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三)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西省2019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三)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 走进新时代,化学的最新定义为“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用 CO2 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B. 高容量的储氢材料研究是推广应用氢氧燃料电池的关键问题之一 C.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D. 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稀土元素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 2.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医用酒精是用工业酒精稀释后制得,浓度通常为 60% B.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合成纤维、纤维素等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 D. 现代工业生产中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 3. N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SO2 和 1mol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 2NA B. 常温常压下,124gP4(正四面体)中所含 P-P 键数目为 4NA C. 常温常压下,14g 氮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 NA D. 标准状况下,11.2LCCl4 中含氯原子数为 2NA 4. 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 ”分别代表不同 元素的原子。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 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 D. 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 中国自古就是养蚕大国。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将古老的养蚕技术与高科技碳纳米管和石墨烯 结合,发现通过给蚕宝宝喂食含有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桑叶,可以获得更加牢固的蚕丝纤 维,延展性和抗拉强度显著提高,而且通过高温加热碳化还可显著提高导电性。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A. 碳纳米管是碳的同分异构体 B. 蚕丝纤维属于蛋白质 C. 石墨烯和乙烯互为同系物 D. 蚕丝纤维高温加热碳化未发生化学变化 6. 下列装置的不同组合,可制备收集多种气体(暂不考虑尾气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e f A. 制备收集 Cl2:连接 a→d→b B. 制备收集 NO2:连接 c→e→d C. 制备收集 NO:连接 a→f→b D. 制备收集 NH3:连接 c→f→d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向 NaOH 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O2:CO2 +2OH- = CO2- 3 +H2O B. 将氧气通入酸性碘化钾溶液中:2I- +O2 +4H+ = I2 +2H2O C. 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H+ +S2O2- 3 = S↓ +SO2↑ +H2O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乙二酸:2MnO- 4 +5C2O2- 4 +16H+ = 2Mn2+ +10CO2↑ +8H2O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用一充满氨气的干燥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假设溶液不 外溢),烧瓶内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22.4 mol·L-1 B. 将 64g 铜片投入到含 2molH2SO4 的浓硫酸中加热会产生 22.4L(标准状况)SO2 气体 C. 取 a gNa2CO3 和 NaHCO3 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 b g,则混合物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 为 84b 31a ×100% D. 某酸性 FeCl2 废液中 c(Fe2+)=2.0×10-2 mol·L-1,c(Fe3+)=1.0×10-3 mol·L-1,c(Cl-)=5.3× 10-2 mol·L-1,则该溶液的 pH 约为 1 9. 已知断开 1molH2(g)中 H-H 键需要吸收 436kJ 能量,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或 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能 量 反应过程 1molH2(g) +1molCl2(g) 2molH(g)+2molCl(g) 679kJ 864kJ 2molHCl(g) A. 断开 1molHCl(g)中的 H-Cl 键要吸收 432kJ 能量 B. 生成 1molCl2(g)中的 Cl-Cl 键放出 343kJ 能量 C. 光照或加热会降低生成 HCl 的活化能 D. HCl(g) = 1 2 H2(g) + 1 2 Cl2(g) 驻H=+185kJ·mol-1 化学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 姓名 准考证号 秘密★启用前 化 学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 0.5mm 黑色笔 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Fe56 Cu64 Ba137 化学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 充分反应 %反应前 反应后10. 甲、乙、丙 3 种物质分别含 2 种或 3 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 18 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 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 甲的水溶液中存在 3 种离子 B. 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C. 乙中含有第 2 周期ⅣA 族的元素,则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D. 甲和丙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丙中一定含有-1 价的元素 11.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汽油、煤油、植物油都属于烃类物质 B. 苯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因此不能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C.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并不都存在同分异构体 D. 利用加热的方法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时发生了变性 12. 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现欲利用以下工艺 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未给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废旧锂离 子电池 放电 处理 拆解 正极 碱浸 过滤 滤渣 Al(OH)3 固体 滤液 萃取 水相(Li2SO4 溶液) 有机相 CoCO3 固体 NaOH 溶液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图中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可用浓氨水代替 C.“正极碱浸”过程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提高浸出率 D. 在整个回收工艺中,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 3 种 13. 下列装置所示的分离提纯方法所运用的物质性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B C D 14. 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在加热条件下将 24gCuO、Fe2O3 的混合物与充足的 CO 完全反应, 并将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 40g。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原混合物中 CuO 与 Fe2O3 物质的量的比为 1∶2 B. 此实验有两个置换反应发生 C. 实验过程中消耗的 CO 的质量为 11.2g D. 原混合物中 Fe2O3 的质量为 16g 15.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配制 0.4000mol·L-1 的 NaOH 溶液 称取 4.0gNaOH 固体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 立即转移至 250mL 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维生素 C 的还原性 向盛有 2mL 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维生素 C 溶液, 观察颜色变化 C 检验 Y 溶液中是否含有 SO2- 4 先用硝酸酸化 Y 溶液,再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 淀,则 Y 溶液中含有SO2- 4 D 探究某物质组成中含有钾元素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该物质的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观察实验现象 二、填空题(30 分) 16.(10 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中,蕴含着许多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元素周期表中,也有一些元素在某些方面违背了一般规律。比如:金属元素组成的 单质在常温下通常是固体,而金属汞的单质是液体,请你再列举出一条违背一般规律 的情况: ▲ 。 (2)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最右侧一列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不同于其他主族元素 的主要特点是 ▲ 。 (3)现有短周期某两种元素的组合情况如下:H-C、He-N、…、N-Mg、O-Al、……。 ①以上两种元素如此组合的规律是 ▲ 。 ②若这样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比为 1∶3,请写出你所知道的符合该条件 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 ③若这样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比为 3∶2。该化合物与水反应能生成两种 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7.(10 分)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 CO 和 H2,由水蒸气和炽热的无烟煤或焦炭作用而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s) + H2O(g) %%高温 CO(g) + H2(g),三种物 质的燃烧热如下表: 物质 C(s) CO(g) H2(g) 燃烧热/kJ·mol-1 393.5 242.0 283.0 比较上述燃烧热数据可知,1molCO(g)和 1mol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 1mol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甲同学据此认为“煤转化为水煤气燃烧比煤直接 燃烧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乙同学认为“煤转化为水煤气、水煤气在整个燃烧过程中 放出的总热量与煤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 ①经分析:乙同学观点正确,其理由是 ▲ 。 ②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为燃料和煤直接燃烧相比有很多优点, 请列举其中的两个优 点: ▲ 。 化学试题 第 4 页(共 6 页)化学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化学试题 第 5 页(共 6 页) 化学试题 第 6 页(共 6 页) (2)水煤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甲醇和甲醚等重要有机化合物。 已知: 反应Ⅰ:CO(g) + 2H2(g) = CH3OH(g) ΔH1=-99 kJ·mol-1 反应Ⅱ:CO(g) + H2O(g) = CO2(g) + H2(g) ΔH2 反应Ⅲ:2CH3OH(g) = CH3OCH3(g) + H2O(g) ΔH3 反应Ⅳ:2CO(g) + 4H2(g) = CH3OCH3(g) + H2O(g) ΔH4 ①简述反应Ⅰ中 ΔH1=-99 kJ·mol-1 的含义 ▲ 。 ②分析反应Ⅰ~Ⅳ,求 ΔH4= ▲ (用 ΔH1、ΔH2、ΔH3 表示)kJ·mol-1。 ③下表为部分化学键键能数据,利用下表键能数据和题给信息,求 ΔH2= ▲ kJ·mol-1。 化学键 C-O C=O H-O C-H O=O C=O E/(kJ·mol-1) 343 1076 465 413 494 806 18.(10 分)用主要成分为 NiO、Al(含少量 Cr、Fe、C、S 及有机物)的某矿石样品,制备 Ni(NO3)2·6H2O 的实验流程如下: 矿石 样品 除铝 灼烧 酸 溶 H2O 浓 硫 酸 少量 硝酸 除铁、铬 调 pH 过滤 净化液 … Ni(NO3)2·6H2O NaClO 溶液 已知:①在此实验条件下,Ni2+、Cr3+在溶液中不能被 NaClO 或 HNO3 氧化。 ②NiSO4 易溶于水,NiCO3 难溶于水。 ③已知四种离子在溶液中开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与沉淀完全的 pH 如下: 离子种类 Ni2+ Fe2+ Fe3+ Cr3+ 开始沉淀 pH 6.2 7.6 2.3 4.5 沉淀完全 pH 8.5 9.1 3.3 5.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铝”过程中的主要操作为先加入 NaOH 溶液浸泡矿石样品,然后再 ▲ 、 ▲ 、 干燥。 (2)“灼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 ▲ 。 (3)“酸溶”时,用浓硫酸和水代替稀硫酸的目的是 ▲ 。 (4)为实现“除铁、铬”得到“净化液”的目的,需将溶液 pH 调整到的范围为 ▲ 。 (5)由“净化液”经过系列过程得到产品[Ni(NO3)2·6H2O],需要用到的两种试剂是 ▲ 。 三、推断题(10 分) 19.(10 分)下图是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M 的单质熔点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已知 M 形 成的离子是所在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2)X、W 可形成化合物 WX,写出 WX 的电子式 ▲ 。 (3)X、Y 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所有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 是 ▲ (写化学式)。 (4)将 M 的单质投入 W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5)W、Z 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 1∶1 的化合物与足量水反应,每生成 33.6 L(标准状况) Z的 单质,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 四、实验题(15 分) 20.(15 分)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某实验小组探究铁 和热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碳素钢材质的一枚铁钉放入盛有足量浓硫酸的大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 到气体 M,过滤得到溶液 A。 ①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 上述给试管 中的液体进行预热的方法是 ▲ 。 ②甲同学认为溶液 A 中可能含有 Fe3+、Fe2+,若要确认其中的 Fe2+,可选择的试剂为 ▲ , 现象是 ▲ 。 ③乙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认为气体 M 中必然含有 SO2,取 336 mL(标准状况) 气体 M 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然后在所得溶液中加入 足量 BaCl2 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 2.33 g。 由此推知气体 M 中 SO2 的体积分 数为 ▲ 。 (2)通过分析上述实验中 SO2 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 M 中还可能含有 H2 和 X 气体。 为此设计了下列实验探究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加以验证。 A B C D E F ①该实验探究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 (仪器可重复使用)。 ②除了 C 中的现象能证明 X 气体存在以外,认为气体 M 中含有 X 气体的其他理由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装置 F 的干燥管中装有的试剂是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 C 【解析】A 选项用 CO2 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可防止造成白色污染,由于可降解,会迅速分解为无毒物 质二氧化碳,实现碳的循环。 C 选项由于液态有机物多是易挥发、有毒的物质,用这些物质做溶剂,会对人体、环 境造成危害。 2. B 【解析】A 选项中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经过发酵后蒸馏制得,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通常是 75%左右。C 选 项中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碳酸氢钠溶解度相对较小的性质,其关键一步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NH3 + CO2 + H2O + NaCl = NaHCO3 + NH4Cl。 D 选项中芳香烃最初来源于煤的干馏产品中的煤焦油,随着现代化学 工业发展, 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催化重整和裂化。 3. C 【解析】A 选项中,由于二氧化硫和氧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在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SO2 和 1 mol O2 充分反应不能得到 2 mol SO3,所以反应后的分子总数大于 2NA。 B 选项由于 P4 是正四面体型分子, 一个分子中存在 6 个 P-P 键,所以 124 g P4 中所含 P-P 键数目为 6NA。 D 选项中,标准状况下,CCl4 是液态,不能 使用气体摩尔体积去计算。 4. A 【解析】观察图可看出反应前有四个分子,反应后有两个分子没发生变化,可判断为可逆反应;分子发生了化 学变化,一定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反应前是化合物,反应后有单质生成,说明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可 判断为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阶段可把该反应看成是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分解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 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5. B 【解析】根据题意,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其与金刚石、石墨等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蚕丝纤维和蚕 丝都是蚕吐出的,二者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异,属于蛋白质。 C 选项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 片状结构的新材料,不含氢原子,不属于烯烃,和乙烯不是同系物。 D 选项蚕丝纤维高温加热碳化由于生成了新 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6. D 【解析】A 选项中收集气体的装置 b 水槽中应为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在吸收杂质气体 HCl 的同时,能减少 氯气的溶解。 B 选项中,e 装置中的稀硫酸中的水能把生成的二氧化氮吸收。 C 选项中,f 装置中的碱石灰能将 a 中产生的一氧化氮在有水的情况下部分吸收。 7. C 【解析】A 选项过量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 B 选项中两个碘离子生成一个碘 分子失去 2e-,一个氧分子变成 2 个 O2-得到 4e-,得失电子数不相等。 D 选项乙二酸是弱酸,应写成分子的形式。 8. A 【解析】A 选项,设容器的容积设为 V L,标准状况下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V L 22.4 L·mol-1 ,当液体充满整个容器, 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第 1 页(共 4 页) 秘密★启用前 2018-2019 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三) 化学参考答案解析 评分说明: 考生若按其他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误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 评分。溶液的体积就为 V L,则所得氨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V L 22.4 L·mol-1 V L = 1 22.4 mol·L-1。 B 选项,根据铜与浓硫酸反应 的特征,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反应就会停止,因而产生的 SO2 气体的体积小于 22.4 L。 C 选项,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减轻的质量为水和二氧化碳,设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x g,得关系式:168∶62= x∶b,进行计算得出 x= 84b 31 ,Na2CO3 的质量为 a- 84b 31 g,则混合物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 1- 84b 31a ×100%。 选 项 D,根据溶液是中性的,阳离子所带的总的正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总的负电荷数,忽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 子,列式:2.0×10-2×2+0.1×10-2×3+c(H+)×1=5.3×10-2×1,求解得 c(H+)=1×10-2 mol·L-1,所以 pH=2。 9. A 【解析】根据图可知生成 2 mol HCl(g)需要放出 864 kJ 热量,则断开 2 mol HCl(g)中的 H-Cl 键需要吸收 864 kJ 热量,则断开 1 mol HCl(g)中的 H-Cl 键需要吸收 432 kJ 热量,A 正确。 B 选项根据图可知 H2(g) + Cl2(g) = 2HCl(g) 驻H=-185 kJ·mol-1,根据 驻H=E(H-H)+E(Cl-Cl)-2E(H-Cl),得 E(Cl-Cl)=243 kJ·mol-1。 C 选项加热和光照 的反应条件只能促使反应快速进行,不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 选项,根据 B 选项中得到的结果 H2(g) + Cl2(g) = 2HCl(g) 驻H=-185 kJ·mol-1,将其正确变形为 HCl(g) = 1 2 H2(g) + 1 2 Cl2(g) 驻H=+92.5 kJ·mol-1。 10. D 【解析】根据信息,甲分子中含 18 个电子,且为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显然是 H2S。 A 选 项甲的水溶液中存在 H+、OH-、S2-、HS-四种离子。 B 选项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可能形成两种钠盐, 即 NaHS 和 Na2S,二者溶于水都显碱性,NaHS 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 C 选项乙中含有碳元素,化合物分子中含 18 个 电子,可能是 C2H6 也可能是 CH3OH。 D 选项中丙和甲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可推知丙为 H2O2,其中氧元素化合价 为-1 价。 11. D 【解析】A 选项中汽油、煤油属于烃,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物质。 B 选项中苯与液溴在催化 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苯与溴水中的溴没有催化剂不发生反应,由于溴在苯中的溶解度大,可用苯 萃取溴水中的溴。C 选项中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均存在同分异构体。D 选项中流感病毒其内表面为一层作为基 质的蛋白质,加热就可以使蛋白质失去活性,能达到杀死病菌的目的。 12. B 【解析】B 选项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使铝离子先转化成氢氧化铝沉淀,再被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变成偏 铝酸盐,过滤进入滤液,浓氨水只能把铝离子转化成氢氧化铝沉淀,但不能溶解氢氧化铝,不能起到氢氧化钠溶 液的作用。C 选项中“正极碱浸”过程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使反应充分进行,使浸出的离子达到最大化。D 选项 中根据观察流程图的产品可得出结论。 13. C 【解析】根据观察,进行思考,A 选项是利用了溴在汽油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的性质。 B 选项中氯化 氢极易溶于水,氧气不溶于水,利用了二者溶解性的差异,得到氧气。 C 选项利用了碘易升华的性质,提纯碘。 D 选项中加热使溶液中的固体继续溶解,体现了物质的溶解性。 总之,A、B、D 均是利用了物质的溶解度或溶解 性,C 是利用了物质的熔沸点的特点,所以 C 与其他三项不同。 14. 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为 0.4 mol,则参加反应的 CO 也为 0.4 mol,设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 x, 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 y,则有:80x+160y=24,x+3y=0.4,计算得 x=0.1,y=0.1。 所以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原混 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0.1×160=16 g。 发生的两个反应分别为 CO + CuO △ Cu + CO2,3CO + Fe2O3 △ 2Fe + 3CO2,二者均不是置换反应。 参加反应的 CO 的质量为 0.4×28=11.2 g,但此实验的特点是为了确保实验 安全,实验前先通入一定量的 CO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反应结束后,为了防止生成的金属单质在空气中冷却时 被氧化,再通入一定量的 CO 使产物冷却到常温,所以实验过程中消耗的 CO 的质量大于 11.2 g。 15. B 【解析】A 选项中加水溶解后,需冷却到常温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B 选项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通过现象 分析可知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 C 选项用硝酸酸化 Y 溶液,再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于硝酸具有 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第 2 页(共 4 页)强氧化性,溶液中可能含有 SO2- 3 ,因此不能判断一定有 SO2- 4 。 D 选项中观察现象时,没有说明透过蓝色钴玻璃, 如果其中还含有钠离子,钾离子呈现的紫色火焰现象就会被钠离子的黄色火焰现象所遮盖,因而观察不到钾的 焰色反应的现象。 二、填空题(30 分) 16.(10 分,每空 2 分) (1)常温下,非金属单质通常为固体或气体,而溴单质为液态(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而石墨导电;最外层电子 数为 8 个的是稳定结构,氦最外层电子数为 2 个,也是稳定结构;其他合理说法均得分) (2)最外层电子数为 8 个(氦 2 个),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3)①原子序数相差 5,周期数相差 1 ②C2H6 ③Mg3N2 + 8H2O = 3Mg(OH)2 + 2NH3·H2O (其他方程式只要符合题意均给分) 【解析】(1)在一般中找特殊,如常温下非金属单质通常为固体或气体,而溴单质为液态;或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能 导电,而石墨导电;或最外层电子数为 8 个的是稳定结构,氦最外层电子数为 2 个,也是稳定结构。(2)化学性质 主要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8 个(氦 2 个),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 生反应。(3)①先标出原子序数,找出规律,原子序数均相差 5,列出的元素均相差一个电子层(相差一个周期); ②碳的氢化物种类繁多,思考时,不仅考虑比例所对应的原子个数的情况,还要考虑扩大倍数的情况,如 C2H6 等; ③能产生两种碱的一般是 Mg3N2 与水发生水解产生氨水和氢氧化镁,Mg3N2 + 8H2O = 3Mg(OH)2 + 2NH3·H2O。 17.(10 分,每空 2 分) (1)①甲同学忽略了煤转化为水煤气吸收的热量(乙同学应用了盖斯定律去认识问题,其他合理说法也得分) ②减少污染;燃烧充分;方便输送(任填两个) (2)①25 ℃,1.01×105 Pa,1 mol CO(g)与 2 mol H2(g)反应生成 1 mol CH3OH(g)放出热量 99 千焦 ②2ΔH1+ΔH3 ③-42 【解析】(1)①甲同学没有考虑煤转化为水煤气要吸收热量,所以放热不相等;②可以从环境角度,减少污染;能 源利用角度,液态物质燃烧充分;从实用角度,方便输送,家庭实用清洁、简便等(任填两个)。(2)①注意表达含 义一定要有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物质的量,如 25 ℃,1.01×105 Pa,1 mol CO(g)与 2 mol H2(g)反应生成 1 mol CH3OH(g)放出热量 99 千焦;②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方程Ⅰ乘以 2 加方程Ⅲ就是方程Ⅳ,所以,ΔH4=2ΔH1+ ΔH3;③根据 ΔH1 先计算 2E(H-H)=ΔH1-E(C-O)+3E(C-H)+E(H-O)+E(C-O)=-99-1076+413×3+465+343= 872 kJ·mol-1,E(H-H)=436 kJ·mol-1,再结合 ΔH2=E(C-O)+2E(H-O)-2E(C=O)-E(H-H)=1076+2×465-2×806- 436=-42 kJ·mol-1。 18.(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过滤(1 分) 洗涤(1 分) (2)除去 C、S 及有机物 (3)浓硫酸与水混合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加快酸溶速率 (4)5.6~6.2 (5)Na2CO3 溶液、硝酸 【解析】(1)由于氧化铝溶于碱生成偏铝酸钠,需要得到剩余的固体,所以要过滤、洗涤、干燥。 (2)根据题干信息 有硫及有机物,所以灼烧为了除去 C、S 及有机物。(3)浓硫酸溶于水剧烈放热,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4)根 据题给表格信息,完全除去铬离子 pH 需要大于 5.6,但是不能沉淀镍离子,pH 不能大于 6.2,故选择 5.6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