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八中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南衡阳八中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 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并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地方官及僚佐,不许任职本地,而且三年一任,不得连任;地方官赴任,不许携带父母以及15岁以上的儿子。以上规定 A. 推动了官僚政治的确立 B.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C. 完善了科举制度的实施 D. 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 ‎【答案】B ‎【解析】根据“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三年一任,不得连任”,可知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正确;秦朝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A错误;材料与科举制无关,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与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无关,排除D。‎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三年一任,不得连任”,结合中央集权的含义和措施分析解答。‎ ‎2. 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A. 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 B. 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 C. 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 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 ‎【答案】D ‎【解析】AB不符合史实,周代王权与神权没有实现脱离,上述史官定位的变化不会影响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故排除AB;C 错在了“取决于”,应该是先有周代政治理性化的思考,才有史官角色意识的转变,故选D。‎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题干中提到了两个关于史官职责的信息,要求根据两者的不同(即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价,考生需要从变化的角度思考其影响或者评价是否符合史实或者符合逻辑,符合的即为正确答案,所以这是一个发散思维的题目。‎ ‎3. 以下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以下结论可以认定的是 年份 建置 作用 开皇三年 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 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 大业元年 开通济渠 连接洛阳与淮河 开元二十二年 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 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 ‎、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三年运米 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A. 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 D.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 ‎【答案】C ‎【解析】A材料无从体现。经济中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故B错。材料“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可知政治军事重心并未南移,故D错。材料反映的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而军事政治重心仍在北方,故C正确。‎ ‎4. 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说明南宋 A. 儒家伦理的普及化 B. 书院教育非常发达 C. 商业发达影响农业 D. 社会动荡人心败坏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南宋出现许多通俗教育读本,倡导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反映了理学思想逐渐普及,影响到民众生活,故A正确;通俗教育读本并不是学校的教科书,故B错误;材料反映了理学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和“商业发达影响农业”无关,故C错误;南宋理学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并不代表当时社会动荡人心败坏,故D错误。‎ ‎5.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等一系列商法,还以年利率6%的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办企业。这表明 A. 清政府开始了全面而深刻的近代化 B. 开始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C.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加重了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榨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材料只涉及促进商业发展的措施,“全面而深刻的近代化”不符合史实,排除A选项;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在鸦片战争后开始改变,排出B选项;根据材料“颁行了……一系列商法”“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援助私人办企业”可知,这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D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选项。‎ ‎6. 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可知当时 总督 巡抚 汉员 旗员 合计 议员 旗员 合计 ‎1837年 ‎3‎ ‎7‎ ‎10‎ ‎12‎ ‎8‎ ‎20‎ ‎1864年 ‎7‎ ‎3‎ ‎10‎ ‎19‎ ‎0‎ ‎19‎ A. 汉员比例上升实现了满汉平等 B. 出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局面 C. 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化 D. 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 ‎【答案】C ‎............‎ 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7. 一位学者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古代文学艺术大部分受到推崇,特别是小说、白话文学等更得到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诸子和佛学的研究在深化,恢复了它们应有的地位。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这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祟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传统与现代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继承传统文化的特质 ‎【答案】D ‎【解析】从“就以儒学来说,指出其价值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没有完全否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并没有抛弃儒学,而是对其进行发展与继承,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B选项与材料描述相悖;C选项错误,与材料的叙述不符。‎ ‎8. 1955年9月,陈云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中提出,在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须的设备和原料。这说明建国初期中国 A. 基本实现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 B. 力争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 C. 优先出口工业品的计划得以实施 D. 农业集体化运动保障了工业化建设 ‎【答案】B ‎【解析】A不符合史实;由“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须的设备和原料”说明通过工业化促进对外贸易、通过对外贸易推动工业化,故B正确;C、D材料无法体现。‎ ‎9. 罗马法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有些法学家甚至认为“一切定义,在法学上都是危险的”。材料说明罗马法 A.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 更加注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 D. 忽略了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答案】C ‎【解析】从“一切定义,在法学上都是危险的”可以看出,罗马法的法学家认为对事物的定义是容易出问题的,他们注重的是各个权能,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没错,但与题意无关;B选项错误,罗马法与商品经济之间关系没有那么密切;D选项错误,这种现象是故意为之,不是忽略。‎ ‎10. 十四世纪末,“每个人都看到:所有劳动人民直到面包师傅、所有梳羊毛工人、高利贷者、银钱兑换商和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那些持着长枪、佩戴徽章、骑着马出现于佛罗伦萨街头的骑士发现“他们可能遇到政府的干涉和许多嘲笑者。”这一现象说明,在佛罗伦萨 A. 追求社会地位的提高已成为社会主流 B. 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冲击着传统价值观 C. 商品货币关系提升了人们的社会地位 D. 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取向变得十分混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骑士制度实质上是中世纪的代名词,是一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十四世纪末,所有劳动人民都成为了骑士,说明新经济下其实已经变得平常化,那些持着长枪、佩戴徽章、骑着马被人们嘲笑正代表着传统观念遭到冲击,所以本题选B选项。A、C选项没有办法解释“嘲笑”的原因。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突出的是新旧观念的冲突,并未说明混乱。‎ ‎11. 十月革命以后的40多年间,苏联工业基本按照“民族”“国防”等原则布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经济地理领域学者主张“工业布局原则只能作为工业布局指导思想”的影响下,政府逐渐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上。这一变化反映苏联 A. 国际关系影响工业布局 B. 国际安全的危机基本解除 C. 开始重视工业发展规律 D. 试图彻底改革斯大林模式 ‎【答案】C ‎【解析】苏联工业基本按照“民族”“国防”等原则布局,体现出苏联重视发展重工业和加强国防力量,“工业布局原则只能作为工业布局指导思想”体现出工业布局要符合工业发展规律,故C正确;A不符合“工业布局原则只能作为工业布局指导思想”,排除A;20世纪60年代,世界还是美苏两极格局,美苏争霸激烈,B错误;D选项“彻底”表述不恰当,不符合材料,排除。‎ ‎【名师点睛】‎ 苏联20世纪60年代以前受国际形势影响,工业布局倾向于加强国防力量的需要,不符合工业发展规律,20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改革,逐步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探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工业布局。‎ ‎12. 据联合国统计,2004年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值达到7160亿美元,交易数达6134起,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特大交易有141起。这说明 A. 发达国家主导了全球贸易 B. 经济全球化发展存在阻力 C. 全球投资自由化得到发展 D. 国家间经济斗争日趋激烈 ‎【答案】C ‎【解析】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通过跨国公司实现交易,说明全球投资的自由化发展较快,故C项正确;从来没有体现出交易集中于发达国家,故A错误;阻力材料没有体现,故B错误;D中竞争激烈材料没有体现。‎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附近,为安置满族诸王、勋臣,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顺治元年十二月在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史称圈地令。顺治二年九月,清廷下第二次圈地令,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顺治四年正月第三次圈地,圈入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42府。三次共圈占土地约二百三十三万五千四百七十七晌零九亩(35万余项,一晌约15亩),“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妻李丑者携去,欲留者不敢携。其佃户无生者,反依之以耕种焉。”农民或流亡他乡,造成大量流民、乞丐的出现。清初战事频繁,所受地亩并未能悉心耕种,“致失耕种之业,往往地土旷废。”康熙八年(1668年)五月宣布停止圈地,准许壮丁“出旗为民”。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下令“嗣后永不许圈”,圈地正式告终。‎ 材料二圈地的现象很早就在英国发生了,不过到15世纪末羊毛价格迅速上涨时,圈地运动才大规模开展起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地主贵族最初圈占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薄持有农的份地。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他们变成新贵族,也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根据1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约占该郡土地2%,大部圈占地变成牧场。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加速了圈地的进行,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18和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269万公项共耕地和公有地。1845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中英圈地运动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圈地运动与中国圈地运动的不同并分析其成因及影响。‎ ‎【答案】(1)特征:持续时间长;阶段性渐进式推进;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政府作用显著。‎ 不同:英国的圈地运动是以渐进和缓的方式进行,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不是“暴力”本身而是经济力量。清初圈地是政府强制行为,带有极强的政治动机,缺乏经济动因的驱动。‎ 成因:英国毛纺织业的发展及对羊毛需求的增加是导致圈地运动的直接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渗透进农村是根本动力;政府立法推动。清初圈地目的是为了安置满洲贵族,解决l}旗官兵生计等以维护其专制统治;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影响: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大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清初圈地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解析】第(1)问,“共同特征”,由材料一二概括得出。材料一“顺治元年十二月在京瓷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史称圈地令”、材料二“圈地的现象很早就在英国发生了,不过到15世纪末羊毛价格迅速上涨时,圈地运动才大规模开展起来”得出持续时间长;材料一“顺治元年十二月在京瓷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史称圈地令……顺治二年九月,清廷下第二次圈地令……顺治四年正月第三次圈地,圈入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42府。……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下令圈地正式告终”、材料二“圈地的现象很早就在英国发生了,不过到15世纪末羊毛价格迅速上涨时,圈地运动才大规模开展起来……在宗教改革中,国王……也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加速了圈地的进行,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1845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得出阶段性渐进式推进;材料一“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妻李丑者携去,欲留者不敢携。其佃户无生者,反依之以耕种焉。”“农民或流亡他乡,造成大量流民、乞丐的出现”、材料二“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得出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两则材料都是政府主导的的圈地运动,因此政府作用显著。‎ 第(2)问,“不同”比较材料一二得出。材料一“为安置满族诸王、勋臣,解决八旗官兵生计”,材料二“15世纪末羊毛价格迅速上涨时,圈地运动才大规模开展起来” “大部圈占地变成牧场”得出英国的圈地运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力量而清初圈地带有极强的政治动机,缺乏经济动因的驱动。“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两国经济基础和圈地目的角度回答;“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大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清初圈地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概括归纳两则材料的共性和不同。本题概括的关键是“划分材料层次——分层提取信息——寻找共同和不同”。‎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后,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思想。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但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技的进步要依赖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每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 请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评述材料中关于社会进步原因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进行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进步推动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提高了中国的实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简单罗列四项以上史实,能举出四项以上史实及其积极作用)‎ 结论:科技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示例二: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宣扬人性的力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启蒙运动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引领理性时代的到来;中国近代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等思想解放过程引领近代中国不断探求强国之路;冲破“两个凡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等引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创新局面。(简单罗列四项以上史实,能举出四项以上史实及其积极作用)‎ 结论: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改革和革命,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咸丰五年(1855年)胡林翼被任命为湖北巡抚,他认为:民乱必由官贪,民乱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民,而是官的贪污腐败。他来湖北后,首先从整整顿吏治开始,对那些庸官、劣官,或治罪、或撤换。人称赞道:“由于林翼之忠诚,储才之远识,果然使湖北耳目一新,人才之盛冠全国,一时为各方瞩目。”与此同时,胡林翼通过改漕章、通蜀盐、整榷务等手段岁入四百多万两银子,这些钱主要用作湘军军饷。他对绿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去弱留强,经裁撤后的绿营只剩下4000多人,与此同时,胡林翼严整军纪,严惩官兵私逃和奸淫掳掠,并以山乡农民、猎户为勇,大力扩编湘军,同时建成了自己的嫡系部队——楚军。经过胡林翼改革,把湖北“天下第一破烂鄂”变成了吏治最清明,风气最正的“天下第一富强省”,史称“湖北新政”。‎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胡林翼“湖北新政”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胡林翼“湖北新政”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1)清代吏治腐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政府重用汉族大臣。‎ ‎(2)使湖北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为湘军提供了军饷,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助长了地方势力的膨胀,削弱了中央集权。‎ ‎【解析】依据材料中“官的贪污腐败”“被任命为湖北巡抚”等信息并联系晚清社会矛盾激化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等角度分析回答。‎ 评价历史人物从历史人物所作所为来说明,本题依据材料中“这些钱主要用作湘军军饷”“把湖北‘天下第一破烂鄂‘变成了吏治最清明,风气最正的’天下第一富强省’”的信息从“经济、军事以及政治”等方面归纳回答。‎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