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
语文
2019.3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中国画与古代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界画发祥之时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或许更大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一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自参与设计图的绘制,又熟谙于山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画”,其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
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喧宾夺主,画面就会混乱、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如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画得简括、浅淡,烘托出主景的雄伟、挺拔。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有层次,工细之中见豪放,雄伟之中见秀气。
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则以其巨大体量与四周建筑物形成对比,成为全园布局的主体和重心。此外,形状对比也是园林布局的常见方式。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和盘托出,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如元代王蒙所作《长松仙馆图》,画面下方近水的岩石与长松交错,松涛阵阵似可听闻,在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中两处有藏有露的山居茅舍,传达了“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的意趣。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墙、门窗遮挡了一部分山石,从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现些许神秘感,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
除了上文提到的“ ”、“ ”之外,“疏密有致”“动静皆宜”“虚实相生”等也作为传统山水画基本的绘画原则被古代造园家以各种形式广泛运用于造园实践中。
(取材于牧戈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我国一批前卫建筑师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力求将园林式审美意识及空间营构方法移植和转译到建筑创作领域,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
北京红砖美术馆是一座鲜见的内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整体设计汲取了中国造园艺术精髓,呈现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园林式布局。美术馆设计精妙之处很多,一是遵循景观要素的布局法则,恰当处理山石、水流、墙体、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山林、岛屿、山泉、沟壑等自然意象,演绎出中国古典园林山、水、林、石、人共融的绝妙意境。二是运用大量光影要素,通过变换窗洞口的大小、形状、角度、深度等,利用光影关系弱化空间分界,构成了蕴含东方审美观的共融式古典园林空间。设计者还运用了框景、借景、障景、漏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行走其中,步移景异。如美术馆入口设计先收再放,营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安徽绩溪博物馆的设计实现了徽州文化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与创新,是用现代建筑技艺与材料诠释江南园林文化、意境与空间的成功案例。整个博物馆参照古典造园法则设计立体化观景路径,池水、假山、瓦墙、水墙、古树、台阶、窗洞等相互掩映,共同构成悠远深邃的中国画式园林景观。
博物馆屋顶营造了山的意象,金属式混凝土材料的青瓦屋面在雨天呈现深浅不一的色泽,远观如高矮不等的树木,赋予博物馆以山的细节和灵气。主入口庭院的视觉焦点,是一座由片状墙体排列而成的“假山”。这座“片石”假山,表面配以水刷石材质,与池岸相融,山池一体,相得益彰。“假山”之后有粉墙,状如中国山水画之宣纸裱托;再后为“瓦墙”,其形有如顶部“屋山”之延伸,层层叠叠,显近远不同之无尽深意。“片山”想法源于《清明上河图》中特殊的山石绘法,山体形态则源于明代《素园石谱》中的“永州石”。“假山”、“屋山”和越过古镇片片屋顶而望得的真山,让人与这层叠深远的人工造景及自然山景相感应,得以“会心不远”,达致生命的诗意寄托。
“水墙”是博物馆设计的又一亮点。最初设计方案是用白灰掺墨方式做出如古徽州传统白石灰粉墙一般的斑驳沧桑的墙面肌理效果,但因墙体外保温层无法像传统青砖一样与外层灰浆吸融贴合,设计者最终选择了水波纹肌理的白色质感涂料,打造出“水墙”。一道道“水墙”,恰如中国山水画中将山景分层隔离的云雾水面,它们与池中的真水一起,映衬着“屋山”和片石“假山”,营造出深远的意境,成为绩溪博物馆“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取材于李晓丹等人的文章)
【链接材料】
“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钢作为主要构件,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4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从远处看,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
建筑内部唯一的隔断是混凝土大门处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主要空间的呈现做了铺垫。书屋内部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被摆在台阶下面,台阶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书籍排布随意,读者可以任意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书,找到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屋内没有人造光源,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明亮而温和,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画作不属于界画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2. 根据文章内容,为材料一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四字词语。
3. 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界画”脱胎于建筑设计图,最终发展为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画。
B. 具备深厚的绘画素养与文学素养是成为造园大师的重要前提条件。
C. “三维的中国画”指山水画具有意境深远、生动逼真的艺术特色。
D. 《关山行旅图》的绘画原则对苏州拙政园的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
4. 下列四个词语,在材料一、材料二中不可以用其后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处是
A. 千丝万缕(藕断丝连) B. 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C. 和盘托出(一览无余) D. 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文中所举园林建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积香炉庭院的故事说明园林建筑设计可以借古典诗词造景。
B. 颐和园佛香阁是全园的主体和色彩重心,与北海白塔不同。
C. 苏州留园石林小院与红砖美术馆入口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D. 绩溪博物馆“假山”“屋山”与真山呼应,营造出深远意境。
6. 下列有关《红楼梦》大观园景观的描写,意境与材料二画线句最贴近的一项是
A. 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B.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C. 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皆无,只见许多异草,……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D. 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7. “篱苑书屋”被誉为“全球最美图书馆”之一,其设计构思与两则材料内容有很多契合之处。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条概括书屋设计亮点及其中蕴含的设计理念,作为书屋宣传册的文案素材。
【答案】1. D 2. 主次分明 藏露互补 3. B 4. A 5. B 6. A
7. ①屋前水面、石路、书屋与屋后群山映衬:形成自然(山水)意境,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②外墙钢化玻璃与柴禾秆的组合:用现代建筑技艺与材料营造建筑意境与空间。就地取材,当地文化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③外墙设计带来的室内自然采光:巧用光影要素,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读书环境。④浓缩的入口空间与主体大空间组合:藏露互补,具有含蓄意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原文找到需要理解的重要概念,然后结合原文理解重要概念,并浏览选项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一般采用直选法或者排除法。本题要求选出“根据材料一,下列画作不属于界画的一项是”。原文说“界画发祥之时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D项,这幅图画是一副写意山水画。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选用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还要充分考虑语境的前后照应。题干要求 “根据文章内容,为材料一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四字词语”。原文是“除了上文提到的“ ”、“ ”之外”,这里说的是上文提到的,可见从原文中搜索筛选即可,原文中提到“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可以概括出四字词语:主次分明、藏露互补。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要求选出“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项,““界画”脱胎于建筑设计图”说法有误,原文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可见界画就是建筑设计图;C项,““三维的中国画”指山水画具有意境深远、生动逼真的艺术特色”理解错误,原文说“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画””,可见是重诗情画意,不是生动逼真。D项,“《关山行旅图》的绘画原则对苏州拙政园的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理解错误,《关山行旅图》体现主次分明,拙政园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选用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还要充分考虑语境的前后照应。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四个词语,在材料一、材料二中不可以用其后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处”。A项,千丝万缕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两个词意义不同,不可替换。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要求选出“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文中所举园林建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颐和园佛香阁是全园的主体和色彩重心,与北海白塔不同”表述有误,结合原文它们都是主体和中心。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要求选出“下列有关《红楼梦》大观园景观的描写,意境与材料二画线句最贴近的一项”。材料二划线句子体现了悠远深邃的中国画式园林景观,B项,“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描写的内容只体现了文中的“水墙”;C项,“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只突出了假山;D项,“崇阁巍峨,层楼高起”,突出了建筑的雄伟壮阔。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以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条概括书屋设计亮点及其中蕴含的设计理念。“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建筑构造形成山水意境,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用现代建筑技艺与材料营造建筑意境与空间,同时柴禾秆是就地取材,让当地文化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体现巧用光影要素,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读书环境;“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主要空间的呈现做了铺垫”,体现了传统园林的藏露互补,具有含蓄意趣。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盖枢机之发,荣辱之主【1】,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则知饰词专对,古之所重也。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语难晓,训释方通。是以寻理则事简而意深,考文则词艰而义释。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大夫、行人,尤重词命,语微婉而多切,言流靡而不淫。
寻夫战国已前,其言皆可讽咏,非但笔削所致,良由体质素美。何以核诸?“山木”“辅车”,时俗之谚也;“原田是谋”,舆人【2】之诵也。斯皆刍词鄙句,犹能温润若此,况乎束带立朝之士哉!则知时人出言,史官入记,虽有讨论润色,终不失其梗概者也。而后来作者,通无远识,记其当世口语,罕能从实而书,而复追效昔人,示其稽古。用使周、秦言辞见于魏、晋之代,而失彼天然,今古以之不纯,真伪由其相乱。
唯王、宋著书【3】,叙元、高时事,抗词正笔,务存直道,方言世语,由此毕彰。而今之学者,皆尤二子以言多滓秽,语伤浅俗。夫本质如此,而推过史臣,犹鉴者见嫫母多媸,而归罪于明镜也。近有敦煌张太素、中山郎余令,并称述者,自负史才。郎著《孝德传》,张著《隋后略》。凡所撰今语,皆依仿旧辞。若选言可以效古而书,其难类者,则忽而不取,料其所弃,可胜纪哉?
盖江芊骂商臣曰:“呼!役夫,宜君王废汝而立职。”汉王怒郦生曰:“竖儒,几败乃公事。”单固谓杨康曰:“老奴,汝死自其分。”乐广叹卫玠曰:“谁家生得宁馨儿!”斯并当时侮嫚之词,流俗鄙俚之说。必播以唇吻,传诸讽诵,而世人皆以为上之二言不失清雅,而下之两句殊为鲁朴者,何哉?盖楚、汉世隔,事已成古。魏、晋年近,言犹类今。已古者即谓其文,犹今者乃惊其质。夫天地长久,而风俗无恒,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而作者皆怯书今语,勇效昔言,不其惑乎!
盖善为政者,不择人而理,故俗无精粗,咸被其化;工为史者,不选事而书,故言无美恶,尽传于后。若事皆不谬,言必近真,庶几可与古人同,何止得其糟粕而已。
(取材于唐•刘知幾《史通•言语》)
注释:【1】枢机,中心,关键。“枢机之发,荣辱之主”语出《周易•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2】舆人:众人。【3】唯王、宋著书:王邵著《齐志》,宋孝王著《关东风俗传》,二书分别记录南北朝时期元氏西魏和高氏北齐史事。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非但笔削所致 笔削:修改润色
B. 终不失其梗概者也 梗概:基本特色
C. 抗词正笔 抗:匹敌
D. 皆尤二子以言多滓秽 尤:指责
9. 根据文意,下列句中加点词不能被其后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A. 是以寻理则事简而(故)意深
B. 何以核诸(之乎)
C. 用(因)使周、秦言辞见于魏、晋之代
D. 若选言可以效古而(则)书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考文则词艰而义释 要考查文辞则言辞艰深而事理很明白
B. 斯皆刍词鄙句 这些都是草野低贱之人的吟咏
C. 方言世语,由此毕彰 地方口语、世俗言谈,由此得以充分彰显
D. 必播以唇吻,传诸讽诵 一定可以流传于口头,用来讽谏规劝
11.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其难类者,则忽而不取,料其所弃,可胜纪哉?
12. 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填空。
本文主要讨论编撰史书所使用的语言问题,包括古语与今语、雅语与俗语等。作者反对
①_____________,而导致史书失真、失实;他主张编撰史书应当②_____________。
【答案】8. C 9. A 10. D
11. 那些难以仿效古语记录的,就忽略不记,可以想象,被他们所遗弃的材料,能记得完吗?
12. (1). ①史书语言一味模仿古人 (2). ②语言因俗随时(使用历史时代的真实语言)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词类活用现象。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C项,“抗词正笔”的“抗”是刚正不阿的意思。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虚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一般采用排除法或者直选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不能被其后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项”。A项,“是以寻理则事简而(故)意深”中“而”表并列关系,“故”是缘故,原因的意思,用在表示结果的分居前。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项,“必播以唇吻,传诸讽诵”,应该翻译为:一定可以流传于口头,被人诵读。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句中“类”动词,仿效;“忽”动词,忽略;“料”动词,估计想象;“胜”名词,尽,完。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以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要求“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填空”。题目中说“作者反对 ① ,而导致史书失真、 失实;他主张编撰史书应当 ② ”。从原文搜集导致史书失真、 失实的句子,然后倒推即可。文中说“记其当世口语,罕能从实而书,而复追效昔人,示其稽古。用使周、秦言辞见于魏、晋之代,而失彼天然,今古以之不纯,真伪由其相乱”,可见作者反对的是史书语言一味模仿古人,主张“抗词正笔,务存直道,方言世语,由此毕彰”,也就是要使用历史时代的真实语言。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译文:言辞一经内心发出,就关系到荣耀和耻辱,言辞没有文采,就不能传布久远,可知修饰言辞以独自应对,是古人所重视的。上古时候,人们都质朴简略,当时的言语后人难以理解,须通过解释才能明白。因此要探究道理却记事简略而意义深刻,要考查文辞则言辞艰深而事理很明白。周代借鉴了夏、商二代的礼仪制度,文化昌盛,大夫、行人,特别重视应对辞令,语言委婉而切当,言辞流畅华美而不过分。
追寻战国以前,史书记载的言语都可以吟咏朗诵,这不是编写时修改的结果,实在是当时言语本身质朴优美的缘故。如何来核证呢?“山木”“辅车”,就是当时民间的谚语;“原田是谋”,是普通众人的吟咏。这些都是草野低贱之人的吟咏,尚且能如此温润和婉,何况身着朝服立于朝堂之上的人呢!由此可知当时人说出的话,被史官们载入了史册,虽然有所加工润色,但终究没有失去本色。但后来的作者,普遍没有远见,记载当时口语,很少能如实而书,反而仿效古人,表示自己考查了古事。因此使得周、秦时候的言辞出现于魏晋时代,而失去了天然的真实,现在和古代因此而混淆,真实与虚假由此而错乱。
只有王劭著《齐志》、宋孝王著《关东风俗传》,叙述西魏元氏政权、北齐高氏政权的史事,直言不讳直书其事,力求体现直笔的原则,地方口语、世俗言谈,由此得以充分彰显。而当今的学者,都责难这二人之书言辞污浊不洁净,语言过于浅俗。其实当时语言的本质就是如此,却把过失推给史臣,犹如照镜子的人看到嫫母太丑,而归罪于明镜一样。近来有敦煌的张太素、中山的郞余令,都以著述并称,自恃有史学才能。郞余令著有《孝德传》,张太素著有《隋后略》。凡所编撰当今的语言,都仿照过去的文辞。如果选择言词可以仿效古代的才写,那些难以仿效古语记录的,就忽略不记,可以想象,被他们所遗弃的材料,能记得完吗?
江芊骂商臣说:“呀!贱人,难怪君王要废了你而立职为太子。”汉王对郦食其发怒说:“小子,你几乎坏了老子的事。”单固对杨康说:“老奴,你死得活该。”乐广赞叹卫玠说:“这是谁家生了这样的孩儿!”这些都是当时轻慢的语言,世俗粗野的说法。一定可以流传于口头,被人诵读,但世人都认为前面两句不失清雅,后面两句则特别拙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楚汉与今天相隔久远,事情已成为古事;魏晋与今天年代较近,语言还类似今天。已成为久远古事就称它文雅,还类似今天的就惊讶于它的质朴。天地永存,风俗不会固定不变,后人看今天,也就像今天看往昔。但作者都害怕写出今天的语言,却勇于仿效古代的语言,岂不糊涂吗!
善于治理国家政事的人,不选择被治理的对象而能治好,所以风俗无论精粗,都能受到其教化;擅长修史的人,不选择事情而记载,所以语言无论美丑善恶,都能流传至后代。如果所记载的事情都不谬误,语言必定接近真实,几乎就可以与古人接近了,何止只得到古人废弃无用的事物呢!
(二)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13.结合下面《论语》选文中孔子的话语(可选其中一则或多则),谈谈你对语言“文”“质”及其关系的认识。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宰予昼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答案】答案示例:
我认为好的语言也应当是“文质彬彬”的。“文”指文采,“质”指质朴,二者均衡协调,生动但不浮夸,准确但不乏味,才是好的语言。子夏请教《诗经》蕴含的道理,孔子以绘画作比解答,典雅、形象而又简洁、含蓄。批评、教育弟子,孔子先以形象比喻出之,直率、严厉但不粗陋;继而从起居小事中阐发,语言平易而又含义深远。孔子言志,也是以诗意的生活画面和形象的比喻表达安贫乐道的人生追求。孔子的语言,典雅不枯燥,生动不浅俗,含蓄不晦涩,准确不乏味,可谓“文质彬彬”的典范。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的要求,然后到文本中寻找相对应的内容,最后分析概括,结合文本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本题要求结合论语信息谈谈对语言“文”“质”及其关系的认识。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胜质则史”,意思是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所以主张“文质彬彬”,也就是文采和质朴兼备才好。做到既文雅又朴实,寻找其中的平衡和协调。如第四则材料中,孔子言志时说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说只要有粗菜淡饭可以充饥,喝喝白开水,弯起膀子来当枕头,靠在上面酣睡一觉,人生的快乐无穷!这里列举最浅切的例子,语言朴素,明白如话,却告诉人们一个永恒的真理:只要安贫乐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孔子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使用比喻“如浮云”,强调了云的浮动性,所谓浮动的云,就是等于告诉我们,这块云会有随时消失的可能。将“不义而富且贵”当作“浮云”来看待,而且真正明白了“浮云”的性质,我们就会有可能不去获得不义的富贵,这才是孔子此之思想的意义所在。语言典雅、形象而又简洁、含蓄。孔子是这一主张的提出者,也是这一主张的身体力行者,“文质彬彬”一直对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1】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2】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释:【1】淳熙五年(1178年),作者与辛弃疾同由水路经过扬州,登上北固山甘露寺内的多景楼,写下了这首词。【2】若为:怎样。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首句以“乱”字写出秋叶飘飞的萧索景象,与“无边落木萧萧下”况味相似。
B. 词人将登楼看到的景象比作壮美的图画,“舒卷”二字烘托出自然景物的流动感。
C. 作者将波涛汹涌之声想象为江水之下鱼龙相互应答的悲啸之音,寓有一番寄托。
D. 结尾处词人以“沙鸥”自况,进一步写出自己身形憔悴、飘泊无依的孤苦处境。
15. 本词上阕“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运用了比拟手法,赋予寒风霜露以人的行为与情态。下列诗作中也运用了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B.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C.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D. 几处渔村欸乃歌,轻烟染就万峰螺。乌篷摇入潇湘路,才信春江是绿波。(何绍基《春江》)
16. 这首词抒发情感起伏跌宕,波折连绵。请结合具体诗句对此作简要阐释。
【答案】14. D 15. C
16. 答案示例:
先写深秋季节,满目荒寒,萧萦秋景使客居异乡的词人增添了无限愁思;再写词人力图振作而呼酒登楼,眼前壮美的江山画卷、汹涌的波涛使他豪情勃发,意欲有所作为;但现实的阻力如冷风寒霜一般压抑着作者的报国之志。眼见山河破碎,自己白发憔悴,如今仍是报国无路,深感无奈;只好与江月沙鸥为伴,将平生抱负寄托于浪迹江湖的归隐生活。全词情感由抑而扬,由扬而抑,貌似旷达,实则包含着深沉的隐痛,读来令人唏嘘。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进一步写出自己身形憔悴、飘泊无依的孤苦处境”解读有误,结合诗歌意思陪伴他的只有江月和沙鸥,承接上阕结尾处的低回,显得不平、无奈、凄凉。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中的比拟手法。考生需要了解,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是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本题要求选出“下列诗作中也运用了这一手法的一项”。所给的四级诗句中,A项,前三句着力在炎热的夏天描绘出一派清幽的世界,以衬托午睡的舒适。运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B项,“绿肥红瘦”是运用了借代的手法;C
项,“细草摇头”在移情于景时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三、四句写得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小荷的情来表现诗人自己的情,也是拟人;D项,“万峰螺”万峰如青螺,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题目明确要求结合具体诗句简要阐释这首词抒发情感起伏跌宕波折连绵的特点。“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写深秋季节江面空阔,寒风吹来眼睛被吹得发涩,顿感寒意,让我这个他乡之客不胜秋意悲凉,秋景使客居异乡的词人增添了无限愁思;接下来词人没有继续低沉,而是强行振作,越是愁恨低回,他越是要“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这显示了他的倔强和自信。他在“最高楼”上目睹了“江山图画”的可舒可卷,听到了长江波涛汹涌中的“龙鱼悲啸”,眼前壮美的江山画卷、汹涌的波涛使他豪情勃发,意欲有所作为;接下来一阵秋风秋露,此时词人寒意顿生,情绪再次低沉下来,现实的阻力如冷风寒霜一般压抑着作者的报国之志。在登楼“望神州”后,词人忽然感叹国势衰微,像词人这样的智勇双全人士却报国无门。他为此忧愤白头,平生的抱负壮志,只剩下今时的失落黯然,,深感无奈;时光流逝,词人老去而壮志难酬,虽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只好与江月沙鸥为伴,将平生抱负寄托于浪迹江湖的归隐生活,显得不平、无奈、凄凉。全词情感由抑而扬,由扬而抑,貌似旷达,实则包含着深沉的隐痛,读来令人唏嘘。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的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杨炎正记游抒情,王安石则因游山产生理性思考:“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此余之所得也!”
②“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浪漫诗人李白甚至在梦中登高观景:“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首词与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同为感怀伤景之作,但辛词叙事抒情更为含蓄丰厚。辛词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④你邀请好友周末外出踏青,好友担心影响复习不愿前往,需要你写一段话加以劝说。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微风和煦,春意渐浓;草长莺飞,春光惹人。学业虽重,也要秉承张弛之道,注意劳逸结合。我们不妨暂别课业,寄情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舒缓身心,再接再厉。
【答案】 (1).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2). 其孰能讥之乎 (3). 半壁见海日 (4). 空中闻天鸡 (5). 郁孤台下清江水 (6). 中间多少行人泪 (7). 登东皋以舒啸(或:仰观宇宙之大) (8). 临清流而赋诗(或:俯察品类之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至、孰、壁、郁孤台、皋、赋。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赏梅,在梅花谢了的时候
①岭南的梅花,正月十五就已经谢了。或许梅知道春节假期过完,人们不再有暇殷勤探望,它不必在眼光和镜头的追逐中秀丽影了。
②偏偏我在这个时候想去探访梅的消息。
③广州著名的赏梅去处是萝岗,据说从宋代开始,萝岗的农民就开始大面积种植青梅,至今已有800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萝岗的梅花以“萝岗香雪”为名,成为“羊城八景”之一。有资料说,到萝岗赏梅的人有过一天16万的纪录。可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慕名去萝岗寻找这一片香雪,却失望而归。
④记得当时刚刚立春,来到这块梅花栖息多年的传统领地,只见两道山梁如巨大的双臂伸展,怀中一片葱茏。我以为春风已老,梅花谢尽,香雪全消,剩下的全是绿叶。走近才知道,那些根本就不是梅树,而是橙树。橙树个头比梅树略小,但是叶片更厚大更茂密。一棵棵橙树趾高气扬地列成方阵,在春风中不断地延伸,神气地向我这种不合时宜的寻梅者炫耀自己的风采。
⑤跟一位正给橙树培土的老农闲聊了几句。他告诉我,这一片原先确实都是梅树。但橙树的经济效益高于梅树数倍,大多数人家都伐梅种橙,梅树日益减少,橙树迅速蔚为大观。
⑥返程之际总算遇见梅树,零星散布在橙树林的边缘。这些刀斧下余生的“君子”,孤独无奈地望着奔涌的橙树绿浪,徒然回味旧时代的盛荣。
⑦花开花落,近30年光阴过去,如今萝岗花事如何?
⑧早就看过有关报道,说梅花又回来了。2005年,广州开始着手恢复“萝岗香雪”景观,那一大片已经果实累累的橙树林被毫不顾惜地抛弃,梅树犹如一个被放逐的落魄贵族高调归来,重新拥有了自己被褫夺的庄园。不过我相信,不是时代重拾了对“疏影横斜”的留恋,不是社会再次兴起关于“暗香浮动”的喜爱,而是在近年各地大兴旅游业的浪潮中,人们另有衡量与选择。
⑨去萝岗前一晚,我上网查询梅的确切消息,满眼是假日花盛之时的赞语。人们纷纷歌颂梅花的美丽,竞相晒自己与梅花的合影。当然也看到这样的抱怨:“说是去看梅花,其实是去挤人和吃东西。”网上看不到梅的近况描绘,没有听到一声关于梅花凋谢的感叹。我由此知道:梅花定然已经衰败。游人只注目于绚丽浪漫,花一衰败,人就星散,无人再有兴趣来说三道四了。
⑩但我还是到萝岗看梅去了。
⑪梅花确是谢了,连树下也不见一瓣落英。地上只有细绒般的浅草,铺开一抹抹淡淡的鹅黄。枝头景象全换成“腮边红褪青梅小”,一捧捧绿叶簇拥着一粒粒小小青梅。
⑫我的眼光从枝头滑落,投向梅树的枝干。梅树的精彩在树枝。它没有独领风骚的主干,几乎是刚冒出地面就开始分叉,枝条各呈个性,形成了旁枝逸出、曲欹疏朗的梅树风格,历来受到中国文人推崇。站在梅树林一眼望去,无数梅树的枝条构成错综蔓延的透视空间。一根根颜色深沉的枝条曲折有致,远近映衬,展开了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那些在阳光衬托下的梅枝,似也有西方炭笔画的风采。
⑬这样的体会和感受,若是早十天八天来,在拥挤的人群、嘈杂的声浪中大约是无法拾取的吧?它们属于在宁静和舒缓中才能打捞到的享受,像喝一杯好茶需要独自慢慢品咂
。比起在花树下拥挤不堪,我还是愿意冷冷清清地在花瓣落尽的梅树林中徜徉,仔细体验心灵的漫游。
⑭我也有过为看花而陷入人潮的经历,恰恰也是因为梅花。
⑮那一年春天到南京,正是国际梅花节的最后一天,朋友坚持要陪我去赶节日的一个尾声。是周六,天气晴朗,游人如织。好些市民全家出动来欣赏梅花,一波波欢声笑语在树间滚动,非常热闹。但确实也很是嘈杂拥挤,梅树密集的地方人更密集,说是摩肩接踵,并不为过。
⑯公园里的园圃与平岗满是梅树,可惜它们无力为梅花节的门面坚持这最后一天。大多数梅花已经在和暖春风的反复抚弄中败了,残花坠落一地。有的树依然留有勉力攀附在枝上的花朵,但是花容发黑,花瓣没有了青春张力,无奈地露出一副憔悴模样。好在游客们并不嫌弃,他们的热情眼光全部集中交付给了手机。只要有花,无论容颜如何,总见到有人伫立树下高举起自拍杆,自然流泻或努力挤出灿烂的笑容。
⑰我没挤来挤去凑趣,不只因为残花似无欣赏意味可言,更是担心梅有感知,不免会自惭形秽,不愿以如此面目示人。我实在难以相信,孤高洁净如冰雪的梅花,会甘愿在游人的镜头里留下这样一种尴尬的“倩影”。
⑱置身于这说不清是快乐还是忧郁的梅花节末章,我不由感慨:当赏花成为一种节庆活动,而终极目的又不是为了赏花的时候,各种花卉便共同沦为了欢乐场景的吹鼓手。在娱乐化的洪流中,在好看、欢腾和热闹的统一要求下,桃花的灼灼和梅花的冷艳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也似乎没有了区别的意义。寒风中绽放的梅花“不须檀板共金樽”的孤芳自赏,“梅妻鹤子”的布衣闲适而不甘流俗,以无数个春秋酿造、提炼而成的文化醇厚,如今似乎并没有伴随梅花进入大多数赏花人的视野。我们在关于梅的节日里,看到的是物理的彩色,闻到的是化学的香味。
⑲从萝岗回来不几天,应邀去参加一次书法界的雅集。
⑳活动安排在一个傍着公园的会所。我去得稍早,就在公园里漫步,又有了一次亲近春花的机会。过年的热烈气氛还没有消散。公园里那些费了不少财力工夫的节日装扮没有撤去,依然夺人眼球。梅花自然是没有的,本要两个月后开放的郁金香,在花工的精心安排下开得正艳。花丛中还擎起几支巨大的郁金香造型,与真花一起用红黄两色张扬着喜感。花径的每一级台阶都刷成大红或紫红。让我惊异的是,与三角梅的火红花带蜿蜒并行的黄色树丛带,是街边见惯的冬青树修剪出来的。在这热烈的合唱中,绿色声部似乎不受待见,因而也设法改成了黄色盛装。
㉑放眼望去,整个公园的色彩统一在鲜艳和欢快之中。我突然觉得视觉有些疲倦。我知道,公园一心要迎候和欢娱孩子,而孩子需要抢眼的色彩,夸张的造型,喧闹的刺激。但是,他们成长着的生命不需要点别的什么昭示?
㉒那天雅集结束时,会所的一个工作人员拉着我,希望给她写一幅字。
㉓纸墨笔砚都是现成的,我问她想写什么。她说孩子今年高考,鼓励一下吧,就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㉔我给她写了,心里却一直在问——
㉕你的孩子真懂得梅花吗?
㉖他知道“苦寒”是什么感受,知道“香如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操吗?
(取材于徐南铁的同名散文)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合时宜的寻梅者 不合时宜:不符合时代潮流。
B. 橙树迅速蔚为大观 蔚为大观:发展成盛大的景象。
C. 勉力攀附在枝上 攀附:依附巴结。
D. 欢乐场景的吹鼓手 吹鼓手:捧场助阵者。
1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悠久的“萝岗香雪”景观的命运变化,折射出时代大潮下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B. 作者第二次到萝岗赏梅时错过了花期,但曲折疏朗的梅枝风韵令作者稍解遗憾。
C. 第⑳段描绘的公园景象,反映出一种社会流行的审美情趣,作者对此心怀忧虑。
D. 文章善用比拟、比喻手法为梅摹形绘神,传递出作者对其际遇的复杂情感与思考。
20. 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⑱段画线句的含义。
21. 文章题为“赏梅,在梅花谢了的时候”,但全文所写四次赏花经历中,只有第二次与题目内容吻合。请结合四次赏花经历,说说作者这样拟题有怎样的作用。
22. 第⑬段写道:“它们属于在宁静和舒缓中才能打捞到的享受,像喝一杯好茶需要独自慢慢品咂。”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享受”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享受”内容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答案】18. C 19. B
20. 答案要点:很多人来赏梅是被梅花节的热闹活动吸引而来,他们关注的是梅花的颜色、气味等自然属性,而忽视了梅花高洁孤傲的文化品格、清逸深沉的审美意趣,忽视了梅花所承载的深厚文化意蕴。
21. 答案要点:作者四次赏花,第一次因梅花经济效益不佳被砍伐而失望返回,第三次在梅花节看到的只是喧闹跟风的人群和残败的梅花,第四次在公园看到的是色彩浓艳、造型夸张的春花;只有第二次,由于梅谢人散,作者得以在宁静舒缓的氛围中领略到梅清逸深沉的独特美感,获得了精神享受。标题点出“赏梅”主题及“花谢”背景,不但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更营造出一种宁静氛围,意在启发读者体察、对比第二次赏花与其他三次赏花经历的不同之处,感受、关注梅独特的文化品格与审美意趣,进而领会作者对功利浮躁的社会心态和艳俗夸饰的审美趣味的忧虑与批评,对高洁、沉静、含蓄等人文品格的期待与呼唤,暗示、烘托了主旨。
22. 现实世界贴着忙碌和疲惫的标签,茫茫人海好像没人能懂你,生活的轮廓仿佛也变得压力山大。只有读书是快乐的,身心不悦时,瞟一眼书上那些如同精灵的文字,翻转跳动间,烦恼便会自动消散,直至无影无踪。当然,最快乐的还是要数那大段的闲暇时里,那“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日子里,在那种心静如水的状态下,书中的人物、哲理浸润着身心,自有无限的乐趣。沐浴在书香中,沉浸在书本中,感受着智慧与快乐,吞咽着灵魂的精华,在读书中可以享受无尽快乐!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现代汉语常见词语含义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然后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放在语境中是否合适一般采用排除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C项,“攀附:依附巴结”解释有误,语境中说的是“攀附在枝上”,所以应解释为附着东西往上爬。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作者第二次到萝岗赏梅时错过了花期,但曲折疏朗的梅枝风韵令作者稍解遗憾”曲解文意,结合原文意思作者是感慨赏花成为节日, 作者对此心怀忧虑。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重要语句的深刻意蕴能力。理解分析文章重要语句,首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然后结合上下文自习揣摩语句的表层含义,进而挖掘比喻义引申义等深层含义,最后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即可。本题要求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⑱段画线句的含义。。划线句子“我们在关于梅的节日里,看到的是物理的彩色,闻到的是化学的香味”,这里“物理的彩色”“化学的香味”,指的是游人关注梅花的颜色、味道等等自然属性,说游人关注自然属性,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这句话言外之意是很多人来观赏梅花,只是被梅花节的热闹场面和活动吸引,忽略了梅花的内在品格中的高洁孤傲和带给我们的清逸深沉的审美意趣,不去在意梅花承载的深厚的文化意蕴。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的要求,然后明确标题的内容,再看这一内容与主题之间的关系,给读者的感受如何等等,最后按照题目要求认真思考作答即可。本题说文章题为“赏梅,在梅花谢了的时候”,但全文所写四次赏花经历中只有第二次与题目内容吻合,题目要求结合四次赏花经历,说说作者这样拟题有怎样的作用。首先要梳理概括四次赏花的过程,结合文章内容可以发现,第一次观赏梅花,是因为橙树的经济效益高,而梅花经因为济效益不佳被砍伐而失望返回;第三次观赏梅花,是在梅花节上,作者看到的只是喧闹跟风忙着拍照的人群和残败的梅花;第四次观赏梅花,是在参加一次书法界的雅集时在公园里,作者看到的是色彩浓艳、造型夸张的夺人眼球的春花;只有第二次观赏梅花,虽然梅谢人散,但作者在“冷冷清清地在花瓣落尽的梅树林中徜徉,仔细体验心灵的漫游”,得以在宁静舒缓的氛围中领略到梅清逸深沉的独特美感,获得了精神享受。标题点出在“花谢”的背景下“赏梅”,设置了悬念,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内容上讲,更创设了一种宁静的背景,让作者在四次赏梅的比对中,体会四次赏梅的不同之处,从而感受、关注梅独特的文化品格与审美意趣,进而体会到作者对功利浮躁的社会心态的批评,和对艳俗浮华的审美趣味的忧虑,暗含了对高洁、沉静、含蓄等人文品格的期待与呼唤,起到了烘托主旨的作用。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到文本中寻找相对应的内容,最后分析概括,结合文本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本题要求就第⑬
段写的“它们属于在宁静和舒缓中才能打捞到的享受,像喝一杯好茶需要独自慢慢品咂。”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这类“享受”的体会。要求是写出具体的“享受”内容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首先题目中要求谈的是“享受”,但是明确要求了它的背景“在宁静和舒缓中”,这就要求考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题目的要求积极思考,具体的可以写自己在读书时候,自习课的时候,独处的时候等等宁静舒缓的背景,那种具体的享受就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了,但是要求的体验和感受,题目潜在的要求结合文本应该是积极地上进的充满正能量的,最好做到文从字顺,语言优美,体现一定的思想内涵。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一)微写作(1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200字。
“真即是美,美即是真。”(济慈)
①请从《红岩》《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边城》《老人与海》《论语》中任选一部作品,结合其人物或写法等,阐述你对济慈这句话的理解。要求:自选角度,符合原著内容,表达有条理。
②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生活经历,以济慈这句话为主题,描绘一个场景。
③我区正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请你以济慈这句话为主题,写一段文字,为创城活动提出建议。要求:自定写作对象,建议具体明确,表达简明得体。
【答案】(1)平凡中蕴含着真,真就是美,这是我对《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理解。孙少平是一个陕北农家的穷小子,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到县城念高中,一开始他由于自己贫苦的家境在同学的面前充满了自卑,随后随着出生大县城,见多识广,他的视野逐步开放,来到煤矿当矿工。平凡而真实的生活锻造着他,最后成为矿工组长的少平因为矿难而毁容,留在矿区,完成了平凡向伟大的蜕变,真实的的生活锻造着他,他也成为一个美好的形象。
(2)阅读《边城》,发现沈从文先生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真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真诚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有的只是原始乡村的真实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
(3)美在真实,真实就是美!我们要感谢城市美容师,我们的环卫工人!是他们在宁静的夜晚,用扫帚舞动“华尔兹”,给黑夜带来生机;是他们走进黑暗,又迎来黎明,为城市的整洁昼夜不停歇;是他们舞动着扫帚,在清扫路面的同时,也荡涤着行人的心灵。从此,街头少了乱扔乱丢乱吐乱倒,多了真实的美和美好的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与写作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认真审读题干,按照题干要求写作,尤其注意字数要求等细节。本题属于微作文,要求从三个作文中任选一个。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素材积累、擅长的内容等选择最有把握的一个。第一个要求请从《红岩》《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边城》《老人与海》《论语》中任选一部作品,结合其人物或写法等,阐述你对济慈这句话的理解。首先济慈的话是“真即是美,美即是真”,阐述的是真和美的共生关系,要求结合作品来阐述,考生可以选择作品中的人物或者写法围绕主题发表看法,比如就《边城》而言,可以写作品中的人物,翠翠和傩送的纯真而美好的爱情展开叙写,也可以站在沈从文创作主旨方面谈作品的真和美,也可以结合其他作品来谈。第二个结合自己的阅读或生活经历,以济慈这句话为主题,描绘一个场景。这实际上是个情景作文,考生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历,从读书经历方面谈,读书给自己真和美的启迪和指引,也可以从生活经历谈,就某一个生活片段叙写,比如谈某件小事对自己做人求真爱美的独特感触,根据个人情况灵活处理即可。第三个要求是以济慈这句话为主题,写一段文字,为创城活动提出建议,要求自定写作对象,建议具体明确,表达简明得体。这个实际上是写一则应用文,就创城对真和美的具体要求,从某个对象的角度出发进行阐发,注意言之有物,建议具体,比如可以对小区物业,对环卫工人,对市民,对创城志愿者等等对象都可以写作,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灵活处理即可。
(二)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①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马克思)
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蔡元培)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以“美育是一种刚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请以“香如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答案】美育是一种刚需
蔡元培说,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是的, 美育是一种刚需。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位。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刚需。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相关课程,配备充足的教师,探索科学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彻底从只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轻视人格养成与心灵教化的功利式教育中解放出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香如故
“我依然爱你,或许是命中注定,多年之后,任何人都无法代替那些时光,是我这一辈子,最美好那些回忆,依然无法忘记。”每每这首歌在耳边响起时,我便想起了您,是怎样的命中注定,让我们有缘成为母女。
我从未认真的表达过“妈妈,我爱你。”每次鼓起勇气,千言万语已涌在心头,却因为害羞,也就一笑而过了。随着我慢慢长大,我发现写信是人与人之间最美的情感流露,此刻,我拿起笔,伏案桌前,为您写一份情书。
我的第一次啼哭,您一定记忆犹新吧,那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那时的您二十出头,风华正茂,在产房里为了迎接我的到来拼尽全力,而英俊潇洒的我爸,在产房外踱步,恨不得冲进产房,分担您的疼痛,当听到我的第一声啼哭,想必你们一定是欣喜若狂、感慨万分吧。
接下来,是我们第一次拥抱,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小心翼翼,让我这个刚出生的婴儿能够清晰的分辨出,她就是我的妈妈,记得前几天我矫情的给您说要抱抱么,您还调侃我说“老大不小的人了,怎么还这么粘人”。您可知道那是我鼓起多大的勇气做的么,当我们两相拥时,还是那么熟悉的感觉,我一定要多抱抱您。
记得那是在我天真烂漫的儿童时光,记忆里的外婆是那么的慈祥可爱,外婆家里有很多好吃的,她看着我,眼睛总是蕴含着宠爱,眼角的皱纹像浪花一样好看。有一天,您告诉我“外婆老了,腿脚不灵便,以后她和我们一起住。”“好呀,再也不用去那么远去看外婆了。”当时的我只顾着开心,却不知道您的所思所想。
“妈,外婆摔倒了,怎么办呀!”“我和你爸现在就回去,先打120,记得咱家地址吧。”看到倒在地上在外婆,我张皇失措,不知所以。从那天开始,您辞去了工作,陪着卧病在床在的外婆,晚上听到外婆手上的铃铛一响,您就立马到外婆床前,帮她上厕所,帮她喝水。时间一晃,就是十多年,外婆安详的去了天堂,您很坚强,并没有哭,只是告诉我“妈妈没有妈妈了。”,当时的我只能给您拥抱,现在的我,会告诉您“您还有我。”
傅雷写家书是为了教子,在学习、生活、工作问题上对其进行引导;龙应台与安德烈写家书是为了逾越代沟,寻求母子交流的新渠道。而我这封简短的家书,寥寥数笔,都是平日羞于表达的性情,更多的就是想告诉您“你许我一世芳华,我伴你一生终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包括两道作文题目。第一题是命题作文,文体和题目已经限制了,题目就是“美育是一种刚需”,文体限制为议论文。考生需要结合这个题目来立意。这个题目是一个判断,可以从阐释原因的角度入手构思,重点探讨“为什么”;也可以是解释题目内涵的角度入手,重点探讨“是什么”的问题,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入手,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即可。第二题要求以“香如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本提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具体写作要突出“如故”,依然是老样子,依然没有变化,关于“香”的理解,最好理解成一种抽象情感或者感觉的形象描述,然后具体情节设置上,有一点波澜和变化,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感悟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即可。
参考立意:
美育是一种刚需:可以具体阐释原因;可以具体解释这个定义;可以探讨如何去做等等。
香如故:记叙文主题可以是母爱亲情,也可以是师恩难忘;还可以是同学情深;也可以写生活中的各种角色的人等,如交警、医生、环卫工人等等,突出他们的默默奉献甘于付出。
素材参考:
美育在孩子的学习成长与人生发展中,的确能涵养审美情趣,培育对美好事物向往的情感,激发对美的追求的热情,甚至激发创新与创造的潜能。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没有美育的熏陶,一个社会没有诸如音乐、绘画、文学、戏剧、诗歌等艺术的支撑,将是什么样的情景。但值得警醒的是,美育尽管很重要,但其在不少学校遭遇尴尬,承担美育功能的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学科被视为“副科”“豆芽科”,且这些课程常常被所谓的“主科”随意挤占。
美育在某些地方不被重视,一方面应该归咎于走偏的应试倾向。在分数定前程、成绩决定命运、唯升学率独大的教育话语体系中,承担学校美育教学的相应学科实难为学生增加考分、为老师赢得口碑、为学校留下声誉,受到忽视在所难免。另一方面也许跟美育特长生加分有关。因为可以加分,一些学生及其家长选择走捷径,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美育的短视与功利。
有些学校的美育也被异化,异化成只针对少数特长生的教育,异化成仅仅是吹拉弹唱的教育,异化成一些学校迎接上级各类检查的教育,异化成一种展示学校成果或者为少许“特长生”贴标签的教育。殊不知,真正的美育面向每个孩子,落实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是用以育德、启智、健体、赏心、鉴美的教育,是一种为了培养高尚、聪明、健康的人而必须实施的综合育人的教育。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的发展。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它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它可以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美育教育是什么?按照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的观点,美育有四大任务: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美最能折射出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虽然不能以数字量化高低,但是一定会在艺术作品中记录下审美的痕迹,展现在世人面前。当下的审美是多样化的,信息的飞速传播使审美失去了稳定基本的层面,大数据下低级别的“艺术品”也一并泛滥起来,太多所谓艺术品沦为娱乐品、商品、复制品等,并没有太高审美价值的东西。广大受众没有审美准备和积累,也未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与审美熏陶,从而成了某个审美领域的“美盲”。吴冠中先生说得好:“在中国美盲多于文盲。”这并非当下才出现的社会现象,而是长期存在的社会积弊。即使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也并不一定能从现实中觉醒,更多地采取了平庸的取向,即向审美的误区行进,为的往往是获取功利。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艺术领域中,如美术、音乐等门类并不是自古以来就平庸的,历史中的艺术杰作保存了伟大的美的基因,虽然有不同朝代起伏高低,但总的趋势是高层次的,具有审美的高度。历代书法、绘画和诗词歌赋,处在社会精神层面,从帝王到民众都有共识。百姓认同的美与知识人士并无根本区别,只是层次雅俗不同而已。
行文结构:首先引用材料开门见山切入中心——美育是一种刚需;接下来先论述分论点“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以孔子、蔡元培和乔布斯的言论来论证;接下来论述在当今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接下来论述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论述;再接下来,进一步提出观点“美育是一种刚需”,号召从学校和社会角度都要行动起来;最后再用优美的语段收束全文,意味深长,让人耳目一新留有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