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理科)
命题人:魏宏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 “过犹不及”
C. “仁者爱人”
D. “有教无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再认再现史实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是说自己通达事理而使他人也通达事理。与仁者爱人是一样的,自己首先是仁者,然后爱人。A项属于周礼;B项的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D项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这三项都不符合题干材料的观点。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
2. 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
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
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
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史学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①②③是事件的经过,④是对事件的认识、结论,因此属于历史评价的是④。故选D
3.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 人的平等权利
B. 人的善良本性
C. 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D. 人的自由平等
【答案】C
【解析】孔子的“爱人”和孟子的“政在得民”都是有阶级差别的,排除A、D;B只符合孟子的主张,排除B;三者都主张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故选C。
4.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一学说。
A. 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
B. 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
C. 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 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主张,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家衰败在所难免,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故B排除。材料信息的重点也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
5. 近年来,“穿越”成为文学、影视艺术创作的热门题材。如果让王守仁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可能达成共识的一项应该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 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蒙蔽
C. 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 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C两项为王阳明心学的观点,与朱熹观点不同,与题意不符,排除。朱熹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美德,但是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因而他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的“致良知”则认为人固有善性,但是被私欲侵蚀,所以需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故B项是王阳明、朱熹观点的共识,B项正确。D项是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不是两者的共识,与题意不符,排除。
6. 明末期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
A. 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 倡导君民共主思想
C. 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 挑战宋明理学权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末思想家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批判道学家的虚伪,挑战宋明理学权威,故D正确。李贽没有彻底否定孔孟之道,故A排除。李贽也没有倡导君民共主思想,故B排除。李贽不是批判道家学说,而是批判道学家,故C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
7. 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
B. “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
C. “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象征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
D. “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具备启蒙作用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并未提出社会革新的方案,他们依旧是在儒家思想的范畴下提出修补封建社会的弊病,这是由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力量还不够强大,难以冲破封建专制统治的牢固社会基础,故B项正确。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其中“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指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排除A项。明清进步思想是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排除C项。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对后世的社会启蒙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排除D项。
8.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
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 重实用
B. 重理论
C. 重民众
D. 重实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和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由“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可看出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的特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古代科技的特点。
9. 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 体现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C. 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 标志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能力。宋代是我国封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材 料中体现了在宋代出现了不同风格的书法家和作品,体现了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的现实。所以B正确。
考点:古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宋代书法
10. 陈寅恪的《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陈寅恪先生认为宋代的文化达到了顶峰,首先思想文化上是程朱理学;科技文化上四大发明中的三项都在宋代得到发展;在文学领域,宋词得到长足的发展;在艺术绘画上出现了风俗画。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地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宋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11. 明清时期佛山剪纸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甚至远销南洋各国。佛山剪纸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支持开辟海外市场
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航海技术的进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明末清初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丝织业发达的城市如苏州等,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清朝时有了缓慢发展,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明清时期佛山剪纸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甚至远销南洋各国受市场和交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且材料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专业化和远销海外的主要原因。 考点: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12.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 孟浩然
B. 杜甫
C. 李白
D. 王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材料中信息“盛唐”“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反映的是盛唐时期浪漫主义艺术,符合上述特点的是李白。故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唐诗
13.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A. 市民阶层壮大
B. 农民娱乐的需求
C. 文人士大夫的雅好
D. 宫廷贵族的消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眼是“社会根源”。题干中的这种艺术形式是词,它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市民阶层的壮大,故A项正确;B、C、D三项皆不是根源,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14.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 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 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 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
D. 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国粹京剧发展沿革历程的理解。京剧北京化应该是在乾隆年间,嘉庆、道光年间又和进京的汉调艺人合作,使西皮、二簧两种声腔合流,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经被北京市民承认,成为人民最喜爱的舞台艺术,并很快风靡全国,A说法正确。昆曲是戏曲之祖,京剧取各种戏剧之长而成,京剧不是“戏剧之祖”,排除B项。京剧的形成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后,并非是元末初创,也非在康乾鼎盛,故排除CD两项。故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等剧种的展发与地位
【名师点睛】京剧的艺术特点:
(1)主要内容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个行当的化装都有一定的谱式。
(3)表演艺术上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
(4)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
(5)演奏器乐上用锣鼓、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
(6)“字正腔圆”的唱腔、念白中渗透着诗、词的文学情韵,亮相和定型给人以雕塑的美感。
(7)兼容并蓄、融会贯通、不断融合。
(8)逐渐程式化、大众化、世界化。
15.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
A. 反对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 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
C. 承认神灵的权威,反对发现“自我”
D. 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希望人们建立道德价值观念,具有美德;从而智者学派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D项正确。反对研究自然界并不是材料的主旨,而是强调通过建立道德价值观念,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排除A。苏格拉底没有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B项说法错误,排除。苏格拉底提倡人发现自我,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排除C。
16. 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A. 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B. 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 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D. 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答案】C
【解析】根据“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表明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促进思想解放,故C正确;A与材料无关;B、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7.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的不同点是
A. 新教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
B. 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
C. 都受文艺复兴的影响
D. 都反对因行称义
【答案】B
点睛: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功能强大,是高考命题的常见题型。解答本题须找准比较角度,如设问要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的不同点”,运用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的内容,逐一分析即可知道答案。
18. 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
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
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卢梭是法国人,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读者不可能不了解卢梭的学说,故①错误;“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意思是《独立宣言》既来自卢梭,也来自洛克,故②错误;“人人生而平等”等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1776年的《独立宣言》发表时,法国启蒙运动方兴未艾,当时法国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故③正确;“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即天赋人权,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出现,也在法国哲人们的笔下出现,说明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思想
19. 神创说和进化论是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进化论思想最终取代神创说的根本原因是。
A. 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B.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
D.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神创说和进化论思想。进化论思想取代神创说反映了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选B,其他选项非根本原因,注意根本原因从经济角度和生产力角度去思考。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原因
20. 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 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 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 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答案】A
【解析】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特点是以数学为表达形式,材料中“17世纪一位科学家”说的就是牛顿,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故A项正确。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属于近代物理学的成就,B项中的“现代”说法错误;太阳中心说是哥白尼的理论,C
项错误;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牛顿的经典力学
点睛: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21. 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 信息时代的到来
B. 理性时代的到来
C. 蒸汽时代的到来
D. 电气时代的到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更明亮”、“而不是害怕大自然的黑暗”可以知道这一发明是关于电灯之类照明工具的出现,这需要电的发明和使用才可以实现,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D符合题意,故选D。ABC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电的发明和使用
22. 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这个流派是指。
A. 古典主义文学
B. 浪漫主义文学
C. 现实主义文学
D. 现代主义文学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看,这个流派的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再现社会风貌,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社会罪恶,属于西方文学的现实主义流派,故选C。浪漫主义文学发掘人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与材料描述的特点不符,排除B。古典主义学流派结构严谨,技巧规范,排除A;现代主义是各种反传统反理性的流派的总称,强调表现自我,用
多元的方式来表达主观感受,排除D。故选C。
23. 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音乐是和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的深刻思想、人类的命运、神与大自然、对自由的期望以及善与恶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该音乐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古典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A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世纪”和“对自由的期待以及善与恶的斗争联系在一起”可以联系所学,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和情感表达,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一致,故A项正确。现实主义音乐的特点是突出社会现实;古典主义注重形式,讲究协调,强调风格高雅;现代主义音乐的特点是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具有大众性。故BCD错误。
24. 下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
A. 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B. 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C. 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
D. 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依据时间信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从图中人物形像的左右差别,以及电影讽刺基调和人们机械化的生活,图2反映的是该电影揭示工人在工业社会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故B项正确;该电影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弊病,排除A项;从电影的背景与内容可知,即电影描绘的是世界经济危机后期工人的生活状况,C项排除;该电影为喜剧,D项“以悲剧手法”说法错误。
考点: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25. 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扬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B. 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
C. 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
D. 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比较。根据所学知识,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因此出现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而19世纪末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因此也没有使思想得到深刻的解放。所以答案选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维新思想产生的根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根源
26.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等阶段,其中最早提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的是
A. 林则徐地主阶级抵抗派
B. 李鸿章地主阶级洋务派
C. 郑观应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D. 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以郑观应为首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和外国进行商战,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故C项正确。以林则徐为首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没有涉及学习政治制度,排除A项。以李鸿章为首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兴起洋务运动,没有涉及学习政治制度,排除B项。以康有为为首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但迟于早期维新派,排除D项。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西学东渐的历程,紧扣设问要求“最早提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27.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A. 主张民主共和
B. 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 挽救民族危亡
D. 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解读材料,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得出这样的认识: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在思想领域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完成辛亥革命该完成而又未完成的反封建任务,即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内容
28. 有人在评价毛泽东时说:“综观中国历史,他是目前最伟大且最有智慧的人,因为他在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民族独立的失败中,找到了成功之道。”这句话反映了毛泽东思想能够产生的原因之一是
A. 社会经济的发展
B. 总结以往经验教训
C.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毛泽东的革命实践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因为他在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民族独立的失败中,找到了成功之道”可知,毛泽东是在总结以往各阶级、阶层及中国共产党屡次斗争失败的经验后,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B项正确。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经济条件,但与材料强调毛泽东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思想条件,但与材料强调毛泽东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不是强调毛泽东的革命实践,而是强调毛泽东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排除D项。
29. 某同学在历史小论文中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人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定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1969年,美国人发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这篇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 “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 “论科技造福人类”
C. “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D. “论科技与冷战的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处于美苏争霸时期,苏联发射飞船,美国发射登月飞船,这是两个国家争霸的表现同时又与空间科技发展有关,故论文的题目应该是论科技与冷战的关系,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科技是否是第一生产力,而是强调科技与冷战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的科技发明是美苏争霸的表现,与科技造福人类无关,排除B项。战争包括冷战与热战,而材料明显强调美苏之间的冷战,排除C项。
30. 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降低
B.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
C. 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成果
D. 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到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工科院校的培养能力显著增强,改变了旧中国不能培养配套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落后状况,这些为即将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好了准备。所以答案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建国初期的高等教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孔庙大成殿,上有清康熙帝所题“万世师表”
材料三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揉和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中康熙帝题写“万世师表”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
【答案】(1)礼、仁、中庸之道。
(2)目的:利用孔子思想维护统治。原因: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系统;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宝贵的遗产。
【解析】(1)根据材料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信息可从礼、仁、中庸之道等方面概括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2)第一小问,关于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利用孔子思想维护统治方面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孔子开创了古代教育的传统、孔子留下的文化遗产等方面分析作答。
32.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亚尔伯蒂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奥古斯丁
材料三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伏尔泰
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孟德斯鸠
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张是谁提出的?如何评价他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矛头指向。
(3)根据材料三,概述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
(4)材料所述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答案】(1)冲破神的意志束缚,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2)思想武器:人文主义。矛头指向:宗教神学。
(3)主要观点:“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4)共同特点: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解析】(1)根据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可知是普罗塔哥拉的观点。关于对该观点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冲破神的意志束缚、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等方面思考作答。
(2)根据材料二可知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矛头直指天主教神学思想。
(3)根据材料三“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即可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可从理性主义方面回答启蒙运动的核心。
(4)根据上述材料可知,材料一是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材料二是文艺复兴,材料三是启蒙运动,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共同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教材中关于古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其中图一、图三的发明分别推动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
(2)“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请任选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弊。
【答案】(1)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代:图一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图三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蒸汽机的发明、运用,利——为工业、交通运输提供新动力,弊——导致环境大气污染;
汽车的发明、运用,利——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人员等交流,弊——导致交通拥堵、大气污染;
计算机及网络的发明、运用,利——促进地区间、人员间交流沟通更加便捷,弊——网络沉迷等。
【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图一是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图二是笔记本电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图三是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图一的蒸汽机使用把人类带到蒸汽时代,图三的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到电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