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一模试题(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东潍坊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一模试题(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仅在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也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手段。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一个热词,但何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如何促进治理升级、如何科学有效地建设智慧城市,这些基本问题仍然需要深入探究。‎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构建一个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的人性化城市。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实践证明,智慧城市不仅在推动城市产业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城市治理精细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能在人、物理空间、人工智能方面发挥组合效应,带动政府各部门、城市居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有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发展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可见,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要进行冷静的思考、周密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负面效应。为此,需要充分考虑两个原则:一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要了解城市运行各方面、各领域的真正需求,保证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智慧城市建设绝不仅仅是购置一些冷冰冰的技术设备,更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成功的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技术嵌入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推动城市居民广泛有序地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来,以此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实现整个城市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吴晓林《智慧城市建设须注重可持续和包容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智慧城市是智慧社会的组成部分,因存在诸多需深入探究的问题而成为时代热点。‎ B. 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能有效促进社会治理升级。‎ C. 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有智无慧”的问题与城市智能管控领域存在的局限性有关。‎ D. 智慧城市建设要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是针对“有产无智”问题提出的发展新理念。‎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大量篇幅分析建设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彰显了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B. 文章以一些城市的错误做法为事实论据,论证了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风险的观点。‎ C. 文章指出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要坚持两个原则,并没有去分析二者关系。‎ D. 文章围绕智慧城市,明特点,谈作用,摆问题,讲办法,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当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就一定不会有智慧城市乃至数字中国的建设。‎ B. 即使我们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三大问题,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其理想预期。‎ C. 城市居民只有运用人工智能全面革新城市发展要素,才能获得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惠。‎ D. 智慧城市建设要避免负面效应,就应该了解城市的真正需求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 ‎ 强加因果,“因存在诸多需深入探究的问题而成为时代热点。”错误,原文“但何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如何促进治理升级、如何科学有效地建设智慧城市,这些基本问题仍然需要深入探究。”只是客观叙述,没有因果关系。C选项曲解文意,“城市智能管控领域存在的局限性”错,由原文“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 ‘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可知是“局限在城市智能管控领域”而不是“存在局限性”。选项D“针对‘有产无智’问题提出的发展新理念”错,根据文章可知是针对“有慧无惠”提出的。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选项B“论证了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风险的观点”错误,是论证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C选项“只有运用人工智能全面革新城市发展要素,才能获得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惠”错,由“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可知“全面革新城市发展要素”和“获得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惠”没有条件关系。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熊出没·原始时代》等多部影片同场竞技,将今年春节假期中国电影票房推升至58.4亿元的新高度,观影人次达1.3亿。据国家电影局的初步统计,仅正月初一的单日票房就高达14.43亿元。‎ 被誉为大陆首部“硬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改编自“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在遥远的未来,太阳急速膨胀将要吞噬地球,人类为自救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地球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春节档期叫好又叫座,短短5天,票房逾14亿元。这部电影以其大胆想象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让世界感受到了“充满未来感”的中国带来的感染力。《流浪地球》一上映便在豆瓣网拿下8.4的高分,影院排片率从第四逆袭到第一。猫眼专业版对《流浪地球》的票房预测是人民币53.34亿元。‎ ‎(摘编自《第一财经日报》)‎ 材料二:‎ 国内票房突破40亿,电影《流浪地球》“黑马式”突围让市场预言: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 中国科幻经过几十年艰难发展,培养出刘慈欣等科幻名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晋康更是中国科幻文学界的扛鼎者。往前追溯20年,中国科幻文学因缺乏好作品,一直不被外界熟知,最顶尖的作品在国外最多也只有几千本销量。因此当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并在海外热销时,人们将其称为中国科幻文学的转折点。‎ 而《三体》同样令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王晋康、刘慈欣等科幻作家的作品版权被诸多投资方争抢。但王晋康却认为,这把火似乎烧得有点虚热:“《流浪地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但我们不能忽略它作为一部硬核科幻的不完美。无论是祖孙三代矛盾逻辑的不流畅、剧本上的科学硬伤,还是演技上的不足,目前想打动外国人,还是有一定困难。”‎ 王晋康认同中国科幻电影已走入元年,但在他看来,这其实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即便《流浪地球》失败,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最迟也只再延迟五年。而《流浪地球》的成功更多的是让资本更早地涌入,科幻作家有了培育的土壤,即便后续跟风的科幻电影失败,也不会让中国科幻热再次断流。“中国与美国科幻电影之间,是工业化的差距。美国领先中国不止十年。科幻电影烧钱,同样需要烧时间。”而谈及何时中国科幻电影可以与美国并称“双雄”,王晋康坦言,是早晚的事,但保守估计仍需十年。‎ ‎(摘编自《新京报》:《王晋康:美国科幻片领先中国不止十年》)‎ 材料三:‎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流浪地球》表面上描绘末世的凄凉景象,骨子里却含着积极的正能量。影片传播了“命运共同体”、集体主义精神等中国特色价值观,这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截然不同。‎ 美国《纽约时报》称,这是中国即将推出的一系列大制作科幻电影中的一部,这类电影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投资上,都是中国大多数制作人目前还无法企及的。《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让人联想到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 ‎《人民日报》刊文称,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应该说,相对影视经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还有一些差距。我们要既看到长处也看到短板,既不捧杀也不棒杀,才能激励文化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摘编自《参考消息》)‎ 材料四:‎ 在航天科技硬实力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时候,体现我国软实力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隆重上映,让戏内情景与戏外现实交相辉映。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国家不断培育电影新的人才、技术、市场等力量所产生的令人欣喜的成果。如此视觉奇现式的庞大制作凸显了这些年我国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剧、古装剧,都一直是很有影响的题材,即便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总是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流浪地球》突破了中国电影的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 ‎(摘编自《人民日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流浪地球》在春节档与多部影片同场竞技时脱颖而出,好评如潮,仅仅正月初一单日票房就超过14亿元,实现精彩逆袭。‎ B. 过去20年中国科幻文学很少被外界关注,刘慈欣的《三体》使中国科幻文学发生转折,并令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 C. 从材料二看,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巨大发展,乐观地估计,中国科幻电影在十年之内就能比肩美国。‎ D. 《流浪地球》传播的向往家园、眷恋故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核心价值观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春节档国产电影票房与观影人次的增长,既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也说明了中国科幻电影取得的初步成就。‎ B. 电影《流浪地球》虽然在剧本内容、科学设定、人物表演等方面存在着令人遗憾的瑕疵,但是总体质量还是被认可的。‎ C. 《流浪地球》中人类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与中国航天实现里程碑式跨越交相辉映,让人联想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D. 中国电影要想继续走创新道路,就需要在坚持文化传统的同时,多面向未来思考,少涉及穿越、幻想等尚古题材。‎ ‎6. 电影《流浪地球》取得成功的时代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综合材料内容概括说明。‎ ‎【答案】4. B 5. D ‎ ‎6. ①电影(文化)发展:为中国科幻作家的培育提供了土壤,促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②国家形象展示:凸显了我国综合国力提升背景下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世界观察中国、了解中国提供了独特视角;③文化精神展现:突破了中国电影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选项扩大范围,“仅仅正月初一单日票房就超过14亿元”错,“正月初一单日票房就超过14亿元”的是《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熊出没·原始时代》这四部共同的票房,而不是《流浪地球》这一步电影。C选项 篡改原文,“乐观地估计”错误,根据原文“但保守估计仍需十年”可知是“保守估计”,而不是“乐观地估计”。D选项“《流浪地球》传播的向往家园、眷恋故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核心价值观”错误,根据原文“影片传播了‘ 命运共同体’、集体主义精神等中国特色价值观”可知,没有传播“向往家园、眷恋故土”的价值观。故选B。‎ ‎【5题详解】‎ 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D选项“少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 现力”错误,原文“即便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总是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这句只是客观的叙述,只是说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没有说少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所以选项D不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原文“中国科幻经过几十年艰难发展,培养出刘慈欣等科幻名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晋康更是中国科幻文学界的扛鼎者。”“国内票房突破40亿,电影《流浪地球》“黑马式”突围让市场预言: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这两句可以看出为中国科幻作家的培育提供了土壤,促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为中国科幻作家的培育提供了土壤,促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这句我们可以分析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背景下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世界观察中国、了解中国提供了独特视角。“而《流浪地球》突破了中国电影的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可以分析出突破了中国电影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校长的雨靴 庞余亮 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喜欢穿西装。‎ 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坏脾气。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要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理直气状的,既然穿着理直气壮,别人怎么看也就无所谓了。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先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 本来我早已不用雨靴了,过去在上师范前下雨赤脚;上师范时下雨也无所谓,到处都是水泥路。可是到我们学校就行不通了,烂泥似乎见皮鞋见得不多,反而亲昵得太过分了,开始我还“甩”,下雨穿皮鞋,后来再也不行了,我心疼。乡里经费紧,工资不仅发得迟还总打折,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 新雨靴锃亮锃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珠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走了。我走路时觉得有人在看我的脚。不过雨靴老得很快,不出几个雨天,雨靴就老得和校长脚上的雨靴差不多。似乎只有老了的雨靴才更和泥土亲近些,老了的雨靴更协调些。每年开学前我们学校里的老师都要乘船到城里新华书店一趟。我们在城里往船上搬书,搬完书后一起去一家馄饨店吃馄饨——校长说这是城里最好吃的馄饨。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撂一些辣椒,那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冒汗。吃完了我们一身轻松,校长还脱掉了西装,露出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然后我们再一起乘船回去。有一次开学前去城里,正好早晨下雨,我们都穿了雨靴,然后又一起穿着雨靴上了船。上了船校长还指挥我们在船帮上把雨靴上的泥洗掉,用校长的话说,要让城里人认为我们穿的是马靴,而不是雨靴。亏他想得出来!到了城里,太阳升上来了,城里的水泥路不像乡下的泥路,乡下泥路要晒两个晴天才能晒干,而城里的水泥路只要一个钟头就干了。穿着雨靴的我们几个好像是“德国鬼子进城”,雨靴底在水泥路上总是要沉闷地发牢骚,天不热,我身上全是虚汗,到了新华书店,上楼梯时营业员都哧哧地发笑。如果这还不算尴尬的话,我在回船的路上居然遇到了我城里的同学。同学笑眯眯的,目光却朝下,他看到了我的雨靴,我们的雨靴。后来好不容易同学走了,我觉得满街上的人都在看我。我躲到校长他们中间走,他们走路声居然那么响,都有点步调一致了,我都感到全城人的目光在喊口令了:“一二一、一二一、一二……”可校长和其他同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们旁若无人“一二一”地走着,他们要带我一起去吃馄饨。‎ 回去的路上,校长首先把那双在水泥马路上叫了一天的雨靴脱下来,然后就躺到了我们刚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捆上,我们也相继把雨靴脱下来。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 ‎(《广西文学》2018年第5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校长特意做了西服且不伦不类地穿着,是为了开会,办事方便,并不是真为了“身份”。‎ B. “我”从不穿雨靴到穿上雨靴,既是现实环境需要,也因为“我”对雨靴情感的转变。‎ C. 小说围绕着“雨靴”来展开情节,雨靴是乡村生活的象征,体现出与城市生活的不同。‎ D. “怎么看怎么别扭”“亏他想得出来”等叙述,似贬实褒,鲜明地表现了校长的性格特点。‎ ‎8. 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对老校长这一形象的塑造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9. 作品语言富有特色,极具表现力,请结合全文加以概述。‎ ‎【答案】7. B 8. ①“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观察为主线,突出了老校长以苦为乐、乐观豁达的形象。②“我”是参与者,是事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使老校长的形象更加真实可感。③“我”是感受者,“我”前后的心理变化,强化了老校长对我的感染与影响,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 ‎9. ①语言风趣,看似一本正经的叙述,给人诙谐、滑稽的感受。②质朴自然,善于运用口语,富有乡土气息。③恰当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活泼,有画面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④结尾语言优美含蓄,引人深思,营造出静谧、和谐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形象。‎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选项“也因为‘我’对雨靴情感的转变”错,我对于雨鞋的感情一直都没变,始终是不喜欢。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小说中第一人称叙事的作用。解答本题时要抓住小说的叙事线索,叙事方法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对小说主题的作用。本题从叙事线索来分析,“我”是叙事线索,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从人物塑造方面考虑,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增强了文章真实性和感染力,将老校长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更为形象具体,更加突出。用第一人称叙述还有深化主旨的作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品味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二是品味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要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此句看似一本正经,却给人诙谐、滑稽的感受。“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撂一些辣椒,那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冒汗”此句口语运用,富有乡土气息。“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坏脾气”“新雨靴锃亮锃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珠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走了”句子运用了拟人夸张的手法,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 优美的语言描写,引人深思。‎ ‎【点睛】语言,是指作家通过小说作品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所使用的文学语言。它包括作家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作家的叙述语言,指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一般指全文的语言特色,包括修辞、句式、地方色彩和语言风格四个方面,主要是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即文中人物对话、独白等,人物语言应该是性格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元孚,宇秀和,少有令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迁左丞。‎ 后拜冀州刺史。孚劝课农桑,境内称慈父,邻州号曰神君。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①所陷,为荣所执。兄祐为防城都督,兄子礼为录事参军。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荣乃舍之。又大集将士,议其死事。孚兄弟各诬已引过,争相为死,孟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荣曰:“此魏之诚臣义士也。”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颢平,封孚万年乡男。‎ 永安末,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孚上表曰:“昔太和中,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 ‎,数十年间,乃奏成功;太常卿刘芳请别营造,久而方就。复召公卿量校合否,论者莫有适从,登被旨敕,并见施用。往岁大军入洛,戎马交驰,所有乐器,亡失垂尽。臣至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云承前以来,器象差位,调律不和。臣今吹律求声,叩钟求音;损除繁杂,讨论实录。今量钟磬之数,各以十二架为定”奏可。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太傅、录尚书长孙承业妙解声律,特复称善。‎ 孚性机辩,好酒,貌短而秃。周文帝偏所眷顾,尝于室内置酒十瓨②,瓨余一斛,上皆加帽,欲戏孚。孚适入室,见即惊喜,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因持酒归。周文帝抚手大笑。后迁太傅。薨,帝亲临,百官赴吊。‎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 ‎[注]①葛荣:北魏时期河北起义军领袖。②瓨:长颈的瓮坛类容器。‎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B. 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C. 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D. 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丞”和“右丞”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从文中看,尚书左丞官职应高于尚书右丞,与古代以右为尊位不同。‎ B. “农桑”指耕种和种桑养蚕等,泛指农事;“劝课农桑”即勉励、督促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在古代有重要意义。‎ C. “表”和章、奏、议都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但功用略有区别:表以陈情,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议以执异。‎ D. 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金石学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孚享有美名,深受他人赞赏。他年少时,游肇、高聪、崔光等人就夸奖他会成为榜样人物,他的敌人也称赞他是魏国的诚臣义士。‎ B. 元孚关心时局,治政赢得民心。朝政混乱时,他通过献书想匡救时政;担任冀州刺史时,一些原先对抗官府的人也都主动为他效命。‎ C. 元孚履职尽责,工作得到肯定。任职监仪注,他实地调查,亲自校验,解决了乐器缺损的问题,连通晓音乐的官员也称赞他做得好。‎ D. 元孚机敏善辩,妙语解除窘境。他身材矮小且秃头,喜欢喝酒,在周文帝想借此戏弄他的时候,他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盂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 ‎(2)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 ‎【答案】10. C 11. D 12. D ‎ ‎13. (1)元孚兄弟各自诬陷自己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争着去送死,张孟都等几百人都叩头愿受死刑,请求留下使君性命。‎ ‎(2)在这时土大夫们,都前去观看听演奏,无不叹息佩服而返回。‎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同禁”修饰“五百人”,不能断开,所以排除AB。“还除”修饰“冀州刺史”,“回去后元孚仍被任命为冀州刺史”的意思,所以“还除”后断句,排除选项D,故选C。‎ 句子翻译:于是将一起拘禁的五百人都放掉了。葛荣之乱平定,回去后元孚仍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元颢到洛阳以后,任命元孚为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元孚把元颢送来的策反书信封好送到朝廷,皇帝很嘉许他。‎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选项“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错,文中的“金石”指乐器。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D选项“他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错,原文“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因持酒归。”是说元孚为了想把酒拿回家,就把酒说成是自己的兄弟,怎么能这样无礼,偷跑进大王家里,相对正坐,早些回家去吧,于是就把就带回了家。只是他把酒带回家的借口,故选D。‎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的赋分点:诬:诬陷。引:揽到。活:活命。(2)咸:都。咨嗟:叹息。叹服:佩服。‎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元昌的弟弟元孚,字秀和,从小就有美名。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人见到元孚以后,都说:“这是位能够成为当代楷模的人物,可惜我们都已年老体衰,来不及看到了。”累升至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听政,宦官干政,元孚便汇总了古今名妃贤后事迹,共四卷,上奏灵太后。改任为尚书左丞。‎ 后来,元孚被任命为冀州刺史。他劝告和督促民众致力农桑,州内称呼他为慈父,邻州叫他为神君。在这之前,冀州人张孟都、张洪建、马潘、崔独怜、张叔绪、崔丑、张天宜、崔思哲等八人,都聚众山林,不听朝廷之命,州郡称他们为八王。元孚来到冀州以后,他们都请求到城里来,表示愿意以死为他效力。后来,冀州被葛荣攻破,元孚被葛荣抓住了。当时,元孚的哥哥元祐是防城都督,另一位哥哥子礼为录事参军。葛荣准备先杀害子礼,元孚请求让他先死,以救出子礼,他叩头直到流血,葛荣这才把子礼放了。葛荣又大举召集将士,商议处死他们。元孚兄弟各自诬陷自己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争着去送死,张孟都等几百人都叩头愿受死刑,请求留下使君性命。葛荣说:“这些人真是魏国的忠臣义士啊!”于是将一起拘禁的五百人都放掉了。葛荣之乱平定,回去后元孚仍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元颢到洛阳以后,任命元孚为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元孚把元颢送来的策反书信封好送到朝廷,皇帝很嘉许他。元颢被讨平之后,元孚被封为万年乡男。‎ 永安末年,乐器残缺,庄帝任命元孚监修仪器。元孚上表说:“以前在太和年间,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乐器,用数十年时间,终于成功。太常卿刘芳请求另行营造,很久以后才修成。又召集公卿大臣一起测量校正,看是不是合适,议论纷纷,无所适从。当时传旨,同时使用。往年大军入洛,戎马交加,所有乐器,丢失将尽。我到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人,说是承接以前留下的东西,器象异位,调律不和。 我现在吹律以求声。叩钟以求音,去除繁杂,讨论并实际记录下来。现今钟磬的数量,各按十二架为定数。”上奏后皇帝认为可行。在这时土大夫们,都前去观看听演奏,无不叹息佩服而返回。太傅、录尚书事长孙承业善解声律,特别又表示确很完美。‎ 元孚性格机智而又善于权变,喜爱喝酒。周文帝特别对他优待,曾经在室内放了十缸酒,另外又剩下一斛,上面都盖上了盖子,想要和元孚开玩笑。元孚正好进室内,一见便又惊又喜,说道“:我家的兄弟们这样无礼,为什么偷跑进大王家里,相对正坐?应当早些回家去。”于是,他把酒拿回家去了。周文帝见了以后拍手大笑。后来改任为太傅。去世时,皇帝亲临吊唁,百官们也都参加追悼。‎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陶渊明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①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馀迹②寄邓林③,功竟在身后。‎ ‎[注]①虞渊:即禹谷,神话中日入之处。②馀迹:此指夸父之遗愿。③邓林:桃林。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句“乃”字暗示作者的态度,欲扬先抑,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B. 第六句讲夸父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 C. 本诗风格慷慨豪放,不同于《饮酒·结庐在人境》田园牧歌式的吟唱。‎ D. 本诗把神话情节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15. 《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于夸父追日,陶渊明持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14. A 15. 作者不认为夸父不自量力,全诗表达的是对夸父逐日和那些功竞身后的人的赞美:第一、二句赞其志向,夸父有宏大的志向,敢于与太阳赛跑;三至六句赞其力,夸父具有和太阳赛跑、饮尽河水的能力;最后两句赞其功,夸父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A选项“欲扬先抑”错,“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此句是对夸父志向的赞美,没有贬低的意思。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情感,确定答题步骤。指出作者的情感,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注意抓住表达情感的词语。由“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可知夸父有敢于太阳赛跑的宏大志向。“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赞扬夸父的力量大,一起跑到了虞渊下,都没分出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讲夸父的神力大,能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对夸父的赞美。“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讲了夸父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智尚学、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师说》中古之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却“___”;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向老师请教时“___”,态度异常谦恭。‎ ‎(2)《蜀道难》中,借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表现蜀道险峻特点的两句是:“___,___”。‎ ‎(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一句表现了将士们手持宝剑视死如归的英勇;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___”一句写出了北伐将领刘裕指挥的部队装备精良。‎ ‎【答案】 (1). 犹且从师而问焉 (2). 俯身倾耳以请 (3). 地崩山摧壮士死 (4).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 提携玉龙为君死 (6). 金戈铁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属于情境型默写题,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焉”“俯”“摧”“栈”“携”“戈”。‎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是个诗人,却因为各种因缘,有机会走进很多地方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最使我震撼的,是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历史文化精品展。那么多展品,或朴拙或华美、或雄浑或纤巧,____。 它们都是各个历史时期我们这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瑰宝,大美不言,却闪耀着无声的光华。偌大展厅的展品遵照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置身其中,让人浮想联翩。‎ 辗转迂回间,我忽然明白,我看到的,其实都是时间,____的展品,其实都只是时间的各种幻象。最初的展品,其实是由自然做出的选择,散布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后来有了有形 的博物馆,有了人为的拣选。我不否认人为拣选之于它们的意义。但我想,最终,时间依旧是唯一的评判者。只有经历过时间,____后,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被保留下来,或者,再往遥远的将来想一想,最终,这些有幸保留下来的展品或许也会____‎ ‎( )是的,诗歌不是学术研究,不是论文,不需要缜密、翔实的考证,也不需要确凿、科学、正确的结果,但是它需要有温度的感知,有个性的表达,需要独特的体验和收获,我必须去感知、抓住并呈现它们。‎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胜枚举 形形色色 洗心革面 风流云散 B. 琳琅满目 形形色色 洗尽铅华 烟消云散 C. 不胜枚举 形神兼备 洗尽铅华 风流云散 D. 琳琅满目 形神兼备 洗心革面 烟消云散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偌大的展厅按照历史年代把展品布置成了一连串相互勾连的“回”字形空间,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置身其中,让人浮想联翩。‎ B. 偌大展厅的展品按照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我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浮想联翩。‎ C. 偌大的展厅遵照展品的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让人浮想联翩。‎ D. 偌大的展厅按照展品的历史年代布置成了一连串相互勾连的“回”字形空间,我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浮想联翩。‎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基于这样的理由,我想我应该用自己的方式,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B. 用自己的方式,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是我基于这样的理由最想做的。‎ C. 我基于这样的理由,愿意用诗歌这种我自己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D. 基于这样的理由,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是我自己应该有的想法。‎ ‎【答案】17. B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该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不胜枚举:是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为数极多。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根据前面的“那么多展品”和后面的“文明的瑰宝”,说明东西多而且珍贵,所以应填成语“琳琅满目”。 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形神兼备:”指书法和雕塑绘画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态且有神韵。修饰“展品”,用成语“形形色色”。 洗心革面: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洗尽铅华:铅,古代用于化妆,华,外边的华丽。意思是洗掉伪装世俗的外表,不施粉黛,不藏心机,具有清新脱俗、淡雅如菊的气质。道家哲学思想。此处指物经过时间的洗礼后,所以只能用“洗尽铅华”,“洗心革面”是指人的。风流云散:风吹云散,踪迹全消。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此处指物“展品”,所以用“烟消云散”,“风流云散”是指人的。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病句类型,然后根据语感法、缩句法或是造句法等进行辨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是病句题中常出现的六种类型,学生在平时应注意归纳.A选项语序不当,“置身其中”应放在“仿佛……”句前。 B选项搭配不当,“偌大展厅的展品按照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提取句子主干是“展品布置成空间”,“展品”不能布置成“空间”,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C选项偷换主语,前一句的主语是“偌大的展厅”,后一句没主语,根据语境可知“置身其中”句的主语是“我”,所以偷换主语,不正确。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此处应该是一个过渡句,上面是理由,下面是“诗歌”,而且要跟后面叙述的主体保持一致,只有选项A是这样的结构,故选A。‎ ‎【点睛】语句补写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义连贯、逻辑严密。具体来说,所补写的语句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的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为: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20.下面是某校开展“语言得体”主题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部分材料,请从中提取出一条语言运用得体的规律并以其中的两则材料为例加以分析。‎ ‎①某医院在大门口张贴春联:大财源日进斗金行旺运,好生意招财进宝开门红。‎ ‎②为助兴老人生日宴会,某君高歌: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③某单位举办活动,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上写道:务必准时出席。‎ ‎④某幼儿园教师对小朋友作自我介绍说:我在唱歌、跳舞等方面多有建树。‎ ‎⑤某学校校庆日广播:今天是我校8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全部开放。‎ ‎【答案】示例一:语言表达要看场合。在医院门口张贴“日进斗金”“招财进宝”等商业气息浓厚的对联,不合医院救死扶伤的公益性质;在老人生日宴会上唱有“太阳快要落山了”“末日”词句的歌曲,不合生日宴会喜庆祝贺的氛围。‎ 示例二:语言表达要看对象。为老人祝寿唱含有“太阳落山”“末日”的歌曲,会让老人不快;给兄弟单位发请柬用带有命令语气的“务必准时参加”,不如用“欢迎届时光临指导”更合适。‎ 示例三:语言表达要注意语体。给小朋友做自我介绍用“多有建树”不易理解,电台广播用“全部”易产生歧义。‎ 示例四:语言表达要注意谦敬。给兄弟单位发请柬用“务必准时参加”,带有命令语气,不礼貌;自我介绍用“多有建树”,不谦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本题①不符合场合,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不是赚钱的地方。②老人的生日宴会是喜庆的场合,不能出现“末日”这样让老人不的高兴的词语。③用语要看对象,请别人来不能用“务必”这样态度强硬的词。④用语要注意谦敬,自我介绍用“建树”不谦虚。⑤要注意语体,广播稿用“全部”,产生歧义。‎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21.下面是某校开展“诗词比赛”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示例:诗词比赛拟于‎4月2日至8日举行。学生会以海报、会议和广播的形式进行宣传。团委负责组织比赛。赛程分为初赛、复活赛和决赛三阶段,初赛前三名和复活赛第一名进入决赛。最后由团委和学生会联合组织颁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一要审清试题要求,即根据初步构思框架来写一段话;二要充分利用试题材料,将其体现在语段中;三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要求。本题的陈述对象是“诗歌比赛”,由学生会和团委分别负责。学生会负责宣传,宣传又分为三种形式。团委负责组织比赛,赛程又有三个阶段,初赛前三名和复活赛第一名进入决赛,最后由团委和学生会联合组织颁奖。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连贯起来即可。‎ ‎【点睛】解答本题时,首先看清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其次,读懂框架关系及流程,要尽量把它们体现在答案中。即要准确把握概念间的关系:图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结构图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箭头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作用。然后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关系。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②吾辈生于积弱不振之中国,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周恩来,1919年)‎ ‎③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新青年》)‎ ‎④1981年北大学子欢呼游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整个燕园。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如同一面旗帜,鼓舞着整个中国社会投身改革、激荡梦想。‎ ‎⑤“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首席潜航员叶聪,通过不懈努力,终将“蛟龙号”从图纸变为现实。参与“蛟龙号”深潜作业共计50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他是青年人岗位建功、报效祖国的榜样,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 ‎⑥某青年网红宣称,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承担责任,振兴国家 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责任的大旗正向我们递来,我们应勇于承担责任,共同振兴国家。‎ 几千年前,在天下纷乱的战国时代,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那个时代,他自觉地担当起匡扶天下的历史责任。如今,生逢盛世,我辈虽才能不及先贤,却也应时代要求,肩负责任,振兴国家。‎ 国重于家,兼济天下,对于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崛起,我们必须承担责任。‎ 历史上,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从不缺乏,同时,有志的青年对同胞的呼号也从不缺乏。周恩来发出“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的呼声,燕园学子提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无不是在向当世青年呼吁:承担责任,与我同振国家。‎ 现如今,中国仍不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蛟龙号”总设计师、潜航员叶聪,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让大国重器落地;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年轻人,同先辈合作将中国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几岁的青年,成功在轨抢救回了“龙江二号”并拍下了被世界称赞的“最棒的地月合照”……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承担责任,振兴国家”。‎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粒,也学牡丹开。”新青年,敢作为,勇承担,共筑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神圣职责。我爱这个时代,因为建设它的责任已来到我们的肩上,我们从降生之时起,就承载了家庭的期望、祖国的期望、时代的期望。时代赋予的使命让我心怀自豪!这个时代,既是我责任所在,也是我心之所在。‎ 承担责任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为,它需要你有昭君的大公大勇之心;它需要你有郑和船队迎战困难的气魄,永不放弃的坚持。 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之东方,机会和发展并存。每一个血脉奔涌的青年人,都应该有为她担当的胸怀和勇气。‎ 一个国家的担当,让一个民族再次崛起!‎ 所以,让我们勇于承担责任,共同迎向光明、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敢于承担责任,使我们的国家再度迈向又一个兴盛、崛起的时代!‎ ‎【解析】‎ ‎【详解】限制性 ‎1.内容的限制性。本次作文属于材料作文,侧重于多则材料之间的联系。六则材料虽然各有不同,侧重点却很明显。考生从六则材料里可以提炼出关键词“青年、青春”“时代”“民族、国家”“奋斗、担当、作为”,写作时不得脱离材料的核心立意。‎ ‎2.写作要求的限制性。“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就不能是选择其中的几则材料,更不能只选其中之一。考生要对材料进行综合理解,不可以断章取义,应该围绕从六则材料里提炼的关键词来写,并且要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可割裂。‎ ‎3.价值取向的限制性。前五则材料均为正向的价值观,是考生作为未来公民应该追求的价值观,考生不能否定和歪曲。对第则材料中某网红的人生排序则应当辩证看待。‎ ‎4.写作时应有明确的观点,并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观点,或用丰富而有个性的材料表达观点。不仅仅要写出使命感、责任感,更应该写出如何去做,不可空泛地只谈个人与国家而不谈如何行动。‎ 开放性 ‎1.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我们从材料中可以提取“青春”“担当”“国家、民族”“时代”等关键词,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关键词展开联想,广泛思考,合理生发,谋篇布局。‎ ‎2.对材料的侧重是自由的。可以立足过去不同的历史阶段,写出当今青年人的担当和作为,及其对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作用。也可以站在当今青年的立场上表达自己继往开来,把握美好青春,在未来的国家建设、民族振兴中积极担当、有所作为的胸襟和抱负。还可以辩证认识某网红的人生排序,和前五个材料的价值观形成对比或类比。所以,考生在材料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开放性。‎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但要注意文体特征鲜明,不能写成“四不像”。‎ 立意:(1)国家富强,你我有责 ‎(2)心怀中国梦,树立远大理想 ‎(3)青年当自强,不负韶光 ‎(4)成长之路,家国共筑 ‎(5)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6)新时代新青年,再筑中国梦 ‎(7)走好新一代的长征路 ‎(8)舞青年姿态,唱时代赞歌。‎ ‎(9)燃青春之年华,就泱泱之大国。‎ ‎(10)做怀揣家国情怀的追梦青年。‎ ‎(11)以青春托举时代中国。‎ ‎(12)指点江山,激扬青春。‎ ‎(13)且以青春报祖国。‎ 材料:‎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承担着拯救民族的责任,他用笔抨击着,一页页华章唤醒沉睡的雄师。“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在日本留学,面对麻木国民的冷笑,鲁迅决定弃医从文,承担起拯救民族的责任,匕首投枪般抨击着,《故乡》一轮金黄圆月照着人世的沧桑,《祝福》里滴血的故事让人感到肝肠欲断,《狂人日记》中几千年来吃人的故事让人每条神经都痉挛,《阿Q正传》中麻木愚昧的国民让人感到寒冷彻骨,鲁迅用铁一般的笔唤醒麻木愚昧的国民,唤醒沉睡的雄狮,中华民族从此站起。‎ ‎(3)承担着祖国航天事业的责任,他日夜操劳,让中国更自强自信自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航天最重,名利最轻。钱学森,1950年在美国学成,决意担负起祖国航天事业,美国的层层阻扰无法挡住他的归国心,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祖国航天事业,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将智慧锻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无论“神州”还是“嫦娥”都载满了他的梦想与心血。‎ ‎(4)黄志全是大连市的一名公共汽车司机。一次行车途中,他突然心脏病发情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用最后的力气做了三件事:把车停在路边,拉下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下车;将发动机熄灭。做完这三件事,他永远地停止了呼吸。如果不是这样,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在生命最后一分钟里,他把对别人负责,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结构:首段开门见山,直入话题,点明青年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主体部分,首先结合材料从历史伟人写起,点出周恩来、燕园学子留给我们年轻人的重要启示;接下来,利用叶聪、嫦娥团队、哈工大学生的例子证明当今社会不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文章所举的事例中既有个人也有团队,更具说服力;最后以呼吁青年承担责任结尾。思路清晰,脉络分明,结构严谨,自然流畅。‎ ‎【点睛】材料1是考生熟知的古语,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讲话中引用,意在强调国家、家庭和个人三者的关系,突出个人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材料2是21岁的周恩来面对国家积弱不振的现状,立下以身救国的誓愿,体现出中国有为青年的一种责任与担当。材料3是伟大革命家李大钊提出的人生追求,强调要以青春之我奉献一生并乐在其中。材料4是1981年北大学子在改革初期喊出的时代最强音,“振兴中华”,作为青春之伟大梦想,充分表现了青年人在新时期为国家奋斗的家国情怀。材料中5的叶聪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当代“改革先锋”,他奋斗不息,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材料中明确指出“他是青年人岗位建功、报效祖国的榜样”。以上五则材料按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是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伟人或青年提出的人生目标或者口号,内容虽各不相同,但都鲜明地指向了青春、担当,很好地体现了青年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为国为民的情怀。材料6应辩证看待,一种是:与上面五则材料截然不同,强调的是一种狭隘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前五个材料相比较,该青年网红人生格局较小,站位较低;另一种是:关注自己,可理解为要先做最好的自己,继而让家庭幸福、让国家繁荣昌盛。‎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