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
数学试卷(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集合,若,则实数的值是
A. 1 B. 2 C. 3 D. 2或3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则;故选C.
2. 已知复数,满足,则复数等于
A. 2i B. 2i C. 2+i D. 2i+ 2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得;故选A.
3. 下列函数中,满足在上单调递减的偶函数是
A. B. C. D.
【答案】C
4. 点P(2,5)关于x+y+1=0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 (6,3) B. (3,-6) C. (-6,-3) D. (-6,3)
【答案】C
【解析】设关于的对称点为,则,解得,即关于的对称点坐标为;故选C.
点睛:点关于点对称、点关于直线对称是常考题型,也是其他对称问题的基础,点关于点对称的实质是利用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进行求解,点关于直线对称的实质是该直线是两点连线
段的垂直平分线.
5. 圆锥的底面半径为a,侧面展开图是半圆面,那么此圆锥的侧面积是
A. 2 B. 4 C. D. 3
【答案】A
【解析】设圆锥的母线长为,由题意,得,即,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故选A.
6.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正三棱柱(其高为2,底面三角形的底边长为2,高为)截去一个同底面的三棱锥(其高为1)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故选C.
7. 设x,y满足,则z=x+y
A. 有最小值-7,最大值3 B. 有最大值3,无最大值
C. 有最小值2,无最大值 D. 有最小值-7,无最大值
【答案】C
【解析】将化为,作出可行域和目标函数基准直线,当直线向右上方平移时,直线在轴上的截距增大,由图象,得当直线过点时,取得最小值,无最大值;故选C.
点睛: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作出可行域、目标函数基准直线与可行域边界的倾斜程度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而本题中易错点在于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边界后,将可行域画成封闭三角形,导致“既有最大值,也有最小值”的错误结果.
8. 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直线且,“”是“”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充分性:若,则存在过直线的平面与不平行,所以充分性不成立;
必要性:若,则平面内的任意直线都与平行,则必要性成立,
所以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9. 已知命题,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当时,,则命题为假命题,令,因为,即函数在区间内存在零点,即有解,即命题为真命题,则为真命题;故选B.
10. 数列的前n项的和满足则下列为等比数列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当时,由得,即;当时,由得,两式相减,得,即,则,又,所以数列是以3为首项、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故选A.
点睛:已知数列的首项和求的通项公式是高考常见题型,其关键是合理构造新数列为等比数列,其思路为:将化为,令,解得,即数列为等比数列.
11. 已知O为△ABC内一点,且若B、O、D三点共线,则t的值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设线段的中点为,则,因为,所以,则,由三点共线,得,解得;故选B.
点睛:利用平面向量判定三点共线往往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三点共线;
②为平面上任一点,三点共线,且.
12. 如果圆上总存在到原点的距离为的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到原点的距离为的点的轨迹为圆,因此所求问题转化为圆与圆相交有两个交点,两圆的圆心半径分别为,
,所以,解不等式得的取值范围是,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 函数,的图像恒过定点P,则P点的坐标是_____.
【答案】
【解析】令,解得,且恒成立,所以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
故填.
14. 如果直线与直线平行,那么a的值是_____.
【答案】-2
【解析】因为与直线平行,所以,解得;故填.
点睛:已知直线和,
①若直线,则且;
②若直线,则.
15.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为a、b、c,若a、b、c成等比数列,且,则的值是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成等比数列,所以,由正弦定理,得,
因为且,所以,则
;故填.
16. 已知为正实数,直线与曲线相切,则的取值范围是___
【答案】
【解析】设直线与曲线相切于点,因为,所以,即,则
,又因为为正实数,所以,且在内为减函数,所以,即的取值范围为;故填.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设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60项的和T60.
【答案】(1)(2)
试题解析:(1)∵ 数列满足 ⋯⋯①
∴时, ⋯⋯②
①-②得,即
当时,适合上式,
∴
(2)令,即
∴
∴.
点睛:裂项抵消法是一种常见的求和方法,其适用题型主要有:
(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求前项和:;
(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求前项和:
;
(3)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求前项和:.
18. 已知向量,,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及取得最大值时对应的x的值;
(2)在锐角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为a、b、c,若,求三角形ABC面积的最大值并说明此时该三角形的形状.
【答案】(1)最小正周期为π,最大值为,(2),等边三角形
【解析】试题分析:(1)先利用诱导公式化简的坐标,再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二倍角公式及配角公式化简表达式 ,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2)先利用求出角,再利用余弦公式、基本不等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求解.
试题解析:(1)由已知得,又
于是
∴ 的最小正周期为;
当,即 ,的最大值为.
(2)锐角三角形中,由(1)得
∴ ,∴
由余弦定理知 ∴
即 (当且仅当时取得等号成立) ∴,
∴当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时面积取得最大值为.
19. 如图点P为矩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PA⊥平面ABCD,
点E为PA的中点,
(1)求证:PC∥平面EBD;
(2)求异面直线AD与PB所成角的大小.
【答案】(1)见解析(2)90°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证明线线平行,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2)利用找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再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进行求解.
试题解析:(1)如图连接与交于点,则为的中点,又为的中点,
∴
∵平面,平面
∴平面.
(2)因为平面,而平面
∴, 即
又为矩形,则
又,∴平面, 则,即
∵,∴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即为.
20. 已知椭圆过点,离心率是,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求直线l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点在椭圆上、离心率进行求解;(2)先利用点差法求出直线的斜率,再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再分别求出该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求解.
试题解析:(1)由已知可得
, , 解得, ∴椭圆的方程为
(2)设、 代入椭圆方程得,两式相减得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 可得直线的方程为
令可得
令可得
则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21. 已知函数,(其中为在处的导数,c为常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方程有且只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求常数c的值.
【答案】(1) 单调递增区间是单调递减区间是(2)或1
【解析】试题分析:(1)求导,先令求出,再利用导函数的符号变换判定函数的单调区间;(2)由(1)得出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再通过极值的符号进行求解.
试题解析:(1)由得
令得解得
∴,而,
由的图像知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2)由(1)知
∴方程有且只有两个实数根等价于或者
∴常数或,
请考生在第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请写清题号。
22. 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在极坐标系中,已直曲线,将曲线C上的点向左平移一个单位,然后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得到曲线C1,又已知直线,且直线与C1交于A、B两点,
(1)求曲线C1的直角坐标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
(2)设定点, 求的值;
【答案】(1)曲线是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2)
【解析】试题分析:(1)由x=ρcosθ,y=ρsinθ,x2+y2=ρ2,化曲线C1的方程为(x﹣1)2+y2=1,再由图象的伸缩变换可得曲线C1;
(2)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C的方程中,得到关于t的二次方程,运用韦达定理,参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
试题解析:
(1)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即∴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曲线是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
解(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的方程中得,
设对应的参数为、∴,
∴.
23.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定义域;
(2)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R,求m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m=5和对数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可得到:|x+1|+|x﹣2|>5,然后分类讨论去绝对值号,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2)由关于x的不等式f(x)≥1,得到|x+1|+|x﹣2|>m+2.因为已知解集是R,根据绝对值不等式可得到|x+1|+|x﹣2|≥3,令m+2<3,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试题解析:
(1)由已知得当时, 不等式等价于以下三个不等式的并集
或 或
解得定义域为.
解(2)不等式即
即
∵恒有
不等式的解集为
∴解得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有两个基本方法,一是运用零点分区间讨论,二是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法一是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法二是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将绝对值不等式与函数以及不等式恒成立交汇、渗透,解题时强化函数、数形结合与转化化归思想方法的灵活应用,这是命题的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