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练习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小石潭记》练习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石潭记》练习题 ‎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                          ;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                     。‎ ‎2、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  )‎ A、闻:隔篁竹,闻水声          余闻之也久 B、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以其境过清              不可知其源   ‎ D、差:参差披拂                犬牙差互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                       )‎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 ‎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幽邃:                     )‎ ‎⑸隶而从者          (隶:                  )‎ ‎4、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 ‎ ‎ ‎ ‎5、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6、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        、          、        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          ,却又无处不在写                  。‎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       )(多选)‎ A、闻水声,如鸣佩环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E、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H、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8、解释下列多义词:‎ 4‎ ‎⑴环:如鸣佩环(             )  四面竹树环合(               )‎ ‎⑵清:水尤清洌(             )  以其境过清  (               )‎ ‎⑶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不可知其源(             )‎ ‎9、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⑴写鱼静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鱼动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鱼情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  )‎ 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              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 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    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 二.阅读理解、分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12、回答下边的问题。‎ ‎①“明灭可见”指的是一条小溪,这个说法有根据吗?‎ ‎ ‎ ‎ ‎ ‎②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 ‎ ‎ ‎ ‎ ‎13、 “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析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似与游者相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三段的段意。‎ 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2、B 4‎ ‎3、⑴向西⑵凭借,依靠⑶像狗的牙齿那样⑷寂静得使人忧伤⑸跟随 ‎4、愉悦;抑郁忧伤 ‎ 5、潭中鱼可百许头……往来翕忽 ‎6、游鱼、阳光、影子、水、水 ‎7、CFG ‎8、玉制的装饰品;环绕;清澈;凄清;大约;可以,能 ‎9、日光……不动;俶尔……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0、D ‎ 二、‎ ‎11、①潭中大约有鱼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好像水都没有)②(游鱼)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12、①上文“斗折蛇行”是指溪说的;下文“其岸势犬牙差互”是指溪岸说的,这就是“明灭可见”指的是一条小溪的根据。②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水声时,当看到鱼儿“往来翕忽”的游态时,他感到自然间的乐趣,心情也变得欢快起来,成为作者当时的心情的反衬,跟全文的忧伤凄苦的基调形成了对立的统一,从而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意近即可)‎ ‎13、①“鸣佩环”比喻“水声”的嘹亮。②“空”,意为空中,比喻水的透明度。③不是比喻,“似”表示作者的猜想。‎ ‎14、一段:写潭中游鱼的情趣。二段:写潭的水源。三段:写潭四周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 ‎15、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 ‎ 阅读专题(一):‎ 小石潭记·柳宗元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 ‎   答: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 ‎   答: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 ‎       答: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或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 ‎ ‎   答: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 ‎6、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 ‎7、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小石潭的气氛用两个字概括为:凄清 ‎11、小石潭的主要特征:全石为底、潭水清澈、竹树环合:幽静 ‎1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凄清寂静    寂寞忧伤 ‎13、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阅读专题(二):‎ ‎1、文章第一段“全石以为底”句有什么作用?‎ ‎   答:交代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特点,说明小石潭命名的缘由。‎ ‎2、文章开篇落笔不凡,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把水声写得清脆悦耳,不同凡响,文中哪一句清楚地表明了产生了这种效果的原因?‎ ‎   答:“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3、作者由“闻水声”到“伐竹取道”,才“下见小潭”,其中的“闻”“伐”“见”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答:既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又表现了作者探幽、访奇的情趣。‎ ‎4、“伐竹取道”说明什么?‎ ‎   答:一方面说明作者的游兴之盛,另一方面说明小石潭环境寂静,人迹罕至。‎ 4‎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