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市2019届高三历史一模试题(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南衡阳市2019届高三历史一模试题(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摸)文综历史试题 ‎1.歌曲《生僻字》:“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仓”,唱的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属表意文字,多是原生文明,表声文字多是次生文明(中途遭遇了变故)。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这表明中国文化 A. 博大精深领先世界 B. 源远流长持续稳定 C. 一脉相承豆古不变 D. 兼收并蓄中西合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可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持续稳定,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文明的稳定性,中国文化领先世界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中国文化是在发展中不断更新,不断注入新的因素,以保持文化发展的活力,C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国文化吸收外国文化因素,D选项排除。‎ ‎2.学者李泽厚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關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B.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C. 二程倡导“格物致知 D. 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把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成分柔和到了儒家思想之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体系。结合材料“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關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可知强调的是思想的融合与同化,B选项符合题意。孟子的民贵君轻是继承的孔子的仁政思想,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A选项排除。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探究世间万物达到对理的认识,属于二程自创的主张,C选项排除。经世致用是顾炎 武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提出的救世良方,D选项排除。‎ ‎【点睛】董仲舒的新儒学是董仲舒是为适应汉代一统国家的政治需要,从揉合“六艺之科”和“孔子之术”入手,而精心炮制的一种专门为政治统一作理论解释的学说。它适应加强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需要,编造了“天人感应”的政治理论;适应加强君权的需要,敷衍了“君权神授”的神学目的论;适应维护大一统纲常的需要,将先秦多家的相关思想改造成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忠孝”理论;适应维护和延续一统国家的需要,提出抑制土地兼并,主张限田、薄敛、省役主张等等。‎ ‎3.宋仁宗曾说,天下之事若都由君主决定,有错误都很难更正。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据此可推知 A. 君主专制下也有理性精神 B. 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 C. 宋代政治上实行集体决策 D. 古代政治制度开始出现转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可知体现的是专制政治体制之下的一种理性精神,强调的是君臣共治天下,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B选项排除。宋仁宗虽然主张集体商议,但是宋朝政治仍然属于君主专制,C选项排除。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是君主专制政体,D选项排除。‎ ‎4.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増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长期停滞 B. 残酯的封建剥削严重伤农 C. 商品经济荣冲击农业生产 D. 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的,‎ 中国古代一直是小农经济,采用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不利于生产方式的改进,导致中国农业生产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农业一直是精耕细作,生产技术较高,A选项排除。封建剥削伤农与材料“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相矛盾,B选项排除。商品经济发展与明清粮食亩产增长无关,C选项排除。‎ ‎5.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 B. 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 C. 列强发动对华战争意在打破中国隔绝状态 D. “暴力”更能概括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可知马克思强调的是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同时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了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因此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A选项符合题意。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列强对华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C选项排除。马克思说的“暴力”指的是中国在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走向了近代化,D选项排除。‎ ‎6.1945年9月,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创作和发表了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下图),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 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B. 和平成为民心所向 C. 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 D. 国共签订和平协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45年9月2日”“炮弹作花瓶”,其反映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面临着数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千疮百孔的现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迫切愿望是重建家园,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再起,B选项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A选项排除。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双十协定》的签订时间是1949年10月10日,D选项排除。‎ ‎7.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周恩来 A. 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 B. 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斯大林模式 D. 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可知周恩来认为少数民族区域制度适合中国国情,B选项符合题意。周恩来强调的是政策制定要适合中国国情,A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政策与国情的适应性,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选项排除。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系统的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选项排除。‎ ‎【点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8.1962年,中共中央制定“农村十六条”,规定“恢复社员的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担手工业的生产,开放农村集市贸易。”这一规定 A. 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 B. 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C. 意在改变土地性质 D. 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政策失误,导致出现1959——1962年的三年经济困难,为了恢复农业生产,中共中央出台了“农村十六条”,A选项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B选项排除。三大改造之后,中国土地制度属于公有制,C选项排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9.“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究在这100年的争论中取初了实质性的进展。史料的基础扩大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手厉史研究之中,不仅工商业的研究持续受到重视,而农业、上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深入研究,一些老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对于古达希腊的研究缺乏辩证思维 B. 史料的丰富推动史学研究不断拓展 C. 经济史研究方法和领域拓宽 D. 老问题解决取决于新史学研究方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史料的基础扩大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农业、土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深入研究”可以判断出古希腊经济史研究的范围扩大了、研究的方法也增加了,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的研究方法与领域拓宽的问题,与史学的辩证思维无关,A选项排除。史料的丰富推动史学研究不断拓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老问题解决取决于新史学研究方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0.尊重女性,强烈的主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中世纪英国贵族绅士文化的核心。随着时代变迁,个人奋斗与商业意义上的成功日新成为新的绅士标准,“绅士”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到平民阶层。到19世纪末,传统的绅土概念被彻底稀释。这说明,英国绅士文化 A. 随着经济的转型而变 B. 朝着低俗化的方向发展 C. 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D. 在商业社会中逐渐消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随着时代变迁,个人奋斗与商业意义上的成功日新成为新的绅士标准,“绅士”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到平民阶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绅士文化的变化主要和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的经济转型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英国绅士文化注入新的概念,与低俗化无关,B选项排除。英国绅士文化的变化与资产阶级革命无关,而且19世纪的时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早已经完成,C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绅士文化概念的变化,绅士文化并未消亡,D选项排除。‎ ‎11.下表是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变化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 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经济“滯胀”致使美国债务增长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 美国抛售黄金以稳定美元汇率 D. 美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双挂钩一固定的制度,也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的汇率制。但是布雷顿森体系是建立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之上,其运行机制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材料“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变化情况表”可知美国通过抛售黄金来稳定美元的汇率,C选项符合题意。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是在20世纪70年代,A选项排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是在1971年,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美国放弃金本位制,D选项排除。‎ ‎【点睛】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 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1年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 ‎12.下边两图反映了当今世界关系格局,这表明 A. 新的世界秩序已形成 B. 冷战格局产生新变化 C. 美国陷入了孤立状态 D. 一超多强,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天平两侧分别是美国与中、日、俄、欧盟等国,美国的重量和面积要远远大于天平另一端几国的重量,证明了美国在图片天平中的绝对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材料中反映的为两极格局瓦解后,当今世界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局面,D选项符合题意。世界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格局,新的世界秩序尚未形成,A选项排除。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瓦解,B选项排除。美国陷入孤立状态说法错误,C选项排除。‎ ‎【点睛】1989年东欧剧变,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华约解散,同年12月苏联解体,导致雅尔塔体制的解体、两极格局的终结。当前世界仍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国际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如明代林希元《荒政丛言》提出“极 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货"”…宋代以前,救助贫国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教助。到了家代,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掲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教助貧户,并设立“纳業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目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政策的特点。‎ 材料二 光绪初年以前,民间灾赈几乎都是局限于本地,即由灾区本地的钟富救济本地的贫民。光绪初年,庆西、河南瀑发了历史军见的大早突,从187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879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并波及江苏北,安北部、江西东部、四川北部。面对大量涌入的灾民,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父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李金镛、谢家福等着名的社会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济机构,在山东、苏淞、河南、山西各地开展救济,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绘制了《河南奇荒铁泪图》进行宣传,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 ‎——摘编自余《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技济》‎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救助与古代社会助相比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根”,对症下药,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者市县乡村五坂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我们坚持分类策,国人因她策,因赏国原因策,因贫国类型施策,通过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状贫脱贫,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 ‎【答案】(1)特点:①分类定级,分类扶持;②钱物给予式扶贫与生产经营式扶贫相结合;③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④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调动民间力量。‎ ‎(2)不同: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原因:随着近代列强侵略加深,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清廷腐朽,政府赈贫力度有限;1877‎ 年至1879年发生罕见的大旱灾;李金镛等江南士绅的努力;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 ‎(3)意义:①是真正消除贫困的有效路径;②有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④为全球反贫困实践提供借鉴。‎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货”可知体现的是分类定级,分类扶持;根据材料“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可知体现的是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注重调动民间力量和钱物给予式扶贫与生产经营式扶贫相结合;根据材料“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目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可知体现的是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 ‎(2)根据材料“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父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可知体现的是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根据材料“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济机构,在山东、苏淞、河南、山西各地开展救济”可知体现的是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根据材料“金镛、谢家福等着名的社会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赈局等济机构”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李金镛等江南士绅的努力;根据材料“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绘制了《河南奇荒铁泪图》进行宣传”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根据材料“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父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根据材料“光绪初年,庆西、河南瀑发了历史军见的大早突,从187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879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可知近代救助变化的原因是大旱灾的出现和政府救济力度有限。‎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需要从构建和谐社会、消除贫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践行党的宗旨和为其它国家提供经验教训等方面分析。‎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维琴察圆厅别墅 圆厅别墅(府邸)坐落在意大利维琴察,由建筑师帕拉弟奥于1566年所设计的。圆厅别 墅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转而追求重视现实生活,张扬人性的解放,具有浓厚世俗化气息。圆厅别墅建筑整体体现和谐、稳定、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力学、数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上。别墅外有开放式广场。‎ 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从维琴察圆厅别墅建筑风格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建筑风格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一:‎ 信息:圆厅别墅扬弃了中世纪时期哥特式建筑的神权主义,追求重视现实生活,张扬人性的解放,具有浓厚世俗化气息。‎ 历史现象:这一信息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 概述和评价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名义,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也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但过分的强调自我,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 示例二:‎ 信息:力学、数学、透视学等新的科技成果大量运用于建筑之中。‎ 历史现象: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概述和评价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牙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开展,16~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近代自然科学又称为近代实验自然科学,以天文学的革命为标志。这一时期涌现了大批著名科学家和科技成就,如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等。自然科学产生后,被大量应用于生产和生活,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革。‎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圆厅别墅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转而追求重视现实生活,张扬人性的解放,具有浓厚世俗化气息。”可知体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需要结合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核心及评价分析即可。根据材料“圆厅别墅建筑整体体现和谐、稳定、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力学、数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上。别墅外有开放式广场”可知体现的是近代科学的发展,需要结合近代科学发展的表现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即可。‎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考成法”就是考寡成效的法规,是由张居正呈请明神宗批准并向全国范国内颁行实施的旨在整頓吏治及各项舞政的一项制度法令。考核方法是逐级考核,具体做法是:各衙门设置三本藉。一本叠记所有来往公文和办理的公务、留为底册;一本交与六部相应的六科备注,实行一件注销一件,如未按时完成,即由该科具奏请示处理;一本送内阁,以备臣随时查考。随后形成随事考成制度:要求官员遇各章奏必须切实贯彻执行中央攻令,并限期考核、有賞有惩。“若各抚按官奏行事理有嵇迟搁者,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者,科臣举之;六科本具奏有容隐璈蔽者,臣等举之。”这种规定实上形成了内阁监督六科、六科监督六部、六部监督其所属官员及地方官的格局。‎ ‎——摘编自《张居正考成法被废原因分析》‎ ‎(1)根据村料括张居正“考成法”的持点。‎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考成法“的作用。‎ ‎【答案】(1)①考核目标明确;②考核体系健全,实行逐级考核方法;③实行逐级监督与互相监督相结合;④考核时间实行限期考核;⑤对考核结果赏罚分明。‎ ‎(2)①进一步完善了明代监察制度;②加强目标考核,提高了行政效率;③加强内阁权力,打击宦官干政;④有利于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本叠记所有来往公文和办理的公务、留为底册;一本交与六部相应的六科备注,实行一件注销一件,如未按时完成,即由该科具奏请示处理;一本送内阁,以备臣随时查考”可知考核目标明确和考核体系健全,实行逐级考核方法;根据材料“要求官员遇各章奏必须切实贯彻执行中央攻令,并限期考核、有賞有惩。”可知体现的是考核时间实行限期考核和对考核结果赏罚分明;根据材料“这种规定实上形成了内阁监督六科、六科监督六部、六部监督其所属官员及地方官的格局”可知体现的是实行逐级监督与互相监督相结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成法的作用需要从改善吏治,缓和社会矛盾、提高行政效率、完善监察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16.【历史选修3:二十世紀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法国为了保其欧洲大国地位,试国阻止德意志的统一。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德国把屈辱性的《法兰克福条的》强加给法国,法国被迫割让具有战略意义和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赔偿50亿法郎,这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法兰克福和约》对于法国来 说只不过是暂时的休战,法国力图而且必频重新得到阿尔萨斯和洛林。‎ ‎——摘编自施兴和《近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阿登纳考虑到,只有法德两国走出冤冤相报的历史怪圈,建立和平友好的两国关系,法德以致欧洲的发展才有前途。德国需要借助与法国和解以消除长久以来欧洲大家庭的恐德情绪,逐渐复国家主权,完成两德统一。1963年1月22日,联邦德国与法国在爱丽舍宮签订《法德友好合作条的》(即《爱丽舍条约》),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法两国长达千年的故对状态的结東,在国家制度层面达成了和解与互信,有人甚至认为条的从根本上消除了西欧国家之间的战乱祸根。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的紧密结合,使得条直掸动了欧洲联合的进程 ‎——摘编自莫醒《“化敌为友”:法德的欧洲统一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发动普法战争的历史背景及《法兰克福条约》对法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德和解的意义。‎ ‎【答案】(1)背景:法兰西第二帝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企图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人民斗争视线;法国为保持欧洲大国地位极力阻止德意志统一。‎ 影响:与德国矛盾进一步激化;延缓法国工业革命进程。(回答法国主权、领土丧失;巴黎公社成立;一战的重要原因;提高德国的地位;改变欧洲的格局等可酌情给分)‎ ‎(2)意义:有利于消除欧洲战乱,实现欧洲持久和平;有利于德国恢复国家主权,完成两德统一;有利于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国家合作化解民族仇恨,给国际社会提供了榜样。‎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法国为了保其欧洲大国地位,试国阻止德意志的统一”可知普法战争的背景是法国为保持欧洲大国地位极力阻止德意志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二帝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企图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人民斗争视线也是普法战争的重要背景。根据材料“德国把屈辱性的《法兰克福条的》强加给法国,法国被迫割让具有战略意义和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赔偿50亿法郎,这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可知《法兰克福条约》对法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与德国矛盾尖锐化和影响工业革命的进程。‎ ‎(2)根据材料“有人甚至认为条的从根本上消除了西欧国家之间的战乱祸根。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的紧密结合,使得条直掸动了欧洲联合的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德和解的主要意义需要从欧洲的和平、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德国统一和为国际社会提供榜样等角度进行分析。‎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当人们探究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罪过时,不少人会指责从腓特烈大帝到俾斯麦再到布特勒的扩张主义语系,此时伴斯麦的铁血和保守政策会被视为乱源之一,认为正是俾斯麦令德国错过了向真正意义上究政转型的机会,从而为纳粹的崛起埋下了伏笔……终其一生,伴斯麦眼中的和实际身处的德国,都是一个尚未实现エ业化的充满农业色彩的国度,这解释了为何他在顺应完成德国统一的自由民族主义的使命后,又“陷入”了保守主义政治的泥淖,从而几手掉了毕生的功业。‎ ‎——编自苏琦《可疑的产:作为“历史助产士”的俾斯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俾斯麦的“功业”。‎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俾斯麦保守主义政治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答案】(1)功业:领导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建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政治。‎ ‎(2)表现:专制色彩浓厚,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盛行,富有侵略性。原因:德国工业化程度不高,充满农业色彩;深受普鲁士传统影响。‎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俾斯麦对德国最大的贡献就是领导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和建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政治。‎ ‎(2)根据材料“这解释了为何他在顺应完成德国统一的自由民族主义的使命后,又“陷入”了保守主义政治的泥淖,从而几手掉了毕生的功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俾斯麦的保守主义政治体现在专制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传统。这种表现的原因主要和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工业化水平低、历史传统等方面密切相关。‎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