认识到下粪耧种不一定是元代发明的农具,但是因为不愿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最终还是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计19分。选择题3题,每小题3分,计9分;翻译题2题,每题5分,计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周勃卒,文帝感其功,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后元六年,匈奴大入边,亚夫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上至,又不得入,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可得而犯邪?”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孝景三年,吴、楚反。以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卯。归,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景帝由此疏之。而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匈奴王徐卢降,景帝欲侯之。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亚夫因谢病,中元三年,以病免相。后条侯子坐买官器,事连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惜其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粱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
B.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
C.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
D.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粱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尉,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
B.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集团,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大都是其后裔,从唐中期开始,就与中原征战不休,也是后人诗句中的“胡虏”所指。
C.官器,指皇家专用的器物,臣民百姓非特旨允许或赏赐不得使用。比如定窑、景德镇官窑等,就是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官窑”,烧制的瓷器就是官器的一个种类。
D.史公,即太史公,西汉武帝时设立的官职名。文中史公为司马迁,他继任父职,写出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4.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亚夫治军严格,赢得赏识。文帝曾到细柳营慰劳军队,见到周亚夫的部队戒备森严,纪律严明,称赞他是“真将军”。临终叮嘱太子,周亚夫可以担当重任。
B.周亚夫谋事有方,贯彻有力。吴、楚叛乱,周亚夫事先与皇帝制定以梁国吸引敌兵、断敌粮道的战术,后虽梁孝王求救、景帝诏令救梁,仍不改战术而最终平乱。
C.周亚夫固执己见,不知恭顺。在废弃太子、匈奴王徐卢封侯事上他未与景帝保一致,加上梁孝王向太后进言,使其逐渐失去景帝的信重,后来被免丞相职务。
D.周亚夫性情刚直,宁折不弯。景帝怀疑他谋反,指使吏卒逼迫,周亚夫不服,最终绝食而死。史家肯定其用兵才能,而对他因性格弱点导致穷途困窘表示了惋惜。
卷Ⅱ(笔答题 共48分)
把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 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5分)
16. 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5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共2题,计1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7—18题。
塔子矶①
陆游
塔子矶前舟自横,一窗秋月为谁明。
青山不减年年恨,白发无端日日生。
七泽沧茫非故国,九歌哀怨有遗声。
古来拨乱非无策,夜半潮平意未平。
【注】①陆游到夔州任官,入蜀途中,舟泊塔子矶,作此诗。
17.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横”写船泊江岸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入蜀途中的颠沛和孤独。
B.“明”写月照中天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对朝廷昏聩不明的愤懑。
C.“不减”写作者用浓荫蔽日的青山烘托心头连年积压的无限怅恨。
D.“无端”含作者因白发日增而生发出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感慨。
E.此诗为七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韵脚是横、明、生、声、平。
18.联系全诗,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划线句。(6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8分)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1题。
一个中国新文学不应该忘记的人——陈衡哲
阎纯德
陈衡哲从小在家读书,没有上过小学,她的思想和才华是在家庭环境里熏陶出来的。大约五六岁时,每当舅舅回家省亲,陈衡哲总是天不亮便起身去看舅舅。舅舅在广东省城对欧美文化耳闻目睹,他的思想很新,很佩服西洋的科学和文化,更佩服那些到中国来的有着进步思想的美国女子。他把所看到的西洋医院、学校和各种近代文化生活情形讲给陈衡哲,最后一句话总是:“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女孩子,你应该努力的去学习西洋的独立的女子。”当时的陈衡哲最易受感动,舅舅最后那句话,往往使她热泪盈眶。她问舅舅:“我怎样学方能像她们呢?”舅舅说:“进学校呀!……” 舅舅还对她说:“一个人必须能胜过他的父母尊长,方是有出息。没有出息的人,才要跟着他父母尊长的脚步走。”陈衡哲回忆说:“这类的话,在当时真可以说是思想革命,它在我心灵上所产生的影响该是怎样的深刻!”
1918年,她在瓦沙女子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又进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 1920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开放大学“女禁”,先打电话给陈衡哲,聘她为教授。这一年,她获硕士学位后,在新文学革命运动的高潮中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5年9月,她的丈夫任叔永任四川大学校长,她也同去成都,任该校西洋史教授。
在大学任教期间,陈衡哲曾针对中国当时存在的妇女问题,写了许多文章,从不同方面谈及妇女与政治、社会、家庭和子女教育的问题。在四川大学的时候,她发现有不少女学生是官僚、财阀们的姨太太。这使她心头萌发了对四川当局的强烈不满,也更同情那些深受蹂躏、压迫的女性。她在《新新新闻》上发表了一篇揭露四川问题的文章,说做姨太太是女性的耻辱,也是大学教育的破产,号召妇女要争取独立自主。在那个时代,正义和真理总是不幸的。她的文章一经发表,便遭受到四川黑暗势力的围攻,他们用“侮辱四川妇女界”的帽子压她,并要把她“驱逐出境”。最后,陈衡哲怀着满腔的激愤离开四川,回到北平。
有人说,陈衡哲自幼富有男子气,直言快语,豪爽不羁。关于她的性格,她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有些行为,好像是矛盾的,譬如说:喜欢写文章,而怕毛笔字;颇喜饮酒,而最不想干杯;勇于改过,而对原则却不愿牺牲;喜欢朋友,却厌恶应酬。”
陈衡哲作为作家,她的作品并不丰富,只有短篇小说集《小雨点》《西风》及《衡哲散文集》,英文著作几册及其他小册子。 另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社会科学著作《西洋史》《文艺复兴小史》《欧洲文艺复兴史》等。
陈衡哲以白话从事文学创作,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作家之一。当文学革命蓬勃兴起的时候,“首先响应拿起笔写小说的作家最先是鲁迅,第二个就是陈衡哲。她是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女作家。” 实际上,她发表白话小说,比鲁迅还早一年。
陈衡哲的创作,基本上不以热烈的感情作渲染,而是能理智地支配自己的情感,她的作品不是自叙传,没有出现旧时代多愁善感的女性的形象,而是取材于广泛的人间,客观地描写一切事物。同时代作家贺玉波评论说:“她的作品是相当成功的,那就是能够利用自然界的景物,写成具有象征意味的作品,并且能够利用难于解决的问题,作成问题小说。从这两点我们可以得知她对于西洋文学是极有心得的。” 对于她的小说,陈敬之也说:“她是一个在技巧上能舍弃第一人称而改用第三人称来描写的女作家,尽管在创作上和其他一般女作家一样,仍然有赖于她的那一股炽烈的感情作为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但她与一般女作家有所不同者,就是她能进一步地把这一股炽烈的感情,透过严肃的理智,冷静而客观地描写社会和反映人生。所以她不仅能够从各方面找寻写作题材,而不必以身边人物和身边琐事为限;而且还能够以卓越的意境,华丽的词藻,运用她的类似象征派的手法与接近理想主义的作风,借以表现她在文艺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中国新文学已经跋涉了七十多年。如果我们要建立一座光辉的里程碑,那么这纪念碑上,一定要写下这个曾被人们遗忘的名字——陈衡哲!
(节选自《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女作家传》)
2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陈衡哲幼年在家读书,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尤其是舅舅的教导和鼓励,使陈衡哲抛弃了不喜欢上学的念头,激发出奋发向学之志。
B.文章前半部分绕开陈衡哲在文学上的贡献而叙述其他内容,可以让读者对她有个全面而真实的认识,也为下文写其创作特点作铺垫。
C.留美期间,陈衡哲在瓦沙女子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进芝加哥大学深造。1920年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立即回国任北大教授。
D.文章最后一段收束全文,作者将浓郁的情感融入简洁的文字中,再次肯定陈衡哲为中国新文学史所做的巨大贡献,升华主题。
21.作者为什么认为陈衡哲是“一个中国新文学不应该忘记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七、语言表达与运用(10分)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3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孝道传统的国家。子女尽孝,最重要的是,要看父母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其实,孝与不孝, (1) ,而在于老人是否“养则致其乐”。如果子女们因为精力有限, (2) ,让父母住养老院应是很好的孝敬父母的方式。 (3) ,可以让老人们衣食无忧,病痛有保,颐养天年。特别地,还有很多同龄的伙伴,有共同语言和志趣,可以一起聊天、读书、娱乐,这更有益于老人们的身心健康。
(1)
(2)
(3)
23.抄写下面这首诗的内容,要求标题、朝代、作者不写,不空格、不加标点,共80字。(7分)
《大寒》
宋· 陆游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八、作文(60分)
2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8月24日,一辆湖北籍旅游大巴在江西与一辆装满石灰的大货车追尾,大巴车翻到5米深的路基下,车上多人被困。武汉游客孙敏多处受伤,当他准备救自己的家人时,听到一名小女孩儿喊“叔叔救我”,孙敏忍着伤痛救出小女孩儿以及她的母亲,随后,孙敏又把被行李压住的儿子救出。之后,他又救出多名游客。而孙敏的父亲被卡在座位上无法动弹,直到消防官兵赶到将其救出。孙敏的母亲却没能挺过去。
孙敏英勇救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湖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授予他“湖北好游客”荣誉称号。可是对于母亲的离世,“救人哥”孙敏内心充满了愧疚。社会上也有人认为荣誉是一时的,而母亲去世的伤痛是长久的,应该先救母亲。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唐山一中高二年级2016年12月份考试
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计24分。)
1.A(B浼měi 荃——筌 C辟bì 粱——粱 D饷——飨 叨tāo)
2.C(①锦心绣口: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还可形容人会说话,说出的话会让别人高兴,又不觉得是做作。②金瓯无缺:比喻国土完整。望文生义。③落拓不羁:形容行为放浪,不受拘束,性情豪放,行为散漫。此处应为“穷困潦倒”。 ④判若云泥:比喻差距极大,差别悬殊就像云和泥的距离那样。⑤流金铄石: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像金石都要熔化。⑥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贬义。)
3.B(A.成分残缺,在“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前补上主语。C.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为“文物”,所以最后一句话应该是“在首都特警护送下被运往首都博物馆”。D.语序不当,将“不仅”、“而且”两句的内容互换,才构成递进关系。)
4.D(⑥紧扣前句“古蜀国起源”,①的“这个谜团”即指⑥中的两个问题,故⑥在前,①紧随其后。②为过渡句,③承接⑤的“瞿上”,④为今人的观点,故后一层的顺序为⑤③④。故应选D。)
5. B(逋:逃脱)
6. D(吊:抚慰)
7. C(被动句/省略句)
8. C(江东:指长江下游的南岸地区。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3分,计9分。)
9.C(“耧车发明使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时间也远比欧洲早了很多”错,耧车发明不是农业机械化的标志,只是“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
10.A(“最早记载”错,原文为“己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
11.D(“不愿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原文无据)
三、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计19分。选择题3题,每小题3分,计9分;翻译题2题,
每题5分,计10分。)
12.A(注意各句主语、谓语相关内容的变化。)
13.B(从秦始皇时期开始,就有匈奴与中原征战不休的记载。比如学生可以从司马迁、苏武牧羊等故事推知汉朝时中原与匈奴就已经征战不休了(考查学生的课内外知识和思维的延展能力)。
14.D(“景帝怀疑他谋反”及“指使吏卒”属臆想,原文无据。)
翻译:(共10分)
15.(5分)文帝下诏挑选周勃最贤能的儿子,人们推举了周亚夫,于是恩荫周亚夫为条侯,接续周勃的爵位。(“诏”“其子最贤者”“荫”“续”,每处1分,句意1分。)
16.(5分)那个人(或:他)背叛了他的(或:自己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为侯,那还凭什么去责备(或:要求)不守节操的臣子呢?(“彼”“侯”“何以”“人臣不守节者”各1分,句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绛侯周勃死了,文帝感念他的功劳,下诏挑选周勃最贤能的儿子,人们推举了周亚夫,于是恩荫周亚夫为条侯,接续周勃的爵位。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周亚夫驻扎在细柳营防备匈奴。皇帝亲自到细柳营慰劳军队,天子的前导到达军营,不能进入。前导说:“天子就要到了!”军门都尉说:“我们将军命令说:‘在军中只能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皇帝到了,还是不能进入。于是皇帝便派使者手持符节给将军下诏令,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文帝说:“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别人怎么能够去侵犯他呢。”文帝将要去世的时候,告诫太子说:“如果发生危急情况,周亚夫是真正可以担当领兵重任的。”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国叛乱。景帝任周亚夫为太尉,向东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很难与他们交战取胜。我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景帝同意了这个意见。太尉周亚夫把各路军队会合到荥阳之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孝王向太尉周亚夫请求救援。而太尉周亚夫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不肯去救。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屡次想挑战,可是汉军始终也不出来应战。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于是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由这次平叛开始,梁孝王和太尉有了嫌隙。周亚夫回朝后,升任丞相,景帝非常器重他。后来,景帝废了栗太子,丞相周亚夫极力为此事争辩,景帝因此就疏远了他。而梁孝王每次进京朝见,常常跟太后讲条侯周亚夫的短处。匈奴王徐卢投降汉朝,景帝想要封他为侯爵。丞相周亚夫说:“那个人(或:他)背叛了他的(或:自己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为侯,那还凭什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说:“丞相的意见不能采用。”周亚夫因而称病退居家中,景帝中元三年,周亚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职务。后来条侯的儿子因偷买天子用的器物而获罪,事情牵连到条侯。文书呈报给景帝以后,景帝交给官吏查办。官吏按文书上内容逐条责问条侯,条侯拒不回答。景帝责骂他说:“我不任用你了。”并下令把周亚夫交到廷尉那里去。廷尉责问说:“您是想造反吗?”周亚夫说:“我所买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么说是要造反呢?”狱吏说:“您纵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狱吏逼迫越来越加紧,于是周亚夫五天不吃饭,吐血而死。太史公说:周亚夫的用兵,一直保持威严庄重,坚韧不拔,司马穰苴这样的名将怎能超过他呢?可惜他自满自足而不虚心学习,能谨守节操但不知恭顺,最终导致穷途因窘。真令人悲伤啊!
四、古代诗歌阅读(共2题,计10分)
17.(4分) B C
(对“明月”的解读过度,“明月”只是写景、供托,不具象征意义。C“烘托”错,此句意为纵然见到青山美景,也难消心头连年积压的无限怅恨。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
18.(6分)
角度1:运用对比手法(2分),用“潮平”与“意未平”构成对比(用夜半潮平的景象与诗人难以平静的心境构成对比)(1分),突出(强调)了诗人对岁月虚度(岁月流逝)、国土沦丧(复国无望)、壮志难酬(才华不展)的愤激之情(3分)。
角度2:运用了情景交融(或“以景衬情”)的手法(2分),以自然潮水之平衬托诗人心意难平(1分),抒发作者对岁月虚度、国土沦丧、壮志难酬(或“岁月流逝,复国无望、壮志难酬”的愤激之情,含蓄蕴藉,令人回味(3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8分)
19.(1)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20.(4分)B D
(A项“不喜欢上学”错;C项“立即回国”错。)
21.(6分)
①以白话从事文学创作,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作家之一。
②关注现实问题,写作取材广泛,能够理智而客观地描写社会和反映人生。
③在文艺创作上具有独特风格。比如借鉴西洋文学技法;叙写采用第三人称;意境卓越,词藻华丽,手法类似象征派,作风接近理想主义。
(每点2分)
七、语言表达与运用(10分)
22.(3分)
(1)关键不在于养老方式;
(2)不能给父母周全悉心的照料;
(3)养老院毕竟有专门的护理与医务人员。
(写对一句给1分)
23.(7分)略
八、作文(60分)
24.写时事评述类议论文。学生能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能运用恰当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自圆其说即可。
唐山一中高二年级2016年12月份考试
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计24分。)
1.A(B浼měi 荃——筌 C辟bì 粱——粱 D饷——飨 叨tāo)
2.C(①锦心绣口: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还可形容人会说话,说出的话会让别人高兴,又不觉得是做作。②金瓯无缺:比喻国土完整。望文生义。③落拓不羁:形容行为放浪,不受拘束,性情豪放,行为散漫。此处应为“穷困潦倒”。 ④判若云泥:比喻差距极大,差别悬殊就像云和泥的距离那样。⑤流金铄石: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像金石都要熔化。⑥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贬义。)
3.B(A.成分残缺,在“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前补上主语。C.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为“文物”,所以最后一句话应该是“在首都特警护送下被运往首都博物馆”。D.语序不当,将“不仅”、“而且”两句的内容互换,才构成递进关系。)
4
.D(⑥紧扣前句“古蜀国起源”,①的“这个谜团”即指⑥中的两个问题,故⑥在前,①紧随其后。②为过渡句,③承接⑤的“瞿上”,④为今人的观点,故后一层的顺序为⑤③④。故应选D。)
5. B(逋:逃脱)
6. D(吊:抚慰)
7. C(被动句/省略句)
8. C(江东:指长江下游的南岸地区。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3分,计9分。)
9.C(“耧车发明使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时间也远比欧洲早了很多”错,耧车发明不是农业机械化的标志,只是“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
10.A(“最早记载”错,原文为“己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
11.D(“不愿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原文无据)
三、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计19分。选择题3题,每小题3分,计9分;翻译题2题,每题5分,计10分。)
12.A(注意各句主语、谓语相关内容的变化。)
13.B(从秦始皇时期开始,就有匈奴与中原征战不休的记载。比如学生可以从司马迁、苏武牧羊等故事推知汉朝时中原与匈奴就已经征战不休了(考查学生的课内外知识和思维的延展能力)。
14.D(“景帝怀疑他谋反”及“指使吏卒”属臆想,原文无据。)
翻译:(共10分)
15.(5分)文帝下诏挑选周勃最贤能的儿子,人们推举了周亚夫,于是恩荫周亚夫为条侯,接续周勃的爵位。(“诏”“其子最贤者”“荫”“续”,每处1分,句意1分。)
16.(5分)那个人(或:他)背叛了他的(或:自己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为侯,那还凭什么去责备(或:要求)不守节操的臣子呢?(“彼”“侯”“何以”“人臣不守节者”各1分,句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绛侯周勃死了,文帝感念他的功劳,下诏挑选周勃最贤能的儿子,人们推举了周亚夫,于是恩荫周亚夫为条侯,接续周勃的爵位。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周亚夫驻扎在细柳营防备匈奴。皇帝亲自到细柳营慰劳军队,天子的前导到达军营,不能进入。前导说:“天子就要到了!”军门都尉说:“我们将军命令说:‘在军中只能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皇帝到了,还是不能进入。于是皇帝便派使者手持符节给将军下诏令,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文帝说:“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别人怎么能够去侵犯他呢。”文帝将要去世的时候,告诫太子说:“如果发生危急情况,周亚夫是真正可以担当领兵重任的。”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国叛乱。景帝任周亚夫为太尉,向东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很难与他们交战取胜。我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景帝同意了这个意见。太尉周亚夫把各路军队会合到荥阳之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孝王向太尉周亚夫请求救援。而太尉周亚夫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不肯
去救。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屡次想挑战,可是汉军始终也不出来应战。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于是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由这次平叛开始,梁孝王和太尉有了嫌隙。周亚夫回朝后,升任丞相,景帝非常器重他。后来,景帝废了栗太子,丞相周亚夫极力为此事争辩,景帝因此就疏远了他。而梁孝王每次进京朝见,常常跟太后讲条侯周亚夫的短处。匈奴王徐卢投降汉朝,景帝想要封他为侯爵。丞相周亚夫说:“那个人(或:他)背叛了他的(或:自己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为侯,那还凭什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说:“丞相的意见不能采用。”周亚夫因而称病退居家中,景帝中元三年,周亚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职务。后来条侯的儿子因偷买天子用的器物而获罪,事情牵连到条侯。文书呈报给景帝以后,景帝交给官吏查办。官吏按文书上内容逐条责问条侯,条侯拒不回答。景帝责骂他说:“我不任用你了。”并下令把周亚夫交到廷尉那里去。廷尉责问说:“您是想造反吗?”周亚夫说:“我所买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么说是要造反呢?”狱吏说:“您纵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狱吏逼迫越来越加紧,于是周亚夫五天不吃饭,吐血而死。太史公说:周亚夫的用兵,一直保持威严庄重,坚韧不拔,司马穰苴这样的名将怎能超过他呢?可惜他自满自足而不虚心学习,能谨守节操但不知恭顺,最终导致穷途因窘。真令人悲伤啊!
四、古代诗歌阅读(共2题,计10分)
17.(4分) B C
(对“明月”的解读过度,“明月”只是写景、供托,不具象征意义。C“烘托”错,此句意为纵然见到青山美景,也难消心头连年积压的无限怅恨。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
18.(6分)
角度1:运用对比手法(2分),用“潮平”与“意未平”构成对比(用夜半潮平的景象与诗人难以平静的心境构成对比)(1分),突出(强调)了诗人对岁月虚度(岁月流逝)、国土沦丧(复国无望)、壮志难酬(才华不展)的愤激之情(3分)。
角度2:运用了情景交融(或“以景衬情”)的手法(2分),以自然潮水之平衬托诗人心意难平(1分),抒发作者对岁月虚度、国土沦丧、壮志难酬(或“岁月流逝,复国无望、壮志难酬”的愤激之情,含蓄蕴藉,令人回味(3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8分)
19.(1)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20.(4分)B D
(A项“不喜欢上学”错;C项“立即回国”错。)
21.(6分)
①以白话从事文学创作,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作家之一。
②关注现实问题,写作取材广泛,能够理智而客观地描写社会和反映人生。
③在文艺创作上具有独特风格。比如借鉴西洋文学技法;叙写采用第三人称;意境卓越,词藻华丽,手法类似象征派,作风接近理想主义。
(每点2分)
七、语言表达与运用(10分)
22.(3分)
(1)关键不在于养老方式;
(2)不能给父母周全悉心的照料;
(3)养老院毕竟有专门的护理与医务人员。
(写对一句给1分)
23.(7分)略
八、作文(60分)
24.写时事评述类议论文。学生能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能运用恰当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自圆其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