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贤区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上海奉贤区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2018届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 高三历史2018.1.‎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2.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2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 从“天下为公”转变到“天下为家”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答案】A ‎【解析】夏朝建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天下为公”转变到“天下为家”,故A正确;商朝并不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故B错误;西周和东周也不符合题意,故CD错误。故选A。‎ ‎2. 汉武帝“兴太学,修郊祀……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有三代之风。”上述材料评价汉武帝的侧重点是 A. 独尊儒术 B. 抑制相权 C. 解除边患 D. 削弱封国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兴太学,修郊祀……协音律,作诗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太学以儒家经典为内容,“作诗乐”也反映了儒家礼乐,故材料评价汉武帝的侧重点是独尊儒术,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抑制相权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与解除边患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削弱封国的措施,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兴太学,修郊祀……协音律,作诗乐”,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 李白《少年行》有“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岑参《送颜真卿使赴河陇》有“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诗中的“胡人”当指 A. 印度人 B. 大秦人 C. 新罗人 D. 中亚人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河陇”并结合所学知识,古代指河西与陇右,相当今甘肃省西部地区,与今天中亚地区接近,唐朝与中亚地区交往频繁,故诗中的“胡人”当指中亚人,故D项正确;印度在唐朝西南端,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大秦指古罗马,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新罗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故选D。‎ ‎4. 宋朝包拯记载:“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科举完善 B. 常年征战 C. 庆历新政 D. 文官体制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冗官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宋代实行文官体制,以分权来加强集权,故D项正确;科举完善并不是冗官的现象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常年征战与冗官的现象无关,故B项错误;庆历新政也没有导致冗官,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内外官属……较之先朝……已逾一倍多矣”,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冗官的现象入手,即可对直接原因进行分析,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5. 岳飞的《满江红》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句。词中的“胡虏”和“匈奴”代指 A. 契丹 B. 党项 C. 女真 D. 蒙古 ‎【答案】C ‎【解析】岳飞处于南宋时期,当时宋金交战,“胡虏”和“匈奴”指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政权,故C项正确;契丹没有建立金朝,而是建立辽,故A项错误;党项建西夏,故B项错误;蒙古建元朝,故D项错误。故选C。‎ ‎6. 某文献记载:“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最有可能记录该印刷技术的文献当是 A. 《新唐书》‎ B. 《宋史》‎ C. 《梦溪笔谈》‎ D. 《资治通鉴》‎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宋代,结合所学知识,《新唐书》记录唐朝时期内容,故A项错误;《宋史》属于官方史书,不是记录技术发明的书籍,故B项错误;《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的一部笔记本百科全书式著作,世人称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最有可能记录该印刷技术,故C项正确;《资治通鉴》也不是记录技术发明的书籍,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活字印刷术的特点出发,即可得出文献的时间范围和记录内容的特点,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7. 明太祖曾作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改变这种状况,他设立了 A. 内阁 B. 殿阁大学士 C. 锦衣卫 D. 东厂、西厂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太祖疲于处理国事,为改变这种状况,他设立了殿阁大学士,故B项正确;明成祖设内阁,不是明太祖,故A 项错误;锦衣卫不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的机构,是监察特务机构,故C项错误;东厂、西厂也是宦官特务机构,故D项错误。故选B。‎ ‎8. 主张“文史之儒,竞言才、学、识,而不知辨心术以议史德……史德者,著书者之心术也”的史家是 A. 司马迁 B. 刘知幾 C. 司马光 D. 章学诚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史德者,著书者之心术也”并结合所学知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著《文史通义》,主张“史德者,著书者之心术也”,故D项正确;西汉司马迁没有类似主张,故A项错误;唐代史学家刘知幾也没有相关思想,故B项错误;宋代司马光也未提出相关思想主张,故C项错误。故选D。‎ ‎9.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对联批评的社会现象是 A. 鸦片泛滥 B. 虎门销烟 C. 列强暴行 D. 五口通商 ‎【答案】A ‎【解析】材料“竹枪一杆……铜灯半盏”反映了当时中国鸦片泛滥的现象,故A项正确;虎门销烟并不会导致“打得妻离子散……烧尽田地房廊”,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列强侵略的暴行,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五口通商,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材料关键信息所反映的现象,学生据“竹枪一杆……铜灯半盏”,即可得出鸦片泛滥的认识,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0. “工部局”“公董局”“巡捕房”等机构最早当出现在近代中国的 A. 广州 B. 香港 C. 上海 D. 天津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工部局“、“公董局”、“巡捕房”最早出现于我国的租界,而我国租界最早出现于上海,故C项正确;广州和天津出现租界较晚,故AD错误;香港已经被割占,主权不在清政府,因此没有租界,故B项错误。‎ ‎11. 下图为位于上海中山东二路的一幢西式建筑。该企业的建立可以追溯到 A. 19世纪60、70年代 B. 19世纪90年代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70、80年代 ‎【答案】A ‎【解析】材料图片反映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结合所学知识,它属于洋务派企业,建立于19世纪60、70年代,故A项正确;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失败,故B项错误;20世纪初和20世纪70、80年代都不符合题意,故CD项都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图片反映的企业名称,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洋务派企业的建立时间入手,即可排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2. 20世纪初,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而可变者……如琴瑟之改弦。”由此,清政府开启了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清末新政 D. 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据材料“20世纪初,清廷……而可变者……如琴瑟之改弦”并结合所学知识,1901年清政府进行新政,符合材料,故C项正确;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发生于19世纪末,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故D项错误。故选C。‎ ‎13. 下图风俗画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时期的社会特征?‎ A. 19世纪80年代 B. 19世纪90年代 C. 20世纪初期 D. 20世纪50年代 ‎【答案】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画的内容与信息,抓住图画的主要特征,从服饰、发型、用餐模式等方面入手,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4. 下图是中国历史演进示意图,其中“D”处的社会政治主题是 A. 原始时代 B. 封建时代 C. 帝制时代 D. 共和时代 ‎【答案】D ‎【解析】“D”处对应的时间是1912年后,结合所学知识,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中国进入共和时代,故D项正确;原始时代属于A处,故A项错误;封建时代指分封制时期,属于B 处,故B项错误;帝制时代指封建专制时期,属于C处,故C项错误。故选D。‎ ‎15. “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国民”“国权”“国耻”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这些现象当出现在 A. 太平天国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维新变法时期 D. 五四运动时期 ‎【答案】D ‎【解析】“时务”“西学”“国民”“国权”“国耻”“立国自强”,这些都体现了反帝爱国观念占主导,太平天国时期主要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反帝爱国观念并不占主导,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维新变法主张救亡图存、君主立宪,但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不可能有“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是学生、工人、市民广泛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故D正确。故选D。‎ ‎16. 下图所示袖标配用的时间是 A. 1931年 B. 1941年 C. 1932年 D. 1942年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图片“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并结合所学知识,民国元年是1912年,故这是指1942年,故D项正确;故ABC项都错误。故选D。‎ ‎17.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最常见的政治宣传画之一,这类题材画作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A. 人民生活丰衣足食 B. 农业科技长足发展 C. 浮夸冒进之风普遍 D. 粮食产量空前提高 ‎【答案】C ‎【解析】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后期”,并结合所学知识,画作反映了农作物生长重量超过儿童,体现了大跃进时期浮夸冒进之风普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人民生活丰衣足食,故A项错误;浮夸冒进之风也不等于农业科技长足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图片也无法体现粮食产量空前提高,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时间,再分析图片的内容,从浮夸冒进的特点入手,即可结合大跃进的史实,据此即可排除错误说法,得出正确答案。‎ ‎18. “这里见证了新时期的中国奇迹,发生了一个小渔村奇迹般的蜕变,从而成长为一个可以与对面的香港比肩而立的大都市。”“这里”指的是 A. 广州 B. 深圳 C. 珠海 D. 东莞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一个小渔村奇迹般的蜕变,从而成长为一个可以与对面的香港比肩而立的大都市”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成长,故B项正确;广州并不是经济特区,故A项错误;珠海不符合“与对面的香港比肩而立”,故C项错误;东莞又不是经济特区,故D项错误。故选B。‎ ‎19.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下列关于梁启超对传统史学的认识,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 对传统史学进行深入批判 B. 肯定了西方史学的先进之处 C. 对传统史学缺乏必要常识 D. 认识深刻但存在绝对化之处 ‎【答案】D ‎【解析】“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反映了梁启超批判传统史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认识比较深刻,但二十四史也有精华内容,不全是封建糟粕,故梁启超的认识存在绝对化之处,故D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片面,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西方史学的先进之处,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梁启超对传统史学缺乏必要常识,故C项错误。故选D。‎ ‎20. 下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A. 土地改革人民公社中美建交改革开放 B. 土地改革中美建交人民公社改革开放 C. 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土地改革中美建交 D. 人民公社土地改革改革开放中美建交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在1950年,人民公社开始于1958年,改革开放在1978年底,中美建交在1979年,故A项正确;人民公社发生于中美建交之前,故B项错误;土地改革发生于人民公社之前,故CD项错误。故选A。‎ 第Ⅱ卷综合题(共60分)‎ ‎21. 图片中的中外交往 ‎ ‎(1)上述图片所示内容中,可用作探究中外交往的原始史料有 (填字母)。‎ ‎(2)按时间顺序,对上述图片所示中外交往内容排序:(填字母)‎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3)概述从汉代到清代中外交往的趋势。‎ ‎【答案】(1)ABCEF ‎ ‎(2)①A②B③E;④D⑤F;⑥C ‎ ‎(3)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 ‎.....................‎ ‎(2)西域都护属于汉代;粟特商人俑属于唐代;十三行文物属于清代;马可波罗在元朝来华;泉州市舶司属于宋代;《几何原本》属于明代。故按时间顺序排列是①A②B③E④D⑤F⑥C。‎ ‎(3)本题据“十三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开放逐步走向闭关的角度概述从汉代到清代中外交往的趋势。‎ ‎22. 口述史中20世纪80年代初的上海变革 ‎ 村子里的生产队开始变得冷清,批斗会基本上不用开了,连生产队的大喇叭也因为长时间不用坏掉了,镇上的革委会冷冷清清,没多久人民公社都被取消了。‎ ‎——某村当年村支书陆某,2008年时73岁 那时候,年轻人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在家做点小生意,没必要一定去务农。我在家待不住,就在深圳、广州与上海之间跑,贩卖牛仔裤……‎ ‎——上海郊区某皮革公司负责人张某,2008年时年55岁 对于年轻人而言,最高兴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玩的东西从广东那带传过来,以前只能看革命样板戏,看智取威虎山!现在可以跳迪斯科(笔者按:一种流行于80年代的大众舞种)、唱卡拉ok、邓丽君的歌和粤语歌最流行。‎ ‎——上海某公司钳工,2008年时年51岁 ‎(1)根据材料,概述20世纪80年代初的上海发生了哪些变革?‎ ‎(2)导致这些变革的关键性事件有哪些?‎ ‎(3)上述材料能否作为研究20世纪80年代上海社会变革的史料?简述理由。‎ ‎【答案】(1)政治上,取消人民公社;经济上,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劳动力被解放,个体经济兴起;思想文化上,革命色彩淡化,思想文化多元化。‎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推行改革开放的决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开放沿海城市。‎ ‎(3)能。理由:亲历者关于改革开放的亲身体验;但由于时间相隔久远,回忆者的记忆力、情感、好恶等因素,需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没多久人民公社都被取消了……在深圳、广州与上海之间跑,贩卖牛仔裤……现在可以跳迪斯科、唱卡拉ok、邓丽君的歌和粤语歌最流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概述20世纪80年代初的上海发生了哪些变革。‎ ‎(2)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放沿海城市等方面概括导致这些变革的关键性事件有哪些。‎ ‎(3)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亲历者的亲身体验需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的角度回答上述材料能否作为研究20世纪80年代上海社会变革的史料。‎ ‎23. 高等教育与近代中国 ‎ 材料一:1867年,清政府批准京师同文馆开设的科目:‎ ‎1.必学科目:经学类。‎ ‎2.可选科目:(1)外文股(含英文、法文、俄文三种);(2)天文股;(3)算学股。‎ ‎(注:股,可理解为学科的意思)‎ ‎——据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整理 材料二:1898年,清政府批准京师大学堂开设的科目:‎ ‎1.通识类:(1)经学;(2)理学;(3)中外掌故学;(4)诸子学;(5)初级算学;(6)初级格致学;(7)初级政治学;(8)初级地理学;(9)文学;(10)体操学。‎ ‎2.专门学:(1)高等格致学;(2)高等政治学;(3)高等地理学;(4)农学;(5)矿学;(6)工程学;(7)兵学;(8)卫生学。‎ ‎——据郝平《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整理 材料三: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章程中规定大学门类分为七种,学生择其一种作为专业:(1)文科(中西文学、中西史学、中西哲学等);(2)理科(数、理、化等);(3)法科(法学、政治学等);(4)商科;(5)医科;(6)农科;(7)工科(工程类)。‎ ‎——据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整理 ‎(1)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儒家学说的地位和性质在高等教育科目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答案】(1)地位下降,由必修科目变成专业选修科目;性质变化,由晚清时的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变成民国初年的普通学科。‎ ‎(2)观点鲜明:从晚清到民初,学科设置门类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西学东渐程度的逐渐加深,折射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论证充分:能概括材料中学科门类设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从近代中国社会西学东渐的视角解释变化的原因。‎ 逻辑自洽,解构完整。‎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必学科目:经学类”,据材料二“通识类:(1)经学”,据材料三“文科(中西文学、中西史学、中西哲学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地位下降、性质变化等方面回答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儒家学说的地位和性质在高等教育科目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社会的新陈代谢、西学东渐程度加深、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变化的原因等方面回答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 ‎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