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附解析河北邯郸磁县)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2019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附解析河北邯郸磁县)》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8-2019学年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 ‎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铁锅生锈 C.酒精挥发 D.胆矾碾碎 ‎2.(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酒精用来做燃料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 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D.氮气用作保护气 ‎3.(2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燃烧 ‎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 D.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 ‎4.(2分)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5.(2分)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下列实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蜡烛的燃烧 B.馒头霉变 C.人的呼吸 D.醋的酿造 ‎6.(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滴管滴液 B. 加热液体 ‎ C. 向试管加固体 D. 灭酒精灯 16‎ ‎7.(2分)下列实验操作:(1)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掌心)慢慢倒入量筒中;(2)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3)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 C.只有(3)正确 D.全部错误 ‎8.(2分)某同学用量筒做实验时,开始时俯视读数为19mL,然后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1mL.此时,倒出液体体积应该是(  )‎ A.等于8mL B.小于8mL C.大于8mL D.不确定 ‎9.(2分)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在空气中持续红热,不能燃烧 ‎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 C.硫在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10.(2分)在实验室有三瓶无标签的气体,分别是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通过用眼观察区分它们 ‎ B.通过闻气味区分它们 ‎ 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 ‎ D.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 ‎11.(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碳酸饮料 B.冰水混合物 ‎ C.洁净的空气 D.澄清的石灰水 ‎12.(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利用氧气的化学性质 ‎13.(2分)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 16‎ A.原子序数为12 B.元素符号为Mg ‎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4 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14.(2分)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氧气 B.铜 C.氯化钠 D.氦气 ‎15.(2分)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分子可分割,原子不能分割 ‎ B.分子比原子体积大 ‎ C.分子比原子质量大 ‎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在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16.(2分)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 A.质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 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17.(2分)下列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硫十氧气二氧化硫 ‎ B.铝十氧气氧化铝 ‎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 D.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18.(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C.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 D.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16‎ ‎19.(2分)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0.(2分)如图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横轴表示反应时间,纵轴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  )‎ A. B. ‎ C. D.‎ ‎21.(2分)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 C.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22.(2分)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选项 A B C D 16‎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用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5分)‎ ‎23.(2分)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元素名称 镁 钠 氖 氟 氧 碳 氮 氦 氢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氯 硫 氩 磷 钾 硅 钙 锰 铝 元素符号 ‎24.(6分)(1)宏观上,氯化钠是由   和   组成的;微观上,氯化钠是由   和   构成的。‎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25.(4分)写出相应符号或数字的意义:‎ ‎(1)2个硫酸根离子   ;‎ ‎(2)Mg2+“中数字“‎2”‎的意义   ;‎ ‎(3)H表示   。‎ ‎26.(3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可用于食品包装的防腐。‎ 16‎ ‎(2)多数物质燃烧离不开氧气,是因为   。‎ ‎(3)写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空气不受污染的做法   。‎ ‎27.(7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测试空气中氧气含量 ‎(1)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后,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在点燃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前还应做的准备工作是   ;‎ ‎(2)点燃红磷并伸入到空气瓶中,可观察到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待   时,打开弹簧夹,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4)该试验中,集气瓶内压强变化的过程是   。‎ ‎28.(3分)如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填空:‎ ‎(1)上述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填字母序号)‎ ‎(2)D粒子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   ;‎ ‎(3)B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写出它的离子符号   .‎ ‎29.(5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小明同学对它进行研究:‎ 16‎ ‎(1)原子序数为18的元素名称是氩,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小明发现如下规律: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请帮助他再找出两条规律:‎ ‎①   ;②   。‎ ‎30.(10分)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H都是黑色固体,E、F都是无色液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金属G在D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   ;E:   。‎ ‎(2)写出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实验室检验D的方法:   。‎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3个小题,共16分)‎ ‎31.(8分)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填字母标号,下同)做发生装置;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制取氧气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装置。‎ 16‎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 ‎(4)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32.(8分)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过程:(1)一组的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他们小组的蜡烛是:①白色圆柱形固体②有轻微的气味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⑤有可燃性⑥受热易熔化。上述描述中属于蜡烛的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 ‎(2)三组同学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 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   ‎ 步骤二 迅速将步骤一中烧杯倒转,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   ‎ 有二氧化碳生成 ‎(3)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能转化为   能和   能。小敏发现蜡烛燃烧时还流烛泪,蜡烛“流泪”属于   变化。‎ ‎(4)四组同学在熄灭蜡烛后,发现有一股白烟产生,立即用火柴去点燃,结果看到白烟燃烧并沿着烛芯将蜡烛引燃。‎ ‎【提出问题】这股白烟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①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②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③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石蜡小颗粒。‎ 经过讨论后,排除了①②两种猜想,他们的依据是   。‎ 16‎ ‎2018-2019学年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 ‎1.【解答】解:A、石蜡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2.【解答】解:A、酒精用来做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需要通过酒精燃烧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供给呼吸的,呼吸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的软,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 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D错。‎ 故选:C。‎ ‎3.【解答】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A说法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B说法错误;‎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故C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4.【解答】解:A、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 B、一氧化碳会污染空气,属于空气污染物;‎ C、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D、PM2.5属于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C。‎ ‎5.【解答】解:A、蜡烛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是缓慢氧化,故A正确;‎ B、馒头霉变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的慢慢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故B错,‎ 16‎ C、人的呼吸是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与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反应,故C错;‎ D、酒的酿造是粮食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生成乙醇,属于物质与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故D错。‎ 故选:A。‎ ‎6.【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把灯帽从半空抛下,故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 ‎(1)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掌心)慢慢倒入量筒中;操作错误,应类比“向试管中添加液体药品”的方法;‎ ‎(2)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做法错误,后果为:稀释了瓶内药品;‎ ‎(3)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操作错误,可能中毒,不得品尝。‎ 故选:D。‎ ‎8.【解答】解:因为俯视读数偏大,所以该量筒内的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19mL;而仰视读数偏小,所以倒出部分液体后,剩余的液体体积数应该是大于11mL;故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小于8mL。‎ 故选:B。‎ ‎9.【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持续红热,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6‎ ‎10.【解答】解: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均没有颜色,用通过用眼观察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B、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均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D、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若带火星的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和空气,无法鉴别二氧化碳、空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解答】解:A、碳酸饮料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 B、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12.【解答】解:A、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说法正确。‎ B、鱼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能溶于水,但是不能确定溶解量,得不出易溶于水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利用的是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3.【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镁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2,故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可知镁元素符号为Mg,故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故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正确;‎ 故选:C。‎ ‎14.【解答】解:A、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16‎ 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5.【解答】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错误;‎ B、分子的体积不一定比原子的体积大,错误;‎ C、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错误;‎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在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是分子和原子的主要的区别,正确;‎ 故选:D。‎ ‎16.【解答】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所以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故选:B。‎ ‎17.【解答】解:A、硫十氧气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铝十氧气氧化铝,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8.【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不属于单质,错误;‎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的微粒可能是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错误。‎ D、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是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如人的呼吸作用,错误。‎ 故选:A。‎ 16‎ ‎19.【解答】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故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及构成可知,反应后生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故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故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 故选:D。‎ ‎20.【解答】解:A、观察图示可知,氧气刚一加热就产生氧气是错误的,故A错误;‎ B、观察图示可知,氧气从没加热就有是错误的,故B错误;‎ C、观察图示可知,氧气是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生成的,并在生成一定的量后为一定值,不再发生变化,故C正确;‎ D、观察图示可知,氧气是一定值,而且是一直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21.【解答】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是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b是原子核,c是核外电子,观察选项,故选C。‎ ‎22.【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因此,该选项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A错误;‎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因此,该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故B正确;‎ 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因此,该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故C正确;‎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主要是为了用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因此,该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故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5分)‎ ‎23.【解答】解:书写元素符号时,要注意一大二小,故答案为:‎ 元素名称 镁 钠 氖 氟 氧 碳 氮 氦 氢 元素符号 Mg Na Ne F O C N He H 元素名称 氯 硫 氩 磷 钾 硅 钙 锰 铝 元素符号 Cl S Ar P K Si Ca Mn Al 16‎ ‎24.【解答】解:(1)宏观上,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微观上,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2)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故答案为:‎ ‎(1)钠元素;氯元素;钠离子;氯离子;‎ ‎(2)氧分子;‎ ‎(3)铝。‎ ‎25.【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SO42﹣。‎ ‎(2)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3)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H可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 故答案为:‎ ‎(1)2SO42﹣;‎ ‎(2)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3)氢元素、1个氢原子。‎ ‎26.【解答】解:(1)氮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可用于食品包装的防腐;‎ ‎(2)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物质的燃烧,所以多数物质燃烧离不开氧气;‎ ‎(3)出门尽量使用共享单车或步行可减少使用私家车,对空气的污染。‎ 故答案为:(1)氮气;(2)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物质的燃烧;(3)出门尽量使用共享单车或步行可减少使用私家车,对空气的污染。‎ ‎27.【解答】解:(1)在点燃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前,为了防止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从导管逸出,还应做的准备工作是夹紧弹簧夹。‎ 故填:夹紧弹簧夹。‎ ‎(2)点燃红磷并伸入到空气瓶中,可观察到红磷剧烈的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故填:红磷剧烈的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16‎ ‎(3)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弹簧夹,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瓶内氧气消耗,压强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 故填:装置冷却至室温;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瓶内氧气消耗,压强降低。‎ ‎(4)该试验中,集气瓶中的红磷燃烧时,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当红磷燃烧完后,温度降低,氧气被消耗,气体的压强减小,因此集气瓶内压强变化的过程是先变大,后变小。‎ 故填:先变大,后变小。‎ ‎28.【解答】解:(1)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去电子,所以上述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A;‎ ‎(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2+8+6=16;‎ ‎(3)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所以符号是:Al3+‎ 故答案为:(1)A (2)16 (3)Al3+‎ ‎29.【解答】解:(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氩原子最外层上有8个电子,化学性质不活泼。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锂原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属于金属元素。‎ ‎(2)根据元素周期律及图表中的信息可总结:‎ 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同一纵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同一纵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右纵行的原子结构均为稳定结构;同一周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 故答案为:(1)不活泼,金属 ‎(2)同一纵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同一纵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最右纵行的原子结构均为稳定结构;或同一周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 ‎30.【解答】解:(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H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因此A是高锰酸钾,B是二氧化锰,C是锰酸钾,D是氧气;E、F都是无色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因此E是过氧化氢溶液,F是水;故答案为: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 16‎ ‎(2)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3)氧气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3个小题,共16分)‎ ‎31.【解答】解:(1)仪器①是酒精灯;仪器②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应选用B做发生装置;若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属于固体加热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制取氧气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 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D。‎ ‎(3)氧气不易溶于水,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 ‎(4)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故答案为:‎ ‎(1)酒精灯;集气瓶;‎ ‎(2)B;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 ‎(3)b;‎ ‎(4)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32.【解答】解:(1)①白色圆柱形固体②有轻微的气味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⑥受热易熔化属于蜡烛的物理性质;⑤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①②③④⑥;‎ ‎(2)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说明有水生成;迅速将步骤一中烧杯倒转,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填:有水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石蜡燃烧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蜡烛“流泪”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化学;光;热;物理;‎ ‎(4)因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所以同时证明了假设①②是不正确;故填: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 16‎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