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八中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付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南衡阳八中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付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衡阳市八中201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 化学试题 ‎1. 《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 A. 加热 B. 过滤 C. 蒸发 D. 结晶 ‎【答案】B ‎【解析】 “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 这段描述中,讲的是从盐溶液中提取盐的过程与方法,文中讲到了加热、蒸发、结晶,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过滤,本题选B。‎ ‎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B. 氯气泄漏时,可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疏散到安全区域 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化学腐蚀而生锈 D. 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溴化钠和溴化钾在医药上曾是常用作镇静剂 ‎【答案】C ‎【解析】A.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减少汽油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A正确;B. 肥皂水显碱性,因此氯气泄漏时,可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疏散到安全区域,B正确;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C错误;D. 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溴化钠和溴化钾在医药上常用作镇静剂,D正确,答案选C。‎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B. CaCO3和CH3COOH均为弱电解质 C. 用于考古断代的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表示为 D. 明矾溶液水解可制得Al(OH)3胶体,用于杀菌消毒 ‎【答案】C ‎【解析】A. 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A不正确;B. CaCO3是强电解质,B不正确;C. 用于考古断代的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表示为,C正确;D. 明矾溶液水解可制得Al(OH)3胶体,可用于净水,但是不能杀菌消毒,D不正确。本题选C。‎ 点睛: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把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而弱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没有关系。碳酸钙虽然难溶于水,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其为强电解质。‎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NaHSO4熔融或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总数均为3NA B. 17 g H2O2含有0.5NA个非极性共价键 C. 在1L0.5mol/LH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为NA ‎【答案】B ‎【解析】NaHSO4熔融时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离子总数为2NA,故A错误;‎ ‎1个H2O2分子中含有1个非极性共价键,17 g H2O2的物质的量是 ,含有0.5NA个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硫酸、水都含有氧原子,在1L0.5mol/LH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NA,故C错误;氯气溶于水时,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所以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A,故D错误。‎ ‎5. 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W+与Y2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R与Y可形成RY2、RY3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与氢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只含有极性键 B. W2Y、W2Y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C.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的强 D. 将XY2通入W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生成的盐只有一种 ‎【答案】B ‎【解析】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是两层电子分别是2、4,X为C元素,W+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为O,W为Na,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O与Na之间只有氟成立,故Z为F元素,R与Y可形成RY2、RY3化合物,SO2、SO3,R为S元素。‎ A、Y与氢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可以是H2O和H2O2,H2O2中两个O之间是非极性键,故A错误;B、Na2O2中阴离子为O22―,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故B正确;C、Z为F元素,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故C错误;D、将CO2 通入NaOH溶液可能生成Na2CO3和NaHCO3两种盐,故D错误。故选B。‎ ‎6. 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X Y Z 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A SiO2‎ Na2SiO3‎ H2SiO3‎ ‎①Na2CO3熔融 B NaCl NaHCO3‎ Na2CO3‎ ‎②加热 C N2‎ NO2‎ HNO3‎ ‎③加热 D C CO CO2‎ ‎④灼热炭粉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A、SiO2和Na2CO3熔融生成Na2SiO3,Na2SiO3和稀盐酸反应生成H2SiO3,H2SiO3分解生成SiO2,涉及的反应为 SiO2+Na2CO3 Na2SiO3+CO2↑、Na2SiO3+2HCl=2NaCl+H2SiO3↓、H2SiO3H2O+SiO2,故A正确;B.氯化钠和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NaHCO3加热分解生成Na2CO3,Na2CO3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发生的反应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Na2CO3+H2O+CO2=2NaHCO3、Na2CO3+CaCl2=CaCO3↓+2NaCl,故B正确;C.N2和O2反应生成NO而不能生成NO2;HNO3分解生成NO2、氧气和水,发生的反应为N2+O2‎ ‎2NO、3NO2+H2O=2HNO3+NO、4HNO34NO2↑+O2↑+2H2O,故C错误;C.碳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燃烧生成CO2,CO2和C反应生成CO,CO2和Mg反应生成C,发生的反应为2C+O22CO、2CO+O22CO2、C+CO22CO、CO2+2Mg2MgO+C,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解题时注意哪些物质之间能一步直接发生反应,需要的反应条件,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为易错点,能否一步实现,如N2与O2不能转化为NO2等反应是难点。‎ ‎7.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碘化钾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蓝色溶液变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入22.4L SO2参加反应时,有2NA个电子发生转移 B. 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C. 滴加碘化钾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氧化产物 D. 上述实验条件下,微粒的氧化性:Cu2+>I2>SO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没指出SO2是否为标准状况,A错误; B、再通入SO2时发生的反应为SO2+I2+2H2O=H2SO4+2HI,实质上是SO2将I2还原为I-,体现了SO2的还原性,B错误; C、过量的KI与CuSO4在溶液中发生反应2Cu2++4I-=2CuI↓+I2,Cu2+作氧化剂,而I-被氧化为I2,CuI是还原产物,C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D正确。‎ 考点: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8. 已知X(g)+Y(g)2Z(g) ΔH<0。反应发生后,t1时达到平衡,t2时改变条件,t3时达到新平衡,则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 升高温度 B. 减小Z的浓度 C. 增大压强 D. 增大X或Y的浓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Z的浓度减小,X、Y的浓度增大,正确;B、减小Z的浓度,则t2时刻Z的浓度应小于原平衡的浓度,然后再增大,错误;C、增大压强,对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无影响,平衡不移动,X、Y、Z的浓度均不变,错误;D、增大X或Y的浓度,则在t2时刻X、Y的浓度应大于原平衡时的浓度,然后减小,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9. 在容积均为1L 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別放入铁粉并充入1mo1CO,控制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Fe(s) +5CO(g)Fe(CO)5(g)当反应进行到5min时,测得C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反应进行到5min时,b容器中v(正)=v(逆)‎ B.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常数:K(T1)>K(T2)‎ C. b中v(正)大于a中v(逆)‎ D. 达到平衡时,a、b、c中CO的转化率为b>c>a ‎【答案】C ‎【解析】A.5min时,b容器中的反应不一定是平衡状态,则v(正)、v(逆)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根据b、c2点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 根据图像,a可能为平衡状态,v(正)≥v(逆),b是平衡状态,b的温度高,因此b平衡时的反应速率大于a平衡时的反应速率,因此b中v(正)大于a中v(逆),故C正确;D. 根据B的分析,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达到平衡时,a、b、c中CO的转化率为a>b>c,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题,难度较大,注意从图像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条件改变导致平衡移动的特点。本题的突破口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为平衡状态。 ‎ ‎10. 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 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C. 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 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答案】B ‎【解析】A.构成的原电池中,该方法是将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A错误;B.根据图片知,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钢管道作正极,B正确;C.根据图片知,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错误;D.镁块作负极,电极反应:Mg-2e-+4OH-=Mg(OH)2↓,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明确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原理以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根据图片知,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金属和钢管、及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镁块作负极,钢管道作正极,从而钢管道得到保护。‎ ‎11. 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有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气体甲经过下图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 A. NH3、NO2、N2 B. NH3、NO、CO2‎ C. NH3、NO2、CO2 D. NO、CO2、N2‎ ‎【答案】B ‎【解析】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所以一定不存在,甲气体经过足量的浓硫酸,溢出剩余气体80毫升,说明一定有NH3存在,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有NO、CO2,排水法收集气体,广口瓶被上升的水注满,说明没有N2.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见气体的检验和性质,是一道气体的鉴别题目,难度不大.‎ ‎12. 向物质的量各有1mol的NH4Al(SO4)2和H2SO4混合稀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量随着Ba(OH)2 加入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O→A:H++SO42-+Ba2++OH-=BaSO4↓+H2O B. A→B:2Al3++3SO42-+3Ba2+ +6OH-=3BaSO4↓+2Al(OH)3↓‎ C. B→C:NH4++SO42-+Ba2+ +OH-=BaSO4↓+NH3·H2O D. D→E:NH4++ OH-=NH3·H2O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1mol的NH4Al(SO4)2和H2SO4混合稀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Ba(OH)2 溶液,A(1,1)可知,发生硫酸和氢氧化钡的离子反应;A→B发生硫酸根离子、铝离子与氢氧化钡的离子反应生成两种沉淀;B→C发生铵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氢氧化钡飞离子反应;C→D发生氢氧化铝的溶解离子反应;D→E没有离子反应发生,则A、O→A的离子反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A错误;B、A→B的离子反应为2Al3++3SO42ˉ+3Ba2++6OHˉ=3BaSO4↓+2Al(OH)3↓,B正确;C、B→C的离子反应为2NH4++SO42ˉ+Ba2++2OHˉ=BaSO4↓+2NH3·H2O,C错误;D、D→E没有离子反应发生,不能写出离子反应,D错误,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及图象分析 ‎【名师点晴】把握反应的先后顺序及图象中对应的离子反应为解答的关键,关于图像的答题技巧:①看面: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②‎ 看线:弄清线的变化趋势,每条线都代表着一定的化学反应过程。③看点:弄清曲线上拐点的含义,如与坐标轴的交点、曲线的交点、折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等。曲线的拐点代表着一个反应过程的结束和开始。‎ ‎13.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A. 在c(HCO3﹣)=0.1 mol•L﹣1 的溶液中:NH4+、AlO2﹣、Cl﹣、NO3﹣‎ B. 在由水电离出的c(H+)=l×l0﹣12 mol•L﹣1 的溶液中:Cu2+、ClO﹣、Na+、SO42﹣‎ C. 在加入铝粉产生 H2 的溶液中:SO42﹣、NO3﹣、Na+、NH4+‎ D. 在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SiO32﹣、CO32﹣、Na+、F﹣‎ ‎【答案】D ‎【解析】A. 在c(HCO3﹣)=0.1 mol•L﹣1 的溶液中, AlO2﹣可以与HCO3﹣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根离子,故这两种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 在由水电离出的c(H+)=l×l0﹣12 mol•L﹣1 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了酸或碱的抑制,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Cu2+不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而ClO﹣不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Cu2+和ClO﹣能发生互相促进的双水解反应;C. 加入铝粉产生 H2 的溶液,可能是强碱性的,也可能是酸性的,在酸性溶液中 NO3﹣可以把铝氧化,但不生成氢气;在碱性溶液中NH4+不能大量存在;D.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显碱性,SiO32﹣、CO32﹣、Na+、F﹣等4种离子可以共存于碱性溶液。综上所述,D正确,本题选D。‎ ‎14. 《科学美国人》评出的2016年十大创新技术之一是碳呼吸电池,电池原理如右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C2O42- -2e- =2CO2‎ C. 每生成1mol Al2(C2O4)3,有6mol电子流过负载 D. 随着反应进行,草酸盐浓度不断变小 ‎【答案】C ‎【解析】A项,该装置属于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 项,原电池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结合电池原理图可得正极反应式为:2CO2+2e-=C2O42-,故B错误;C项,每生成1molAl2(C2O4)3,负极有2molAl失去电子,共失去6mol电子,所以有6mol电子流过负载,故C正确;D项,根据正负极反应情况可得电池总反应为2Al+6CO2=Al2(C2O4)3,所以反应过程中不消耗草酸盐,故D错误。‎ ‎15.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3H24O6‎ B. 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9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 既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2CO3溶液反应 ‎【答案】B ‎.....................‎ ‎16. 常温下,有0.1mol/L的①氯化铵、②氯化钠、③醋酸钠三种溶液。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 ①与②比较:c(Na+)>c(NH4+)‎ B. ①中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l ─)>c(NH4+)>c(H+)>c(OH ─)‎ C. ①与②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c(Cl ─)=c(NH4+)+c(Na+)+c(NH3•H2O)‎ D. 向③中加入适量醋酸溶液,使溶液pH=7,则:c(CH3COO ─)>(Na+)‎ ‎【答案】D 考点:考查盐的水解,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混合液的物料守恒规律、电荷守恒规律的应用 ‎17. 常温下,已知:Ksp(AgCl)= 1.8×10-10,Ksp(Ag2CrO4)= l.1×10-12 以及Ksp Cu(OH)2] =2×10-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常温下AgCl 饱和溶液和Ag2CrO4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较:c(AgCl)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