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2019年高三历史一模试题
1.中国古代县级政区在秦汉时期依据户数分为两等,在唐宋时期依据地域位置和户口多少分为七等,明清时期综合地域位置、户口多少和田赋数量等进行分等。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
A. 中央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
B. 人口是政区划分唯一依据
C. 县级行政权力在逐渐扩大
D. 郡国并行制度被彻底废除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县级行政区划方法进行划分由单一到多种因素,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央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县级行政区划方法,没有体现县级行政权力的问题,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2.《史记·平准书》记载:“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溢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书·食货志》记载为“秦兼天下,币为二等。”1975年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简《金布律》则提到“金、布、钱”三等币制。这表明
A. 《汉书》的记载比《史记》的记载更可信
B. 研究历史需要运用多种史料进行互证
C. 文献资料比考古发现更接近历史真相
D. 历史文献因其年代久远均变得不可信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所学可知《汉书》和《史记》都是历史文献资料,无所谓哪个记载可靠,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研究历史需要运用多种史料进行互证,B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历史文献不会因为其年代久远而变化,D项错误。
3.自唐至明,猪八戒形象的变化如下表所示。这反映了
出处
克孜尔千佛洞(唐)
《西游记》杂剧(元)
《西游记》小说(明)
形象特点
佛教“摩利支天菩萨”。猪头人身,三头八臂法力无边,佛祖的护法神
集佛道于一体的“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作恶多端,后被迫为唐僧护法,功成圆寂
道教仙界“天蓬元帅”。错投猪胎,好色贪吃富有人情味,最后成为“净坛使者菩萨”
A. 佛教渐成主流,艺术形象多元
B. 程朱理学形成,伦理纲常强化
C. 多种文化交融,适应市民需求
D. 西学东渐出现,思想观念剧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佛教始终没成为成主流,A项错误;自唐至明,猪八戒形象的变化有“三头八臂法力无边,佛祖的护法神;到作恶多端,后被迫为唐僧护法,功成圆寂;再到好色贪吃富有人情味,最后成为“净坛使者菩萨”,没有体现程朱理学伦理纲常强化,C项错误;据材料唐朝佛祖的护法神、到元朝集佛道于一体的“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再到明朝的道教仙界“天蓬元帅”。错投猪胎,好色贪吃富有人情味,最后成为“净坛使者菩萨”可知,C项正确;佛教早在西汉时期就传入中国,D项与材料无关。
4.与“入值文渊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A. “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贰於相”
B.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承而行之。迭而操宰相之权”
C. “别置中书於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D. “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A项是秦朝时期的三公“太尉、丞相、置御史大夫”,A项不合题意;B项是唐朝的三省“中书、门下、尚书” 的运行程序,B项不合题意;宋朝“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
管库,悉隶三司”,C项错误;据材料 “入值文渊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说的是明朝的内阁,D项属于同一历史时期,故D项正确。
5.《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使英国人在沿海部分城市建立起了他们期待已久的统治权,这对此后中国的海外移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香港出发前往海外的广东移民超过以往任何年代。条约中对移民产生影响的条款有
①割香港岛
②投资设厂
③协定关税
④领事裁判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可知英国割占香港岛,使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有利于香港的海外移民,①符合题意;投资设厂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②不符合题意;协定关税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但它是英商进出口货物时税款问题,与移民无关,③错误;《南京条约》的附件规定的“领事裁判权”,有利于西方各国庇护本国侨民,当时部分中国资本家也寻求外国领事裁判权的袒护,导致中国民族资本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④符合题意;故选B。
6.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某一阶段的政治形势,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是
A. 由“闭关锁国”转向“五口通商”
B. 由变法维新转向民主革命
C. 由“华夷之辨”转向“师夷长技”
D. 由国共内战转向合作抗日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图片中的信息“俄国的势力范围、英国的势力范围”等信息可知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A、C、D项与时间不符;B 项符合时间,B项正确。
7.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点:它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这个关键点是
A. 毛泽东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式形成
C.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 七大把毛泽东思想正式写入党章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点:它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可知,这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C项正确;毛泽东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在大革命时期,A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式形成于井冈山时期,B项错误;七大把毛泽东思想正式写入党章是1945年,D项错误。
8.下图是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的一张图片,拍摄于2013年浙江省桐乡市。该图反映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C. “依法治国”方针正式提出
D.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于1954年,与材料的时间不符,A项错误; 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项错误;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C 项错误;据材料“‘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的一张图片,拍摄于2013年浙江省桐乡市’”可判断,这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D项正确。
9.公元前59年,凯撒颁布《土地法案》,向征战的士兵广泛分配土地,推动罗马行省的殖民化进程;他征服高卢地区后颁布法案赋予一部分人公民权;还通过了关于罗马行省官员任职期限的法律。这表明
A. 适时立法巩固了古罗马的统治
B. 高卢人都享有与罗马人同等的公民权
C. 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得以解决
D. 罗马行省的统治采取民主管理的模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 “向征战的士兵广泛分配土地,推动罗马行省的殖民化进程;他征服高卢地区后颁布法案赋予一部分人公民权;还通过了关于罗马行省官员任职期限的法律” 可判断适
时立法巩固了古罗马的统治,A项正确;据材料“他征服高卢地区后颁布法案赋予一部分人公民权”可知,B项错误;C、D项与材料无关。
10.在伏尔泰的笔下,农民与野兽几乎难以区分,他认为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民众对政治的参与,而在于对人民的统治是贤明的还是无能的。据此判断伏尔泰主张
A. 民众直接参与政治
B.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C. 实行开明君主统治
D. “人是生而自由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在伏尔泰的笔下,农民与野兽几乎难以区分,他认为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民众对政治的参与”可知,A项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据材料“对人民的统治是贤明的还是无能的”并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D项与材料无关。
11.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国别
1958年
1963年
1969年
美国
46.5
40.8
40.9
日本
3.3
4.9
7.4
英国
6.8
6.0
4.8
欧共体国家
15.2
18.5
18.9
A. 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由此确立
B. 日本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C. 英国实力削弱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
D. 欧共体经济发展得益于一体化进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由此确立,A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判断日本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过于绝对,B项错误;据材料中的信息分析,不能说明英国实力削弱,而且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发展较快,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欧共体经济发展较快,结合所学究其原因欧共体经济发展得益于一体化进程,D项错误。
12.某历史人物在其《独立誓词》中明确表示:“我们认为,争取独立自由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暴力。我们准备采取文明的抵抗,包括不纳税在内。”该历史人物是
A. 甘地
B. 孙中山
C. 华盛顿
D. 凯末尔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我们认为,争取独立自由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暴力。我们准备采取文明的抵抗,包括不纳税在内”可知,这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项正确;B、C、D项都不正确。
非选择题
13.棉撬动世界棉与中国
材料一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它的原产地不在中国,其传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棉种名称
亚洲棉
草棉
品种质量
棉絮中长,易于纺织
棉絮较短,不易纺织
传播概况
公元前3世纪前后由印度分别传入我国海南岛、云南等地。宋代推广至长江流域。明代通过政令使亚洲棉种植迅速推广至全国
公元3世纪前后由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农民自发种植。唐朝五代时传入河西走廊,宋元时期传至陕西。随后因品种问题被逐步取代
(1)比较亚洲棉和草棉传播的不同之处。任选一棉种,结合所学简析其在中国发展的原因。
棉与欧洲
材料二 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17世纪下半叶之前,欧洲上流社会用于室内装饰的棉纺织品基本上都从印度进口。随后,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仿制,至18世纪,欧洲本土大量生产适合不同社会等级的服装和装饰的棉纺织产品,使用棉纺织产品逐步成为欧洲人的消费习惯。
印花工艺是欧洲棉纺织业发展的一个台阶。这种工艺是对亚洲的知识、亚洲和美洲进口的染料以及来自印度的平布和花色的全新诠释。这种全新诠释的推动力多来自于科学研究所、政府办公署,也来自对于特权、专利和版权的保护。欧洲国家还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将外国产品拒之门外。
在18世纪70、80年代,法国等欧洲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英国的棉纺织产业却飞速发展。1792年至1815年间,英国享受经济繁荣的同时,欧洲大陆却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动荡。在动荡中,法国等国的棉纺织生产和印花产业几乎荡然无存。
——摘编自(意)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2)阅读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欧洲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
棉与世界
材料三 棉所创造的世界,是商业关系日益增强的世界,是复杂纠葛的世界。
(3)结合中外近现代史的内容,谈谈棉是怎样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
要求:从纵向社会发展及横向交流联系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
(1)不同:品种质量不同:亚洲棉比草棉更适合纺织;传播时间不同:亚洲棉传入时间更早,草棉传入时间相对较晚;棉种来源不同:亚洲棉由印度传入,草棉由中亚传入;推广主体不同:亚洲棉由民间种植转为政府推广,草棉由民间种植;传播路径不同:亚洲棉由印度传入海南岛和云南,再到长江流域,最终扩展至全国;草棉由中亚传入新疆,再到河西走廊,最后到陕西。(其它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原因示例:亚洲棉: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不断发展;棉纺织技术的进步;丝绸之路的开通;政府的推动;中国经济格局的变迁。
草棉: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不断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品种自身缺陷和其它品种的冲击。
(2)特点:欧洲棉纺织业从无到有,在政府保护下不断创新;棉纺织品从上层奢侈品逐渐变为日常消费品;棉纺织技术不断革新;棉纺织业在欧洲发展不平衡。
背景分析:新航路开辟,洲际贸易范围扩大,刺激了欧洲棉纺织业的产生;棉纺织品从引进到仿制,推动棉纺织品在欧洲各阶层普遍使用;自然科学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重商主义的推行为欧洲棉纺织品本土生产提供技术、制度和政策保障;英国率先使用机器生产,促进棉纺织业飞速发展,拿破仑战争造成欧洲大陆动荡,破坏了欧洲大陆棉纺织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3)评分标准
等级水平
具体要求
等级五
观点正确;运用多个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紧密,没有史实错误;逻辑严密;语言表达准确
等级四
观点正确;运用多个史实进行论述,史论比较充分或者较准确;史论结合较紧密;逻辑清晰;语言表达较准确
等级三
观点正确;仅从一个方面进行论述;运用多个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紧密,没有史实错误;逻辑严密;语言表达准确
等级二
仅从一个方面进行论证,观点不够明确,史实不充分或不准确;史论结合不紧密;逻辑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
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有论点无史实,或有史实无论点,逻辑混乱;语言表达不准确
等级一
观点不正确,史实错误,论述错误
【解析】
【详解】(1)亚洲棉和草棉传播的不同之处,据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可归纳为:品种质量不同;棉种来源不同;推广主体不同;传播路径不同等方面。亚洲棉和草棉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可联系当时中国的小农经济发展;同时结合亚洲棉和草棉各自的特点及丝绸之路的开通方面来回答。
(2)据材料“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到“18世纪,欧洲本土大量生产适合不同社会等级的服装和装饰的棉纺织产品”可概括为欧洲棉纺织业从无到有;据材料“17世纪下半叶之前,欧洲上流社会用于室内装饰的棉纺织品基本上都从印度进口”到 “使用棉纺织产品逐步成为欧洲人的消费习惯”可归纳为“棉纺织品从上层奢侈品逐渐变为日常消费品”;据材料“在18世纪70、80年代……而英国的棉纺织产业却飞速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是工业革命开始,棉纺织技术不断革新;法国等欧洲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英国的棉纺织产业却飞速发展”;据材料“法国等欧洲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英国的棉纺织产业却飞速发展”可知欧洲棉纺织业发展不平衡。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可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导致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有利于英国经济的发展;重商主义的推行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及工业革命的发生为其提供了制度和技术保障等方面;而此时“法国等欧洲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可联系拿破仑战争对欧洲社会秩序的破坏来分析。
(3)本题中国历史上可结合小农经济特征、瓦解原因及影响;世界史上可联系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的影响来谈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
14.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关于这场运动,有学者作如此定义:“它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以及新式知识分子的种种社会和政治活动。……它不是一个统一的有严密组织的运动,而是许多具有不同思想的活动的结合。”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简述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答案】
五四运动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传播了民主与科学,推动了中国思想启蒙;体现了追求真理和自由、寻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推动了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进和讨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它传播了民主和科学,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据材料“……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以及新式知识分子的种种社会和政治活动”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据材料“……它不是一个统一的有严密组织的运动,而是许多具有不同思想的活动的结合”可知它体现了自由、民主的精神等。
15.我们共处一个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
请问:材料反映了当今什么样的世界经济形势?结合所学加以论述。
【答案】特点: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或新发展)。
说明:美国推行的单边主义受到挑战,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各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大国之间相互依存,既有竞争与矛盾,又注重对话与合作,成为冷战后大国关系的主流;联合国、WTO、上海合作组织等在促进合作与交流、维护国际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结合所学加以论述:据所学可知冷战结束后,美国妄想建立单极世界,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组合,欧盟的发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俄罗斯的发展、中国的振兴等制约了美国的“单极世界”;还可联系如联合国、WTO、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角度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