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一中2020级·2019年春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出题人:张建 审题人:徐淑兰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答案请涂在机读卡上。)
1.有学者说: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以下事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
A.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B.程朱理学的创立
C.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 D.敦煌莫高窟的兴建
2.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这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
A.提出君权神授,强调尊君 B.将儒家伦理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C.继承德治主张,强调民本思想 D.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3.古代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书写工具的落后。下列哪项发明使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学富五车”(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古有两人吵架,一个曰“有没有天理!”,另一个驳:“你没有良心!”路过的先生向身边的学生说:“他们在讲道。”以此可判断先生传递给学生的思想信息是( )
A.道法自然 B.治世不一道
C.兼爱非攻 D.“理”存在的合理性
5.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6.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
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7.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8.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D.“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9.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
A.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B.造纸术的发明
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印刷术的进步
10.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
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④京剧的形成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认为,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具有爱国家、爱荣誉、爱自由的美德。据此可知,该篇文章的主旨是( )
A. 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 B. 赞美罗马共和制的诸多优点
C. 研究不同政体产生的不同影响 D. 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12.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以下列哪一种叙述回答( )
A.学问要求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贤先圣的经验心得
C.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反省 D.要勤于温习
13.在参观中国某一古代思想家的纪念馆时,在大厅内有一副对联: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由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
A.王阳明 B.程颢 C.朱熹 D.董仲舒
14.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15.《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经济 B.儒家民本思想
C.手工业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
16.2009年5月16日,电影《邓稼先》在江苏常州首映,该片以我国秘密研制原子弹为背景,讲述了以“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秘密研制原子弹、氢弹而无私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这体现出( )
①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②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③其成就促进了我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 ④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7.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 )
A.食品流通领域 B.空间技术领域
C.农业科技领域 D.文化教育领域
18.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
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 D.“三个面向”方针
19.温家宝总理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的讲话中,高度评价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百花竞放、硕果累累、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光辉时代”,“经济的大繁荣往往会带来思想文化的空前活跃”。意大利最早出现文艺复兴且成就辉煌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 B.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
C.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遗存 D.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反对封建制度
20.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精彩的概括。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是( )
A.霍布斯的《利维坦》 B.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C.薄伽丘的《十日谈》 D.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21.2009年中国媒体评出了影响新中国的60位外国人,排在首位的是英国人牛顿(右图)。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科学家逸事,莫过于牛顿“苹果的故事”;最广为人知的科学家名言,是牛顿的“贝壳”。下列关于牛顿的贡献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经典力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的发现
B.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的成熟
C.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D.人们根据牛顿运动三定律发现海王星,表明了科学的预见力和对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
22.“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
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材料中所说的“这种考虑”的是( )
A.《唐璜》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23.下面两幅东西方绘画作品的共同点是( )
南宋 马远《塔歌图》 《日出·印象》
A.准确客观地描绘物像 B.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
C.运用抽象夸张的手法 D.注重光与色的明度差别
24.电影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自问世以来便得到迅速发展,它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为“第七艺术”。阅读下列图片,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电影放映机是美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制成的
B.图二作品是格里菲斯拍摄的,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C.图二、图三都是著名的黑白无声商业影片
D.图四是1927年拍摄的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有声电影
25.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受两次世界大战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品有( )
①海明威的《太阳照旧升起》 ②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④凡·高的《向日葵》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6.某清朝官员召见某学者时指出:“法制为祖先遗留下来的,不可轻易更改。”但该学者反驳指出:“祖先的遗法是叫我们管理他们遗留的土地与人民,如果土地被占领,人民成了西方列强的奴隶,那么祖先遗法又有什么用?”这组对话的时代背景是( )
A.鸦片战争后,士绅主张器物学习
B.英法联军入侵后,士人主张鸦片合法化
C.甲午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建立共和
D.甲午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变法维新
27.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思潮
C.新文化运动 D.马克思主义
28.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中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其倡民生,解决贫富不均的核心措施是( )
A.平均地权 B.节制资本 C.发展实业 D.实行社会救济
29.抗战时期,八路军领导下的地方抗日武装,有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等,在当时被称为“土八路”。这突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中的( )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C.人民战争路线 D.“三三制”原则
30.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材料的含义不包括( )
A.中共指导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
B.科学发展观是对党指导思想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D.我们只能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二卷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5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芝德即知识”(或“道德即知识”)。其涵义是,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史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摘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材料二: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法律与道德的不同在于:道德是内在的、自觉的,它推动人们应该这样行动;法律是外在的、强制的、它限制人们去做某事。法律的完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然而,这个理想制度不是通过直接的政治实践,而是通过道德的不断完善来实现。
――摘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徽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格拉底强调道德的作用,其背景如何 ?目的何在 ?(4分)
(2)依据材料一、二比较康德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材料三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9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表1 钟表的演变
古代
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
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
20世纪50年代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7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高二历史2019春第一次月考}
1.A [“天人感应”说源自战国阴阳家的思想,而佛教传入始于东汉,故A项错误。而其他几项都是在佛教影响下出现的,促进了我国哲学、艺术的发展。]
2.D [理学形成于北宋,“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是理学开创者,将儒学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并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A项是西汉董仲舒的重要主张,C项由孟子最早提出。]
3.A [我国古代的书写工具主要有甲骨、丝帛、竹木简、纸张,取代竹木简的是纸张。]
4.D
5.A [“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主要说明元曲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百姓,反映了元曲以自然本色为主流这一特点。]
6.D
7.A [宋明理学作为封建社会的精神统治工具,其根本出发点就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秩序。]
8.A [借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不难判断。从题中的给信息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孔子的地位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只有A项更能说明孔子“命运”。]
9.D [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因此出现藏书数量最多的现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是在汉朝,不符合题意。指南针的使用和对外文化交流频繁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
10.A [商品经济发展必然反映在文化领域,那就是市民文化的形成,表现为小说的出现和繁荣,宋朝风俗画的发展,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同时经济决定思想,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民主启蒙思想家,如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11.A
12.C [陆九渊是“心学”的代表人物,其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内心修养。]
13.C [由对联判断,“穷理”说明该思想家是理学家,“致知”指在途径上主张格物致知,“传二程”可以排除B、D两项。]
14.C [按照传统的儒家思想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武则天、商鞅、吴起以及农民起义等的评价正好与李贽的观点相反,说明李贽反对以儒家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其余选项题中引文没有涉及。]
15.A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科技上体现出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强调实用性,重经验的总结,轻视理论的探究,这些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16.C 17.C
18.C [“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提出;“双百”方针于1956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于1995年提出;“三个面向”方针于1983年提出,再结合题干可以知道考查的是教育战略。]
19.A [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A项最佳。]
20.B [关键信息“16世纪后期”,人文主义从意大利拓展到西欧,其代表人物是莎士比亚。]
21.D [海王星是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发现的。]
22.C
23.B [《塔歌图》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注重写意;《日出·印象》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其重点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
24.C [卢米埃尔兄弟是法国人,故A错误;电影诞生的标志是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故B错误;《浮华世家》拍摄于1935年,故D错误。]
25.A [②创作的背景是俄国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④创作于19世纪后半期。]
26.D [材料中的争执在于要不要变法,显然,这是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A、B项时间不符;C项应是君主立宪。]
27.C [从题干提供的时间和表述的内容: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可知AB都不符合要求,AB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早于题干反映的现象的时间。而D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则是在五四运动之后。]
28.A [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思想的核心是平均地权。]
29.C [ A项的体现应是革命根据地。B项的表现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D项是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即在民主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共党员、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
30.D
31答案:
(1)①背景:希腊城邦道德沦丧,民主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2分)
②目的:重建人们道德观和价值观挽救衰败中的城邦制度。(2分)
(2)①同:康德和苏格拉底都认识到人的道德的重要性。(2分)
异:A.苏格拉底强调人可以通过知识提高道德修养。(2分)
B.康德强调可以通过法律规范制约人的行为。(2分)
②原因:A.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
B.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3分)
32.【答案】 范例一:
主题:科技的发展推动钟表功能多样化的创新与发展。
论证:
① 自然科技产生前,钟表最早的功能就是用于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计时,而且因技术水平低而设计简略,精准度也不高;
② 从伽利略发明游丝到两次工业革命完成,随着物理学、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钟表设计精细、使用人群推广、功能也增多、精准度也提高;
③ 从第三次科技革命来临到21世纪初,随着核物理技术提高和进入信息时代,钟表增加了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现代化功能综合一体;
总结:综合以上关于钟表由单一的计时功能到处理多种信息功能多元化的创新发展历程的论证,反映出是科技推动了钟表的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科技了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范例二:主题:社会生活的需求推动钟表功能使用多样化
论证:
① 手工技术时期,钟表因技术水平不高而生产量少、且单一的计时功能,是适合于贵族追求的奢侈品;
② 工业革命完成,机器生产水平提高,人们时间观念增强,因而钟表在英国普及到各个阶层,
③ 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钟表从计时功能的实用性发展到女性的时尚装饰,再发展到男性野外运动、开车方便使用,这样使用功能多样化很明显。
总结:综合以上史证说明钟表功能从单一到多样化的历程是人类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结果。
33.(15分)
(1)原因:①西方的影响;
②政出多门,互相推诿;
③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
④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 (8分)
(2) ①困难:A.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 B.打破了百姓习惯。 (4分)
②启示:A.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 B.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
C.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 D.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
E.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 (3分:答到其中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