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
2018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题 卷 2018.1
历史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原创)西周时期,诸侯王世袭即位时必须由周天子重新加封,并要赏赐以级别很高的礼品。卿大夫与
近臣继承官职也要周王“重加册命”。这体现出西周时期
A.专制皇权开始出现 B.宗法血缘色彩强烈
C.政治等级秩序明显 D.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2.“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主张,与该思想相近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B.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3.(原创)东汉顺帝年间,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确立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的制度。儒生出
身的孝廉考经学,官吏出身的则考公文。这反映了东汉时期
A.察举制已名存实亡 B.官员选任资格注重品学兼优
C.儒家思想遭遇挑战 D.才学成为选官的最重要依据
4.(原创)山西恒山悬空寺建于北魏后期,建筑包括禅房、
太乙殿、送子观音殿、三教殿等。最高层的三教殿内,
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共居一室。这种建筑风格
反映北魏时期
A.建筑水平达到了古代顶峰
B.佛教在中国境内迅速传播
C.儒学已失去社会主流地位
D.“三教合一”的发展潮流
5.唐武则天及中宗时常有皇帝直接敕封官员之事,这种官员的任命状是墨敕斜封的,有别于经由中书省的
朱笔正封敕命。时人讥称此类官员为“斜封官”。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中书省拥有官吏任免权 B.专制皇权失去最高权威
C.集体议政机制得到认可 D.宰相辅政制度名存实亡
6.公元751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在中亚怛罗斯发生战争,唐军战败被俘2万余人,其中包括一些手工工
匠。学者季羡林称此次战争是“中阿之间第一次技术转移”,该技术最有可能是
A.造纸术 B.火药 C.人工磁体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7.“汉儒多言礼,宋儒多言理。”在朱熹的注释中,“仁”被重新界定为“爱之理”,王阳明则将“良知”
界定为天理。这说明宋明理学家
A.否定了汉儒的仁礼之道 B.对社会人伦秩序看法不一
C.探求自然万物本源之道 D.以新的视角阐释传统儒学
8.(原创)下图所示是北宋苏轼的行书代表作《寒食帖》,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书的五言诗作。全贴字
字间断,但在笔意上字字相连,“寓忧患之意于点画使转之中”,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据此可
推知
A.宋代文化政策高压专制 B.宋代书法开始成为自觉的艺术
C.宋代书法崇尚有意无法 D.行书是宋代最盛行的书法类别
9.在元人叶子奇《草木子》一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有一个说法:“管行政的中书省是我的左手,管军
事的枢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这两手的。”这反映了
A.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 B.官僚政治的工具性
C.行政效率的大大提高 D.三权之间相互制衡
10.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从空谈“心性义理”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
科学技术史、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上述现象
A.具有强烈的早期民主色彩 B.说明儒家经典权威受到质疑
C.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取向 D.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
11.乾隆四十一年,清政府将降清的原明朝官员编入《贰臣传》。其中,投降后一直忠于清朝的,编入甲编;
在清朝为官但心怀怨恨的,编入乙编。这主要反映了
A.清王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B.政府力图构建封建道德标准
C.改朝换代造成了思想领域混乱 D.清王朝重视文化典籍的编撰
12.“准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12个战略要地派兵驻扎;北京到大沽的炮台一律拆除;天津周
围20里之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表明
A.列强侵略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
C.列强改变了瓜分中国的做法 D.清政府放弃一切自强努力
13.“他们没有能够利用清王朝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长期存在的、很难解决的矛盾,阻止两者相互勾结反
对自己”,“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有利于集中力量打击主要敌人清王朝,避免两面受敌。”材料评价
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4.从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中,能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汽车
1896年
1909年
1928年
A.开辟为通商口岸有利于城市发展 B.近代中国基本实现近代化
C.上海最先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近代中国东西部均衡发展
15.(原创)1896年梁启超发表《西学书目表》,著录译书约300种,分西学(电学、化学等)、西政(官制、法律等)、杂类(游记、报章等)三大类。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出现全盘西化的思想倾向 B.译书水平的不断提高
C.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D.变法维新的时代呼声
16.(原创)1920年初,陈独秀在武汉发表演说,指出必须“实行共同劳动工作,不使无产的苦、有产的安
享”;“不使田地归私人传留享用,应归为社会的共产”。这可直接佐证当时
A.封建礼教正统地位严重动摇 B.知识分子关注社会改造问题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的主流
17.(原创)历史地图可以直观体现历史的发展演变。下列历史地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 ③①④②
18.(原创)从1935年4月起,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在武汉周围100公里范围内建立环形工线。到1936年8
月,已设立了野炮掩体36处、观测所12个、兵员掩蔽部3个等,此外还完成了战时通信系统建设。国
民政府的意图是
A.应对日本的不断侵略 B.加强“围剿”红军
C.夺取武汉会战的胜利 D.削弱地方军阀势力
19.(原创)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选出的18名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6人,其他非党人
士12人,其中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中间分子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一做法
A.表明中国政治民主化基本实现 B.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确保土地革命得以顺利开展
20.右图是漫画家廖冰兄创作的一组时政漫画的一部分。
其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B.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C.抗日战争胜利
D.三大战役胜利
21.(原创)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
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这一认识
A.表明新中国建设已摆脱了苏联模式 B.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基础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2.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故事书、越剧、话剧、相声等形式,大力
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这是为了
A.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营造舆论氛围 B.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C.庆祝朝鲜战争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 D.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
23.据中国网刊载:1973年,毛泽东委托民主人士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台湾人士接触,商谈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事宜。1975年,年迈的蒋介石思乡心切,委托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密约毛泽东访问台湾。这些做法
A.表明两岸之间矛盾基本消除 B.彰显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C.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D.宣告了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24.普罗塔戈拉认为,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思想,认
为“所有的信徒都是牧师”。二者的主张都
A.打破了天主教会权威 B.凸显了理性至上观念
C.肯定了个人的自主性 D.有利于人的道德完善
25.“文学是时代的镜子”。右图所示东西方两部文学巨著,
其产生的相似社会背景是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宗教神学束缚思想
C.人文主义成为社会思想主流
D.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26.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
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
降为总数的27%。上述变化表明当时
A.人文主义思想传播迅速 B.宗教改革沉重打击天主教会
C.法国是欧洲的文化中心 D.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普及
27.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
同样,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
A.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 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
C.推动了欧洲的民主政治进程 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28.1610年,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曼纽尔·迪亚士在《天问略》中文版中告诉中国读者,最近一位著名的西方
智者已经设计制造了一个极好的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月亮看起来放大了1000倍,土星的光环也清晰
可见。下列评价与这位西方智者的科学贡献相符的是
A.揭示了生物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 B.建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
C.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D.为现代物理学提供理论基础
29.“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以及
结合体中每一个体的自由。在卢梭看来,达成这一目的最好的方式是
A.订立社会契约 B.保障信仰自由
C.推行三权分立 D.废除私有制度
30.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些思想家谴责理性主义把感情的自发性、人的个性、天才的灵感从属于冷冰冰的理性
化规则,他们把其看成是法国的文化霸权。材料意在强调
A.启蒙运动阻碍了思想解放 B.启蒙运动根植专制传统
C.理性主义摒弃了人文主义 D.对启蒙运动的人文反思
31.(原创)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下列属于这种思潮的作品是
A B C D
32.“他们把绘画止步于视觉感知,痴迷于阳光下的色彩世界,从而彻底改观了西方写实绘画的色彩效果和
造型观念。”这一评论针对的美术创作实践
A.受到了影视艺术的直接影响 B.重视表现光色变幻中的客观物象
C.宣告了现代主义美术的诞生 D.追求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形式
第Ⅱ卷 (综合题 共52分)
本卷共3小题,第33题25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5分,共计5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唐代中央官学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地位最高的国子学招收文武官员三品以上子孙等共300名,太学招收五品官以上子孙等共500名,四门学的学额则部分由庶民俊异者充之。国子学按《周礼》、《尚书》、《论语》等经别分班学习,太学、四门学也设五经博士讲授儒学经典。律、书、算三学的课程则主要学习律令、书法、算术等专业知识,分别规定有具体课目和修学年限。
——摘编自高时良《中国古代教育史纲》
材料二 1904年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颁行新学制,规定中学堂科目包括修身、读经讲经、外国语、算学、物理及化学、体操等12门,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占有较大比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取消读经讲经课,规定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仿照日本、美国学制实行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开始承认女子受教育权利。
——摘编自张卫民《中国教育纪元的断代工程》等
材料三 1977年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 172倍多,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中央官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学校教育的新变化,并简述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7分)
34.(原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历史证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程,既包含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升华,又须摆脱传统文明糟粕成分的禁锢和束缚;既要保持自身文化的营养,又须汲取外来文化的活力。东西方再造文明,方法都是积极汲取古今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继承了旧文明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一种崭新的文明。
——徐坚《文明的再造与复兴》
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围绕“文明的再造与复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外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5.(原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127年金朝攻灭北宋,疆域扩大至中原地区,但内部制度却是女真旧制、辽制、宋制并存。中央实行勃极烈制度,由女真完颜氏贵族共治国政。1135年金熙宗即位后,起用
降金宋臣,以唐宋制度为依据推行汉官制度。其中确立的新中央行政体制,特别是宰辅之制,是金朝推行汉官之制取得的巨大成功。“尚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是谓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是谓执政。”尚书省作为宰辅机构,统辖整套行政机构,其中最主要的是六部,六部职能与唐朝基本一致。金熙宗的官制改革遭到诸多女真大贵族的激烈反对,新的汉官之制直到海陵王正隆元年(1156年)才最终完成,整个过程历时十七年。
——摘编自李锡厚、白滨《辽金西夏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金熙宗官制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熙宗官制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
命题人:张宏森
审题人:张琦 李霞
2018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
历 史 参 考 答 案2018.1
1-5 CABDC 6-10 ADCBD 11-15 BCAAD 16-20 BDABC
21-25 CDBCD 26-30 ADCAD 31-32 AB
33.(25分)
(1)特点:分设不同类别学校,国子学地位最高;具有封建等级特征;主要教授儒家经典,也涉及部分专
业知识;规定了修学课目及年限。(6分)
影响: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维护统治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4分)
(2)变化:学习西方近代教育制度;注重自然科学与实用技能课程,弱化儒学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
人才而不是封建官吏;给予女子受教育的权利。(4分)
关系:社会的发展变革推动教育发展,清末新政和民国的成立促进近代教育发展;近代教育的发展有
利于培养实用人才,解放思想,推动社会发展。(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要求双向探讨。4分)
(3)原因:高考制度的恢复;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
迅速发展。(言之成理酌情给分,7分)
34.(12分)
论题:文明的再造推动文明的复兴。(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
阐述: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冲击了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潮流。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学习西方民主政治,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新文化运动宣扬西方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大大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解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文明,近代中国逐渐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14、15世纪,欧洲出现文艺复兴,知识分子借助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批判中世纪天主教神
学世界观,宣扬人文主义,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近代科学的发展。宗教改革宣扬“因信称义”和先
定论,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权威。启蒙运动直接批判君主专制,倡导自由、民主、平等和法治,描
绘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蓝图。此外,欧洲还吸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所有这些推动欧洲逐渐走出中
世纪,建立起近代资本主义文明。
评分标准:建议采用分层评分,按照一等(10—12分)、二等(7—9分)、三等(4—6分)、四等(0—3
分)记分。评分角度主要看:所提论题是否符合要求、指向明确;所举史实能否与论题构成逻关系、史实分析是否准确;逻辑是否清晰、严谨,文字是否通顺。
35.(15分)
(1)特点:重用汉族官员,以唐宋制度为依据学习汉官制度;在中央行政体制方面取得较大成功;遭到旧
势力阻挠反对,过程艰难。(6分)
(2)意义:结束了内部多种制度并存的混乱状态,推动金朝官制体系发展完善。提高行政效率,打击旧贵
族,加强专制皇权。学习汉族先进制度,促进女真政权的封建化发展。促进女真族与汉族的融
合,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