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7年秋期末联考
高二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合计50分)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读图回答1-2题。
1. 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土壤 B.气候
C.市场 D.水源
2.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弱
B.降水少
C.低温冻害
D.多大风
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一个地方饮食的建立与许多因素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与饮食习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区更适合发展水稻种植
B.乙区域更适合发展苹果等林业生产
C.该地区人们离不开牛羊奶酪和肉食
D.该地区饮食为“饭稻羹鱼”“山珍海味”
4.下列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山西人爱吃醋与该地区水土流失,土壤中钙较少有关
②重庆人喜辣的食俗多与该区域冬季气候较同纬度气温更低、湿度更大有关
③北方喜爱咸是因为冬季寒冷干燥,新鲜蔬菜少,形成了腌制蔬菜的习俗
④南方人喜爱甜食与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有关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B.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D.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源充足 B.热量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7.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D.①种树、②③种草
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下图示意我国风电基地分布。完成8-9题。
8.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起伏大,发电稳定 ②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城市密集,需求量大 ④邻近京津冀地区,向外输电条件好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9.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
①缓解温室效应 ②拉动内需和就业
③减少雾霾天气 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和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同一地区湿地变化对比图,阴影部分为湿地。据此回答10-11题。
10.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废水
②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③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④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11.图中湿地面积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
B.地下水水质恶化,海水入侵
C.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D.灌溉水源增多,农业增产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
据此完成12~13题。
12.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四月、七月 B.四月
C.七月 D.十一月
13.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分解者 B.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缺少枯枝落叶
2014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制造业升级换代,许多企业积极推进“机器取代人”,以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15题。
14.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很多企业积极推进“机器取代人”,主要是为了应对 ( )
A.日益上涨的劳动力成本 B.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
C.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 D.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15.积极推进“机器取代人”的企业最可能是 ( )
A.汽车制造 B.玩具制造
C.普通服装 D.玻璃制造
读右图“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16-18题。
16.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A.海拔高度 B.距海远近
C.气温高低 D.地表植被
17.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有( )
A.沙尘暴 B.泥石流
C.地震 D.水土流失
18.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少,因而水位季节变化小
B.附近山地降水补给水量多,河流径流量增加
C. 下游纬度高,有凌汛现象
D.流经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若在汉江乙水库以上河段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
A.甲区域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
B.乙水库库容逐渐减小
C.汉江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D.汉江下游雨季地下水位下降
20.为缓解汉江流域乙区域人地矛盾,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
C.从乙区域向甲区域移民
D.修建水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东部地带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2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区的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华南地区
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祖国内地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到中期计算机外设部件则成为主导投资产业。2000年以来,开始将笔记本电脑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祖国内地。读以上材料及台商对内地投资的地区分布变化图,回答23-25题。
23.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对祖国内地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24.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对祖国内地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
A.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长江三角洲
B.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珠江三角洲
C.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向福建沿海
D.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转向珠江三角洲
25.关于台商对祖国内地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升级的空间和机会
②不可能在祖国内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生产的产品完全用于外销
④随着对祖国内地投资的增加,台商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台商赴祖国内地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1世纪中期,我国将形成一张覆盖31个省区的天然气管道大网,95%以上的地级市均可用上天然气,能源消费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
材料二 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 材料三 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
(1)材料二图中A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西气东输工程、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西气东输工程的中段B处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2分)
(3)结合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分析西部输出资源发展了经济的原因。(4分)
(4) 在西气东输工程进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简要分析原因。(4分)
27.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22分)
(1)试根据图中信息,从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角度分析水稻种植选择图中的②地而没有选择①、③、④三地的原因。(8分)
(2)通俗地说,沼泽地就是水的家。简要分析图中沼泽形成的自然条件。(8分)
(3)加强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是该区域平原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之一,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其农业综合开发的方向。(6分)
28.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1)图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 。你是依据图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6分)
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
(2)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4分)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3) 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4分)
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7年秋期末联考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D
D
B
A
D
C
C
A
A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B
A
C
B
B
D
B
A
A
D
26、(14分)
(1)河西走廊(2分) 地形平坦(2分)
(2)经过天然气资源丰富区,保证供气(2分)
(3)西部地区通过资源的输出换来了资金、技术,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分);
同时,扩大了就业,提高了收入(2分)。
(4)保护生态环境(2分);
因为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破坏后很难恢复(2分)。
27、(22分)
(1) ①地为山地,适宜发展林业(2分);
②地为平原,年降水量较丰富在400~500 mm,可以作为耕地,发展种植业(2分);
③地降水量小于400 mm,宜发展畜牧业(2分);
④地为沼泽,在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不宜作为耕地(2分)。
(2)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
②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2分);
③地下有冻土层存在,地表水不易下渗(2分);
④降水较多(2分)。
(3) ①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强化商品粮、豆的生产;
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③发展农业科技,提高产品的质量;
④推进农业向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任意回答其中3点,得6分)
28、(14分)
(1)乙地(2分)。
乙地位于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2分);
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乙地地形为低山、丘陵(2分)。
(2)就业机会多(劳动需求量大),收入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2分);
距离安徽近(交通成本低;地理环境接近)(2分)。
(3)优化产业结构(2分);
提高工业集聚效益(扩大产业规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