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题
2018.2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中性笔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②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③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④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⑤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常识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帮助我们迅速作出认知,提高判断效率,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其实常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事实真相的认识,
常识往往受到特定观点和具体经验的限制,因人而异、缺乏普遍性和稳定性,有时会遮蔽事实真相。把常识推上神坛,会走向主观先行和反智主义的极端。因此,有必要对常识保持警惕。
⑥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所生产的新闻的质量。从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对新闻受众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这可能都有更大的价值。
1.下列有关受众的“新闻素养”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够优化新闻的信息环境。
B.能够批判性地解读信息是受众重要的新闻素养。
C.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需要提高新闻的发布门槛。
D.受众新闻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当今新闻业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提出要提高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的观点,在第②③段则着重论述了怎样提高解读新闻能力的问题。
B.第④段对新闻受众缺乏寻求真相的意愿进行了阐述,不仅论述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且还指出了其表现。
C.第⑤段在前一段基础上继续论证受众寻求真相的意愿,着眼于剖析真相与常识的关系,提出对常识保持警惕的忠告。
D.第⑥段指出要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与前文关于受众能力和意愿的论述构成了层进关系,使阐述更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加点词“困境”在文中指的是本应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却增加了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的状况。
B.受众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应该考虑报道来源、内容完整性、事件证据,最主要的是要关注发布者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C.如果受众对新闻具有辨别能力,同时又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那么就可以净化新闻环境,保障新闻业良性发展。
D.当今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比解读新闻和追求真相更紧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大团圆
鲁 迅
老头子和气的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么?”
阿Q一想,没有话,便回答说,“没有。”
于是一个长衫人物拿了一张纸,并一支笔送到阿Q的面前,要将笔塞在他手里。阿Q这时很吃惊,几乎“魂飞魄散”了: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他正不知怎样拿;那人却又指着一处地方教他画花押。
“我……我……不认得字。”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的说。
“那么,便宜你,画一个圆圈!”
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阿Q正羞愧自己画得不圆,那人却不计较,早已掣了纸笔去,许多人又将他第二次抓进栅栏门。
他第二次进了栅栏,倒也并不十分懊恼。他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有时要在纸上画圆圈的,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但不多时也就释然了,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于是他睡着了。
阿Q第三次抓出栅栏门的时候,便是举人老爷睡不着的那一夜的明天的上午了。他到了大堂,上面还坐着照例的光头老头子;阿Q也照例的下了跪。
老头子很和气的问道,“你还有什么话么?”
阿Q一想,没有话,便回答说,“没有。”
许多长衫和短衫人物,忽然给他穿上一件洋布的白背心,上面有些黑字。阿Q很气苦:因为这很像是带孝,而带孝是晦气的。然而同时他的两手反缚了,同时又被一直抓出衙门外去了。
阿Q被抬上了一辆没有蓬的车,几个短衣人物也和他同坐在一处。这车立刻走动了,前面是一班背着洋炮的兵们和团丁,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后面怎样,阿Q没有见。但他突然觉到了:这岂不是去杀头么?他一急,两眼发黑,耳朵里喤的一声,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他还认得路,于是有些诧异了:怎么不向着法场走呢?他不知道这是在游街,在示众。但即使知道也一样,他不过便以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游街要示众罢了。他省悟了,这是绕到法场去的路,这一定是“嚓”的去杀头。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着马蚁似的人,而在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见了一个吴妈。很久违,伊原来在城里做工了。阿Q忽然很羞愧自己没志气:竟没有唱几句戏。他的思想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小孤孀上坟»欠堂皇,«龙虎斗»里的“悔不该……”也太乏,还是“手执钢鞭将你打”罢。
他同时想手一扬,才记得这两手原来都捆着,于是“手执钢鞭”也不唱了。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在百忙中,“无师自通”的说出半句从来不说的话。
“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车子不住的前行,阿Q在喝采声中,轮转眼睛去看吴妈,似乎伊一向并没有见他,却只是出神的看着兵们背上的洋炮。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
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救命,……”
然而阿Q没有说。他早就两眼发黑,耳朵里嗡的一声,觉得全身仿佛微尘似的迸散了。至于当时的影响,最大的倒反在举人老爷,因为终于没有追赃,他全家都号啕了。其次是赵府,非特秀才因为上城去报官,被不好的革命党剪了辫子,而且又破费了二十千的赏钱,所以全家也号啕了。从这一天以来,他们便渐渐的都发生了遗老的气味。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选自鲁迅«呐喊»,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精神胜利法贯穿阿Q的一生,他就要被处决了,还在用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忘记苦楚,文中多次出现的“他以为人生天地之间”便是其表现。
B.作者着力刻画阿Q画圆圈时的心理活动和一系列言行,旨在运用场面描写揭示他的精神麻木与愚昧,以及他对自己罪行的忏悔。
C.人丛中的吴妈并未关注囚车中的阿Q,“却只是出神的看着兵们背上的洋炮”,可见吴妈也是一位麻木而缺乏同情心的看客。
D.阿Q死后,举人老爷、赵府的反应和未庄、城里的舆论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典型的社会环境,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回味余地。
5.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狼”的含意。(5分)
6.小说这一章为什么命名为“大团圆”?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景泰蓝的制作
叶圣陶
①景泰蓝是多数人喜爱的手工艺品,现在把它的制作过程说一下。
②景泰蓝拿红铜做胎,为的红铜富于延展性,容易把它打成预先设计的形式,要接合的地方又容易接合。一个比较大的花瓶的胎分作几截,大概瓶口、瓶颈的部分一截,瓶腹鼓出的部分一截,瓶腹以下又是一截。每一截原来都是一张红铜片。把红铜片圈起来,两边重叠,用铁椎尽打,两边就接合起来了。要圆筒的哪一部分扩大,就打哪一部分,直到符合设计的意图为止。于是让三截接合起来,成为整个的花瓶。
③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粘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粘到铜胎上去。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驱遣,到处合适。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④粘满了铜丝的铜胎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东西。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掐丝就要花四五十个工。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掐丝跟这些工作比起来,可以说不相上下,半斤八两。
⑤刚才说铜丝是蘸了白芨浆粘在铜胎上的,白芨浆虽然稠,却经不住烧,用火一烧就成了灰,铜丝就全都落下来了,所以还得焊。先在沾满了铜丝的铜胎上喷水,然后拿银粉、铜粉、硼砂三种东西拌和,均匀地筛在上边,放到火里一烧,白芨成了灰,铜丝就牢牢地焊在铜胎上了。
⑥随后就是放到稀硫酸里煮一下,再用清水洗。洗过以后,表面的氧化物和其他脏东西都去掉了,涂上的色料才可以紧贴着红铜,制成品才可以结实。
⑦于是轮到涂色料的工作了,他们管这个工作叫点蓝。涂上的色料有好些种,不只是一种蓝色料,为什么单叫点蓝呢?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就此叫开了。这种制品从明朝景泰年间十五世纪中叶开始流行,因而总名叫景泰蓝。
⑧用的色料就是制颜色玻璃的原料,跟涂在瓷器表面的釉料相类。各种色料的细末都盛在碟子里,和着水,像画家的画桌上一样,五颜六色的碟子一大堆。点蓝工人用挖耳似的家伙舀着色料,填到铜丝界成的各种形式的小格子里。大概是熟极了的缘故,不用看什么图样,自然知道哪个格子里该填哪种色料。湿的色料填在格子里,比铜丝高一些。整个表面填满了,等它干燥以后,就拿去烧。一烧就低了下去,于是再填,原来红色的地方还是填红色料,原来绿色的地方还是填绿色料。要填到第三回,烧过以后,色料才跟铜丝差不多高低。
⑨现在该说烧的工作了。涂色料的工作既然叫点蓝,不用说,烧的工作当然叫烧蓝。烧蓝工人把涂好色料的铜胎放在铁架子上,拿着铁架子的弯柄,小心地把它送到炉膛里去。只要几分钟工夫,提起铁架子来,就看见铜胎全体通红,红得发亮,像烧得正旺的煤。可是不大工夫红亮就退了,涂上的色料渐渐显出它的本色,红是红绿是绿的。
⑩涂了三回烧了三回以后,就是打磨的工作了。先用金刚砂石水磨,目的在使成品的表面平整。所谓平整,一是铜丝跟涂上的色料一样高低,二是色料本身也不许有一点儿高高洼洼。磨过以后又烧一回,再用磨刀石水磨。最后用椴木炭水磨,目的在使成品的表面光润。椴木木质匀净,用它的炭来水磨,成品的表面不起丝毫纹路,越磨越显得鲜明光滑。旁的木炭都不成。
椴木炭磨过,看来晶莹灿烂,没有一点儿缺憾,成一件精制品了,可是全部工作还没完,还得镀金。金镀在全部铜丝上,方法用电镀。镀了金,铜丝就不会生锈了。
全部工作是手工,只有待打磨的成品套在转轮上,转轮由马达带动的皮带转动,算是借一点儿机械力。可是拿着蘸水的木炭、磨刀石挨着转动的成品,跟它摩擦,还得靠打磨工人的两只手。起瓜楞的花瓶就不能套在转轮上打磨,因为表面有高有低,洼下去的地方磨不着。那非纯用手工打磨不可。
(选自叶圣陶《小记十篇》,有删节)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泰蓝用红铜做胎,是因为红铜富于延展性,易被打成预先设计的形式,也便于接合。
B.景泰蓝这种制品最早产生于明朝景泰年间十五世纪中叶,因而后人就命名它叫景泰蓝。
C.景泰蓝制作顺序是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和镀金,文章也按这个顺序说明的。
D.景泰蓝的制作绝大部分工作是手工,只有打磨时用得着马达,也算是借一点儿机械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②段运用举例子的方法,以“比较大的花瓶”为例,介绍了“设计”“尽打”“接合”等制胎步骤。
B.第③段先给“掐丝”下定义,后把“掐丝”比作“粘一棵柳树”来说明掐丝的步骤“剪”“蘸”和“粘”。
C.第④段拿景泰蓝与“刺绣、刻丝、象牙雕刻”等作比较,突出其制作的“细密”及其价格昂贵的原因。
D.第⑧段介绍涂色料的工作,填色是重点,所以,从色料到填涂写的详细,并使用口语,使人容易明白。
E.文章突出介绍了景泰蓝制作中手工操作的特点,反映出作者对这种传统工艺不能与时俱进的遗憾之情。
9.同是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工序,作者为什么详写掐丝、点蓝两道,而略写其他?(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明允哀辞(节选)
曾 巩
明允姓苏氏,讳洵,眉州眉山人也。始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归,焚其所为文,闭户读书,居五六年,所有既富矣,乃始复为文。盖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其略如是。以余之所言,于余之所不言,可推而知也。明允每于其穷达得丧,忧叹哀乐,念有所属,必发之于此。于古今治乱兴坏,是非可否之际,意有所择,亦必发之于此。于应接酬酢万事之变者,虽错出于外,而用心于内者,未尝不在此也。
嘉祐初,始与其二子轼、辙复去蜀,游京师。今参知政事欧阳公修为翰林学士,得其文而异之,以献于上。既而欧阳公为礼部,又得其二子之文,擢之高等。于是,三人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既而明允召试舍人院,不至,特用为秘书省校书郎。顷之,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编纂太常礼书。而轼、辙又以贤良方正策入等。于是三人者尤见于当时,而其名益重于天下。
治平三年春,明允上其礼书,未报。四月戊申以疾卒,享年五十有八、自天子辅臣至闾巷之士,皆闻而哀之。
明允所为文,有集二十卷行于世,所集«太常因革礼»者一百卷,更定«谥法»二卷,藏于有司,又为«易传»未成。读其书者,则其人之所存可知也。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颇喜言兵,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
B.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
C.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
D.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
B.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
C.擢,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D.戊申,文中是四月的某一天,这是用干支相匹配来记录日序的一种方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洵勤于治学,大器晚成。他求学受挫后烧掉旧稿,每日端坐书斋苦读不休达五六年,
终成名家,其文学造诣颇受作者赞誉。
B.苏洵文才卓异,闻名于世。他的文章得到欧阳修的推崇,并献给皇上。他和两个儿子的文章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学士大夫们都收藏他们的文章。
C.苏洵有志功名,恪尽职守。早年被官府召去应试舍人,因政绩显著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和县主薄,潜心编纂太常礼书,成果斐然。
D.苏洵长于议论,见解独到。他对于古今治乱兴废、值得赞扬或者批评的事件常常有所感触就写文章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嘉祐初,始与其二子轼、辙复去蜀,游京师。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②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注】①柳宗元曾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贬为柳州刺史。而一同参加革新运动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此而分别贬至更荒远的漳州、汀州、封州、连州任刺史。②薜荔:常绿藤本植物,又名木莲。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长途跋涉赶到柳州,为了一睹海天相连的辽阔景象,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城楼。
B.颔联描绘了急风骤雨猛烈地吹打着芙蓉、薜荔的景象,使诗人战栗惊悸,景中含情。
C.芙蓉和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这与屈原的«离骚»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D.“岭树”句仰观重岭密林,“江流”句俯察江水曲折,这里写作者近处所见,真切细致。
E.“共来”两句既与首句“大荒”照应,又统摄题目中的柳州和漳汀封连四州,传出“寄”字神韵。
15.请从“愁思”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杜甫在«登高»中从时、空两方面着笔,表达出自己沉重感情的诗句是:,。
(2)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化用庄周、望帝两个典故来营造了朦胧迷离、悲戚哀怨的意境。
(3)«赤壁赋»中侧面描写洞箫的演奏效果的句子是:, 。
(4)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我市地处山东腹地,干湿季节明显,光照时间较长,具有加快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天高地厚的自然优势。
②近日,多地开始实施“斑马线礼让行人”的规定,希望能够在川流不息的路口凝聚起司机和行人的共识。
③处于春秋鼎盛的时代,青年人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要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和中坚。
④虽然目前我国主题公园达2500多家,但具有高质量规划和长远发展能力的主题公园仍属凤毛麟角。
⑤从上月15日正式开始供暖至今,已有近一月时间,家里的暖气一直不热,老李一家人每天噤若寒蝉。
⑥从古老的四大发明到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这“新四大发明”的嬗变,再现了华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
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作为“中国天眼”的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坚韧执着、勇于创新和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还有一座领先世界的射电望远镜。
B.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C.“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睦邻、富邻、安邻”政策的集中体现,为东亚地区发展搭建了新的地区合作,有利于实现区域内持久和平与繁荣。
D.电视剧«急诊科医生»生动塑造了以何建一、江晓琪、刘慧敏等为主的急诊科医疗团队救死扶伤的高强度工作状态和他们丰富的精神情感世界。
19.下面对于中国文学名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客至»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的场景写得精彩传神,诗人为人的诚朴厚道和闲适恬淡的情怀跃然纸上。
B.«西塞山怀古»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阐发了“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主题。
C.«潮州韩文公庙碑»高度颂扬了韩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绩,对他忠心耿耿、无所畏惧的精神表示钦佩,对他政治上和人生的不幸表示了深切同情。
D.«朋党论»对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作了深入剖析,指出君子之朋虽然从“利”出发,但他们以“道”相互联结,有着共同的追求,因而能“终始如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6分)
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曾说:“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读原书。”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 。很多讲«论语»的书,发行了上百万册,但与此同时,我关心的是, ?或者打一个大折扣,有十万人读«论语»,也是很大的成功。我们常说需要面对大众传播经典, ,只读别人对经典的解释,会有什么后果?说不定比不读还要坏。
21.某校开展读书节,请同学们推荐阅读书目。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写一则推荐词,要求语言准确简洁,不超过100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淮南子»)
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③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④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
⑤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⑥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2018.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1.C(无中生有)
2.A(曲解文意,第②段论述的是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
3.A(B.“最主要的是要关注发布者是否还有其他意图”于文无据;C.说法绝对,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D.“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更紧迫”推断不当)
(二)
4.B(“场面描写”应为“细节描写”,阿Q没有对自己的罪行表达出忏悔之意)
5.①真实的狼,它有又凶又怯的眼睛,还想要吃人的肉。②狼似的看客,他们愚昧麻木,
眼睛又钝又锋利,咀嚼人的灵魂。③更恶毒的狼是黑暗的制度和腐朽的文化,把善良的人变成了凶残的狼。(5分,①②每条2分,③1分。意思对即可)
6.①小说以阿Q之死的悲剧告终,却以“大团圆”为题,二者形成鲜明对照,增加了悲剧色彩。②当时的民众不觉悟,革命不彻底,以“大团圆”为题,反讽革命又回到了原点,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③当时的社会人心离散冷漠,以“大团圆”为题,是以一个人的悲剧映射无数人相似的悲剧,讽刺社会以及人内心的扭曲与支离破碎,貌似的“大团圆”,实质上仍是吃人的盛宴。(6分,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三)
7.B(“最早产生于明朝景泰年间十五世纪中叶”曲解文意。应为“从明朝景泰年间十五世纪中叶开始流行”)
8.AD(B.“把‘掐丝’比作‘粘一棵柳树’”错,应为以“粘一棵柳树”为例说明掐丝的步骤。
C.“价格昂贵的原因”无中生有。E.“反映出作者对这种传统工艺不能与时俱进的遗憾之情”牵强附会。选对一个2分,两个5分)
9.①这两道工序最复杂、最精细,详尽地体现了景泰蓝制作的精细、操作的繁复和手工制作的特点;②这两道最重要,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③这两道工序是景泰蓝制作所特有的,不为别人所熟知的。(4分,每条2分,答出两条即可)
二、(35分)
(一)
10.B
11.C(擢是指提升官职)
12.C(让苏洵去舍人院试用但“不至”,“因政绩显著”错)
13.(1)嘉祐初年,他开始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又一次离开蜀地,到京师游学。(3分,“去”“游”各1分,语句通顺1分)(2)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4分,“与”“其”“乃”各1分,语句通顺1分)(3)这就是求学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并谨慎求取的原因。(3分,“所以”“学者”“深思而慎取”各1分)
(二)
14.AD(A.诗意理解错误;D.应为远处景象。每项2分)
15.①仕途失意之愁;②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之愁;③远离故土,身居异乡,思念家人之愁。(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三)
16.(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4)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三、(20分)
17.C(①天高地厚,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这里应用“得天独厚”。③春秋鼎盛,指人的年龄正处于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这里用错对象。⑤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这里望文生义。)
18.B(A.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仅是一座领先世界的射电望远镜,还有坚韧执着、勇于创新和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C.成分残缺,应在“搭建了新的地区合作”后加上“平台”。D.搭配不当,应将“塑造”改为“展现”。)
19.D(从“利”出发的是“小人之朋”)
20.示例:①只读讲«论语»的书而不读原著 ②是否也发行了上百万册«论语»原著 ③但大众如果不读经典(6分,每点2分)
21.示例:«边城»选取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艺术地描绘了当时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表现了原始而又纯朴的人性美。(5分,内容3分,语言2分)
四、(60分)
22.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立意角度示例:②④借鉴、传承;①③⑤全面提升个人境界,包容、品德修养、惜时、坚持、直面困难、不怕失败等等;②⑤⑥个人对国家的关注与思索;③⑤⑥个人修养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参考译文】
明允姓苏,名字叫洵,是眉州眉山人。当初考进士,又参加茂才异等的考试,都没考取。回家后,烧掉他所写的文章,关起门读书,过了五六年,积累的知识已经丰富了,才开始又写作文章。他的文章少的有百字,多的有上千字。文章分析事理,引用事物作比喻,意义丰厚的能尽量写得简约,含义深远的能让人觉得就在身边,大道理能体现在小事物上,含蓄的能使之变得明白显著,浩繁的道理能讲得有条不紊,通俗的能不至于浮华。他的文章写得雄壮俊伟,好像决堤而下的长江黄河之水;他写的文章放出的灿烂光芒,就像指引我们沿着星辰登天一样。他所写文章的大致情况就是这样。用我所说的话,去推测我没有评价的他其余的文章,其水平可想而知。苏明允常常在他得志和不得志、有所得和有所失、忧叹哀乐之时,思想中想到就把它写下,他的文章往往就从这里产生。对于古往今来治乱兴废,应该赞扬或批评的事件,他把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写文章表达出来。他在待人接物、应对变化万端的各种事件时,外部事物虽然错杂不同,而他在内心里琢磨领会的内容,也往往表现在他的文章中。
嘉祐初年,他开始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又一次离开蜀地,到京师游学。现在的参知政事欧阳修先生担任翰林学士,得到苏洵的文章认为很优秀,把文章献给皇上。不久欧阳修担任礼部尚书,又看到苏洵两个儿子的文章,把它们评为高等。从此,
父子三人的文章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得到并且读过文章的人都对它感到很惊奇,有的人感叹比不上,有的人羡慕并且向他们学习。从京城到边疆,学士大夫没有谁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家家收藏他们的文章。不久,命令让苏明允去舍人院试用,他没有去。官府又特别任命他为试秘书省校书郎。不久,任命他为霸州文安县主簿,编纂太常礼书,苏轼、苏辙又在贤良方正科中进入等级。因此,父子三人更加被当时的人们看重,他们的名声也更加在全国出名。
治平三年春,苏明允将自己所著的礼书献给皇上,皇上没有答复。这年四月戊申因为生病逝世,享年五十八岁。从天子大臣到民间百姓,都听说并且为他感到伤心。
苏明允所写的文集有二十卷在世上刊印发行,他所收集的一百卷«太常因革礼»、更改校订的三卷«谥法»被官府收藏,他还写了«易传»没成书。读他的文章,可以知道他思考的问题。苏明允为人聪明,思辨和智慧超过一半人,气度和平,脸色温和,并且善于谋划策略,务必全部出于自己的见解,不肯走别人走过的路。很喜欢谈论军事,是个激愤地有志于成功立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