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沙市中学2017-2018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北沙市中学2017-2018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2017—2018学年上学期2017级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考试时间:2018年2月1日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东方数学的使命 所谓东方数学,主要是中国古代数学及印度的古代数学。东西方数学的异同,也就是东方数学(主要是古代的中国数学)跟现代欧美数学的异同。我们学现代数学(也就是西方数学),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而中国的古代数学根本不考虑定理不定理,它的主要内容是解方程,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着重计算,要把计算的过程、方法、步骤说出来。这个方法步骤,就相当于所谓算法。美国一位计算机数学大师说,计算机数学即是算法的数学。中国的古代数学是一种算法的数学,也就是一种计算机的数学。进入到计算机时代,这种计算机的数学或者是算法的数学,刚巧是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时代精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最古老的数学也是计算机时代最合适、最现代化的数学。‎ 中国古代数学的精髓就是从问题出发,和西方的从公理出发完全不一样。从问题出发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就带动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从问题出发,以问题带动学科的发展,这是整个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总的面貌。‎ 为什么解决问题要解方程呢?一个问题有原始的数据,要求解决这个问题得出答案,这个答案也应是以某种数据的形式来表示的。在原始数据和要求数据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关系,这种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建立起来的关系就是一种方程。因此,解方程变成中国古代数学两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的主要目标。‎ 我们经常跟着外国人的脚步走。往往花很大的力气从事某种猜测的研究,希望能够解决或者至少推进一步。可是不管你对这个猜测证明也好,推进也好,你还是比提出猜测的人低一等。我们应该出题目给人家做,这个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正在进入计算机时代,计算机只能处理有限的问题,所以相应的数学应该是一种处理有限事物的数学,在数学上叫组合数学。历史上,组合数学创始于中国,以贾宪为首,一系列的成就不断涌现。东方的数学有一定的思考方法,是有计划、有步骤、有思想地进行的。它有一个基本的模式,就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形成一些新的概念,产生一些新的方法,再提 高到理论上,建立一般的原理,用这样的原理解决更复杂、更重要、更艰深的实际问题,这样数学就不断上升和发展。‎ 我们现在拥有计算机这样的便捷武器,又拥有切合计算机使用的古代数学。怎样进行工作,才能对得起古代的前辈,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远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不断地出题目给西方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面。‎ ‎(节选自《新华文摘》2004年第4期)‎ ‎1.下列对东方数学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方数学以问题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是解方程,而西方数学以公理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 B.东方数学着重的是计算,重视计算的过程、方法和步骤,可视之为一种处理抽象事物的组合数学。‎ C.东方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所走的道路与现代欧美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D.文章第1段划线的东方数学与末段划线的东方的数学应是同一概念。‎ ‎2.对第1段末划线句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方的古代数学切合计算机使用,因而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B.中国数学既是历史最悠久的数学,也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C.中国古代首创的组合数学,符合计算机能处理各种问题的要求,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D.中国的古代数学是一种算法的数学,恰巧符合计算机时代的要求,所以也是计算机时代最现代化的数学。‎ ‎3.如何才能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下面是根据原文信息所做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拥有计算机这样的便捷武器,又拥有切合计算机时代使用的古代数学,因此东方数学在未来超过西方数学是必然的。‎ B.西方数学的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在计算机时代已不适用,摒弃它的思想方法和道路,才能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 C.花大力气从事某种猜测的研究,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证明歌德巴赫猜想,对于建立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的意义重大。‎ D.中国古代数学是符合计算机时代要求的,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应该继承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弘扬中国古代数学的精神。‎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计算姻缘 ‎①数学家是朋友送他的绰号,因为他对数字特别敏感,数学运算得特别快。朋友都说他是数学天才。可是数学天才的爱情之路却一直不顺利。‎ ‎②一次,他跟一个刚交往不久的女友去饭店吃饭,结账时却跟服务员吵了起来。那天饭钱应该是79.80元,如果服务员报出准确的数值,他也不会生气。可是服务员向他要80元。他说,不对吧。服务员说,账单上这么写的。说着把手写的账单递给他,他看账单上真写着80元,就说,你们算错账了,不是80元,是79.80元。服务员说,我们这里都是按四舍五入收费的。他说,你们怎么收费的我不管,但是你们这账确实算错了。服务员说,差两角钱还算差呀?数学家说,怎么不算差?79.8元和80元能划等号吗?服务员说他小气,数学家就跟她吵了起来。‎ ‎③女友很尴尬,劝了半天劝不住他,索性走了。当晚就跟他分手了。女友觉得他为两角钱就能跟人吵一架,以后她可过不了。‎ ‎④数学家很苦恼。朋友劝他别上火,说总能遇到理解他的人。‎ ‎⑤后来他真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她是个会计,也喜欢计算,也是看到一组数字就把它们加起来算出结果。两个人在一起时总会比赛谁算得更快。跟她在一起,数学家很开心。数学家想跟她结婚,却因为一件小事又黄了。‎ ‎⑥那天是情人节,数学家陪女友去逛街。看到一家新开业的咖啡厅在搞打折优惠活动,就进去了。要了两杯咖啡,又要了五样小点心。吃完去结账,看到结账的队伍排得很长。原来那天收银员有事没来,老板娘临时顶替。她不太会算账,借助计算器也算得很慢。要结账的人在旁边催她,越催她越着急,越着急越算不好。数学家见状走过去说,你要是信得过我们,我们帮你算。老板娘抬头看看数学家和他的女友,觉得他们不像坏人,就同意了。‎ ‎⑦于是,数学家帮老板娘算账,女友帮核实,老板娘在旁边收钱。不一会儿,结账的队伍就消失了。剩了最后一位客人。就是这最后一个人的账,让数学家和女友出现了分歧。数学家算出客人应付182元,女友说是188元。让客人自己算,结果跟数学家一样。最后让老板娘算,老板娘算完后,看看数学家又看看他女友,说,这位先生算得对。数学家女友说,你说谎!老板娘说,我为什么要说谎?我们三个算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你确实算错了。数学家女友说,我没错,不信我重新给你算一遍。客人有点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算错了还不承认。老板娘说,您别生气,我按您算的结果收钱。客人递过来200元钱,老板娘找给他18元。客人拿着找回的零钱走了。数学家女友气愤不已,她看看老板娘,又看看数学家,一句话没说就走了。数学家跑出去追女友。女友说,除非你承认自己算错了,否则别再来找我。数学家觉得女友不讲道理,就没再找她。‎ ‎⑧女老板娘很感激数学家那天帮她算账,他再去喝咖啡时,说啥也不要钱。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朋友,后来又成了恋人。老板娘是个年轻的单身女人,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辞职开了这家咖啡厅。数学家经常来帮老板娘算账,老板娘对他的计算能力崇拜得五体投地。一年后的情人节,两个人结婚了。‎ ‎⑨结婚那天,咖啡厅全体商品打八折。服务员问:开心果也打折吗?老板娘说,当然不打,开心怎么能打折呢?数学家觉得这话很耳熟,就问,开心果不打折,那去年怎么打了?老板娘看着数学家笑了,说,去年也没打,最后那位客人买了一碟开心果,你算账时一并打了折,所以那天的账,你当时的女友算的是对的。数学家很意外,说,那你为什么说她算错了?老板娘说,傻瓜,因为我看上你了呗。数学家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这样!‎ ‎⑩数学家不能原谅老板娘,执意跟她离了婚。老板娘不理解,数学家为什么这么对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题目匠心独运,既是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对小说内容的准确概括。‎ B.小说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心理及环境描写,刻画了社会众生相。‎ C.小说通过曲折的,出人意料的情节,启发读者思考爱情的真正涵义。‎ D.小说第四自然段看似闲笔,其实承上启下,引导故事情节自然发展,引发阅读兴趣。‎ ‎5.小说最后才交代一年前数学家算错了账,这样处理有何作用?结合作品加以分析。(5分)‎ ‎ ‎ ‎6.数学天才为什么赢得爱情又为什么失去爱情?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你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6分)‎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数学家陈景润 ‎①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他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他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是一个多余的人。‎ ‎②陈景润上小学和中学时,瘦削、弱小、内向,像一只丑小鸭,总是被人歧视,他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陈景润上高中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零年上半年,在家自学了一个学期。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在厦门大学的时候,他学习的成效非常高。同学间有共同的数学语言。大学中间,没有人歧视他,他全身心沉浸在数学的海洋里,成绩特别优异。‎ ‎③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他是完全不适合当老师的。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他不善于说话,很难做到循循善诱,他私下里骂自己是笨蛋。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积忧成疾,查出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病症。这一年内,陈景润住进医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他没有能够好好的教书。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数学专业。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摆上书店的书架,就被陈景润买到了。陈景润一头扎进了《堆垒素数论》,废寝忘食地钻研。住进医院,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在他看来,他的生命就是数学。他不能忘记自己的高中老师沈元曾说过的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 ‎④一次,陈景润所在单位的一位领导遇见来北京开会的厦门大学校长,谈起陈景润时,连连摇头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王亚南——厦门大学校长,听到这样的话后,非常吃惊。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同意让陈景润到厦门大学工作。‎ ‎⑤说也奇怪,陈景润听说自己可以回厦门大学,他的病也就好多了。王亚南安排他在厦大图书馆当管理员,却不让他管理图书,只让他专心致志地研究数学。王亚南不愧是专家,他懂得价值论,懂得人的价值。陈景润也没有辜负老校长的培养。他果然精深地钻研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和大厚本的《数论导引》。‎ ‎⑥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中也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文章,文章寄给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的华罗庚一看文章,就看出了奇光异彩,提出把陈景润选调到数学研究所来当实习研究员的建议。‎ ‎⑦一九五六年年底,陈景润再次从南方海滨来到了首都北京。自从陈景润被选调到数学研究所以来,他的才智的蓓蕾一朵朵地烂漫开放了。在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等之上,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结果。单是这一些成果,他那贡献就已经很大了。但当他已具备了充分依据,他就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来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了。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进行了大量的运算。一心一意地搞数学,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通通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的两眼深深凹陷了。他的面颊带上了肺结核的红晕。喉头炎严重,他咳嗽不停。腹胀、腹痛,难以忍受。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上,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但他毫不气馁。他向着目标,不屈不挠,继续攀登。一张又一张的运算稿纸,像漫天大雪似地飞舞,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他终于登上了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的台阶。‎ ‎⑧陈景润证明了这个命题,写出了二百多页的长篇论文。一九六六年五月,一颗璀璨的讯号弹升上了数学的天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⑨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脑。如果这令人费解的话,那么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的6麻袋稿纸,则足以说明问题了。‎ ‎⑩陈景润的论文发表后,西方记者迅即获悉,电讯传遍全球。国际上的反响非常强烈。当时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正在印刷所校印,他们见到了陈景润的论文立即要求暂不付印,并在这部书里加添了一章,第十一章:“陈氏定理”。他们誉之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在国外的数学出版物上,诸如“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等等,不胜枚举。一个英国数学家给陈景润的信里还说,“你移动了群山!”‎ ‎7.下列关于文章的内容及艺术手法分析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3分)‎ A.陈景润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坚韧而勤奋,对数学有卓越贡献的数学家。‎ B.文章四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显陈景润在数学崎岖的山路上,不畏艰辛,不断跋涉的感人形象。‎ C.陈景润在数学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就是登上了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的台阶。‎ D.英国数学家在信里称赞陈景润“你移动了群山”,的确,在陈景润身上不正体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吗?‎ ‎8.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陈景润在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总是受人欺侮,是因为他只知道演算数学习题,不愿和同学们交往。‎ B.第④段中陈景润曾任职的那个中学的领导对厦门大学的校长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言外之意,是想了解大学如何培养高材生的问题。‎ C.王亚南让陈景润回到厦门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又不让他管理图书,是因为王亚南懂得陈景润的价值,为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提供更好的条件。‎ D.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被国际上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 E.陈景润的人生经历也能说明出身贫寒、性格内向、被人歧视等并不可怕,鼓励人们要有理想有毅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9.文章以“数学家陈景润”为题,却写了陈景润在中学任数学老师的事情。这样安排是否合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5分)‎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祖冲之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冲之稽古,有机思,宋孝武帝使直华林学省,赐宅宇车服。解褐南徐州从事、公府参军。‎ 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冲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武帝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会帝崩不施行。‎ 历位为娄县令,谒者仆射。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杼,每行,使人于内转之。升明中,齐高帝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之有也。时有北人索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高帝使与冲之各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毁而焚之。晋时杜预有巧思,造欹器,三改不成。永时中,竟陵王子良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与周庙不异。文惠太子在东宫,见冲之历法,启武帝施行。文惠寻薨又寝。‎ 转长水校尉,领本职。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建武中,明帝欲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冲之解钟律博塞,当时独绝,莫能对者。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困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于乐游苑造水碓磨,武帝亲自临视。又特善算。永元二年卒,年七十二。‎ 子暅之。暅之字景烁,少传家业,究极精微,亦有巧思,般、倕①无以过也。当其诣微之时,雷霆不能入。尝行遇仆射徐勉,以头触之,勉呼乃悟。父所改何承天历时尚未行,梁天监②初,暅之更修之,于是始行焉。位至太舟卿。 (《南史·文学传》)‎ ‎【注】①般、倕:般,鲁班;倕,传说为舜时的巧匠。‎ ‎ ②天监:南朝梁武帝的年号。前文的“元嘉”,是南朝宋文帝的年号;“升明”,是宋顺帝的年号;“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元”,是南朝齐东昏侯的年号。‎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武帝令朝士善历者难之 难:诘难 B. 每行,使人于内转之 行:运行 C. 冲之解钟律博塞 解:解释 D. 文惠寻薨又寝 寝:搁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3分)‎ A.解褐:“褐”是用葛、大麻、兽毛等织成的粗布或做成的粗布衣服。“解褐”即脱去粗布衣服。指入仕做官。‎ B.仆射:官名。始设于秦,汉成帝时,仆射位仅次于尚书令。汉献帝时置左右仆射。唐宋以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 C.欹器:古代的一种盛水器。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君主可置于座右以为戒。‎ D.钟律博塞:钟律,是古代计时的一整套方法;博塞,是机械制造上的一种动力装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祖冲之是南朝人,经历过宋、齐等朝代,他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制定更加精密的历法,改造指南车,造水碓磨、千里船等。‎ B.祖冲之制定的历法虽然比前人的更加精密,但因为武帝去世而未能施行,后来他的儿子重新修订之后才得以施行。‎ C.因为古代传下来的指南车部件不全,无法正常运行,祖冲之加以改造之后,旋转更加灵活,在指示方向上也非常准确。‎ D.祖冲之不但在器物制造上精思巧妙,同时在屯田种植、为官治军上也有突出的才能。‎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建武中,明帝欲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5分)‎ ‎ ‎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分)‎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题秋江独钓图①‎ 王士祯(清)②‎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诗。②王士祯在康熙四十三年,因申告王五冤案,以微罪罢官。《题秋江独钓图》正写于被罢官期间。‎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情动辞发,言为心声,在这首题画诗中,诗人借画中渔翁的形象,表达着自己的人生感受。‎ B.细思诗中钓翁的心境不难发现画中钓翁于逍遥之中伴有的几许落寞,自在之余深藏着的几多孤寂。‎ C.全诗连用九个“一”字,读来朗朗上口,这九个“一”都是“独”的体现,一个“独钓”更是点出了诗、画中人物的孤寂之情。‎ D.小小孩童尚且“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江边独钓的渔翁却又是喝酒,又是放声高歌,可见此翁之意不在鱼。‎ E.诗人王士祯在《题秋江独钓图》中营造出了与柳宗元《江雪》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同样的意境。‎ ‎15.全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展现“秋江独钓图”?请简要赏析。(6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三峡》一文在比较中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夏季江水暴涨时水流之急的语句是 , 。‎ ‎(2)《氓》中 , 两句是女主人公回忆年少时的欢乐时光,与成语“青梅竹马”的情境相仿。‎ ‎(3)屈原在《离骚》中描述的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有相似境遇的诗句是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风华绝代女子,锦心绣口文章。《才女文章》一书收录了10位作家的61篇文章,主要选择的是能够体现女性独特视角的作品。‎ B.理想中是“铿锵玫瑰”,现实里则是无人关心的“野草花”。中国女子三大球类运动缺少关注,收入与男子相比判若云泥,这已不是一两天的问题了。‎ C.流金铄石,热浪滚滚。避暑纳凉只能待在空调屋吗?显然不是,在南京,想要纳凉,还有一个很好的选择,那就是防空洞。‎ D.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以其独特的城市个性和文化内涵,向世人展示了卓尔不群的风格与魅力。‎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人有“手机依赖症”,他们总在期待能收到最新信息。‎ B.节日临近,商家打折促销,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平日里价格不菲的商品此时显得格外诱人。‎ C.今年全国大面积的高热干旱,造成了许多地方的粮食减产,不少乡镇的粮食产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 D.《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 A.②③⑥④⑤①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 ‎20.下图为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后 回答问题。(6分)‎ ‎(1)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 ‎6个字。(3分)‎ ‎ ‎ ‎(2)就学习而言,你从此图中得到了哪些启发?(3分)‎ ‎ ‎ ‎21.下面是一位朋友转载的《五种人生好习惯》的日志摘要,请你围绕其中的一种好习惯,以议论的表达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要求观点鲜明,表述准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90个字。(含标点符号)。(5分)‎ 五种人生好习惯 一、保持激情的习惯。‎ 二、专注的习惯。‎ 三、执行的习惯。‎ 四、学习的习惯。‎ 五、反省的习惯。‎ 四、写作(60分)‎ ‎22.这是几则发生在数学家身上的小故事:‎ ‎①德国数学家高斯小学时,老师为了惩罚学生,让他们计算,从1一直加到100,在别人都拼命做加法运算的时候,高斯采用数字首尾相加都等于101的方法很快算了出来。‎ ‎②有一次,陈景润去理头发,排队取号他是38号,理头发还早着呢!于是他去了图书馆,最后忘了理发。‎ ‎③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 你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时,一定也发生过一些难忘的故事吧?请围绕“我和数学”这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1.A(B应把抽象事物改为有限事物;C“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错误,且原文中无两者所走的道路的相关信息;D不是同一概念,东方数学指中国古代的数学及印度古代的数学,东方的数学指面向未来的发展变化的东方数学)‎ ‎2. D(A东方的古代数学扩大了范围,它包括中国的古代数学及印度的古代数学,应改为中国的古代数学;B原文中没有历史悠久的数学的信息; C“各种问题”改为“有限问题”。)‎ ‎3.D(A过于绝对。“必然”改为“可能”;B“在计算机时代已不适用,摒弃它的思想方法和道路”原文中无此意;C“对于建立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意义重大”与文章的观点不符,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出题目给人家做”,“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远的将来超过西方的数学,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努力的方面”。) ‎ ‎4.B(“刻画了社会众生相”不准确,主要人物是“数学家”;缺少环境描写。) ‎ ‎5.①在情节安排上:使故事情节平中见奇(情节陡转),出人意料,形成高潮;②在人物形象刻画上:使女老板和数学家的形象更加丰满;③在主题的表达上:进一步揭示人际交往中情商的重要性的主题;④在艺术效果上:增添作品的情趣,让人回味、思考。(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6.赢得爱情的原因:精于数学计算,为人耿直,乐于助人。‎ 失去爱情的原因:性格偏执,与人交往中缺少理解和沟通。‎ ‎ 启示:①处理问题要坚持原则与变通并重,与人相处要善于理解和沟通;②原则就是原则,这是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试题解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需要结合原文内容,梳理出数学天才得到爱情和失去爱情的情况,然后总结归纳;第二问考生可结合现实思考并得出启示。注意,启示不能脱离数学天才这个人物。启示是开放性的题目,但开放不意味着想怎么答都行,回答此类题还是要紧扣文本。‎ ‎7.C(陈景润在数学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还有“在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等之上,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结果”,“单是这一些成果,他那贡献就已经很大了”。)‎ ‎8.CE ‎ ‎ 解析:A瘦削、弱小、内向,家庭条件差是他受欺负的原因,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B是那位领导对陈景润教学能力的不满。由下一段厦门校长的“听到意见之后,非常吃惊。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等内容推知。D被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应是“陈氏定理”)。‎ ‎9.这样安排是合理的(1分):①从内容上,丰富了文章内涵,真实全面地展现了陈景润的生活和性格。(1分)②从结构上,引出下文,为厦门大学校长给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埋下了伏笔。(1分)③从主旨上,不能胜任中学数学老师与在数学领域有重大贡献作对比,说明不要被暂时的不顺而吓倒,要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2分)‎ ‎10.C(解:懂得,可意译为精通)‎ ‎11.D(“钟律”指音乐、音律;“博塞(sài)”指博戏,下棋一类的游戏)‎ ‎12.D(祖冲之在“为官治军上也有突出的才能”,文中没有说明)‎ ‎13.(1)建武年间,齐明帝想派祖冲之到各个地方巡视,兴建创造可以利于百姓的大业,适逢连续有战事,事情最终也没有实行。(得分点“四方”(1分),定语后置句(1分);“会”(1分);“竟”(1分);句意1分)‎ ‎(2)(如果晋国)已经在东面把郑国作为了疆界,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想要的(或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封郑”:名词作动词,把……作为疆界(边境);西封:名词,“疆界”;“阙”:使动用法, 使……减少,(侵损、削减);“焉”:“哪里”(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县人。祖冲之喜欢考查古事,有技巧灵思,(南朝)宋孝武帝让他到华林苑太学里当值,赏赐给他宅院车马服饰,任职南徐州从事、公府参军。‎ 当初元嘉年间,朝廷使用何承天所制定的历法,比古代的十一家还严密。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严密,于是重新制定了新的历法,上奏章加以说明。孝武帝朝廷上擅长历法的人诘难他,但难不倒他,适逢武帝去世没能施行。‎ 后任职作娄县令,又作谒者仆射(负责朝觐宴飨的总负责人)。当初,宋武帝平定关中,得到姚兴所制造的指南车,有外形而没有里面的机关,每当运行的时候,派人在里面转动它。升明年间,齐高帝辅政,让祖冲之仿照古代的原样加以修理。祖冲之重新制作成铜机关的车,尽管不停地旋转,但指示方向却始终如一(指南)‎ ‎,自汉末的马钧以来没有这样的东西。当时有个叫索驭驎的北方人也说能够造指南车,南朝的齐高帝让他和祖冲之各自制造,并让他们在乐游苑一同考校试验,两人所制造的指南车却有很大差别,于是毁掉并烧了索驭驎制的车。晋代的杜预心思灵巧,制造欹器(古代的一种盛水器。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君主可置于座右以为戒),多次改动都没有做成。永明年间,竟陵王子良(子良,人名)喜欢古代的东西,祖冲之制造欹器献给他,和宗庙里摆放的没有区别。文惠太子在东宫时,见到祖冲之所制的历法,启禀武帝施行。因为文惠太子不久去世而搁置了。‎ 后来又转为长水校尉,并兼任原来的职务。祖冲之制定了《安边论》,想要建立屯田制度,扩大农业种植。建武年间,齐明帝想派祖冲之到各个地方巡视,兴建创造可以利于百姓的大业,适逢连续有战事,事情最终也没有实行。祖冲之精通音律棋类等,当时独一无二,没有谁能够成为他的对手。因为诸葛亮造有木牛流马,于是制造一种器物,不用被风和水制约,装置到机关上自行运转,不费人力。又制造了千里船,在新亭江上试验,每天行走百余里。又在乐游苑造水碓磨(借水力运用的舂米工具),武帝曾亲自前往观看。又特别善于计算。永元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其子名暅之字景烁,少小时习学家传的学业,深入研究的十分精细,也有灵巧的心思,就是古代传说中的鲁班和倕(传说为舜时的巧匠)这样的巧匠也难以超过他。当他思考到深入之处时,雷霆之声也难以入耳。曾经在走路时遇到仆射徐勉,头竟撞到了徐勉身上,徐勉呼叫他才觉察到。他的父亲所改定的何承天的历法当时尚未施行,梁武帝天监初年,暅之又重新加以修订,在这时才开始施行。职位至太舟卿。‎ ‎14.CE(C项中九个“一”中有八个是“独”的体现,“一江秋”中的“一”表示“整个;全”的意思;E项中两首诗的心境并不相同:集国忧、家祸、困苦于一身的柳宗元在《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句诗中营造的是凄寂清寒的意境;微罪被贬的王士祯在《题秋江独钓图》一诗中营造的是闲逸寂寥的意境。)‎ ‎15.①白描。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诗人在前两句中,简笔勾勒出了画中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用最直观最简洁的文字体现了画中人最突出的特征,于逍遥中带着几分孤寂。②想象。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喝酒,一人独钓满江秋意。诗人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将无声的画写得有声有色,引发读者对秋江独钓者心境的无穷想象,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微罪被贬后内心的孤独落寞之感。(每点3分,答“视听结合”酌情给分)‎ ‎【诗词赏析】‎ ‎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句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 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细细品味,这些“一”用得十分贴切又有情趣。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16.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3)謇朝谇而夕替。‎ ‎17.D(卓尔不群:卓尔:突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此处对象运用不当。锦心绣口:形容才思横溢,文辞优美,还可形容人会说话。判若云泥:比喻差距极大,差别悬殊就像云和泥的距离那样。流金铄石: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气酷热。)‎ ‎18.A(B逻辑不当。应为“五折、四折甚至三折”;C中“减少”不能用倍数,可改为“减少了一半”;D表意不明,有歧义。是“近200个字”最易读错还是“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不明确。)‎ ‎19.D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此题注意和前面的“工具”“口诀”“计算”对应,⑤②④对应“工具”,⑥③①对应“口诀”,⑤对应“计算”。‎ ‎20.(1)总体不断提高 也会有起伏 增幅渐小(增速渐慢 或 前快后慢)3分。每点1分。(2)练习能不断提升成绩。成绩有起伏是难免的,不要失去信心。进步迟缓时要设法寻求突破。(3分,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 ‎21.示例一:马克吐温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正所谓:“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你受到了专注的推力,你就会得到成功的拉力,从而形成一种打开成功第一扇大门的合力。‎ 示例二: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激情不断迸发的动力,是推动学习进步事业发展的加速器。让我们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把高昂的激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 示例三:反思,是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污浊;反思,是一副清醒剂,让你客观理性地面对自己和世界;反思也是一条鞭子,让你在抽打中保持清醒,不断进步。‎ ‎22.从作文所给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斯的巧思妙算,陈景润的沉迷忘我,祖冲之的刻苦努力。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比如解一道数学难题、刷一套数学试卷、整理数学改错本、上一堂数学课、参加一次数学考试……‎ 可能会有与这三位数学家相似的经历,也可能会有独属于自己的体验,并且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养成了某些学习品质、获得了更多的人生感悟。‎ 写作时可以围绕“我和数学”这个话题,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素材,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数学,想说爱你不容易》、《我与数学的爱恨情仇》、《痛并快乐学数学》这些标题或许能帮助同学们打开写作思路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