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年历史试卷 2018.1.3
第Ⅰ卷
(1)友情提醒: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卷分题卷(第Ⅰ、Ⅱ卷)。选择题的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余题目的答案用0.5mm的黑色水笔填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超出指定位置的和填错位置的答案不能得分。
(3)答题时一律不准使用涂改液或涂改纸,违反规定的该题答案视为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题,共64分)。
1.《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旗),夏后氏之璜,殷民六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父之明德。”材料表明
A. 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 B. 周公成为天下的绝对大宗
C. 智慧和品德是分封的重要依据 D. 周王以部族为单位进行分封
2.公元前322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车节”,“舟节”规定
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这说明了
A.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 B.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出现
C.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 D.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
3. 汉武帝统治时期颁布了附益法、左官律、《六察法》、限占田宅法、阿附豪强法、禁大姓族居法等法律文书,这些举措为后世王朝所继承和发展。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A.形成了抑制贵族政治的制度基础 B.外儒内法的统治理念
C.注重立法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D.为西汉强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 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B.宗法身份仍受重视
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D.官僚政治得到完善
5. 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以此为鉴,唐太宗采取了
A.互利互惠的对外政策 B.贵华夏贱夷狄的政策
C.为国理财的经济政策 D.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6. 下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丝织业发展迅速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 D.经济重心南移
7. 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所强调的义理,表现出一种想要摈弃汉唐训诂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归圣人之道的气势,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该学者的依据是宋明理学
A.强调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 B.突出儒学的社会伦理道德
C.倡导恢复儒家个人主义精神 D.突出了三教合一的特点
8.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等主张。据此可知,王阳明
A.关注人的主体地位 B.反对“天人合一”
C.主张格物致知 D.否定宇宙的存在
9.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10. 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A.世俗文学的发展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11.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12.清朝数次进行撰修全国性地图、地志的工作。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乾隆内府舆图》,是我国古代水平最高的实测地图。从康熙到嘉庆前后三次修订《大清一统志》,是
我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全国地理志。这一做法
A.有利于全国市场统一 B.加强了专制国家体制
C.标志地理测量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 D.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13.下表为晚清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这反映了
收入来源
1850年前
19世纪90年代早期
20世纪初
地税、贡粮
30
32
33
外贸关税
4
23
39
捐纳功名及官职
4
5
4
其他收入累计
5.6
28
27
总计
43.6
88
103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 B.政治的腐败程度加深
C.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D.清廷的改革速度加快
14. 1859年,英国人呤唎在广州街头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地,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这反映了
A.广州是五口通商的主要城市 B.广州社会风气开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民众生活习俗 D.沿海地区的开放使女子地位提高
15.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审涉外并兼理中国案件。法院由上海知县担任主审,一名外国领事担任副审列席审判,审判程序一如西方。这一现象
A.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 B.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殖民地性质
C.标志着中国丧失了司法主权 D.终结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6. 1880年,清政府修建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1887年展筑至芦台,1888年又展筑至塘沽和天津,时称“津唐铁路”。“津唐铁路”的修建
A. 标志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起步 B. 有助于解决洋务企业的困难
C. 诱导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D. 目的是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17.白话文在维新变法时期就得到了充分重视。1897年11月7日,《演义白话报》在上海诞生;不久,《无锡白话报》创刊。此后,以“白话”命名的报刊竞相面世。这本质上反映了维新派
A.反对愚昧,提倡西方学说 B.效法西方,发展新闻事业
C.普及文化,发展近代教育 D.开启民智,推动思想启蒙
18.公元前5
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描绘一雅典公民:“我可总是头一个到场……一个人坐好了以后,只好自个儿叹叹气、放放屁、打打哈欠、伸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画画符、拔拔鼻毛、算算数目、想望着田园、想望着和平。”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已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民众的义务 D.民主政治已出现弊端
19.卢梭声称,可以从感情、感觉和心灵学到经验的教训,学到理性所永远不能确立的真理。他的这种思想
A.充实了启蒙运动的自由理念 B.摆脱了自然法则的制约
C.凸显了激进的政治色彩 D.否定了理性启蒙的历史作用
20. 下图是14世纪欧洲画家根据《马可波罗游记》而创作的中国杭州市景图。对此画的评论较为合理的是
A.反映14世纪杭州市景的一手史料 B.反映当时欧洲城市景观的一手史料
C.反映当时欧洲人中国观的一手史料 D.史料价值微乎其微
21.1730年,英国艾格蒙特勋爵评论当时的首相沃波尔说:“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而实际上王座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政治制度的腐败 B.议会是政治制度的基础
C.责任内阁制成为政治制度的核心 D.工业革命影响政局变化
22.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议员候选人在参选时必须是所在选区居民,同时参议员年龄不得
低于30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9年以上,众议员年龄不得低于25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7年以上。这一规定
A. 适应了移民为主体的现实国情 B.体现了民主的狭隘性
C.增强了参议院在两院中的权威 D.协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23.“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据此说明工业革命后
A.社会分工渐趋细化 B.平等观念日益加强
C.社会分配日趋合理 D.家庭稳定性逐渐提高
24.右图所示内容反映的社会现象
A.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
B.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C.是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结果
D.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
25.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26.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27.有学者指出:“1929年危机之后,政府的大财政都变成常态了……凯恩斯主义现在比较流行,已摧毁了很多国家潜在增长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这可能是个不幸的事情。”该学者认为凯恩斯主义
A.遭到众多国家的抵制 B.刺激经济具有时效性
C.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性 D.损害后发国家的利益
28.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29.1971年,作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印度与苏联签署了《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规定在任何一方遭到进攻威胁时,双方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和平与安全。该条约
A.凝聚了不结盟运动力量 B.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C.影响了美苏“冷战”态势 D.促成了中美关系改善
30.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31
.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32. 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33题17分,34题12分;35题7分,共36分。本大题请用黑色签字笔于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视为无效。)
33.(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特不知我民族自有此能力焉否也?有之则莫强,无之则竞亡,间不容发,而悉听我辈之自择。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1902年)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
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孙中山《序》(1921年)
材料二
中世纪时,天主教之势力空前强大并占据支配地位,封建割据严重,王权弱小。14、15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国家的君主也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到15、16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崔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这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势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的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是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的。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基本观点;指出孙中山民族国家观念的变化,并说明辛亥革命对现代国家转型的贡献。(7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16世纪推动英、法等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综合以上材料,比较近代欧洲与中国寻求建立民族国家进程的不同。(10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分别是战国时期中国的《法经》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结构与内容归纳表。
内容
说明
《盗》
“盗”是指窃取财货
《贼》
“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
《网》
“网”即“断狱”,是审断罪案的法律
《捕》
“捕”即“捕亡”,是有关追捕逃亡的法律
《杂》
“杂”是对“轻狡、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
《具》
“具”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标题
主要内容
备注
第三表:执行
有关裁决执行的规定
主要是有关债务的执行
第四表:家长权
有关家内身份的规定
第五表:继承和监护
有关遗产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
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等规定
出现了“现金借赁”“要式买卖”等契约
第七表:土地和房屋
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定
第八表:私犯
有关伤害、盗窃、诈骗等规定
但以刑罚制裁的共有10条,其余作民事处罚
第十条:宗教法
有关丧葬方面的宗教仪式和习俗的规定
第十二条:后五表的补充
有关祭品和债权及占有的规定
阅读表中的相关历史信息,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论,逻辑清晰)
35.(7分)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
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
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
据材料,概括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分别说明其历史背景。
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2018.1.3
一、选择题
1-5 CBCCD 6-10 CBABB 11-15 ADCCA 16-20 BDDAC 21-25 CABAC
26-30 CBDCB 31-32 BC
二、非选择题
32.(17分)(1)观点:建立民族国家以救亡(1分);变化:从强调排满革命、建立汉族国家到主张建设统一的民族国家(2分)。贡献: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主义的王朝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现代国家;初步形成了大中华民族国家观(4分)。
(2)影响:消除封建割据,促进了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冲击了中世纪基督教会神权一统的局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促进了欧洲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刺激了欧洲各国对海外市场的争夺(6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
不同:欧洲各国是在其君主的领导下不断强化王权,建立了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促进了其社会发展(2分);近代中国则是在资产阶级领导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中,努力寻求建立真正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2分)。
33.(12分)【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罗马法;法制建设主题;
【解析】1. 通过对比战国《法经》和罗马法的内容,可见古罗马法更重视和保护个人的权益,《法经》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更侧重惩戒。2. 从阶级目的、价值取向两个角度分析论证。据材料中“盗”“贼”放在法典之首,“逾制”罪名,得出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阶级目的。结合所学,分别从中国和罗马的经济上、政治上等方面分析论证。据材料中“对于公私法内容的比重安排不同”,得出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价值取向。结合所学,从经济上、政治上等方面分析论证。3.通过对比,也可以得出相同点,战国《法经》和罗马法从目的上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维护社会的稳定。
【答案】示例一:
论题: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阶级目的。(2分)
阐述:《法经》是通过统治者自身政治变革而形成的,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旨在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维护以君主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利益。从内容看,《法经》将“盗”“贼”放在法典之首,《杂法》中亦有诸多有关“逾制”罪名的规定,显现出《法经》积极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和等级秩序的意图;而由于《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它既
要反映贵族的意志,也必然要反映一些平民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诉求。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罗马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但其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亦达到很高水平,所以其法律要服务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8分)
结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法经和建立在农商并重基础上的罗马法反映了不同的阶级利益,体现了不同的目的。(2分)(“示例”仅作参考)
34.(7分)
由军用生产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或由火药生产为主转向化工行业的多个领域);背景:一战后,出现了和平局面;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扩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背景: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