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1.下列关于病毒和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 硝化细菌中不存在既有蛋白质又有核酸的结构
C. 大肠杆菌拟核环状DNA上含有控制所有性状的基因
D. 肺炎双球菌中由G、C、T、U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胞生物均含核糖体,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
【详解】T2噬菌体只含DNA,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B错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拟核,另外在细胞质的质粒中也有,故大肠杆菌拟核环状DNA上含有控制大多数性状的基因,C错误;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DNA的碱基组成为A、T、G、C,RNA的碱基组成为A、U、G、C,D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故由G、C可分别组成两种核苷酸,而T、U则均只能组成一种核苷酸,所以由G、C、T、U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B. 黑藻叶片可作为观察叶绿体和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
C.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太醒目
D. 提取绿叶中色素时,应加入二氧化硅和无水乙醇充分研磨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来检测二氧化碳,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对于活动能力差、
活动范围小的动物体常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
(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
(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
(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详解】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来检测二氧化碳,A错误;黑藻为真核生物,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和大液泡,可作为观察叶绿体和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B正确;蚜虫的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差,常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错误;提取绿叶中色素时,应加入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无水乙醇(溶解色素)和碳酸钙(保护叶绿素)进行充分研磨,D错误。
故选B。
3.下列关于动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导致其向光弯曲生长
B. 甲状腺激素经体液运输可作用于下丘脑内分泌细胞
C. 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运输后能作用于肌肉或腺体
D. 唾液淀粉酶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以囊泡形式运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产生向光的原因是在单侧光照射下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横向运输到背光侧,因此背光侧生长素比向光侧多,茎对生长素不敏感,浓度高细胞生长快,故出现弯向光源生长。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既可以作用于神经细胞,又可以作用于肌肉或腺体细胞。
【详解】向光生长的原因是由于尖端在单侧光的刺激下,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使背光侧生长速度快于向光侧,A错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为全身的细胞,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B正确;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的,神经肌肉接点类似突触结构,细胞之间的液体为组织液,故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运输后能作用于肌肉或腺体,C正确;唾液淀粉酶为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后,由内质网形成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后,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包裹运输到
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故唾液淀粉酶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以囊泡形式运输,D正确。
故选A。
4.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2018年4月九价HPV疫苗批准进入我国,该疫苗能预防9种类型的HPV,建议接种年龄在16至26岁,半年内需进行3次注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HPV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
B. 九价HPV疫苗具有与9种HPV相似的抗原结构
C. 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识别和消灭HPV
D. 3次注射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专性寄生,注射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抗体发挥作用,而细胞免疫则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
【详解】病毒为专性寄生,根据“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可知HPV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A正确;抗原具有特异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记忆细胞或效应T细胞,根据“该疫苗能预防9种类型的HPV”,说明九价HPV疫苗具有与9种HPV相似的抗原结构,B正确;效应T细胞可识别抗原,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效应T细胞不能直接消灭抗原(HPV),C错误;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相对较少,而二次免疫可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故3次注射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正确。
故选C。
5.下列关于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 生物圈内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物圈内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三者的关系:
(1)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生态系统各组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生态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信息传递是长期的生物进化的结果,具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2)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这三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而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在生态系统中,种群和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甚至生物和环境之间都有信息传递。
【详解】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动物必需依赖于植物提供的营养,所以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一定是植食性动物,B正确;生物圈内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错误;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故选C。
6.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再将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若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每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
B. 该花色遗传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
C. 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6/27
D. 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4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实验中,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l开红花,再将Fl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红花植株占1-37/64=27/64=(3/4)3,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
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以上杂交组合中都涉及到3对等位基因。根据“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可知F1红花基因型为AaBbCc。
【详解】根据分析,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AB正确;根据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红花植株占1-37/64=27/64=(3/4)3,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Cc,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4×1/4×1/4)÷(27/64)=1/27,故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6/27,C正确;F1的基因型为AaBbCc,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7种,D错误。
故选D。
7.甲、乙两种植物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环境中CO2浓度对光合速率影响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2浓度为B时,限制甲、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Q点甲植物和乙植物制造O2的速率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对甲植物来说,CO2浓度由A变为B时,短时间内C3含量的变化为___________。
(3)光照强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容器中,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__。该密闭容器中CO2浓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 CO2浓度 (2). 光照强度 (3). 不同 (4). 升高(或上升、增加) (5). 甲植物 (6). 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7). 适宜的条件下, 密闭容器内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使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这时装置内CO2
浓度就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图示描述的是二氧化碳浓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二氧化碳浓度为B时,乙植物已达到最大光合速率,而甲植物还没有达到最大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图可知,二氧化碳浓度为B时,甲植物的真光合速率大于乙植物的真光合速率。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CO2浓度为B时,乙植物已达到最大光合速率,说明限制此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应为二氧化碳浓度以外的因素,又由于实验的温度是最适的,故限制此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为B时,甲植物还没有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故限制此时光合速率的外界环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Q点甲植物和乙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由于甲植物和乙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同,故甲植物和乙植物制造O2的速率不同。
(2)对甲植物来说,CO2浓度由A变为B时,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固定形成C3的速率增加,而C3的还原速率不变,故C3含量增加。
(3)光照强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容器中,由于植物正常生长,即净光合速率大于0,植物需从装置中吸收二氧化碳,使装置中二氧化碳不断减少,由图可知,当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甲植物的光合速率最先降低,所以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是甲植物。由于在适宜的条件下,密闭容器内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使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CO2浓度降低会使植物的光合速率降低,当CO2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这时装置内CO2浓度就保持相对稳定,所以使该密闭容器中CO2浓度先降低,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
8.图一为a、b、c三个神经元部分结构组成,图二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c上的电位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有___________个突触。刺激神经元a,神经元c兴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功能。
(2)若组织液中Na+浓度增加,神经元a受到适宜刺激后,动作电位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二中乙曲线电位保持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同时刺激a、b时,神经元c的膜内外电位是___________。
(4)综上可知,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___。
【答案】 (1). 2 (2).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3). 变大 (4). 神经元b兴奋时,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使神经元a抑制 (5). 外正内负 (6). 兴奋或抑制
【解析】
【分析】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是两个神经细胞相互建立联系的结构。动作电位的形成是钠离子内流的结果,改变细胞膜外钠离子的浓度将影响动作电位形成的峰值。神经递质的种类包括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
【详解】(1)突触是两个神经细胞相互建立联系的结构,根据图示可知,b和a能够形成突触,a和c能够形成突触,故图中含有2个突触。刺激神经元a,其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使神经元c兴奋,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动作电位的形成是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的结果,若组织液中Na+浓度增加,神经元a受到适宜刺激后,钠离子内流的量增加,使形成的动作电位变大。
(3)根据图二可知,单独刺激a,c能形成动作电位,说明a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只刺激b时,c没有任何变化,说明b没有使a释放神经递质,即b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故图二中乙曲线电位保持不变的原因是神经元b兴奋时,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使神经元a
抑制。由图可知,同时刺激a、b时,c并没有形成大于0的动作电位,即神经元c的膜内外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
(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神经递质的种类包括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9.紫花苜蓿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主要的优质栽培牧草,玉米是禾本科一年生作物。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既能保证农牧交错区粮食产量、满足家畜营养需求,又能减轻该地区的风沙危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
(1)在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中,二者株高不同,对光能的利用有差别,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流入植物体内的能量,除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另一部分用于___________。
(2)真菌AMF能与紫花苜蓿的根系建立生活体系。AMF从紫花苜蓿获取光合产物,为紫花苜蓿提供无机盐。据此分析,AMF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与紫花苜蓿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
(3)此种植体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该体系的___________能力较强,比单独种植紫花苜蓿和玉米的体系虫灾发生率低,粮食和牧草产量均较高。
【答案】 (1). 垂直 (2). 生长、发育和繁殖 (3). 消费者 (4). (互利)共生 (5). 直接和间接 (6). 自我调节
【解析】
【分析】
1、生产者的同化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各营养级的同化量=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2、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详解】(1)群落中不同植被的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下面的各层要比上层的光照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这种垂直结构明显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根据“同化量=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所以流入植物体内的能量,除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
(2)根据“真菌AMF从活的紫花苜蓿中获取光合产物”,可知AMF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由于紫花苜蓿可为AMF提供有机物,而AMF可为紫花苜蓿提供无机盐,所以AMF与紫花苜蓿之间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
(3)“紫花苜蓿是我国主要的优质栽培牧草,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能保证农牧交错区粮食产量、满足家畜营养需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而“紫花苜蓿和玉米间作种植体系又能减轻该地区的风沙危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故此种植体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该体系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比单独种植紫花苜蓿和玉米的体系虫灾发生率低,粮食和牧草产量均较高。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
10.下图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及X、Y染色体各区段示意图。果蝇Ⅲ号染色体上的裂翅(D)对正常翅(d)为显性,裂翅纯合致死。假定每对亲本产生的子代总数相等且足够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对裂翅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数目,是一对正常翅果蝇交配产生子代数目的___________;将多只裂翅和正常翅果蝇放入饲养瓶中,随机交配多代,子代裂翅比例将会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为保存该致死基因,摩尔根的学生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另一致死基因来“平衡”。黏胶眼基因(G)和正常眼基因(g)是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黏胶眼纯合致死。现有①裂翅正常眼②正常翅黏胶眼③正常翅正常眼三种果蝇品系,应选择品系
___________(填序号)交配,在F1中选出表现型为裂翅黏胶眼的果蝇并相互交配,F2中裂翅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
(3)果蝇的腿部有斑纹对无斑纹是显性,由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雌雄果蝇若干,欲通过杂交实验确定该对基因位于1区段还是2区段,请写岀最简便的杂交方案及预期结果。
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对基因位于1区段;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对基因位于2区段。
【答案】 (1). 3/4(或75%) (2). 降低 (3). ①② (4). 100% (或1) (5). 让腿部无斑纹的雌果蝇与腿部有斑纹的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雌雄(或雄)果蝇腿部有无斑纹 (6). 子代雌雄(或雄)果蝇均为腿部有斑纹 (7). 子代雌果蝇均为腿部有斑纹,雄果蝇均为腿部无斑纹(或子代雄果蝇均为腿部无斑纹)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果蝇Ⅲ号染色体上的裂翅(D)对正常翅(d)为显性,裂翅纯合致死”可知裂翅个体的基因型均为Dd,裂翅个体杂交的后代:DD(致死):Dd:dd=0:2:1。根据题意:果蝇的腿部有斑纹(设为A基因控制)对无斑纹是显性,由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雌雄果蝇若干,若该对基因位于1区段,则纯合果蝇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YA、XaYa共四种,若基因位于2区段,则纯合果蝇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Y、XaY共四种,若判断基因的位置,可选用腿部无斑纹的雌果蝇(XaXa)与腿部有斑纹的雄果蝇(XAYA或XAY)杂交,通过观察子代雌雄(或雄)果蝇腿部有无斑纹来判断基因的位置。
【详解】(1)由于裂翅纯合致死,故群体中裂翅的基因型均为Dd,裂翅个体杂交的后代:DD(致死):Dd:dd=0:2:1,子代中只有正常个体杂交后代总数的3/4能够存活,即一对裂翅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数目,是一对正常翅果蝇交配产生子代数目的3/4;将多只裂翅(Dd)和正常翅果蝇(dd)放入饲养瓶中,随机交配多代,由于后代DD纯合致死,所以子代裂翅比例将会降低。
(2)由于黏胶眼纯合也致死,故群体中黏胶眼的基因型均为Gg,所以①裂翅正常眼的基因型为Ddgg,②正常翅黏胶眼的基因型为ddGg,③正常翅正常眼的基因型为ddgg,若要子代出现裂翅黏胶眼(DdGg)的果蝇,需要亲代表现型为①裂翅正常眼和②正常翅黏胶眼的个体杂交,
由于两对基因均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且根据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可知,d和G连锁,D和g连锁,所以子一代基因型为DdGg的个体可产生dG和Dg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后代基因型为ddGG:DdGg:DDgg=1:2:1,由于DD、GG纯合均致死,故存活的子代只有裂翅果蝇。即F2中裂翅果蝇的比例为100%。
(3)根据分析可知:若该对基因位于1区段,则纯合果蝇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YA、XaYa共四种,若该对基因位于2区段,则纯合果蝇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Y、XaY共四种,观察可知,选择隐雌和显雄纯合体杂交,若基因位于1区段,则后代无论雌雄均为显性性状,而基因若是位于2区段,则后代雌性均为显性性状,雄性均为隐性性状,据此可判断基因的位置。所以可选择的杂交方案为:让腿部无斑纹的雌果蝇与腿部有斑纹的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雌雄(或雄)果蝇腿部有无斑纹。①若子代雌雄(或雄)果蝇均为腿部有斑纹,则该对基因位于1区段;②若子代雌果蝇均为腿部有斑纹,雄果蝇均为腿部无斑纹(或子代雄果蝇均为腿部无斑纹),则该对基因位于2区段。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显性纯合致死现象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1.在缤彩纷呈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似乎显得过于微小与沉寂,它们在自然界却作用非凡很多生命现象都与微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幽门螺杆菌是急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可以通过微生物培养对其进行检测和诊断。将患者体内采集的样本制成菌液,培养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___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上进行“浓缩”。若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则该菌落周围会岀现___________环带,这与菌体内___________酶的作用密切相关。
(2)大肠杆菌数目是否超标可以作为食品卫生和水源污染度的检测指标,大肠杆菌的数目可以通过滤膜法来测定:将一定体积的样品过滤后,将滤膜放在添加___________试剂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___________色,根据该菌落的个数判定饮用水是否污染。
(3)酿造葡萄酒时,葡萄皮上有少量醋酸菌,在酒精发酵的旺盛阶段,醋酸菌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主要有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选择 (2). 红色 (3). 脲 (4). 伊红美蓝 (5). 黑 (6). 不能 (7). 醋酸菌是好氧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 (8). 醋酸菌需要在温度30-35℃条件下才能转化成醋酸,而发酵罐中温度是18-25℃
【解析】
【分析】
1、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①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从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②方法: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2、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原理: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详解】(1)用培养基对某种微生物进行“浓缩”的原理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即配置选择培养基。所以应将患者体内采集的样本制成菌液,培养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浓缩”。尿素分解菌可以产生脲酶使尿素被分解成氨,可使PH呈碱性,从而使添加酚红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所以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该菌落周围岀现红色环带,说明菌体内含有脲酶。
(2)鉴别大肠杆菌的试剂为伊红美蓝试剂,能使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黑色。
(3)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下产生酒精,故在酒精发酵的旺盛阶段,发酵液属于无氧环境,且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为18-25℃,而醋酸菌为好氧菌,且最适发酵温度为30-35℃,所以在在酒精发酵的旺盛阶段,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比较,以及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和鉴别等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2.干扰素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和癌症,但在体外保存相当困难。如果将其分子上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那么,在-70℃条件下可以保存半年,这需要利用蛋白质工程来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按照___________进行的,而蛋白质工程与之相反。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___________,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若将干扰素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推测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唯一。可利用PCR技术扩增相应基因,该技术的前提是要有一段___________,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3)科学家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中常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大肠杆菌常用的转化方法是:首先用___________处理后成为___________细胞,再与重组表达载体溶于缓冲溶液中完成转化。
(4)干扰素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可用___________(物质)进行检测。
【答案】 (1). 中心法则 (2). 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3). 不是 (4). 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5). 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6). Ca+ (7). 感受态 (8). (干扰素的)抗体
【解析】
【分析】
1、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2、在PCR技术中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3、在分子水平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形成了相应的蛋白质通常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详解】(1)天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按照中心法则中转录和翻译过程进行的,而蛋白质工程与之相反。根据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可知,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由于丝氨酸由多种密码子来决定,因此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序列不是唯一的。在PCR技术中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3)原核生物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且多为单细胞、容易培养、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4)检测干扰素的基因是否表达,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技术进行检测,即用(干扰素的)
抗体进行检测。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及应用、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理解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及实质,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