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档案文献的编纂与传承之中,殷商的文字多以卜辞为主,专门记录神鬼之事,而殷商之后的文字以史官记事为主,如“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据此转变可推断( )
A.周代逐渐步入信史时代 B.文字书写趋于简化与规范
C.神权和王权进一步结合 D.对人的社会实践更为尊重
2.孔子曾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但当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却极力赞扬管仲帮扶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感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表明( )
A.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 B.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
C.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 D.管仲所为合乎儒家政治理想
3.西汉末年,郡域与郡界的变动大多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不大,这一局面长期延续,直到隋唐时期才予以改变。这说明隋唐时期( )
A.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得以解决 B.地方行政管理效率提升
C.中央政权注重地方经济发展 D.经济重心有南移的趋势
4.表1
记述
出处
(汉)灵、献之世,……合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抱朴子》外篇卷十五(东晋,葛洪)
“贡举非其人”条:诸州岁别贡人。若别救令举及国子诸馆年常送省者,为举人。皆取方正清循,名行相副。
《唐律疏议》卷九(唐,长孙无忌等)
三日精贡举。……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
《答手诏条陈十事》(宋,范仲淹)
表1为不同文献有关“贡举”的记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汉代贡举和察举截然有别 B.唐宋贡举即为今日泛称的科举
C.贡举之士凭德行即可入仕 D.贡举逐渐受到历代政府的重视
5.洪武年间,朱元璋罢御史台,在中央设都察院,与六部同级;罢谏官,设置独立的机构六科给事中,长官为正七品,分别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这些举措( )
A.表明当时官员贪腐严重 B.有利于分割六部的行政权
C.导致了官僚机构的膨胀 D.有助于全面监察官僚机构
6.据载:“乾嘉之时,南北贸易繁盛之地,有数银号,其所出之银钱各票,南可用于北,北可用于南。”这反映当时( )
A.出现了向信用货币演进的趋势 B.白银外流影响货币供应
C.商贸繁荣活跃了中国资本市场 D.官营票号控制国家命脉
7.上海方言馆成立于1863年,是上海第一所外语专科学校。该校《课程十条》中规定:课文之前一日讲解《养正遗规》、《朱子小学》诸书,若有进境,则投以《近思录》及《朱子全书》、《性理精义》各篇。”由此可见,清政府( )
A.彻底放下天朝上国的姿态 B.仍极力维护专制统治
C.固守中体西用的传统理念 D.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
8. 19世纪末,洋纱开始大量输入四川,“女子终日纺纱不易一饱”,故多以购买洋纱织布为业,“比户莫不置有布机”,川省“每年输出布匹亦可谓一大宗”。由此可见,洋纱入川( )
A.推动了纺织业生产的优化 B.造成了纺纱工的失业破产
C.开启了纺织业商品化进程 D.实现了织布业的机器生产
9.表2
年份
民间
清廷
1906
立宪派积极宣传立宪,要求迅速加以实行
宣布预备立宪
1908
各省政团纷纷上书请速开国会
定以九年为实行之期
1910
各省组织国会请愿同志会进京请愿
许三年后开设国会
表2为清末立宪进程概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立宪派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 B.民众普遍参与清末民主运动
C.立宪风潮客观推动了革命形势 D.清政府积极推动立宪的进程
10. 1919年,翻译家林纾在小说《妖梦》中,写阴曹地府中有一所“白话学堂”,其校内有“毙孔堂”,门上有一联“禽兽真自由,要这伦常何用;仁义太坏事,须从根本打消”。这表明林纾( )
A.坚决抵制西方文化传入中国 B.与传统文化决裂
C.反对文学革命中的激进倾向 D.主张普及白话文
11. 1928年夏,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指出现阶段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这次大会( )
A.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B.克服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C.有助于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 D.阻滞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2. 1934年初,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改造“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最终实现国民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1935年起,新生活运动配合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建劳动服务团并开展国民军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以中国传统道德对抗西方文化 B.试图在军阀混战中取得优势
C.与中共争夺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D.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对日作战
13. 1954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 B.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公有制尚未占据主导地位 D.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14.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 )
A.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B.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
C.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D.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15.( )
图1
图1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①一②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B.②—③体现废除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阵痛
C.④—⑤反映国际格局的多极化阻碍经济发展
D.⑤—⑥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密不可分
16.古雅典“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在自撰的墓志铭上,只字不提自己的文学创作成果,却突出其在马拉松同“长头发的波斯人”战斗的“光荣业绩”。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体现了雅典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 B.彰显了公民维护城邦民主的责任感
C.借此表达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 D.反映了雅典精英阶层漠视文学创作
17.公元前1世纪时,罗马法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解释市民法,可西塞罗并不像他们那样“周旋于细枝末节”,而是“从哲学深处汲取法的原理”来“解释法的本质问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公民法与自然法精神相违背 B.自然法的发展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践
C.理性引领着法学发展的方向 D.法学家的分歧折射出尖锐的社会矛盾
18.
1624—1641
1660—1685
1689—1713
1714—1760
1760—1800
年均召开天数
42
43
122
100天以上
100天以上
年均通过法令
5
15
67
77
209
表3为17、18世纪英国议会集会期和立法效率统计表。据此可知( )
A.社会转型条件渐趋成熟 B.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日益激化
C.中央行政体系不断调整 D.国王授权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19.据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它直接税。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上述规定( )
A.维护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性 B.实现了各州地位平等
C.消弭了南北方的贸易争端 D.削弱了中央政府权威
20. 1887年美国颁布《州际贸易法》,明确禁止铁路联营、运费折扣、任何性质的差别对待以及短程运费高于长程,规定收费应一律公平合理。该法( )
A.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B.肯定联邦政府对私人企业的干预
C.具有跨行业的适用性 D.促进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1.伏特加、格瓦斯等传统饮品备受俄罗斯农民喜爱。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苏联曾经实行禁酒政策,但酗酒和自制烧酒现象依然盛行,由此诱发的社会问题依旧突出。30年代,苏联的档案文献中已很少提及手工酿酒问题,农民酒类消费量急剧减少。这一变化反映( )
A.公民道德水平大幅度提升 B.经济政策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C.法西斯侵略导致局势紧张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苏联民众
22. 1929至1932年,美国的私人投资总额从158亿美元下降到9亿美元,降幅达94.3%;同期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从91.6下降到70.2,降幅为23%,但危机形势并未得到缓解。这说明( )
A.国家干预的方式不可行 B.应扩大生产规模以提供就业机会
C.市场的自发性调节失灵 D.应大幅降低产品价格以刺激消费
23.欧洲支付同盟是马歇尔计划的一项国际金融创新,其中规定,欧洲国际贸易与投资按美元计价,各国货币在此基础上实行有限相互兑换,以防止各国随意变动汇率或贬值货币,维持欧美各国间的汇率稳定。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强化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 B.扩大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
C.维持欧美之间的贸易平衡 D.促成欧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24. 1962年10月27日,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中最严重的事件,一架美国U-2飞机被击落,驾驶员当场毙命。事发后,赫鲁晓夫紧急命令苏联驻古巴最高军事长官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肯尼迪则拒绝了美国部分强硬派军官提出的进行报复的要求。这表明当时( )
A.美苏两国实力相当 B.美苏两国领导人已达成和解
C.冷战重心仍在欧洲 D.避免战争符合美苏两国利益
二、材料阅读
25.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治边思想大体形成于秦汉,发展并延续至清代。清廷中持中国“居天下之中”的看法相当普遍。康熙帝说,“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之长城,更为坚固”。乾隆帝说:“夫开边黩武,朕所不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少亏尺寸。”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代不仅通过设置东北三将军、伊犁将军等在陆路屯重兵于边疆,在海疆亦设立全面的防御体系,定期巡边。边疆将军管理所辖区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清廷还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伯克和土司等管理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强调其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并长期严禁其他民族人口流入边疆。
——据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开始放松对东北、蒙古地区的“封禁”,逐步解除各种“边禁”。同时,通过向东北、内外蒙古移民实边,使移民垦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并直接介入边疆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以期“开启民智”。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进行设省治理。翌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清政府又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伴随着内地移民的增加,州、府、县逐次设立,盟、旗的地盘渐渐被压缩。
——据冯建勇《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边疆政治变迁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特点及积极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后期边疆治理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6.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4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前后
①外国文化的传播规模空前,从古希腊罗马文化到20世纪初的现代文化,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到马克思主义文化,从社会思潮、理论学说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都被介绍和传播到了中国
②西方学者失望于自身的文明,对中国文化价值的重视和弘扬,成为其普遍的精神关怀。有关中国的哲学、宗教和文艺的译著大量出版;以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学术组织与机构大量涌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前后
③工程、钢铁、军工、通信等方面的著作被大量翻译到国内,并迅速投入实际运用。公共卫生、水利、电力、机械等专业的欧美专家陆续来华援助生产及其前后建设。众多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与苏联卫国战争文学被译介到中国。
④许多欧美文化组织大力宣传中国的抗战事迹和精神,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翻译抗战文学。各国记者、作家、学者纷纷来华,了解中国的抗战和抗战的中国,出版了大量有国际影响的著作,如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
从表4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材料①②③④至少运用两则。)
27.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G8(八国集团)是传统的工业化大国“俱乐部”。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崛起,国际舞台上既有G8+5,即八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非正式对话的形式(由G8发出邀请,五个发展中大国被动接受);又有G20(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平等协调机制。此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新兴大国也在事关全球治理、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积极进行协商配合。
——据陈伟光、曾楚宏《新型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结构》
材料二 中国崛起是国际格局变革重大的推动因素,日益影响着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的进程,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有声有色,风生水起。
——据李兴、成志杰《大国关系与中国声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国际形势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运用具体史实,说明中国在当前国际格局变革中发挥的作用。(6分)
28.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初等教育的教学方式不正规、组织松散,教学效果差;且基本上是以宣传宗教为目的的慈善事业,其对象是劳动群众子女中的适龄儿童。这些儿童大量沦为童工,受不到任何家庭教育。1802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工厂主应对童工进行读写教育,此后的工厂法进一步规定童工必须接受教育,并增加童工接受教育的时长。1833年英国政府开始为初等教育拨款,推动社会公共教育替代家庭教育。1870年下院通过了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福斯特教育法案。法案规定: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在缺少学校的地方设立初等学校;全国划分学区,由选举产生的学区委员监督本区教育;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义务教育;各教会兴办或管理的学校可以成为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但不能从地方财政中得到补助;学校的普通教育与宗教分离。
——摘编自李维《试论英国工业革命和初等教育普及的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福斯特教育法案出台的历史条件。(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福斯特教育法案出台的意义。(5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步入信史时代从商朝开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文字记录情况,不是文字本身的书写问题,故B项错误;商王被称为群巫之长,即神权和王权的结合,而周代统治者奉行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神权和王权结合不像商朝紧密,故C项错误;题干中“殷商的文字多以卜辞为主,专门记录神鬼之事”到“而殷商之后的文字以史官记事为主,如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说明记载内容由神鬼到人事,反映了社会实践的深入,故D项正确。
2.【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孔子两种对管仲的评价,孔子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是从性格气度、勤俭节约方面来讲的,而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对管仲大加赞扬是从儒家的“仁”——教化角度上来评判的,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子贡向孔子求教,儒家学派出现分化是在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时期,故B项错误;孔子和子贡同为儒家学派人物,故C项错误;“管仲所为”包含很广,既可以是人格魅力,也可以是行为。材料既反映了管仲的功绩,也反映了管仲的不足,故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唐朝出现了严重的藩镇割据,中央和地方矛盾白热化,直到北宋太祖才解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关系,非其它,故B项错误;由于汉代的主要矛盾在于政治方面,即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诸侯王分权的对立,所以西汉尽一代之力来分化瓦解东部地区诸侯王国林立的局面,夺取王国支郡为汉郡,并以蚕食方式不断扩大这些汉郡的领域。这样一来就引起郡域和郡界的不断变动,因此西汉末年的郡大多与自然环境关系不大。隋唐帝国刻意追求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划相适应,说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基本上得到了妥善的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已偏向经济方面,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行政区划边界变化而已,不是南北行政区划力量均衡,且经济重心南移从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开始,故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汉代的贡举基本上就是察举,故A项错误;唐宋时期的选官制度为科举制,据材料意思也与科举制类同,故B项正确;材料中“举秀才,不知书”与“方正清循,名行相副”和“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可以推知除了德行,各朝代还注重才能,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贡举的要求和标准,非政府的态度,故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官员的贪腐情况,且朱元璋时期厉行重拳治贪,官吏不敢贪而清廉,故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监督六部,非分割六部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涉及了两个机构——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的设立,故C项错误;材料中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故D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银号的银钱各票“南可用于北,北可用于南”,正反映了银票相对于今天的支票,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南北贸易”,非国际贸易,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银票可以通行于南北,以适应商品经济繁荣的需要,非资本市场投资——例如股票、期货、金银买卖等,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银票的通行于南北,没有指出票号的所有权,故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旗号为“师夷长技以自强”,其中“夷”就带有天朝思想,故A项错误;上海方言馆是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但必须研修儒家经典教材,结合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故B项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清政府的传统理念是儒家思想,动词“固守”就不对,故C项错误;近代教育在洋务运动才开始,近代教育体制是以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为标志的,故D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洋纱输入四川后,女子“多以购买洋纱织布为业…每年输出布匹亦可谓一大宗”,故A项正确;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女织”既要纺纱,又要织布,故B项错误;纺织业商品化在民营手工业出现就开启了,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手工织布,故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立宪派采用的是“积极宣传”、“上书”、“请愿”等有节制的行为,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立宪派的活动,没有反映民众的参与,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立宪派呼吁的立宪、开国会,最后却是个“皇族内阁”,导致立宪派与清政府离心离德,故C项正确;清政府立宪运动主要目的是消弭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本身是被动的,故D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林纾的身份就是个翻译家,故A项错误;材料中小说名为《妖梦》、“白话学堂”的对联中“禽兽”指代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故林纾不主张废止传统文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林纾用小说《妖梦》来辛辣讽刺文学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中林纾反对白话文,故D项错误。
11.【答案】C 【解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1927年10月建立的,材料中的时间为1928年,故A项错误;1928年时期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时有抬头,故B项错误;中共六大对于中国革命性质和中心工作进行了比较切合的判断,有利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故C项正确;中国六大的决议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联系所学,1934—1935年中国社会的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故A项错误;国民党的新军阀混战是在1929—1930年期间,故B项错误;此时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是民主革命的打击对象,故C项错误;联系所学和材料中“最终实现国民生活的…军事化…组建劳动服务团并开展国民军训”,故D项正确。
13.【答案】B 【解析】1954年正值三大改造第二年,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在1956年,故A项错误;材料允许存在的经济成分有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四种所有制的比重问题,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在1956年,故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消费市场也刚刚起步,故A项错误;此时传统道德还占据统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了电影的表现技巧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故C项错误;材料中“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时代的小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故D项正确。
15.【答案】D 【解析】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才全面展开,故A项错误;1984年—1990年还只是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没有全部废除,故B项错误;1992年—2000年多极化还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国际格局的多极化没有形成,且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2000—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不断上升与我国2001年入世成功、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紧密相关,故D项正确。
16.【答案】B 【解析】古代雅典的社会风气应该是民主政治,且埃斯库罗斯的一次光荣战绩无法反映整个社会的尚武风气,故A项错误;戏剧家不强调自己的文学成果,却强调自己的战果,即强调自己的公民意识,故B项正确;埃斯库罗斯处于雅典民主的黄金时期,且突出自己的公民意识,故C项错误;古雅典时期文学繁荣,故D项错误。
17.【答案】C 【解析】罗马法蕴含了自然法,公民法也蕴含着自然法,故A项错误;罗马法随着罗马的扩张、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更新,故B项错误;材料中西塞罗是“从哲学深处汲取法的原理”来“解释法的本质问题”,归纳出自然法理念,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发展,故D项错误。
18.【答案】A 【解析】表格显示议会召开天数、年均通过法令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联系英国的社会变迁特别是工业革命等知识,故A项正确;国王与议会矛盾的时间段为1640—1688年,且材料反映不出,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议会立法情况,非中央行政体系变化,故C项错误;国王在1688
年光荣革命后虽然统而不治,但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故D项错误。
19.【答案】A 【解析】材料中“联邦政府”——中央政府只能按照宪法征税,这有利于维护了地方自主性,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非各州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贸易争端问题,故C项错误;1787年宪法的核心目的就是改邦联为联邦,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20.【答案】B 【解析】材料中“收费应一律公平合理”有利于消费者利益,故A项错误;对于《州际贸易法》这样的法律,只有联邦政府才有立法权,该法体现了政府对企业行为一定的干预,故B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铁路联营,故C项错误;政府对定价权进行一定的干预,对垄断企业发展不利,故D项错误。
21.【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饮酒与俄罗斯农民的道德水平提升无关,故A项错误;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历经了新经济政策到农业集体化政策,生产的粮食农民可以支配的非常少,故无法手工酿酒,故B项正确;法西斯侵略苏联是在1941年6月后,故C项错误;经济大萧条没有波及苏联,故D项错误。
22.【答案】C 【解析】经济大萧条之所以发生,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需要国家进行干预,故A项错误;经济大萧条主要是因为生产大大超过消费,要对生产盲目性进行控制,故B项错误;经济大萧条充分说明: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信奉的自由放任政策失灵,故C项正确;此时产品价格已经大幅下降,故D项错误。
23.【答案】A 【解析】材料中“欧洲国际贸易与投资按美元计价,各国货币在此基础上实行有限相互兑换,以防止各国随意变动汇率或贬值货币,维持欧美各国间的汇率稳定”反映了美国意图稳固美元的中心地位,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本身提出了对欧洲的援助金额,欧洲支付同盟只是其一种方式而已,意图防止欧洲各国汇率波动剧烈,故B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一方面援助西欧,另一方面消除了欧洲的关税壁垒,打开了欧洲市场,而非维持欧美贸易平衡,故C项错误;无欧美自由贸易区这一集团,故D项错误。
24.【答案】D 【解析】古巴导弹危机的较量中,苏联主动退让,表明美国占优势,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从1962年10月15日开始,28日结束,且从材料来看,只是苏联、美国都相对较为克制,并未和解,故B项错误;材料与冷战重心在欧洲无关,故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都比较克制来避免战争,故D项正确。
25.【答案】(1)特点:维护领土的完整性;对开疆拓上持谨慎态度(“守中治边”);侧重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陆疆与海疆并重;因俗而治,采取多种形式的管理;一定程度上实行民族自治。(4分,任答4点)
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敌入侵,维护了边疆稳定;密切了民族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边疆开发。(4分,任答2点)
(2)变化:解除边禁,移民实边;中央直接介入文教事业;实行与内地基本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4分,任答2点)
原因:西方列强入侵加剧了民族危机;清廷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传统治边政策无法造应形势的需要);促进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洋务运动的开展;清廷对国际事务的了解逐渐增多,国家意识有所提升。(6分,任答3点)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之长城,更为坚固”得出维护领土的完整性;据材料一“夫开边黩武,朕所不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少亏尺寸”得出对开疆拓上持谨慎态度(守中治边);据材料一“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代不仅通过设置东北三将军、伊犁将军”得出侧重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据材料一“在陆路屯重兵于边疆,在海疆亦设立全面的防御体系,定期巡边”得出陆疆与海疆并重;据材料一“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得出因俗而治,采取多种形式的管理;据材料一中“强调其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并长期严禁其他民族人口流入边疆”得出一定程度上实行民族自治。第二小问作用,可以从对本身/边疆政治(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敌入侵,维护了边疆稳定)、本身/边疆经济(促进了边疆开发)、全局政治(密切了民族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等方面分析。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清政府开始放松对东北、蒙古地区的‘封禁’,逐步解除各种‘边禁’。……通过向东北、内外蒙古移民实边,使移民垦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得出解除边禁,移民实边;据材料二中“直接介入边疆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得出中央直接介入文教事业;据材料二“清政府在新疆进行设省治理。翌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清政府又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伴随着内地移民的增加,州、府、县逐次设立,盟、旗的地盘渐渐被压缩”得出实行与内地基本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第二小问原因,联系中国近代史所学,从中外两方面来思考:外因(西方列强入侵加剧了民族危机)、内因(清廷:清廷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洋务运动的开展、清廷对国际事务的了解逐渐增多,国家意识有所提升;边疆:促进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来分析。
26.【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观点表述明确,史实运用合理充分,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表述清楚。
二等(9—7分)
:观点表述比较明确,史实运用比较合理充分,逻辑比较严密,论证比较充分,表述比较清楚。
三等(6—4分):观点表述基本明确,史实运用基本合理充分,逻辑基本严密,论证基本充分,表述基本清楚。
四等(3—0分):能够写出某一观点或未能表明观点,些未能运用史实予以论证,或论证存在史实错误,逻辑混乱,表述不清。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同学们多角度、联系的思维,评价标准目前采用solo评价法。提炼论题时,我们需要从宏观总体把握历史信息,而非钻到具体细小的信息中去。通过观测材料①②③④,我们可以看到一战前后,中国积极介绍西方古代到20世纪的文化,西方积极用中国儒家文化来拯救西方文明;二战前后,中国积极介绍西方技术知识以及欧美专家积极援华,西方大量宣传中国的抗战。这样我们可以得出论题:中西交流由文化交流到技术等全方位的交流。之后我们可以联系一战前后中西方所学知识:如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一战、和平主义思潮,二战前后中西方所学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二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等知识进行系统论述。
27.【答案】(1)发达国家地位削弱但仍占据优势,并力图继续维持其主导地位;新兴大国地位日益提高,作用不断增强;新的协调机制、新型大国关系正在形成,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6分,任答3点)
(2)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大国关系调整,促进多极化趋势发展;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加入世贸组织,倡导贸易自由化,推动经济全球化;致力于构筑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6分,任答3点)
【解析】(1)据材料一中“G8+5,即八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非正式对话的形式(由G8发出邀请,五个发展中大国被动接受)”得出发达国家地位削弱但仍占据优势,并力图继续维持其主导地位;据材料一中“G20(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平等协调机制”得出新兴大国地位日益提高,作用不断增强;据材料一中“以‘金砖国家’为代表,新兴大国也在事关全球治理、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积极进行协商配合;G20体制”得出新的协调机制、新型大国关系正在形成,国际关系日益民主化;综合G8到G8+5到G20到金砖国家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联系所学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一第24
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可以得出: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大国关系调整,促进多极化趋势发展;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并结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得出:致力于构筑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联系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可以得出:加入世贸组织,倡导贸易自由化,推动经济全球化。
28.【答案】(1)政府重视并拨款发展初等教育;民主政治逐步发展,议会立法予以推进;初等教育已具备一定基础;工业革命提供经济条件。(5分,任答3点)
(2)宣告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促进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推动教育世俗化;提高人口素质。为工业社会的人才需求奠定基础;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5分,任答3点)
【解析】(1)据材料中“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初等教育…其对象是劳动群众子女中的适龄儿童”可以得出初等教育已具备一定基础;工业革命提供经济条件。据材料中“1802年议会通过法案”得出民主政治逐步发展,议会立法予以推进;据材料中“1833年英国政府开始为初等教育拨款,推动社会公共教育替代家庭教育”得出政府重视并拨款发展初等教育。
(2)据材料中“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在缺少学校的地方设立初等学校”得出宣告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据材料中“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义务教育”得出促进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据材料中“各教会兴办或管理的学校可以成为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但不能从地方财政中得到补助;学校的普通教育与宗教分离”得出推动教育世俗化;再结合教育的意义得出提高人口素质;结合工业革命的背景及教育的目的得出为工业社会的人才需求奠定基础;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