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根据经纬网图判断,下对说法正确的是( )
A. C在B的西南方,B位于北半球
B. B在D的西北方,E位于西半球
C. D在E的东北方,D位于东半球
D. C在E的东北方,C位于西半球
3. 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 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天
C. 昼夜更替现象与自转无关
D. 四季变化与公转无关
4. 如图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我国法定节假日正确的是( )
A. 国庆节、元旦节、劳动节
B. 劳动节、国庆节、元旦节
C. 元旦节、国庆节、劳动节
10
D. 元旦节、劳动节、国庆节
1. 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
A. 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B. 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C. 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D. 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2. 阳春三月,三明已桃红柳绿,漠河仍冰天雪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A. 东西跨经度广
B. 南北跨纬度大
C. 地形复杂多样
D. 地势起伏大
3. 由表可知,形成那曲与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地名
纬度
海拔(米)
1月均温
7月均温
那曲
(西藏)
31°12′N
4808
-12.6℃
9.0℃
南京
(江苏)
32°00′N
8
2.4℃
27.8℃
A. 地势
B. 季风
C. 纬度位置
D. 海陆位置
4. 根据下列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国家
总人口(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M国
6 398
2.50
0.65
N国
12 687
0.94
0.82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M国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 N国③ M国属于发达国家④ N国属于发达国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 小明寒假去北非旅游,他看到的人种和听到的语言主要是( )
A. 黑种人,英语
B. 白种人,阿拉伯语
C. 白种人,西班牙语
D. 黑种人,葡萄牙语
6. 下列关于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 佛教创始于中国
D.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7. 最容易形成团块聚落的地区是( )
A. 河流沿岸
B. 山谷地带
C. 交通干线
D. 平原地区
8. 世界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 大陆内部降水多
B.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多
10
C.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D.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二、 综合题(共26分)
1. 由于世界各地所处位置不同,地表形态也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的变化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显著.请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共8分,每空一分)
(1)填图绘图
填图:请将图例中气候类型的名称补充完整.
绘图:根据资料中甲地的数据信息,补充完成该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2)西亚地区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根据图2当地气候资料,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根据资料卡(图3)判断图1中A和B两地中哪一地更适宜种植水稻,并说明理由.(2分)
10
1. 读世界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
(1)海洋名称:C______. 大洲名称:④______。
(2)课代表在分发空白填空图时候,不小心撕去了一角,正好撕掉了一块大洲.请你补充上。
(3)按照经济发展水平①③两洲大部分属于______国家,他们之间的合作称为______;②大洲以______人种为主,人口增长速度较______,居民多信仰______教.
(4)病床上的魏格纳对着世界地图思考得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并用它解释了很多现象,我国台湾省地震频发,你能够解释原因吗?______.
2. 2016年11月14日晚,本年度最大最圆的月亮(又称“超级月亮”)亮相济南(36°40′N,117°02′E)夜空,很多市民纷纷走到户外,观景赏月. 阅读地图,完成下列各题.(共7分)
(1)写出甲、乙两点的经纬度.甲______ 乙___ ___
(2)图1中,甲、丙两点在一天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乙、丙两点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济南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五带中的______.
(3)市民赏月时,这一天济南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10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C 2. B 3. A 4. D 5. C 6. B 7. A 8. C 9. A 10. D 11. D 12. D
13.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地区亚欧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
14.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发展中;南南合作;白色;慢;基督;台湾省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15. 40°N,90°E;20°N,110°E;丙;乙;东半球;北温带;C;D;昼短夜长
【解析】
1. 解: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得,甲是山顶,乙是陡崖,丙是山谷,丁是山脊;其中,山谷为集水线,有可能发育河流.
故选:C.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 解:读图分析可知:
C在B的正西方;B点的纬度是60°N,位于北半球;故A错误;
B在D的西北方;E点的经度是165°E,位于西半球;故B正确;
D在E的正东方;D点的经度是165°W,位于西半球;故C错误;
C在E的西北方;C点的经度是位于150°E,位于东半球;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B.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 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选:A.
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10
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4. 解:读图可得,①所示的是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则此时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此时①是元旦,②所示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②所示的是劳动节,③所示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③是国庆节.
故选:D.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5. 解: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中国地处亚欧板块,美国地处美洲板块,两大板块挤压运动,使得太平洋的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有可能会拼合在一起,美国和中国就会成为陆上邻国.
故选:C.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解答.
考查了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难易适中.
6. 解: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所以我国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形成阳春三月,三明已桃红柳绿,漠河仍冰天雪地的景观.
故选:B.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考查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要理解记忆.
7. 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那曲与南京纬度相近,但那曲位于“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故选:A.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8. 解:从表中可以看出,M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0%-0.65%=1.85%,N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4%-0.82%=0.12%.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M
10
国,该国应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是N国,该国应属于发达国家.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说出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
9. 解:巴西是一个人种复杂的国家.白种人占一半稍多,混血种人约占40%.巴西也是一个城市人口比重很高的国家.目前,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在拉丁美洲,巴西使用葡萄牙语,其它拉丁美洲国家使用西班牙语,.
故选:A.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差不多占了南美大陆总面积的一半.
考查巴西复杂的人种特点和语言,要理解记忆.
10. 解: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故本选项错误;
B、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故本选项错误;
C、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并由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故本选项错误;
D、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C、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并由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
D、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本题考查世界宗教的分布及其联合国工作语言名称,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1. 解: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
有的呈条带状,有的呈点状,有的呈团块状,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有利于形成团块聚落的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的平原地区等.
故选:D.
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聚落的位置、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形态都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题考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基础题.
12. 解: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故选:D
10
.
从天空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有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雹等.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是空气中要有凝结核和足够的水汽,同时有明显的上升气流.由于气流上升将水汽送到高空,周围气温降低,空气中水汽易达到饱和状态,将多余的水汽在凝结核上凝结,就形成云.云中的凝结物(水滴和冰晶)再经过反复升降,进行碰撞、合并,使体积不断增大,直到最终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
本题考查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3. 解:读图分析可知:
(1)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地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补充气候名称即可.依据图中坐标位置,依次在图中标注出各月平均气温的位置,并连成线;再依次绘出各月降水量的柱状图形,从而形成完整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2)图中甲地位于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乙地位于温带地区亚欧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
(3)西亚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厚墙可以减少传入屋内的热量,小窗可以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4)A地更适宜种植水稻;因为A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多雨,雨热不同期.
故答案为:
(1)
(2)
10
地区
位置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甲
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乙
温带地区亚欧大陆西岸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海洋性气候
(3)西亚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厚墙可以减少传入屋内的热量,小窗可以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4)A地更适宜种植水稻;因为A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多雨,雨热不同期.
气候部分是中学地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学习时要注意找规律,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要先按纬度位置找出分布规律,再按海陆位置找出分布规律.学会从这种图上,判断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分布,理解答题即可.
14. 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位置,图中自,字母代表的海洋名称为: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依据位置及轮廓,图中序号代表的大洲名称为: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大洋洲,⑤南极洲.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丢掉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其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3)按照经济发展水平①亚洲、③非洲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他们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②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人口增长速度较慢,居民多信仰基督教.
(4)我国台湾省地震频发的原因在于台湾省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故答案为:(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非洲;大洋洲;南极洲;(2)如图:(3)发展中;南南合作;白色;慢;基督;(4
10
)台湾省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及概况,读图解答即可.
15. 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济南的经纬度,在图1中用△标注即可;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40°N,90°E;乙点的经纬度是20°N,110°E.
(2)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位置靠东的比靠西的先见到日出.由此可判定,图1中,甲、丙两点在一天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丙;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可判定,乙、丙两点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乙.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可判定,济南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五带中的北温带.
(3)11月14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是图2中的C和D点之间,这一天,济南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
(1)如图:;40°N,90°E;20°N,110°E;
(2)丙;乙;东半球;北温带;
(3)C;D;昼短夜长.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本题考查经纬网及地球运动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