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市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一模拟试卷(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陕西咸阳市2019届高三化学下学期一模拟试卷(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1.纵观古今,化学与环境、材料、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B. 刚玉、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玛瑙、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 《本草图经》在绿矾项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因为绿矾能电离出H+,所以“味酸”‎ D. “山东疫苗案”涉及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煤液化并没减少C原子,因此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不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故A说法错误;‎ B、刚玉、红宝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玛瑙成分为二氧化硅、分子筛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B说法错误;‎ C、绿矾溶液中FeSO4电离出Fe2+和SO42-,没有H+电离,“味酸”是因为Fe2+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C说法错误;‎ D、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温度升高,蛋白质发生变性,则应低温保存,故D说法正确。‎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 B. 次氯酸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C. 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D. 16O与18O互为同位素; 、、、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35Cl、37Cl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17,二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正确;‎ B、次氯酸为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为H-O-Cl,次氯酸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和都是甲烷,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但、、、都是水,属于化合物,因此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点睛】判断“四同”一般需要从研究的对象入手,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单质,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原子,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研究对象是化合物。‎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4.6gNO2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B. 常温常压下,‎22.4L SO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NA C. 0.1mol氯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 用含有0.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配制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体粒子数等于0.1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NO2中存在2NO2N2O4,因此4.6gNO2气体中含有的分子物质的量小于‎4.6g/‎46g·mol-1=0.1mol,故A错误;‎ B、常温对应温度高于标准状况下的温度,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1,因此常温常压下,22.4LSO2中含有SO2分子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B正确;‎ C、Cl2与NaOH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因此该反应中0.1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1mol,故C错误;‎ D、氢氧化铁胶体为集合体,是由许多Fe(OH)3构成,因此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其中胶粒物质的量小于0.1mol,故D错误。‎ ‎【点睛】易错点为选项C,学生认为氯气作氧化剂,0.1mol氯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2mol,忽略了氯气也能发生歧化反应,如氯气与NaOH反应,则0.1molCl2与NaOH反应转移0.1mol电子,平时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Na+、NH4+、CO32﹣、Cl﹣‎ B. 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SO42﹣、S2﹣、Cl﹣‎ C. 0.1mol•L﹣1 KOH溶液中:S2﹣、Na+、SO32﹣、NO3﹣‎ D. 常温下, =1.0×1012的溶液:Fe2+、Mg2+、NO3﹣、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显酸性,不能大量存在CO32﹣,故A不符合题意;‎ B、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具有氧化性,不能存在还原性S2﹣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 D、常温下,=1.0×1012的溶液显酸性,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5.下列物质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稀硫酸、过氧化氢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 B. 用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 C. 将Na2S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可制取Al2S3‎ D. 高温条件下,用H2还原MgO可制取单质Mg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铜与稀硫酸、双氧水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离子方程式:Cu+H2O2+2H+=Cu2++2H2O,反应过程中没有污染物,且原料的利用率高,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HI氧化,因此不能用浓硫酸与碘化钾反应制取HI,故B错误;‎ C、Na2S溶液与AlCl3溶液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H2S气体,所以不能用Na2S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制取Al2S3,故C错误;‎ D、金属的活泼性不同,冶炼方法不同,K、Ca、Na、Mg、Al等金属可用电解熔融的化合物的方法冶炼,制备单质Mg应该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故D错误。‎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2H2O+NO↑‎ B.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固体:CO32﹣+Ba(OH)2=BaCO3↓+2OH﹣‎ C.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OH﹣=2AlO2﹣+H2O D. 氯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l2+2OH﹣=ClO﹣+Cl﹣+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的离子反应为3Fe2++4H++NO3﹣═3Fe3++2H2O+NO↑,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氢氧化钡应该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Ba2+=BaCO3↓,故B符合题意;‎ C、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故C不符合题意;‎ D、氯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离子方程式:Cl2+2OH﹣=ClO﹣+Cl﹣+H2O,故D不符合题意.。‎ ‎7.下述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盛有2 mL 0.1 mol•L﹣1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1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L﹣1Na2S溶液 证明AgCl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 B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C 向NaSiO3溶液中通入CO2‎ 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验证淀粉已水解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L﹣1Na2S溶液,生成黑色沉淀,可知发生沉淀的转化,则证明AgCl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故A不符合题意;‎ B、碱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氨水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氨水呈碱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 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碳酸酸性比硅酸强,故C不符合题意;‎ D、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在加入银氨溶液之前必须加入NaOH溶液中和未反应的稀硫酸,否则实验不成功,故D符合题意。‎ ‎8.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胶体:分散质颗粒直径1﹣‎100mm的分散系 B. 弱电解质:HClO、NH3•H2O、AgCl、NH4NO3‎ C. 混合物:空气、盐酸、王水、氯水、水玻璃 D. 有机物:丙醇、丙酸、1,2﹣二溴戊烷、碳酸钠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故A错误;‎ B、弱电解质为HClO、NH3•H2O,AgCl、NH4NO3属于强电解质,故B错误;‎ C、空气是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水溶液为混合物、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丙醇、丙酸、1,2﹣二溴戊烷属于有机物,碳酸钠属于无机物,故D错误。‎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H2=CH﹣COOH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 B. 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短链的不饱和烃 C. 分子式为C4H8O2的酯有3种 D. 硬脂酸甘油酯、淀粉、蛋白质均是可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CH2=CH﹣COOH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可发生加成、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 B、石油裂解可获得烯烃,可获得短链的不饱和烃,故B正确;‎ C、根据酯基位置异构和碳链异构可得:甲酸丙酯2种(丙基2种异构)、乙酸乙酯1种、丙酸甲酯1种,共4种,故C错误;‎ D、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以上,硬脂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和蛋白质能发生水解,且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点睛】易错点是选项D,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天然高 分子化合物有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在单体名称前加上“聚”;易错点是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及其判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1mol 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S[H2O(g)]‎ B. 放热反应都可以自发进行,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 2KClO3(s)=2KCl(s)+3CO2(g)△H>0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D. 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质聚集状态不同熵值不同,气体S>液体S>固体S,1mol 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S[H2O(g)],故A说法正确;‎ B、反应的自发性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当△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焓变小于零的反应,△H<0,若△S<0,高温下可以△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熵变大于零的反应,△S>0,若△H>0,高温下可以△G<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故B说法错误;‎ C、△H>0、△S>0,由△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可知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故C说法正确;‎ D、恒温恒压下,反应C(s)+CO2(g)=2CO(g)则△H﹣T△S>0,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S>0的反应,△H>0,故D说法正确。‎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同,因而沸点不同 B. H2O汽化成水蒸气或者分解为H2和O2,都需要破坏共价键 C. Na2O2中含有共价键,所以Na2O2属于共价化合物 D. 水晶和干冰都是共价化合物,所以他们的熔沸点相近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所以C4H10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因为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同,因而沸点不同,故A正确;‎ B、H2O汽化成水蒸气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不破坏共价键,水分子分解时破坏共价键,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中既离子键又含共价键,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而不是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水晶为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干冰为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属于分子晶体,它们的熔沸点相差很大,故D错误。‎ ‎12.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Z>Y>X B. 元素非金属性:Z>Y>X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W D. WH4与Z元素的单质在光照时发生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推出W为C,X为O,Y为S,Z为Cl;‎ ‎【详解】根据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推出W为C,X为O,Y为S,Z为Cl;‎ A、Y、Z、X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即Y>Z>X,故A错误;‎ B、非金属性X>Y、Z>Y,且O原子半径小,则非金属性X、Z、Y依次降低,即X>Z>Y,故B错误;‎ C、非金属性Z>Y>W,则Z、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降低,故C正确;‎ D、WH4与Z元素的单质,在光照下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HCl,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点睛】易错点是选项D,学生会把甲烷和氯气发生的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混淆,可以从置换反应的定义入手,置换反应是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CH4与Cl2反应生成卤代烃和HCl,没有单质的生成,从而推出CH4和Cl2发生取代反应,而不是置换反应。‎ ‎13.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 六种微粒。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 B. 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6 mol电子 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 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反应离子方程式2NH4++3ClO—=3Cl—+N2+2H++3H2OA、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溶液中N2浓度增大,即N2为生成物,NH4+为还原剂,故A错误;B、由题意知每消耗1mol NH4+生成0.5mol N2,转移电子3mol,故B错误;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反应后生成氢离子,即溶液酸性明显增强,故D正确。‎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4.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K+、Na+、Cl﹣、CO32﹣、SO42﹣等离子,将该固体溶解于蒸馏水,对所得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该混合物一定是K2CO3和NaCl B. 该混合物可能是Na2CO3和KCl C. 该混合物可能是Na2SO4和Na2CO3‎ D. 该混合物一定是K2SO4和NaCl ‎【答案】B ‎【解析】‎ ‎【分析】‎ 溶液中加入过量Ba(NO3)2,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也可能是BaCO3,也 可能是它们的混合物,但白色沉淀加入过量盐酸,沉淀溶液,因此该白色沉淀为BaCO3,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一定不含有SO42-,滤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为AgCl,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焰色反应为黄色,溶液中含有Na元素,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K+;‎ ‎【详解】溶液中加入过量Ba(NO3)2,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也可能是BaCO3,也可能是它们的混合物,但白色沉淀加入过量盐酸,沉淀溶液,因此该白色沉淀为BaCO3,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一定不含有SO42-,滤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为AgCl,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焰色反应为黄色,溶液中含有Na元素,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K+;‎ 由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Na+、Cl﹣、CO32﹣,不含SO42﹣,则一定不含Na2SO4,不能确定是否含K+,则该混合物可能是K2CO3和NaCl,可能为Na2CO3和NaCl,故选项B正确。‎ ‎15.电解NaB(OH)4溶液制备H3BO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4e﹣=O2↑+4H+‎ B. a、c为阴离子交换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 C. N室中:a%<b%‎ D. 每生成1mol H3BO3,则有1mol Na+进入N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该装置有外加电源,因此该装置电解池,左端石墨为阳极,根据电解原理,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产品室得到产品,因此a膜为阳离子交换膜,右端石墨为阴极,根据电解原理,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c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详解】该装置有外加电源,因此该装置电解池,左端石墨为阳极,根据电解原理,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产品室得到产品,因此a膜为阳离子交换膜,右端石墨为阴 极,根据电解原理,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c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A、M室中石墨电极为阳极,电解时阳极上水失电子生成O2和H+,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故A说法正确;‎ B、原料室中的B(OH)4﹣通过b膜进入产品室,M室中氢离子通入a膜进入产品室,原料室中的Na+通过c膜进入N室,则a、c为阳离子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故B说法错误;‎ C、N室中石墨为阴极,电解时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H2和OH﹣,原料室中的钠离子通过c膜进入N室,溶液中c(NaOH)增大,所以N室:a%<b%,故C说法正确;‎ D、理论上每生成1molH3BO3,则M室中就有1mol氢离子通入a膜进入产品室即转移1mole﹣,原料室中的1molNa+通过c膜进入N室,故D说法正确。‎ ‎16.已知可逆反应X(g)+2Y(g)⇌Z(g)△H<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时,X、Y、Z物质的量之比为1:2:1‎ B. 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平衡时,降低温度可以实现c到d的转化 D. 该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X平衡转化率为25%‎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分析图象和题给信息可知,起始加入X的物质的量为1mol/L×‎2L=2mol,起始加入2molX、4molY,达到平衡时X的浓度为0.25mol/L,物质的量为0.25mol/L×‎2L=0.5mol,消耗X物质的量2﹣0.5mol=1.5mol,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消耗Y物质的量为3mol,生成Z物质的量为1.5mol,则达到平衡时,X、Y、Z物质的量之比=0.5:(4mol﹣3mol):1.5mol=1:2:3,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a点尚未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B正确;‎ C、该反应的△H<0,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X的浓度减小,不能实现c到 d的转化,故C错误;‎ D、利用三段式计算:X(g)+2Y(g)⇌Z(g)‎ 起始浓度(mol/L) 1 2 0‎ 转化浓度(mol/L) 0.75 1.5 0.75‎ 平衡浓度(mol/L) 0.25 0.5 0.75‎ X平衡转化率为75%,故D错误。‎ 二、解析题(共5小题,满分52分)‎ ‎17.短周期元素W、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0,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Z与M同主族,Z2﹣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 ‎(2)化合物p由W、X、Y、M四种元素组成。已知:向p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向p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p的化学式为_____。‎ ‎(3)由X、Z、M三种元素可组成物质q,q的分子结构类似于CO2,则q的结构式为_____。‎ ‎(4)(XY)2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常温下,(XY)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常温下,1mol Z3能与Y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盐和1mol Z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 (1). 第三周期第ⅥA族 (2). NH4SCN (3). O=C=S (4). (CN)2+2OH﹣=CN﹣+CNO﹣+H2O 。 (5). 2NH3+4O3=NH4NO3+4O2+H2O 。‎ ‎【解析】‎ ‎【分析】‎ 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0,则W为H,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推出X为C,Z2-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推出Z为O,Y为N,Z与M同主族,则M为S;‎ ‎【详解】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0,则W为H,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推出X为C,Z2-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推出Z为O,Y为N,Z与M同主族,则M为S;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C、Y为N、Z为O、M为S,‎ ‎(1)M为S,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 ‎(2)向p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血红色,说明含有SCN﹣离子,向p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可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含有铵根离子,则p的化学式为NH4SCN;‎ ‎(3)q中C、N、O三种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为1:1:1,q的分子结构类似于CO2,所以q的结构式为:O=C=S;‎ ‎(4)(CN)2的性质与Cl2相似,(CN)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2+2OH﹣=CN﹣+CNO﹣+H2O;‎ ‎(5)常温下,1mol O3能与N的最简单氢化物(NH3)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盐和1mol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4O3=NH4NO3+4O2+H2O。‎ ‎18.过氧化钙溶于酸,极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通常可用作医用杀菌剂、消毒剂、防腐剂。已知从溶液中制得的过氧化钙带有8个结晶水,在‎100℃‎时会脱水生成米黄色的无水过氧化钙,而无水过氧化钙在‎350℃‎时会迅速分解生成CaO和O2.以下是一种用纯净的碳酸钙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CaCO3滤液白色结晶 ‎(1)步骤①的具体操作为向碳酸钙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 ‎(2)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 ‎(3)过滤得到的白色晶体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 ‎(4)过氧化钙在水产养殖方面可以作为释氧剂,也可以作为观赏鱼苗空运的水中添加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作用原理_____。‎ ‎(5)为测定产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取m g样品,在温度高于‎350℃‎时使之充分分解,并将产生的气体(恢复至标准状况)通过图所示装置收集,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mL,则产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列出表达式即可)。‎ ‎【答案】 (1). 酸 (2). 除去溶液中的二氧化碳 (3). 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或CaCl2+2NH3•H2O+H2O2=CaO2+2NH4Cl+2H2O (4). 温度过高时过氧化氢分解 (5). 除去过氧化钙晶体表面的水分 。 (6). 2CaO2+2H2O=2Ca(OH)2+O2↑ (7). 9V/‎1400a×100%‎ ‎【解析】‎ ‎【详解】(1)步骤①的具体操作为向碳酸钙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生成氯化钙,且溶解二氧化碳,此时溶液呈酸性,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二氧化碳;‎ ‎(2)反应②是滤液中加入氨水和过氧化氢冰水浴中反应生成过氧化钙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或CaCl2+2NH3•H2O+H2O2=CaO2+2NH4Cl+2H2O,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过氧化氢热易分解;‎ ‎(3)过滤得到的白色晶体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除去过氧化钙晶体表面的水分;‎ ‎(4)过氧化钙在水产养殖方面可以作为释氧剂,也可以作为观赏鱼苗空运的水中添加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作用原理为2CaO2+2H2O=2Ca(OH)2+O2↑;‎ ‎(5)CaO2•8H2O加热脱水的过程中,需不断通入氧气。目的是抑制过氧化钙分解。若通入的氧气中混有二氧化碳,其后果是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过氧化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2CaO2=2CaO+O2↑,若所取产品质量为mg,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氧气物质的量= ,则得到过氧化钙物质的量为 mol,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100%。‎ ‎19.已知固体Na2SO3受热分解生成两种正盐,实验流程和结果如下:‎ 已知: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518g•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Y的电子式为_____。‎ ‎(2)实验流程中,Na2S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另取固体X试样和Na2SO3混合,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稀盐酸,立即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则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不考虑空气的影响)。‎ ‎(4)Na2SO3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Na2SO4,检验Na2SO3是否变质的实验操作是_____。‎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图所示装置,利用电化学方法处理上述流程中产生的气体Y.基本工艺是将气体Y通入FeCl3‎ ‎,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液加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电解后的滤液可以循环利用。则与a相连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答案】 (1). (2). 4Na2SO3Na2S+3Na2SO4 (3). 2S2﹣+SO32﹣+6H+=3S↓+3H2O (4). 取少量亚硫酸钠样品于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后,再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Na2SO3被氧化为Na2SO4 (5). Fe2+﹣e﹣=Fe3+ 。‎ ‎【解析】‎ ‎【详解】(1)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518g·L-1,则Y的摩尔质量为‎1.518g·L-1×‎22.4L·mol-1=‎34g·mol-1,根据元素守恒,推出Y为H2S,电子式为;‎ ‎(2)由以上分析可知,气体Y为H2S,以及生成气体Y的条件,推出固体X中含有S2-,即固体X中含有Na2S,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BaSO4,则固体X中含有Na2SO4,Na2SO3受热分解生成Na2S和Na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2SO3Na2S+3Na2SO4;‎ ‎(3)固体X试样和Na2SO3混合,加水溶解后与稀盐酸反应,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即有S单质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2﹣+SO32﹣+6H+=3S↓+3H2O;‎ ‎(4)Na2SO3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Na2SO4,检验Na2SO3是否变质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亚硫酸钠样品于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后,再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Na2SO3被氧化为Na2SO4,亚硫酸钠变质;‎ ‎(5)将气体Y通入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吸收二氧化硫,装置图中放出氢气的一端为阴极,b为电源负极,a为电源正极,将所得滤液加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电解后的滤液可以循环利用,说明亚铁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了铁离子,电极反应为:Fe2+﹣e﹣=Fe3+。‎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对SO2和亚硫酸的性质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该小组用图所示装置达成实验目的。已知:1.0mol/L Fe(NO3)3溶液的pH=1。‎ ‎(1)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SO2具有_____性。‎ ‎(3)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①观点1:SO2与Fe3+反应;观点2: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观点3:_____。‎ ‎②按观点1,装置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为证明该观点,应进一步确认生成的新物质,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 ‎③按观点2,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此时应选择的最佳溶液是_____(填序号)。‎ a.0.1‎mol/L 稀硝酸 b.1.5mol/L Fe(NO3)2‎ c.3.0mol/L NaNO3溶液和0.1mol/L硫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d.6.0mol/L NaNO3溶液和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Ⅱ.探究H2SO3的酸性强于HClO。‎ 该小组用图所示装置达成实验目的。‎ ‎(4)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纯净SO2→_____(选填字母),F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可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是_____。‎ ‎【答案】 (1). 打开弹簧夹,向体系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 (2). 还原 性。 (3). SO2与Fe3+、NO3﹣(H+)都反应 (4). 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 (5). 取少量B 中溶液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铁氰化钾溶液,如果产生蓝色沉淀,就说明有亚铁离子生成,观点1正确 (6). d (7). CEDF (8). Ca2++2ClO﹣+CO2+H2O=CaCO3↓+2HClO (9). 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F中出现白色沉淀 。‎ ‎【解析】‎ ‎【详解】I.(1)因为空气中氧气也具有氧化性,对实验造成干扰,为防止空气干扰,用氮气将空气排出,所以为排尽空气,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向体系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关闭弹簧夹;‎ ‎(2)SO2和BaCl2溶液不反应,装置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BaSO4生成,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则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 ‎(3)①观点3:SO2与Fe3+及酸性条件下与NO3﹣也反应;‎ ‎②按观点1,SO2与Fe3+反应生成BaSO4和Fe2+,离子方程式为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要检验Fe2+可以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其操作及现象为取少量B中溶液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铁氰化钾溶液,如果产生蓝色沉淀,就说明有亚铁离子生成,观点1正确;‎ ‎③按观点2,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c(H+)=0.1mol/L、c(NO3﹣)=3.0mol/L的溶液即可,‎ a、0.1mol/L 稀硝酸中c(NO3﹣)不符合,故a错误;‎ b、1.5mol/L Fe(NO3)2中c(H+)不符合,故b错误;‎ c、3.0mol/L NaNO3溶液和0.1mol/L硫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c(NO3﹣)不符合,故错c误;‎ d、6.0mol/L NaNO3溶液和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c(H+)、c(NO3﹣)都符合,故d正确;‎ Ⅱ.(4)探究H2SO3的酸性强于HClO,可以用强酸制取弱酸的方法检验,因为亚硫酸具有还原性、HClO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应该先将亚硫酸转化为没有还原性酸,再用该酸与次氯酸盐制取次氯酸即可,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D装置检验二氧化硫、E装置吸收二氧化硫、F装置制取HClO,所以装置顺序为CEDF,F中离子方程式为Ca2++2ClO﹣+CO2+H2O=CaCO3↓+2HClO;‎ ‎(5)D中品红不褪色,就说明气体中不含二氧化硫,只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和漂白粉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所以可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是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F中出现白色沉淀。‎ ‎【点睛】难点是仪器装置的连接, 首先弄清楚实验目的,探究H2SO3的酸性强于HClO,因为H2SO3具有还原性,HClO具有氧化性,两者不能通过直接混合判断,可以间接,利用H2SO3‎ 的酸性强于H2CO3,H2CO3的酸性强于HClO,然后分析即可。‎ ‎21.以氧化铝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可合成氮化铝(AlN);通过电解法可制取铝。电解铝时阳极产生的CO2,可通过二氧化碳甲醇化再利用。请回答:‎ ‎(1)已知:2Al2O3(s)=4Al(g)+3O2(g)△H1=+3 351kJ•mol﹣1‎ ‎2C‎(s)+O2(g)=2CO(g)△H2=﹣221kJ•mol﹣1‎ ‎2Al(g)+N2(g)=2AlN(s)△H3=﹣318kJ•mol﹣1‎ 则碳热还原Al2O3合成氮化铝的总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在常压,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合气体(体积比1:4,总物质的量a mol)进行反应,测得CO2的转化率、CH4和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H4和CO的百分比)。‎ 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H1‎ 反应Ⅱ:CO2(g)+H2(g)⇌CO(g)+H2O(g)△H2‎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H1小于零 B.温度可影响产物的选择性 C.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少 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和H2的初始体积比改变为1:3,可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②‎350℃‎时,反应Ⅰ在t1时刻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则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____(用a、V表示)。‎ ‎③‎350℃‎时,CH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画出‎400℃‎时,0~t1时间段内,CH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____‎ ‎(3)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平衡常数K= .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恒温恒容时达到平衡。相同条件下,在另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CO2、b mol H2、c mol CH3OH、d mol H2O(g),要使两容器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且起始时反应逆向进行,则d的取值范围为_____。‎ ‎(4)研究表明,CO2可以在硫酸溶液中用情性电极电解生成甲醇,则生成甲醇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答案】 (1). ‎3C(s)+Al2O3(s)+N2(g)=2AlN(s)+3CO(g)△H=△H1× +△H2× +△H3=+1026 kJ•mol﹣1 。 (2). CD (3). (4). (5). 1<d<2 。 (6). CO2+6H++6e﹣═CH3OH+H2O 。‎ ‎【解析】‎ ‎【详解】(1)已知:①2Al2O3(s)=4Al(g)+3O2(g)△H1=3 351 kJ•mol﹣1,‎ ‎②‎2C(s)+O2(g)=2CO(g)△H2=﹣221 kJ•mol﹣1,‎ ‎③2Al(g)+N2(g)=2AlN(s)△H3=﹣318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即得到碳热还原Al2O3合成AlN的总热化学方程式是‎3C(s)+Al2O3(s)+N2(g)=2AlN(s)+3CO(g)△H=△H1×+△H2×+△H3=+1026 kJ•mol﹣1;‎ ‎(2)①A、图1中,二氧化碳转化率先增大是反应正向进行,到一定温度达到平衡状态,升温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4<0,故A正确;‎ B、图2分析可知,图中曲线变化趋势随温度升高到‎400℃‎以上,CH4和CO选择性受温度影响,甲烷减少,一氧化碳增多,温度可影响产物的选择性,故B正确;‎ C、二氧化碳转化率先增大是反应正向进行未达到平衡状态,达到平衡状态后随温度升高二氧 化碳转化率减小,选故C错误;‎ D、CO2和H2混和气体(体积比1:4,总物质的量a mol)进行反应,将CO2和H2的初始体积比改变为1:3,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小,故D错误;‎ ‎②在常压、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和气体(体积比1:4,总物质的量a mol)进行反应,‎350℃‎时,反应Ⅰ在t1时刻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80%,‎ CO2(g)+4H2(g)⇌CH4(g)+2H2O(g)‎ 起始(mol) ‎0.2a ‎0.8a 0 0‎ 变化(mol) ‎0.16a ‎0.64a ‎0.16a ‎‎0.32a 平衡(mol) ‎0.04a ‎0.16a ‎0.16a ‎‎0.32a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 ;‎ ‎③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小,由图分析可知,接近72.5%,甲烷的物质的量减小,小于‎350℃‎时甲烷的物质的量,达到平衡所需要时间缩短,‎ CO2(g)+4H2(g)⇌CH4(g)+2H2O(g)‎ 起始量(mol) ‎0.2a ‎0.8a 0 0‎ 变化量(mol) ‎0.145a ‎0.58a ‎0.145a ‎‎0.29a 平衡量(mol) ‎0.055a ‎0.22a ‎0.145a ‎‎0.29a 达到平衡状态甲烷0.145amol,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达到平衡所需要时间缩短,据此画出图象为:;‎ ‎(3)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平衡常数K= ,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恒温恒容时达到平衡,设平衡时转化的CO2的物质的量为x,‎ CO2(g)+3H2(g)⇌CH3OH(g)+H2O(g),‎ 初始(mol)2 6 0 0‎ 转化(mol)x 3x x x 平衡(mol)2﹣x 6﹣3x x x 则平衡常数K= =,解得:x=1,即平衡时H2O(g)的物质的量为1mol;‎ 相同条件下,在另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CO2、b mol H2、c mol CH3OH、d mol H2O(g),要使两容器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且起始时反应逆向进行,说明两个平衡互为等效平衡,则必须满足:a:b=1:3,a+d=2,c=d,当反应物只有甲醇和水时,d的物质的量最大,最大为2mol;平衡时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若要使平衡向逆向移动,则d>1mol,所以d的范围为:1<d<2;‎ ‎(4)CO2可以在酸性水溶液中电解生成甲醇,结合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生成甲醇的电极反应式为:CO2+6H++6e﹣═CH3OH+H2O。‎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3),解决此题的方法,一般是先依据等效平衡的规律,确认所求范围的最大值,然后根据已知投入量建立平衡体系,确认所求范围的最小值。‎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