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陕西西安一中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 阿里巴巴金融对小微企业实行贷款,目前已有了几十万家用户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了贷款。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如果不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将会很快被时代所抛弃。实际上,信用模型的建立并非偶然,它受到技术、资金、设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其中最易被忽略、但却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社会关系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 成功企业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腾讯微信从一开始的大量用户的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发展,先是社交平台后来发展到支付平台,最后是理财,最终涉足金融领域,这些都和社会资本初步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针对金融服务领域,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能够提升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有效降低违约率,降低交易成本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它需要被银行所重视。‎ 虽然小微企业的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攀升速度比较快,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满意度仍然很低。对于信贷来讲,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有着较大差距,普惠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而传统金融则注重盈利性。中小企业贷款,由于抵押担保的信用程度比较低,信息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称,贷款机构的风险成本相对而言较高。此外,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小,因此,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显然并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政府为了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奖励措施,但是仍旧不能有效弥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 营业点数量少、业务经理人数有限是国有银行推行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但是互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为普惠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几年,银行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缺乏主动性,加上完全脱离了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新的、操作更为便捷的支付形式的出现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急需借助互联网来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应对互联网金融下几何级增多的客户量。传统的商业银行逐 渐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同时紧跟互联网潮流开设了各自的银行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开放与连接。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难点就是信息成本较高,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该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在不断壮大,其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使得供应链金融可以得到高效发展。供应链金融脱离了仅仅针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通过深化和核心企业的合作,结合贸易背景实行真实的审查,在中小企业交易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基础上,提供配套金融业务。在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基础上可以极大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 ‎(选自《互联网金融之问——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现在与未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金融行业由于没有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受到互联网金融不断蚕食,即将被时代所抛弃。‎ B. 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均旨在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传统金融以盈利性为主,而普惠信贷则以社会性、公益性为主。‎ C. 传统的商业银行应紧跟潮流,借助网络实现操作业务平台的扩展,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的同时,还可开设银行微信公众号。‎ D.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所有难点问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1、2两段,以腾讯微信的发展为例,论证了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无论对互联网金融还是对传统金融都是极为关键的因素。‎ B. 文章第3段,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的差距,论证了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的优势,论证了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的必要性。‎ D. 文章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论述了传统金融存在的弱点,目的是为了阐明现代互联网金融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和美好前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聚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建立社会诚信资本。‎ B. 政府采用多种办法来推行普惠金融的发展,考虑到贷款存在的风险与损失,还是处于不情愿状态。‎ C. 传统商业银行急需借互联网开展业务,源自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缺乏主动性和完全脱离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便捷酌支付形式的出现。‎ D. 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供应链金融的高效发展'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深化与小微企业的合作。‎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 ‎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比如此题C项就是无中生有。‎ ‎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推理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的差距,并不是为了论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而是为了论证传统金融的弱点和不足。所以选B项。‎ ‎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原文“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A项,颠倒顺序,应先建立社会诚信资本,然后才会有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所以选A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清水湾 阎连科 ‎①世界是相异相悖的。‎ ‎②北京很夸张地把湖称为海,不知是见识所致,还是狂傲的结果。都城嘛,也许是应该的。 云南那,那么巨大的湖,竟就叫为池,相比北京就真有边陲仆从的感觉了。而港岛的东陲西贡, 有一地方叫作“清水湾”,以中文和中原的世俗文化去理解,清水湾既是一地名所赐,那就一定缘于一条河流的弯道和弯道所箍围的村落。潺潺水澈,袅袅烟青,如同一首诗或是一篇富有韵致的散文吧。‎ ‎③然而,清水湾并没有那河水的湾流和坎烟。原来在山上——原来香港是岛也是山;原来世上的岛屿都是山;原来世上所有的岛山都是被海裂从地下挤压出来的肿岩而被时间拂抚为世间杂乱、闹垢中的一点点的洁净和圣清——原来香港也是这样儿。而落寞在西贡山上的清水湾,现在却还持重禀赋,无瑕玉守成这样儿。在一片岛山云雾里,匿藏了香港固有村屋中的“丁户房”和山脉间的筋道与人烟。那房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丑;无所谓现代、传统和落伍,它就那么方方正正,半高不高,千篇一律地守着它的颜色、模样和岁月,承继着自己的记忆与文化。九龙、港岛那里的繁闹是在它的窗眼下面开始的。整个香港云空中的摩楼、飞机和百余年的建设、纷争、怒斗与潜吵,也都被它完整地收拾、摆放在它的记忆里,如同一位百岁老人,整齐地收藏在他的杂物箱中的旧发卡和废锅勺。时间于它就像无始无终的海,记忆于它就是海里的点点岛码和礁石。时间比记忆长到无法说,一如大海比起岛屿大到无法说。可是那又怎样呢?虽然你生了我,而我依着你的嘱托,默默地守着和活着,持之以恒地记忆着,当你需要人类的物是物非、人是人非时,不是还要到我的百宝箱中去翻找、取用和挪拿吗?‎ ‎④我活着,就是为了记忆。被遗落,则是为了更好地记忆和证明。‎ ‎⑤当记忆丰满、久远到如同一座岛屿上四季不衰的翠青时,我就长生了,如同海水、山脉、时间、星辰、云流和土地。清水湾就是这么去想的,也是这么去做的。这么守在繁闹香港西贡边远的山皱里,如被时间设置在荒芜间的路标和岁月中桩钉不锈的钉子。取名清水湾,并不依着一 条四季不息的河,也不取悦于一首诗或一篇文,而是那么散散撒撒,坐落下来的一处处的村屋,一丁户又一丁户的老房。大家都一概儿环湾赋形,依光走向,面对着阔大云连、无边无际,又水碧云澈的海——原来村村户户都拥有一片这样的海。原来清水湾间的村屋丁户们,竟都坐落在一湾碧澈的海边和山间的林木里。因为这样它才叫了清水湾。一湾儿海水和海水中错落有致的一个又一个的岛,都是时间的永存和常翻常新、永远翻掀不尽的老挂历。有海不说海,如同北京和云南,是湖不说湖。但它把自己拥有的大海谦为一湾时,却没有滇池那种卑气和仆从心,也没有北京的北海、中南海那样称谓的狂傲和虚浮心。“湾”是一种态度、性情和人格力;“清”是一种守持、禀赋和魂灵性;而“水”,就是常人、常 心,那与谁都是一样的普罗大众了。‎ ‎⑥清水湾,真是一个好名字。‎ ‎⑦从前年到了这儿后,朋友和同仁就使我心遂所愿地每年都到这儿来,如朝圣的人每年都到西藏去,都到耶路撒冷的圣山与圣墙的下面。然后呢,清水湾就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而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去处和心终之地了。如同一个农人终于认定深山中的一棵枯枝老树,它不是一棵树,而是一棵神树。‎ ‎(选自‎2017年6月21日《扬子晚报》)‎ ‎4.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世界是相异相悖的”开头,既统领了全文,又引出北京把湖称为海、云南把湖称为池,再引出清水湾这个叙述对象。‎ B. 清水湾坐落在一片岛山云雾里,虽然落寞,但仍保留着人世间杂乱、闹垢中的一点点的洁净和圣清。‎ C. 作者介绍清水湾取名时,将其与北海、中南海、滇池比较,突出它没有卑气和仆从心,也没有狂傲和虚浮心的特点。‎ D. 结尾写作者自从到香港后就年年带着朝圣般的虔诚来到清水湾,体现了清水湾在其心目中的分量。‎ ‎5. 文章的第③④⑤自然段在叙述清水湾时,多次变化了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请结合全文探究“清水湾”的深厚意蕴。‎ ‎【答案】4. A 5. 第③段先用第三人称的“它”,然后转为第一人称的“我”;第④自然段中用的是第一人称的“我”;第⑤自然段中先用第一人称的“我”,然后用第三人称的“它”。用第三人称的“它”来叙述清水湾的现状与历史,这种叙述采用全方位的视角表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客观地展现了清水湾,说服力强。而用第一人称的“我”,抒发出对清水湾的情感,亲切自然。不同人称的转换,有利于更好地叙述、描写与抒情,使 行文更加活泼,产生独特的艺术表达效果。 ‎ ‎6. ①清水湾是香港历史的记忆与文化,整个香港云空中的摩 楼、飞机和百余年的建设、纷争、怒斗与潜吵,都被它完整地收拾、摆放在它的记忆里;它守候着自己的颜色、模样和岁月,承继着自己的记忆与文化。②清水湾体现的是一种态度、性情和人格力;是一种守持、禀赋和魂灵性;是常人、常心。③清水湾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而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去处和心终之地,是人们心灵的精神家园,朝拜的圣地。‎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统领了全文”分析错误。从文中的内容来看,后面重点是放到了对清水湾的叙述上,因此只有引出下文的作用。故选A项。‎ ‎5. 试题分析:题干是“文章的第③④⑤自然段在叙述清水湾时,多次变化了人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节中这样说:“时间于它就像无始无终的海,记忆于它就是海里的点点岛码和礁石。时间比记忆长到无法说,一如大海比起岛屿大到无法说。可是那又怎样呢?虽然你生了我,而我依着你的嘱托,默默地守着和活着,持之以恒地记忆着,当你需要人类的物是物非、人是人非时,不是还要到我的百宝箱中去翻找、取用和挪拿吗?”第④节说“我活着,就是为了记忆。被遗落,则是为了更好地记忆和证明。”第⑤节说“当记忆丰满、久远到如同一座岛屿上四季不衰的翠青时,我就长生了。”由此可见这三节中的人称变化比较复杂,答题时需要先理清人称是如何变化的。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人称变化的作用。第③自然节先用第三人称的“它”,然后转为第一人称的“我”,第④自然节中有采用第一人称的“我”,第⑤自然段中先用第一人称的“我”,然后有采用第三人称的“它”。要想明确三节中不同人称的作用,要先知道三种人称各自的作用。最后再结合文章三节的内容分析此处人称变化的作用:用第一人称的“我”,抒发出对清水湾的情感,亲切自然。而用第三人称的“它”来叙述清水湾的现状与历史,这种叙述采用全方位的视角表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客观地展现了清水湾,说服力强。不同人称的转换,行文活泼,有利于更好地叙述、描写与抒情。 ‎ ‎ 点睛:明确三种不同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我”的作用:1、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2、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3、使情景显得更为真切;4、便于抒发感情和进行心理描写;5、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6、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第二人称“你(们)”的作用:1、增加亲切感;2、直抒胸臆;3、抒情更强烈,更有感染力。第三人称“他(们)、她(们)、它(们)”的作用:1、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2、有比较广阔的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记叙。‎ ‎6. 试题分析:题干是“请结合全文探究“清水湾”的深厚意蕴。”本题考查探讨作品的深厚意蕴的能力。作品的意蕴是指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属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构成“意蕴”的主要方面。随着读者不同视角和层面的转换,更能发现作品的新意蕴。命题者选择“清水湾”这个关涉全文意蕴的词来让考生探究。换言之,透过“清水湾”看考生能体悟到文本哪些重要、深刻的意蕴。探究深刻意蕴就是看文本中选取了哪些 不同材料,这些材料背后有无深刻的东西,它一般指向材料背后的时代、社会、文化、传统、观念以及民族心理、时代精神和人文性等深刻的东西。因此,做此类题要注意“清水湾”在文中出现之处。除了关注“清水湾”在标题之处,还要联系全文主旨来探究其深厚意蕴,尤其要关注跟“清水湾”有关的议论性语句,答案极有可能在这些语句中提取或概括出来。阅读第三节说“它就那么方方正正,半高不高,千篇一律地守着它的颜色、模样和岁月,承继着自己的记忆与文化。九龙、港岛那里的繁闹是在它的窗眼下面开始的。整个香港云空中的摩楼、飞机和百余年的建设、纷争、怒斗与潜吵,也都被它完整地收拾、摆放在它的记忆里”,阅读这些文字可概括出:清水湾是香港历史的记忆与文化,整个香港云空中的摩楼、飞机和百余年的建设、纷争、怒斗与潜吵,都被它完整地收拾、摆放在它的记忆里,它承继着自己的记忆与文化。第五节说“‘湾’是一种态度、性情和人格力;‘清’是一种守持、禀赋和魂灵性;而‘水’,就是常人、常心,那与谁都是一样的普罗大众了。”所以清水湾体现的是一种态度、性情和人格力,是一种守持、禀赋和魂灵性,是常人、常心。第七节说“清水湾就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而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去处和心终之地了”,是人们心灵的精神家园,朝拜的圣地。‎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7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倾向付费领域分布 倾向领域 专业资料 文学书籍 教育文章 时事新闻 健康心理 其他资源 份额 ‎36.30%‎ ‎21.70%‎ ‎15.60%‎ ‎13.50%‎ ‎9.10%‎ ‎3.80%‎ 数据KS5U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10月13日 材料二:‎ 今年6月,《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正版的应用程序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超出限定再行查询需要支付40元使用费。自去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内容平台和自媒体,纷纷推出了知识付费产品,一时间语音问答、会员订阅、直播课程等知识服务爆红。是谁在为这些付费内容买单?记者调查发现,年轻人在享有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大,正成为付费阅读中越来越具话语权的群体。‎ 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护的力 度。尤其是连续多年的“网剑行动”有效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与互联网商业靠吸引流量、构建庞大生态系统变现的模式相比,知识付费因其投入成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而备受个体创业者欢迎,也契合了当下国内的创新创业热潮。‎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年11月23日 材料三:‎ 但问题不在于解答是否令人满意,而是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只要我点点鼠标、花点儿小钱,所有我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我得到了答案,却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换句话说,我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就拿到了答案,痛快倒是痛快,但我怀疑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上瘾。‎ 用户之所以愿意付费阅读,除了要获取某些急需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学习有所成长,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求。知道了某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下次碰到问题,你照样一筹莫展。知识多和思考能力强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3日 材料四:‎ 为知识付费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有人担心为知识付费会造成网络用户间因经济因素而不平等,其实,互联网对知识的普及化程度一直在加深,我们获取各类信息也更加容易。但是,信息的数量不等于知识的精度和深度,为知识付费所对应的信息服务主要是后者。‎ 网络提供知识的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模式以信息全面广博为特征,另一种模式则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前者多采用免费服务,信息上传和分享者并不求经济回报。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无法满足于普及型的信息提供,如果想知道的东西在百度、谷歌上能轻松查到,知识精英也就不存在了。对那些渴望得到更精准、更前沿信息的人来说,有针对性地付费获取知识,无疑是最佳选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07月27日 ‎7. 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侧重于用户需求角度,分析2017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的倾向领域的份额比例,能对我国内容付费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B. 材料二通过《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的例子引出内容付费的发展盛况,对其快速发展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其在我国的广阔前景。‎ C. 材料三侧重于分析内容付费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是作者个人的冷静思考,但也具有一定的 普遍意义,这必将在客观上限制其发展。‎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专业资料和文学书籍两类的用户倾向占到将近六成,表明我国内容付费的消费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 B. 年轻人在对文化的消费中是具有话语权的群体,这与他们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对于内容付费的支出有很大关系。‎ C. 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具有投入成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等特点。‎ D. 付费阅读提供的碎片化解答方式,难以满足消费者通过学习有所成长的需求,答案知识和思考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E. 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而以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为模式的知识必须付费后才能得到。‎ ‎9. 对于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你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文本分析概括。‎ ‎【答案】7. C 8. BD ‎ ‎9. ①国家层面要加大网络版权保护力度,②鼓励相关商家合理发展。‎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C项“这必将在客观上限制其发展”没有依据,无中生有。尽管它存在作者所说的不足之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消除其消极影响。‎ ‎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A项中“表明我国内容付费的消费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说法错误,这类人可能占的比例较高,但还有其它身份的人群。B项中“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不正确,原文中只是说二者变现方式的差别,并不是说互联网商业模式不符合国内创新产业热潮。E项中“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说法错误,原文中“多采用免费服务”。‎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提出对于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的建议,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如可以从国家层面、商家层面、消费者等方面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然后在材料中找到相关的依据。如从文本材料一、二、四来看,商家要想发展,只有让消费者愿意消费,并且从消费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即更全面的内容、更优质的答案、更合理的价格。‎ 点睛: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如本题从文本材料三来看,作为消费者个人来讲,需要从内容付费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是也要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袁公可立,字礼卿,以英年成进士,理苏郡报最①,召入西台。既上稍厌诸激聒,政府动以“卖直沽名”抑正论。公乃抗疏曰:“近年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夫卖直者退则不直者进沽名者斥则毁名者庸。”抗疏归。‎ 凡公值事,多长算,得大体,洞于要会。方为苏理时,湖州董宗伯以厚赀为乱民所窘,哄甚,两台檄公解之。公至,即博收讼牒下各县以杀其势,徐取一二倡乱者抵法,事遂定。‎ 又值倭警,吴中豪子弟王士绣、乔一琦辈驰骤自命,怨家诋为不轨。两台急诇之。公独谓是狂生,无他。卒谳不得实,乃已。众谓公长者也。‎ 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公问沈帅曰:“李性忠固公所用人,令何状?”沈帅百口保其无他。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于是公之整暇②再见之矣。‎ 又公为苏理时,以汛期出海澨③。有李弁者邀公饮,示三倭刀。公谛视还之。后半载,报海上擒倭二十人,覆夷器,则三刀俱在。公心疑之。亡何而琉球贡使至,称数月前有飘舟坠此岸,出其人视之,则皆琉球也。众咸谓公神明。‎ 又公为苏理时,郡守石昆玉以廉直忤中丞。中丞露章劾之。事下四郡,四郡推公秉笔,公伸牍尽雪其冤,同列为缩项。公曰:“吾自任之!吾奈何以上台故诬贤太守?”谳成,对中丞诵之,其声琅琅。中丞愧甚,举屏自障。公读法声益厉,中丞遂自劾去。众咸谓公强项也。‎ 及在御史台,值他御史触上怒,将廷杖,诸御史诣政府乞伸救,辅臣以上意为辞。公于末坐抗声曰:“特相公不肯耳!”辅臣拂然。先是雷震景德门,公上疏陈阚政,如郊祀、讲朝六七大事,章未下。政府用是谪公,再收再黜,以底于削甚哉!救之罔效也!‎ 寿至七十有二卒。卒之前夕,有巨星陨西南,坠地有声。‎ ‎(《明史•节寰袁公传》)‎ ‎【注】①报最:旧时长官考察下属,把政绩最好的列名报告给朝廷。②整暇:形容既严 谨而又从容不迫。③海澨:海滨之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夫卖直者/退则不直者进/沽名者/斥则毁名者庸/‎ B. 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夫/卖直者退/则不直者进/沽名者斥/则毁名者庸/‎ C. 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夫卖直者/退则不直者/进沽名者/斥则毁名者庸/‎ D. 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废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概目为卖直沽名/夫卖直者退/则不直者进/沽名者斥/则毁名者庸/‎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抗疏,古代指臣子向皇帝上书直言。如“匡衡抗疏功名薄”中,以“匡衡抗疏”暗指自己因抗疏触怒皇上。‎ B. 讼牒,诉状,封建社会打官司的文书。讼,诉讼;牒,诉状,也常指古代官府的往来文书。‎ C. 琉球,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出使琉球群岛,诏书中称其琉球,当时的琉球实际上是中国的属国。‎ D. 御史,古代行政官职,自秦朝至清朝,专为史官性质的官职,是负责掌管文书、记录时事的官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袁公年轻时考中进士,任苏州府推官,官员考察时政绩第一,被召入西台。当时皇上不喜欢大臣频繁议论朝政,袁公却直言上疏,得罪皇帝而罢官。‎ B. 袁公为官时,倭寇出没,吴中一带豪侠青年王士绣、乔一琦等人迅速集结,以保家护国自许,却遭到仇家诬告而入狱。袁公替他们辩解,从而洗清了冤屈。‎ C. 袁公在苏州府任职期间,中丞因郡守石昆玉忤逆了他,竟然公开奏章内容来弹劾陷害石昆玉,袁公不畏权势,秉公执法,为石昆玉雪冤,中丞终自离职。‎ D. 袁公曾上疏针砭朝政时弊,抨击京郊祭祀大典、皇帝的早朝讲读等六七项大事,加之触怒辅臣,而被贬职,再用再贬.最后竟然被削职为民。‎ ‎13. 把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下四郡,四郡推公秉笔,公伸牍尽雪其冤,同列为缩项。‎ ‎(2)值他御史触上怒,将廷杖,诸御史诣政府乞伸救,辅臣以上意为辞。‎ ‎【答案】10. D 11. D 12. B ‎ ‎13. (1)事情交付四郡处理,四郡的官员推举袁公执笔(处理此事),袁公依法书写供状为石昆玉洗雪冤屈,同僚们都十分害怕。‎ ‎(2)碰到别的御史触怒了皇帝,将要受到廷杖的责罚,各位御史都到内阁为这位御史求情,辅臣把皇帝的意思作为理由拒绝了。‎ ‎【解析】‎ ‎10. 试题分析: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虚词、特殊句式等断句。如,句中的“圣怒”“ 夫卖直者退”等词语,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D御史,古代行政官职,自秦朝至清朝,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的官吏。‎ 考点:理解常见古代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B“后来是袁公替他们辩解,从而洗清了冤屈”错,根据原文,是认为他们不过是狂放不羁的青年,没有其他事情。后来经过两台官员审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事情才停止。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 ‎)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袁公名可立,字礼卿,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苏州府推官)治理苏州,官员考察时以政绩第一上报朝廷,被召入西台(官署名)。这时候皇上有些厌恶大臣频繁地议论朝政,朝廷动不动就以“卖直沽名”压制正当的言论。袁可立直言上疏道:“近年来,大臣们的言论很多,言辞激烈直率,以致触怒了皇上,因此罢黜的官员不下一百人,而且都说是‘卖直沽名’。这些正直敢言的官员都被斥退,而不正直的人却能得到升迁;爱惜名节的官员遭罢免,而坏名声的官员却能得到重用。”因直言抗疏(遭罢官)归里。大凡袁可立经手处理事情,都有长远的考虑和安排,深得事物的要领和精髓。‎ 袁可立为苏州府推官时,浙江湖州罢官在家的前礼部尚书董份,因为广敛资财被乱民围攻,闹得非常厉害,两台官员下文书授权袁可立处理此事。袁可立到任后,立即广泛收集诉状分发到各县衙门以削弱哄乱的声势,然后缉捕一两个带头闹事的人依法处理,事件很快得到平息。‎ 正当倭寇出没战备吃紧的时候,吴中一带豪侠青年王士绣、乔一琦等人自命保家护国,他们的仇家向官府诬告他们图谋叛乱。两台官员马上对他们侦查勘问。唯独袁公认为他们不过是狂放不羁的青年,没有其他事情。后来经过审查果然没有发现什么,事情才停止。大家一致认为袁可立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袁可立在登莱的时候,正值元宵节大宴宾客,忽然有报说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要谋反,众位负责监察之责的官员听到这消息都很害怕。袁可立问沈有容大将:“李性忠本来是你任用的人,这人怎么样啊?”沈有容满口担保没有问题。袁可立说:“我本来也知道他没什么问题,只是暂且让他解除兵权休息一下吧。”由此又一次看到袁可立处事的严谨而又从容不迫。‎ 袁可立任职苏州府推官时,在汛期出海(到海滨)巡查。有一个李姓军官邀请袁可立宴饮,席间出示三把精美的日本武士刀。袁可立接过刀仔细查看后返还于他。半年后,有战报说在海上擒获倭寇二十人,并搜查到很多倭人的物资,那个军官让袁可立看过的三把日本武士刀也在这次的上报之列,因此袁可立很是怀疑。不久,琉球来朝廷进贡的使者到了,说几个月前曾有船只随风漂流到这边,把那些人放出来给他看,贡使一眼便看出他们都是琉球良民。众人都称赞袁可立明智如神。‎ 当其为苏州府推官时,太守石昆玉因为廉洁刚正而得罪应天巡抚(李涞)。巡抚公开奏章内容对石昆玉进行弹劾陷害。事情交付四郡处理,四郡的官员推举袁公执笔(处理此事),袁公书写文书卷宗为石昆玉洗雪冤屈,同僚们都十分害怕。袁可立说:“万事由我一人承担。我怎么会因为上司的淫威来诬陷贤明的太守呢?”案件调查完毕,袁可立对李巡抚宣读供状,声音铿锵有力。巡抚十分羞愧,以屏风遮住颜面。袁可立宣读的声音更加洪亮严厉,巡抚无地自容不得已自己弹劾去职。朝野上下都称颂袁可立是一个刚正不屈的好官。‎ 袁可立在御史台任职的时候,碰到别的御史触怒了皇帝,将要受到廷杖的责罚,各位御史都到内阁为这位御史求情,辅臣把皇帝的意思作为理由拒绝了。袁可立在后面高声说道:“只是宰相不愿意吧!”辅臣闻听此言恼羞成怒。在此之前,景德门被雷击,袁可立上疏针砭朝政时弊,譬如京郊的祭祀大典、皇帝的早朝讲读等六七项大事,奏章没有往下分发。朝廷因此事将袁可立降职,再用再贬,最后竟然被削职为民,百官相救也无效。‎ ‎(袁可立)七十二岁时去世。去世的前一天晚上,西南方向有一颗很亮的星体陨落了,这颗星落地时有很大声响。‎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 陈与义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 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 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注释】本诗作于建炎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作者避乱于岳州。‎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起句平缓,叙述了写诗的地点、时间以及诗人对环境的感受,次句“恨醉迟”则是以饮酒难醉言内心愁绪之深。‎ B. 颔联紧承首联,写燕子不耐阴雨,而海棠却能立春寒中,经雨不谢。这里的“燕子”“海棠”既是眼前之景,又别有寓意。‎ C. “天翻地覆伤春色”一句,写巴陵气候变化无常,虽已是春日却犹有冬日之寒,诗人因而不免生出天翻地覆之感,为眼前凄迷的春景而感伤。‎ D. 尾联二句为全诗作结。“白竹篱”是眼前所见实景,“湖海阔”则既指眼前景物,也指由此眼前之景所联想到的广阔世界。‎ E. 本诗和杜甫的《春望》相比,语言风格相似,表情达意中都能够体现出“清新俊逸”的语言特点。‎ ‎15. 《简斋诗笺又叙》中评说陈与义诗“其忧国爱民之意,又与少陵无间”。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这一特点。‎ ‎【答案】14. CE 15. 诗人在诗中都表达了深沉而强烈的忧国爱民之情。陈诗先叙事,写自己流寓他乡之愁;接下来描摹凄迷春景,寓情于景,抒国破家亡之悲,感慨悲壮。‎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赏析及手法鉴赏。C项“巴陵气候变化无常”错误,虽见春色,犹有感伤。E项“清新俊逸”的语言特点错误。‎ ‎1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分析。结合题干提示,“其忧国爱民之意,又与少陵无间”。首先,理解“忧国爱民”的表现,然后分析两者的相似之处。诗人在诗中都表达了深沉而强烈的忧国爱民之情。陈诗叙事,写自己流寓他乡之愁;描摹凄迷春景,抒国破家亡之悲。‎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浩然《过故人庄》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山村风光,勾勒出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2)李白在《蜀道难》中极言跋涉攀登之难,在听到悲鸟、杜鹃的哀鸣之后,不禁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答案】 (1). 绿树村边合 (2). 青山郭外斜 (3). 蜀道之难 (4). 难于上青天 (5). 使人听此凋朱颜 ‎【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合”“青”“郭”“蜀”“凋”“朱颜”等字,要理解字意去记忆字形。情景默写要注意审题。‎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 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情景默写要注意情景的默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沿途经过湿地公园、大鹿岛、大孤山等9大景区,即使不去景区,一路上也可以看尽鸭绿江的秋色,江河日下,分外美丽。‎ ‎②梁家辉是个出色的多面手,各类角色都能驾轻就熟,变化丰富,可塑性相当强,是演技精湛的实力派。‎ ‎③明智者应以开阔的胸怀对待人生,以乐观的心情对待苦难,胸怀豁达开朗。无故加之,不怒;猝然临之,不惊。心平气和,随遇而安,不为苦难所害。‎ ‎④这篇文章漏洞百出,并且多处用词不当,被编辑视为不刊之论,只能退稿处理。‎ ‎⑤吴亦凡参加burberry大秀,在接受“新浪时尚”采访中,吴亦凡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地讲起了自己参加过的四次大秀的经历。‎ ‎⑥一边是风流倜傥而品行高迈的众名士,一边是千娇百媚而又冰清玉洁的众小旦,对月吟诗,清歌妙舞间,所存唯有一份爱美之心而已。‎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③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①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语境中望文生义。②驾轻就熟:做事从轻松的着手,由熟悉的开始。比喻技艺娴熟,毫不费力。符合语境。③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符合语境。④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精准得当、无懈可击。语境中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了。不合语境。⑤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不能作状语,且与“讲起”重复累赘。⑥风流倜傥:指人有才学而不拘礼法;风度潇洒文雅,卓越不凡;一般用来形容有才情、潇洒不凡的人。符合语境。故选B。‎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已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他人、群体、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B. ‎ 中国提出亚太地区安全构架理念,不是要推倒现有的安全机制框架,而是对现有亚太安全机制进行调整、完善,补充基于双边同盟的亚太安全理念的局限和不足。‎ C.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不断面世。‎ D. 都江堰政府在“放水节”中施行“拿来主义”,本着融合传统历史文化、国际潮流为原则,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对“古法治水”仪式创新升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和辨析。B项动笔搭配不当。“补充”与“局限”不搭配,可把“补充”改为“弥补”。C项滥用“随着”,造成主语缺失,去掉“随着”。D项“本着触合传统历史文化、国际湖流为原则”句式杂糅,应改为“以融合传统历史文化、国际潮流为原则”或“本着触合传统历史文化、国际湖流的原则”。所以选A项。‎ ‎19. 下列实用文体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人于昨日在小区花园捡到一个黑色钱包,里面有人民币185元。-----(《招领启事》)‎ B.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聘者,请将足下简历、联系方式邮递至本厂。-----(《招聘启事》)‎ C. 希望广大读者惠寄“今日话题”和“文化茶座”两个栏目的文章。-----(《征稿启事》)‎ D. 本人昨日在操场丢失一手提袋,内有校服一套,拾到者重金感谢。-----(《寻物启事》)‎ ‎【答案】C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方言对应的是多元化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最典型的是一些地方曲艺,如花鼓戏、相声等,往往是依托于方言的背景,方能展现其特色与魅力。那么①_______,其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将随之凋零。所以,仅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层面,我们也需要保护方言。不过,在主张“共同语言”的现代社会,②_______,仍然存在不同意见的交锋。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如语言学家周有光曾指出的,“大都会必然是用全国的各种语言甚至是世界的各种语言”。言下之意,③_______。但保护难度大,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任由方言消逝,如何保护才是关键。‎ ‎【答案】 (1). ①一旦方言衰败 (2). ②是否有必要保护方言 (3). ③保护方言其实是很难的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要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先要知道横线上下句的意思。上句说“最典型的是一些地方曲艺,如花鼓戏、相声等,往往是依托于方言的背景,方能展现其特色与魅力”,指出是方言。根据横线下一句是“其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将随之凋零”这句话,推出第一个空可填写“一旦方言衰败”。在主张“共同语言”的现代社会,什么“仍然存在不同意见的交锋”?而由“存在不同意见的交锋”这句话推知第二个空可填写“是否有必要保护方言”。最后一句说“大都会必然是用全国的各种语言甚至是世界的各种语言”,这句话是说“保护方言其实是很难的”,这正是第三个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 ‎2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丹霞地貌”形成原因的四个关键词语。(不超过10个字)‎ 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堆。随着沟崖面的坍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柱、缓坡丘陵等地貌。在红色砂砾岩层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 ‎【答案】抬升、侵蚀、崩塌、溶解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丹霞地貌’形成原因的四个关键词语。(不超过10个字)”题干直接要求提取关键词语,这种题型说到底是提取材料的“核心信息”。 要解答此种题目可以分三步走:(1)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主要概念和主要事件)是主题词,不可不取。(2)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阅读语段,一共五句话,介绍了“丹霞地貌”的形成原因。地貌形成原因,其实就是要找出“丹霞地貌”地貌形成过程的一系列动词。所以找到每句话的关键性动词即可。第一句话的关键词是“抬升”,第二句话的关键词是“侵蚀”,第三,四句话的关键词是“崩塌”,第五句话的关键词是“溶解”。‎ 点睛:压缩语段之一是提取关键词,其方法是:① 关键词其实就是相关内容一句话概括基础上的词语浓缩,因此,可先抓住叙述全体、主体性状、特征、意义等进行筛选;② 筛选完将候用关键词扩展成句,验证其是否能涵盖语段的相关内容;③改成填空题后验证;④答案一般用名词或主谓短语回答,同一题的答案短语字数、结构、词性一般是相同的;⑤做题时先根据分数划分层次,后找动词,注意层次之间的连接词;⑥要高度注意词语与短语的区别,注意材料中与题目没有关系的句子(一般在材料的开头与结尾)。‎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无数男女老少被诗词达人们圈粉。古诗词热,仿佛一股清泉,浸润着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仿佛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仿佛一声号角,召唤我们传承经典、筑牢文化自信。不少专家认为,《中国诗词大会》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了出来。‎ 当然,也有人疑惑:“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使用文言文了,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古典诗词?”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坦言:“在升学压力下坚持古诗文教育很不容易,高考语文一共才5分默写分,利用背书的时间多做几道理科题,分数可能早就到手了!”一些学生课余私下问黄荣华老师:“不读中文系,有必要学这么多古诗词吗?”‎ 你对以上材料内容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答案】与经典同行 小时候,妈妈送给我一本书——《唐诗三百首》,让我着了迷。从此,整天在厅堂玩耍的儿童中少了一个顽皮分子,而安静的书房里却多出一个小小的身影。《唐诗三百首》像透过窗户的一缕阳光,照亮了我的心灵。在妈妈的教导下,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走进了经典的世界。‎ 直到现在,我已经读过了很多经典的诗。有构思精巧,结构严谨的,白居易的《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对仗工整,句子优美的,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有情景交融,情真意切的,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每一首诗都好像把我带回到了那个时代,和诗人一起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首我很喜欢的诗,南宋着名诗人陆游的《示儿》。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时期,由于金兵入侵,宋国北面的大片土地被金兵占领,国家分裂。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留下了绝笔诗,至死仍然牵挂着北伐能否取得胜利,祖国是否可以统一?诗一开始写的是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可以无牵无挂了,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腐败的国土还没有恢复,没能看见中国统一,他期望着在他死后统一可以实现。于是他嘱咐子孙到了那个时候别忘了要告诉他,因为他坚信有那么一天,他在地下也会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诗人对最后的胜利怀着不可动摇的信念。这着诗真实地表现了诗人临终前的情怀,诗读起来有些悲伤,但也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真情流露,使这首诗成为传颂千古的爱国名诗。‎ 读着这首诗,让我想起了今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阅兵式,整齐的队伍和强大的钢铁阵容,当时,我是那么的激动和自豪,在我的心里,我衷心的祝愿祖国的和平统一。‎ 经典像是我一个形影不离的好伙伴,伴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漫游。经典像是我的好老师,教导我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经典陪伴我从过去走来,一路成长,经典也将会伴着我走向未来,不断成熟。‎ 三更有梦书当枕,与经典同行,何乐而不为?‎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准确的说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做好此类作文的关键是把握好审题立意。我们首先要读懂并分析材料:材料一讲的是《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节目走红其实暗合了社会中本就埋藏着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古诗词热,浸润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折射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旺盛需求,召唤我们更好地传承经典、筑牢文化自信。古典诗词的美,根植于文化传统。《中国诗词大会》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了出来。诗意在流淌,更让我们看到了传承数千年文化的力量。品尝到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寻找人生的感悟。材料二是说有人疑惑:“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使用文言文了,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古典诗词?” “不读中文系,有必要学这么多古诗词吗?”这是一种功利心在作怪。古体诗词的阅读、朗诵等,不是要复古,不是应试需要,而是侧重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本身,诗词的熏陶实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大量美好、文雅、高贵的文字,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对生命焦虑、不安、琐碎,让我们摆脱低级趣味和粗鄙恶俗。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之情;当人们遇到挫折和烦恼时,心灵也同样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可以这样立意:诗意地生活;生活需要诗意滋养;加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传统文化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教育关键一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融入生活是必然之路;传统文化教育面临应试阻力;教育绝不等于应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应当花开环球。题干要求“你对以上材料内容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表明你的态 度,阐述你的看法。”写成散文化议论文比较受青睐。构思时,要先针对材料明确提出自己的看法,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诗词句的魅力所在,最后发出呼吁,呼吁我们的生活要充满诗意。‎ 点睛:本题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对于此类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可采用“由果溯因法”来审题立意:“古诗词热”看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不是复古泥古,不是固步自封,而是找到进步的内在动力,彰显民族自信,展现走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自信中国。‎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