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二语文下学期期初试卷(含答案福建莆田一中)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2018高二语文下学期期初试卷(含答案福建莆田一中)》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 莆田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卷 高二 语文选修 命题人:郭丽华、宋丹、廖建秀 审核人:郭丽华 友情提示: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你考试顺利!‎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 ‎ 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摘编自《汉字趣编》之十二)‎ ‎1. 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竹子后来被视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它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 《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C. 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诞生的竹谱专著。‎ D.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 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因为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C. 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的《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的《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B. “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 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D. 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就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戒 猎 王族 加拿别克骑马向山谷深处走去。正是黄羊下山喝水的日子,狼在这时会跟踪黄羊而来,他要利用机会开始开春的第一次猎狼。‎ 很快黄羊便成群出现,加拿别克趴在石头后一动不动,等待它们过去。加拿别克的目标是黄羊后面的狼。很快,五只狼出现了。加拿别克在一个射击点位瞄准了一只狼,他有信心一枪把它打死。只要打死一只狼,另外四只狼就会迅速逃走,他只需把打死的狼扛回村里。但他很快发现了一头比其他狼都高的大狼,它犹如王者,气宇轩昂。‎ 加拿别克弃其他的狼于不顾,调转枪口向那狼中王者射击。子弹准确击中了它,但它却挣扎着逃跑了。加拿别克骑上马就追。他知道狼已经中弹,会因为奔跑而大量流血,而急促的追赶无疑会加速它的死亡。这些人能想到,但狼不懂。这就是猎人经常谈论的话题,猎人打猎不仅靠枪和子弹,还要靠智慧。有了智慧,才能确保猎物逃不出猎人的手掌。‎ 山谷中,一只狼中王者和一人一马展开了“马拉松”。加拿别克在逼近,狼在逃跑,二者之间的距离在缩短。最后,当狼想爬上山坡时,终因体力不支滚了下来。加拿别克跳下马准备向它开枪,但它发出的一声哀鸣让他心头一颤,勾扳机的手犹豫了。他看见它口吐鲜血,一定是因为刚才奔跑让伤痛加剧,它的命不长了。这是他预谋的猎杀方案。一切似乎都在意料之中。‎ 狼又嚎叫一声,他的心又一颤。大狼悲惨的叫声,如果换作人,一定是血泪飞溅的那一刻才能发出的。生的希望如火苗熄灭,死的深渊已张开大口。它已没有挣扎逃跑的力气,只是望着他。加拿别克看见它眼里布满痛苦,那是一种经过较量、挣扎之后屈服的痛苦。死亡之神正在移动看不见的手指,紧紧扼住它的喉咙,狼无法挣扎,无法逃脱。加拿别克下不了手,蹲在它身旁看着它抽搐。‎ 加拿别克看见它的眼中滚出了泪水,他的心一颤,勾扳机的手松开了。它是狼中王者,但恐惧让它身上的光彩骤减,并且把悲哀迅速放大。所有生命在死亡面前都是脆弱的,谁又能从深不见底的死亡黑洞中爬出?加拿别克有些悲哀,他不想看见这样的死亡尤其是在死亡边缘的挣扎和绝望。看见了这样的场景,便犹如自己正在经历死之一样,让他感到不祥。‎ 他不打算要它的命了。天很热,他抱来一些野草将它盖住,以起到降温的作用,也让它缓解伤痛。如果它命好,或许可躲过这一劫。‎ 一个多小时后,他掀开野草,发现血已在狼的唇角结成黑色痂块,它的呼吸也十分微弱,但那双眼睛却睁得更大了,里面是放大的绝望和恐惧。他在它跟前走动,它的眼神随之移动,似乎希望他帮助自己从死亡中挣脱出来。但死亡的绳索已死死将它捆绑,它无望再活下去。‎ 加拿别克估计,它还得受两天左右的折磨才能死去。一个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晚上会有熊出现,一旦发现它便会扑上来用大掌拍打一番。那样的话,它在死亡的最后一刻又会遭受屈辱。即使没有熊的出现,它在两天里的慢慢等死又是多么痛苦!‎ 加拿别克产生了一个念头。他不再犹豫,将枪口对准狼的头部,转过脸勾动了扳机。枪响过后,狼一动不动躺在那里。它的痛苦终结,生命终结。‎ 加拿别克从此戒猎。‎ ‎(摘选自《百花园》2017年第1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的开头单刀直入,寥寥数语,就直接交代了故事的主要对象以及事件缘由,有助于读者快速进入文本,语言比较简捷、平实。‎ B.在与加拿别克的较量中,大狼虽然处于下风,命运被加拿别克牢牢控制在手中,但是即使面对死亡,它也保持着王者应有的威严。‎ C.小说中的加拿别克,对狼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善于选取猎杀的时机,他追逐猎物讲求策略,是一个塑造得非常成功的猎人形象。‎ D.在猎杀的过程中,猎手与大狼的关系逐渐产生了变化,加拿别克的选择“转过脸勾动了扳机”,把情节推向高潮,也深化了主题。‎ ‎5.联系文本,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5分)‎ 加拿别克有些悲哀,他不想看见这样的死亡,尤其是在死亡边缘的挣扎和绝望。看见了这样的场景,便犹如自己正在经历死亡一样,让他感到不祥。‎ ‎                                                                                ‎ ‎6.小说以“加拿别克从此戒猎”为结尾,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处理的作用。(6分)‎ ‎                                                                                ‎ 二、古代诗文阅读(5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 张孝忠,本奚之种类。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天宝末,以善射授内供奉。后为偏将,破九姓突厥,先登陷阵,以功授果毅折冲。‎ ‎ 上元中,李宝臣奏授左领军郎将。宝臣以孝忠谨重骁勇,甚委信之,以妻妹昧谷氏妻焉,仍悉以易州诸镇兵马令其统制。前后居城镇十余年,甚著威惠。‎ ‎ 田承嗣之寇冀州也,宝臣俾孝忠以精骑数千御之。承嗣见其整肃,叹曰:“孝忠在焉,冀州未易图也!”乃焚营宵遁。‎ ‎ 无几,宝臣死,其子惟岳阻兵不受命,朝廷诏幽州节度使讨之。滔以孝忠宿将善战,有精兵八千在易州,虑军兴则挠其后,乃使判官蔡雄说孝忠曰:“惟岳小子骄贵,不达人事,辄拒朝命。使君诚能去逆效顺,必受重任,有先归国之功矣!”孝忠然之,乃遣衙官随雄报滔,又遣易州录事参军董稹入朝。德宗嘉之,授孝忠检校工部尚书,仍赐实封二百户。‎ ‎ 及朱滔、王武俊谋叛,将救田悦于魏州,虑孝忠踵后,滔军将发,复遣蔡雄往说之。孝忠曰:“李惟岳背国作逆,孝忠归国,今为忠臣。孝忠性直,业已效忠,不复助逆矣。”滔又啖以金帛,终拒而不从。易定居二凶之间,四面受敌,孝忠修峻沟垒,感励将士,竟不受二凶之荧惑,议者多之。‎ ‎ 贞元二年,河北蝗旱,米斗一千五百文。复大兵之后,民无蓄积,饿殍相枕。孝忠所食,豆瓣而已,其下皆甘粗粝,人皆服其勤俭,孝忠为一时之贤将也。三年,加检校司空,仍以其子茂宗尚义章公主。孝忠遣其妻邓国夫人昧谷氏入朝,执亲迎之礼。上嘉之,赏赉隆厚。七年三月卒,时年六十二,废朝三日,追封上谷郡王,赠太傅,再赠魏州大都督,册赠太师,谥曰贞武。 (选自《旧唐书•张孝忠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B.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C.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D.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节度使,隋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B.实封,唐朝封户有虚实之别,只有加实封的官员,才能享受到自己得到封户的租税。‎ C.尚,专指娶公主为妻,意为事奉公主。文中张孝忠的儿子就娶了义章公主。‎ D.册赠,以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文中“册赠太师”即追加太师职位。‎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孝忠擅长射箭,勇敢善战。他曾因擅长射箭被授官内供奉;担任副将时,攻破九姓突厥,冲锋陷阵,因为军功被授予果毅折冲。‎ B.张孝忠谨慎稳重,深得李宝臣信任。李宝臣将妻子的妹妹昧谷氏嫁给他,还将易州各镇兵马全部交给他统领。‎ C.张孝忠性情忠直,效忠朝廷。李惟岳不受命于朝廷时,他听从蔡雄劝说离开李惟岳,归顺朝廷;朱滔叛乱,他拒绝劝说和金帛诱惑。‎ D.张孝忠深明事理,礼仪周全。皇上将义章公主嫁给张孝忠的儿子,张孝忠于是入朝,奉行亲自迎亲的礼仪,受到皇上的赞赏。‎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承嗣见其整肃,叹曰:“孝忠在焉,冀州未易图也。”乃焚营宵遁。(5分)‎ ‎ ‎ (2) 孝忠修峻沟垒,感励将士,竟不受二凶之荧惑,议者多之。(5分)‎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11~12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③东过连山④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③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④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开头一、二句以叙事起,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B.“名惭”意为自己声名比不上柳士师,表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因而声名不显,心情失落。‎ C.三、四句诗人巧妙地以典明志,“事异”两字,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 ‎  D.“并”“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之景。‎ E.诗人以“回雁”、“哀猿”反衬离别之情,诗境也变而凄厉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12.分析最后两句诗表现了什么样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6分)‎ ‎                                                                                ‎ ‎ ‎ ‎(三) 课内文言文考查(12分)‎ ‎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礼天下之奇才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③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④忧劳可以兴国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初不自贵重 B.如此孩提者 C.吾与汝俱少年 D.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 ‎15.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与可厌之,投诸(于)地而骂曰 B.与可是日与其妻游(于)谷中 C.为国者无使(己)为积威之所劫哉 D.中年兄殁(于)南方 ‎16.对下列各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译文:拿天下的英雄豪杰来说,都不能和他相抗争。‎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译文:大概失去了强大的援助,就不能独自保持完整。‎ C.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译文:此后出兵,就派遣随从官员用猪牛羊各一头来祭告祖庙。‎ D.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译文: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2)烹羊宰牛且为乐, 。 (李白《将进酒》)‎ ‎(3)呼儿将出换美酒, 。 (李白《将进酒》)‎ ‎(4) ,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 ‎(5)卧龙跃马终黄土, 。 (杜甫《阁夜》)‎ ‎(6) ,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 ‎(7)梦入神山教神妪, 。 (李贺《李凭箜篌引》)‎ ‎(8)叶上初阳干宿雨, , 。(周邦彦《苏幕遮》)‎ ‎(9)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触景生情,用“           ”将愁情形象化,写出愁思的无穷无尽。‎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有关专家指出,核心素养从提出到落实很难一挥而就,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在实践中将培育指标与具体课程相结合,分阶段科学推进。‎ ‎  ②近几年来,一场深刻的经济改革在神州大地激荡,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转变职能,市场在松绑除障中释放活力,引领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行。‎ ‎  ③一边是洋房名望,英伦风景;一边是祖国召唤,从头开始。黄大年义不容辞地选择了后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辞职手续,回到祖国。‎ ‎  ④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赠毕生积蓄,帮助近3000名贫困生完成了高中学业。这位被人誉为“炭火教授”的优秀党员,其品其德,山高水长。‎ ‎  ⑤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强调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强调对绵延5000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包括擢发难数的优秀文艺作品应充满骄傲和自信。‎ ‎  ⑥“学问不问有用无用,只问精不精”,季羡林曾这样答记者问。“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他如此形容自己的苦苦求索、精益求精的漫长学术岁月。‎ ‎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③⑤‎ ‎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   A.《三体》被不少学者、媒体人乃至创业者、企业家热捧的原因,是它打破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界限,其中呈现的“中华形象”和宏大视野使它走出了纯文学的局限空间造成的。‎ ‎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  C.创建文明城市,要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不仅要凭借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还要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 ‎ ‎   D.虽然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了不少资金,但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仍旧处于有阵地却缺乏后续文化建设设施完善。‎ ‎20.下列各句中,表达最得体的一句是(  )(3分)‎ ‎  A.著名作家牧云的签名售书活动正在举行,一位读者兴奋地对他说:“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百位散文名家,您定能忝列其中。”‎ ‎  B.您是本专业的泰斗,我想成为您的高足,倘能如愿,我一定刻苦努力。  ‎ C.面对一个劲地向自己赔不是的同事,涵哥说:“对昨晚的冲突,我自当海涵,日后绝不会计较你的一时冲动。”‎ ‎  D.黎老师参加工作不到一年,他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周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曾有人问我:现在没有人喜欢古诗,大多数人也不赞成吟诵,‎ ‎①        ?我以为不会。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感情而写的;他们把内心的感动写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诗作,②       _,这就是中国诗歌的生命。所以说,中国诗歌绝对不会灭亡。③          ,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诫的、生命的感动,这种感动是生生不息的。‎ 四、作文(60分)‎ ‎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关在门外了。”——(印度)泰戈尔 ‎“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意大利)朗根尼西 ‎“人们若想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德国)普朗克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套作,不抄袭。‎ 莆田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初考试答案 高二 语文 ‎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 C 【解析】依据原文表述“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可知C项“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诞生的竹谱专著”表述不符合文意。“高峰时期”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原文只说“蔚成风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B 【解析】“是因为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原因表述与文本不符。由原文“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可知这才是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的原因。‎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A 【解析】“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与作者观点不符。作者认为“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4.B 【解析】“保持着狼中王者应有的威严”有误,依据文中内容,面对死亡,大狼是悲哀、痛苦,乃至绝望和恐惧的。‎ ‎5.这里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2分)作者对加拿别克看见大狼流泪后的内心活动进行描述,(1分)细腻、真实地表现了加拿别克对濒临死亡的大狼的同情,(1分)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1分,答到推动情节或铺垫都可得分)‎ ‎6.(1)情节安排上,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以猎狼开篇,却以“戒猎”结尾,看似突兀,实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2)写作手法上,小说以“戒猎”结尾,与开头“猎狼”形成呼应,同时解释了标题。‎ ‎(3)人物塑造上,丰富了人物形象。以“戒猎”结尾,完成了加拿别克对狼乃至其他生命的态度及情感的转变,使得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4)主题表现上,深化了主题。小说由猎手对大狼的同情进而升华至对所有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读者心理上,以“戒猎”为结尾,撞击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对猎手戒猎原因的深层思索。 (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5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7.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开元中以众归国/授鸿胪卿同正/以孝忠贵/赠户部尚书/孝忠以勇闻于燕赵/形体魁伟/长六尺余/性宽裕/事亲恭孝”,这句话的含义是“开元年间率领族人归顺唐朝,授予鸿胪卿同正,因为张孝忠显贵,又授予户部尚书。张孝忠因为勇敢在燕、赵一带闻名,身材高大健壮,身高六尺多,性格宽厚,侍奉父母恭敬孝顺”,这段话主要是叙述事情,句中出现的名词较多,如“开元”“国”“鸿胪卿同正”“户部尚书”“孝忠”“燕赵”“形体”“性”等,然后根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归”是动词,宾语是“国”,故“归”与“国”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B项;“于燕赵”是介宾短语,此处属于介宾短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于燕赵闻”,故“闻”与“于燕赵”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C项。‎ ‎8. A 【解析】A项,“隋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错误,应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节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9. D 【解析】D项,“张孝忠于是入朝,奉行亲自迎亲的礼仪”分析有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孝忠遣其妻邓国夫人昧谷氏入朝,执亲迎之礼。上嘉之”,意思是张孝忠派遣其妻子邓国夫人昧谷氏入朝,奉行亲自迎接的礼仪,皇帝赞赏他。选项张冠李戴。‎ ‎10. (1)田承嗣看到张孝忠的军队阵容整齐严肃,感叹道:“张孝忠在这里,冀州不容易谋取了。”于是烧毁营寨连夜逃跑了。‎ ‎(“整肃”,整齐严肃;“图”,谋取;“宵”,名词做状语,连夜;“遁”,逃跑,。语意1分)‎ ‎(2)张孝忠深挖战壕、髙筑堡垒,感召激励将士,最终没有受到两个叛徒的诱惑,受到时论的赞美。‎ ‎(“竟”,最终;“凶”,叛徒;“荧惑”,诱惑;“多”,形容词做动词,赞美。语意1分)‎ 参考译文:‎ ‎ 张孝忠,原本出生于奚人种族。开元年间率领族人归顺唐朝,授予鸿胪卿同正,因为张孝忠显贵,又授予户部尚书。张孝忠因为勇敢在燕、赵一带闻名,身材高大健壮,身高六尺多,性格宽厚,侍奉父母恭敬孝顺。天宝末年,因为善长射箭授官内供奉,担任副将,攻破九姓突厥,冲锋陷阵,因为军功授予果毅折冲。‎ 上元年间,李宝臣上奏朝廷任命他为左领军郎将李宝臣认为张孝忠谨慎稳重,勇猛善战,很信任他,将妻子的妹妹昧谷氏嫁给他,还将易州各镇兵马全部交给他统领。在城镇先后任职十多年,声威惠政都十分闻名。‎ ‎ 田承嗣进犯冀州的时候,李宝臣派张孝忠率领精锐骑兵数千人抵御他。田承嗣看到张孝忠的军队阵容整齐严肃,感叹道:“张孝忠在这里,冀州不容易谋取了。”于是烧毁营寨连夜逃跑了。‎ ‎ 不久,李宝臣死了。他的儿子李惟岳拥兵自重不接受朝廷的命令,朝廷命令幽州节度使讨伐他。朱滔认为张孝忠是一名有经验的,善于作战,又在易州统领八千精兵,担心兴兵之后张孝忠从背后袭扰,于是派判官蔡雄劝说张孝忠说:“李惟岳这小子位尊而骄横,不懂人情事理,总是抗拒朝廷命令。使军如果能够离开李惟岳效忠朝廷,必定受到朝廷重用,并有率先归国的功劳。”张孝忠赞同他的意见,于是派遣衙宫跟随蔡雄报告朱滔,又派遣易州录事参军董稹入朝。德宗嘉奖他,授予张孝忠忠检校工部尚书,还赏赐实封二百户。‎ ‎ 等到朱滔叛乱,将要到魏州去就田悦,担忧张孝忠背后袭击,朱滔的军队将要出发,又派遣蔡雄前往劝说。张孝忠说:“李惟岳背弃朝廷叛乱,孝忠选择归顺朝廷,现在是朝廷重臣。孝忠生性正直,己经选择效忠朝廷,不会去帮助叛军了。”朱滔又用金帛引诱他,(他)始终拒绝不听。易定处于两个叛贼的辖地之间,四面受敌,张孝忠深挖战壕、高筑堡垒,感召激励将士,最终没有受到两个叛徙的诱惑,受到时论的赞美。‎ ‎ 贞元二年,河北发生蝗害旱灾,一斗米售价一千五百文,又经战争之后,百姓没有粮食储备,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张孝忠的饭食,也只有豆瓣而已,其部下都甘心吃粗粮,人民都佩服他的勤俭,张孝忠堪称一代贤将。贞元三年,加封检校司空,并让他的儿子张茂宗娶了义章公主。张孝忠派遣其妻子邓国夫人昧谷氏入朝,奉行亲自迎接的礼仪,皇帝赞赏他,赏赐非常丰厚。七年三月去世,享年六十二岁,朝廷停止朝会三天,追封为上古郡王,追赠太师,再次追赠魏州大都督,册赠太师,谥号为贞武。‎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1.B E 【解析】B “名惭”,是对刘柳齐名自愧不如的谦辞,表示了对柳的敬重之意。不是与柳下惠齐名,而是与柳宗元齐名。不同年代的人不存在齐名的事,所以是借柳下惠代柳宗元,都姓柳。E不是反衬,而是正衬,哀景衬哀情。 (选对一项3分,选对两项5分)‎ ‎12. 表达了一对志同道合又遭隔别的友人的生死不渝的情谊。(2分)采用虚实结合手法(答出虚写、想象、以景结情或双关都给分)。(2分)桂江、连山是实有其山,但是他们“(经)过”是虚,桂江不经过连山。(1分)作者设想别后两人隔山水相望,长吟说尽相思的情形。(1分)‎ ‎(三) 课内文言文考查(12分)‎ ‎13.C 【解析】①名词活用为动词,②动词的意动用法,③④动词的使动用法。‎ ‎14.B 15.A 16.D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7.(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2)会须一饮三百杯 (3)与尔同销万古愁 ‎(4)五更鼓角声悲壮 (5)人事音书漫寂寥 (6)昆山玉碎凤凰叫 ‎(7)老鱼跳波瘦蛟舞 (8)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9)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8.(3分)B(①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应改为“一蹴而就”。③义不容辞:在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应为“义无反顾”。⑤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19.(3分)C (A句式杂糅;B语序不当,把“自从”提到“以美国为代表”前面;D.缺少宾语。) ‎ ‎20.(3分)D (A“忝列”是谦辞。B错在“高足”,太拔高自己了。C“海涵”是敬辞。)‎ ‎21.示例:①那么中国诗歌会灭亡吗 ②依然能够受到同样的感动 ③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 (6分,每横线2分。)‎ 四、写作〔60分)‎ ‎22.思路指导:‎ 这是一道典型的给材料-想象作文题,从三则材料来看,涉及的中心词是“错误”,三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对“错误”的理解。要不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想象作文,就要正确解读每则材料的内涵,弄清材料传递的信息,然后根据其内涵,选择切入角度,确定写作中心。‎ 第一则材料用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阐释了“错误和真理”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拒绝错误就是拒绝真理”“没有对错误的修正,就不会有真理的发现”“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的”。由第二则材料可以看出,朗根尼西要强调的是,在实践中自己去发现错误,去改正错误,犯错误没有什么可怕的,不要畏惧犯错误。第三则材料是一个双重否定的句式,表达的是“在追求中不可能不犯错误”,也就是说,在追求中犯了错误,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担心害怕,要用平常的心态来看待。‎ 综合来看,第一句话点明了“错误和真理”的关系,第二句话点明了不要害怕犯错误,第三句话点明了犯错误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要用平常心态去看待,根据三句话的内涵,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立论:‎ 角度一:拒绝错误,就是拒绝真理。‎ 角度二:学会在错误中寻找真理的身影。‎ 角度三:不要害怕犯错误,要在错误中吸取教训。‎ 角度四:要用平常心态看待错误。‎ 角度五:在人生的历程中,难免犯错误,重要的是如何面对。‎ 角度六:要在实践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接近真理。……‎ 只要围绕如何“对待错误”,紧扣三则材料中一则材料的含义立意,都是切合题意的,关键在于所确立的论点要来自于题目中所出示的材料,不能出现如下的一些伪命题:‎ 犯错误是发现真理的前提;不犯错误就不会发现真理;成功不可能不犯错误;有追求,就必定犯错误……以这些论点为中心,都偏离了材料的内在含义,所以要注意审清题目,明确出题人的意图,然后提出一个正确的论点,作为全文写作的中心。‎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