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牛耕技术开始出现于春秋时期,A错误;一件青铜牛尊无法证明战国时期青铜铸造业发达,B错误;材料表明在战国时期已经有牛耕,因此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男耕女织的生产经营方式,D错误。
2【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关中为沃野”“秦以富强”,结合所学可知,该水利工程是郑国渠,③处于关中地区,故C正确;①②④均不在 “关中”,故排除A、B、D。
3【答案】D
【解析】D选项为唐朝的曲辕犁,属于农业生产工具,符合题意。A选项为唐朝出现的筒车,属于灌溉工具,不是农业生产工具; B选项是西汉时期播种用的耧车,二牛抬杠耕作方法出现在西汉,故A、B、D选项排除。
4.【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主要信息是古代种麦、豆等农作物的时节,说明传统农业注重农时,故A选项正确;材料不是体现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故B不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政府行为,故C错误;材料体现的农作物种类不是主要信息,故D错误。
5【答案】B
【解析】晋商经营票号是在清朝;珐琅彩瓷器出现于明清时期;交子出现于北宋时期,故A、C、D错误。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故B正确。
6【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的家庭手工业的特点,它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故B正确;田庄手工业是豪强地主控制经营的满足田庄自身需要的手工业,是集体生产的形式,不是“生产分散”,故A错误;官营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高,是集中生产,故C错误。民营手工业的产品多在市场销售,故D错误。
7【答案】B
【解析】从根本上而言,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因素是封建制度,这一制度下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且政府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的政策也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因此,A和C只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部分原因;传统的思想的束缚不是根本原因,D错误。
8【答案】A
【解析】材料“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反映了明清时期农副产品大量投入市场,说明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故A正确;材料没有将不同时期晋商的经济地位进行比较,不能说明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故B错误;区域位置并不是商业贸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故C错误;材料没有将长途贩运贸易与其它贸易形式对比,不能说明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故D错误。
9【答案】B
【解析】唐代随着商品经济发展,部分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但不能说唐代城市经济、政治功能分离,A错误;运河是沟通南北经济的纽带,材料中运河沿岸的南北方城市都发展迅速,得益于南北方的经济交流,B正确;此时经济重心还在北方,C不符合史实;D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0【答案】C
【解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指奴隶社会时期的井田制下,全国的土地都归天子所有。战国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西周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直接反映了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故答案为C。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1【答案】C
【解析】小农善于经营,可以上升为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可以上升为大地主,大地主不善经营,也会降为小地主,甚至佃农,也就是说每个人经济地位的沉浮,主要取决于是否善于经营,这就会使所有人在经营上下功夫,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地位,这体现了封建经济内的竞争性,C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个人经济地位处于变化中,发展不稳定,而不是封建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排除A项;B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没有体现自耕农是封建经济的主体地位,D项不符合题意。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皆背本趋末”可以看出汉初抑商政策不能完全阻碍商业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阻碍社会经济发展,A选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正是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官商勾结,C选项排除。
13【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达•伽马船队到达印度是沿着迪亚士船队非洲探险时开辟的航线进行的,故D项正确;《马可・波罗行记》激发了欧洲人的寻金热,这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无关,故A项错误;奥斯曼帝国控制商路造成了东西方贸易的困难,从而迫使新航路的开辟,但没有引发天主教鼓励向东方传教,故B项错误;西欧国家开始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后期,而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是在16世纪,故C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明朝时期中国远航不是出于经济目的,而是出于政治目的,主要是中国实行小农经济模式,封闭性较强,西方航海家远航是出于经济目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此,中西方经济结构的差异导致中西航海指导思想不同、影响不同,B不是根本原因, D正确,;自然条件不是导致影响不同的根源,A错误;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
15【答案】A
【解析】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纺纱机",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此后,在冶金、采矿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故A正确。]
16【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世界性的城市化进程也开始了”这是突出工业革命的世界影响,故选C;材料的主旨并非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殖民侵略,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市场的信息,排除D。
1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出现,资本家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工资,体现了资本走向集中,适应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资本家与银行的结合使得金融资本形成,故B正确,资本的获取并非只有银行贷款一种手段,故C错误。结合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A选项;D与材料无关。
18【答案】B
【解析】东印度公司推动了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建立,比如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托拉斯等垄断组织操纵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要求瓜分世界,二者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故B正确;托拉斯等垄断组织,适应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东印度公司在工业革命以后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殖民垄断公司、垄断组织对经济欠发达的欧洲国家也有不利影响,C选项表述太绝对,错误;东印度公司是政府干预的产物,这种垄断贸易公司有政治特权,而托拉斯等垄断组织没有政治特权,排除D。
19【答案】C
【解析】电报和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使世界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密切,故C正确。材料信息与世界市场的分工无关;18世纪中期英法七年战争后,印度逐步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是在18世纪中期,故A、B、D错误。
20【答案】B
【解析】材料核心信息: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科技应用。即科技应用取决于社会环境,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核心信息,排除;C
项说法违背材料信息,排除;D项说法违背材料信息,是“超前”而非“滞后”,排除。
2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D选项符合题意。电力工业是重化工业中的一种行业,A选项排除。B选项没有解释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排除。交通运输业属于服务业,不属于工业生产结构,C选项排除。
22【答案】D
【解析】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性质的企业:俄商的顺丰砖茶厂属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汉阳铁厂属于洋务企业,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和继昌隆缫丝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者同时并存,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多样性特征,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所以答案选D。
23【答案】B
【解析】由图标数据看出,1893~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生产资料比重上升,消费资料比重下降,结合所学知识,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所需生产资料增加,B选项正确。材料没有与其他国家对外贸易数据进行对比,无法得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A选项排除。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选项时间不符合“1893~1910年”,排除。甲午战后,列强侵华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D选项错误。
24【答案】C
【解析】 “抵羊”牌毛线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畅销全国的名牌产品,但并未垄断市场,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反映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进程,故B项错误。1932年宋裴卿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并将毛线产品的商标取名为“抵羊”,此时也正是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和发展时期,故C项正确。群众性抵制洋货运动早已兴起,故D项错误。
26【答案】(1)原因:海禁政策导致海盗增多,威胁统治;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开海;海禁政策影响沿海百姓生计。(6分)
进步作用:保障了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白银货币化;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6分,任答3点即可)
(2)不同:晚明在拥有独立完整的主权的前提下,主动开海通商;近代受西方列强侵略,主权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被迫开海通商。(4分)
影响:推动了以口岸为中心的近代区域市场的发展和近代市场关系的形成;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传统手工业破产,客观上为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创造条件;方便了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把中国变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6分,任答3点即可)
【解析】(1)依据材料“隆庆开海局面之所能够形成,主要是因为明穆宗及其朝廷了解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的关系”、“顺应了一些有识之士要求适当开海的呼声”、“福建地方大员一再奏请在该省开海,是基于‘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的生活传统”从海禁政策导致海盗增多,威胁统治、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开海、海禁政策影响沿海百姓生计等角度概括晚明贸易政策调整的原因。依据上述问题的作答及材料“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的
生丝及纺织品、陶瓷器、漆器等工艺品、矿产品及金属制品、水产品、农产品等等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南亚各港口。”结合所学从保障沿海民众生活和社会稳定、促进白银货币化、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等角度分析指出晚明贸易政策调整的进步作用。
(2)依据材料二中“中国被迫开放贸易并按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原则建立通商口岸和租界”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晚明在拥有独立完整的主权的前提下,主动开海通商,而近代是受西方列强侵略,主权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被迫开海通商。依据材料“为条约通商贸易体制提供了一种制度化的保证”、“条约通商体制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口岸为中心的近代区域市场的发展和近代市场关系的形成。”结合所学从推动了以口岸为中心的近代区域市场的发展和近代市场关系的形成、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传统手工业破产,客观上为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创造条件、方便了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把中国变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附庸等角度分析近代条约通商贸易体制对近代中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27【答案】视角一的说明: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这一答案也可给分) (2分)
视角二的说明:横向看-----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也使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2分) 纵向看-----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2分)
视角三:血腥暴力掠夺:西班牙、葡萄牙对美洲等地的掠夺和屠杀印第安人;三角贸易贩卖黑人奴隶。(3分)
殖民争夺:17世纪荷兰打败葡萄牙等国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7世纪到18世纪英国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殖民战争,打败西班牙、荷
兰、法国等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3分)
28【答案】(1)途径:洋务派创办的官办企业;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创办的近代企业;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企业(6分)
(2)特点:地区分布不均衡:沿海多,内地少; 行业分布不均衡: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极为薄弱。(4分)
(3)原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内战的破坏;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苛捐杂税;官僚资本的压迫。 (8分)
【解析】第(1)小问,图表中的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可以得出一种途径是洋务派创办的官办企业;图表中还有陈启源和方举赞,他们是中小地主和商人的代表,因此可以得出一种途径是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等投资创办的近代企业;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企业这一条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第(2)小问,材料二中的图表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可以得出特点之一是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少且不均衡;材料一中创办的企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可以得出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第(3)小问,根据材料给出的时间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37—1949之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内战的破坏,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苛捐杂税,官僚资本的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