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卷(带答案湖北宜昌协作体)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2018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卷(带答案湖北宜昌协作体)》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7年秋期末联考 高一物理 ‎(全卷满分:11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8为单选,9—12为多选,对而不全得2分,共48分)‎ ‎1.在下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可以被看做质点的是(  )‎ A.确定奥运会冠军在万米长跑中的比赛成绩 B.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打出的弧圈球的转动 C.研究冬奥会运动员在花样滑冰比赛中的动作、姿势是否优美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 ‎2.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10N、10N、1N B.2N、3N、6N C.1N、5N、10N D.10N、8N、1N ‎3.小明和同桌一起做测量反应时间的小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操作是:让同桌用手指捏住一竖直长直尺的零刻度处,小明用手等在直尺刻度值为处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不碰到尺,当他看到同桌松手放开直尺时,就立即捏住直尺,并记录下捏住处的刻度值.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本次实验中,小明测得自己的反应时间为(  )‎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 C. D.‎ ‎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5.某人用绳子将一桶水从井内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桶匀速上升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才等于桶对绳子的拉力 B.桶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大于桶对绳子的拉力 C.桶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大于桶的重力 D.绳子对桶的拉力和桶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6.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F1+F2+F3,方向不确定 B.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3F3,方向与F3同向 C.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2F3,方向与F3同向 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 ‎7.物体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些量是相等的( )‎ ‎①位移 ②加速度 ‎③平均速度 ④速度的变化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如图所示,一小球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一切摩擦,如果把竖直挡板由竖直位置缓慢绕O点转至水平位置,则此过程中球对挡板的压力F1和球对斜面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 A.F1先增大后减小,F2一直减小 B.F1先减小后增大,F2一直减小 C.F1和F2都一直减小 D.F1和F2都一直增大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一定越大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D.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0.如图所示,升降机顶部拴有原长为20cm的竖直轻弹簧,弹簧下端挂了一重物,当升降机匀速运动时,弹簧长度为30cm.某段时间内升降机中的人看到弹簧的长度稳定在32cm,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则该段时间内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g取10m/s2)(  )‎ A.向上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向上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 C.向下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 D.向下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 ‎11.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D,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经过B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 B.经过C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 C.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 D.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 ‎12.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小车质量是M,木块质量是m,力大小是F,加速度大小是a,木块和小车之间动摩擦因数是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μmg B.  ‎ C.μ(M+m)g ‎ D.ma 第Ⅱ卷 主观题 二、实验题(总计2小题,第13题每空2分,第14题每空4分,共16分)‎ ‎1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填“F”或“F′”).‎ ‎(2)以下做法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筋都要与木板平行 B.两弹簧测力计的夹角要取90°,这样便于计算它们的合力大小 C.在同一次实验中为了保证结点位置在O点不变,可以用手指将结点按在O点 D.拉橡皮筋的细绳适当长一些,记录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时应用铅笔沿细绳画直线.‎ ‎14.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装置如图1所示.带滑轮的长木板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适当垫高,使木块连上纸带后恰好匀速下滑,细绳通过两滑轮分别与弹簧秤挂钩和沙桶连接,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恰好与木板平行.按住木块,缓慢向沙桶中添加细沙,释放木块,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及并通过计算求出相应纸带的加速度a,再改变沙桶质量…获取多组F,a的数据.‎ ‎ ‎ ‎(1)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应先闭合打点计时器开关,再释放木块 B.添加细沙,比用钩码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每次添加细沙后,需测出沙及沙桶的质量 D.实验过程要确保沙及沙桶的质量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2)某次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选取A、B、C、D、E,5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打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m/s,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计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关系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一滑块以初速度v0=2m/s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4s末的速度为6m/s,‎ 求:(1)滑块下滑时的加速度;(2)第3s末的速度;(3)第3s内的位移.‎ ‎16.(10分)如图,用力F提拉有细绳连在一起的A、B两物体,以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已知A、B的质量分别是1kg和2kg,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5N,取g=10m/s2则:‎ ‎(1)力F的大小是多少?‎ ‎(2)为使绳子不被拉断,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 ‎17.(12分)甲车以16m/s的速度通过某路口做匀速直线运动,2.5s后乙车从此路口由静止开始以4m/s2的加速度同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 ‎(1)乙车出发多长时间后,它们第一次相遇?‎ ‎(2)相遇时距路口多远?‎ ‎(3)在相遇前,乙车运动了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相距最远?相距最远为多少?‎ ‎18.(12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正以恒定的速度v=2.5m/s顺时针转动,现在其底端A轻放一货物(可视为质点),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经过t=2s,传送带突然被卡住而立即停止转动,由于惯性,货物继续沿传送带向上运动,并刚好到达传送带顶端B.求传送带底端A与顶端B的距离.(g取10m/s2)‎ 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7年秋期末联考 高一物理答案及评分标准 命题人: 审题人:‎ ‎(全卷满分:11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8是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9~12是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A C D C B C B CD AC BC BD 二.实验题(共16分)‎ ‎13.(每空2分,共4分)‎ ‎(1)F ‎(2)A ‎14.(每空4分,共12分)‎ ‎(1)AB ‎ ‎(2)0.230 0.930 ‎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计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关系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 解:(1)由vt=v0+at可得,a=.(3分)‎ ‎(2)根据vt′=v0+at′可得,第3s末的速度v3=(2+1×3)m/s=5m/s.(3分)‎ ‎(3)根据可得,‎ 前2s内的位移x1=(2×2+×1×)m=6 m(2分)‎ 前3s内的位移x2=(2×3+×1×)m=10.5m(2分)‎ 第3s内的位移=4.5 m(2分)‎ ‎16.解:(1)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mB)g=(mA+mB)a(3分)‎ 得:F=(mA+mB)(g+a)=(1+2)×(10+5)N=45N.(2分)‎ ‎(2)以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Tm﹣mBg=mBam;‎ 据题有 Tm=35N(3分)‎ 所以物体整体上升的最大加速度 am=7.5m/s2;(2分)‎ ‎17.解:(1)设乙车出发t1后,甲、乙车第一次相遇,相遇时甲、乙车位移相等,则有:‎ v甲(t1+t0)=a(3分)‎ 代入数据得:t1=10s (2分)‎ ‎(2)相遇时距路口的距离为:‎ S1=v甲(t1+t0)=16×(10+2.5)m=200m(3分)‎ ‎(3)相遇前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设乙车运动了t2时间,则:‎ v甲=at2‎ 解得:(2分)‎ 所以最远距离为:‎ ‎△s=v甲(t2+t0)﹣=16×(2.5+4)﹣=72m.(2分)‎ ‎18.解:货物从A处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cosθ﹣mgsinθ=ma1(3分)‎ 代入数据得 a1=2.5 m/s2(1分)‎ 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s=1s(1分)‎ 位移x1==m=1.25m(1分)‎ 在t=1~2s内,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匀速的位移为 x2=v(t﹣t1)=2.5×(2﹣1)m=2.5m(1分)‎ 传送带停止转动后,货物匀减速运动到B端,速度刚好为0.设加速度大小为a2.‎ 所以 μmgcosθ+mgsinθ=ma2(2分)‎ 代入数据得 a2=12.5 m/s2(1分)‎ 匀减速的位移为x3==m=0.25m (1分)‎ 则传送带底端A与顶端B的距离L=x1+x2+x3=4m(1分)‎ 即:传送带底端A与顶端B的距离是4m.‎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