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课标全国卷Ⅱ,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答案】A
2. (2017·课标全国卷Ⅰ,25)下表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解析】诸侯国与中央的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故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3.(2017·课标全国卷Ⅰ,26)下表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答案】C
4. (2016·海南单科,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B
【解析】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5.(2016·课标全国卷甲,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解析】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察举制更注重考查官员的道德水平,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故C项错误。
6.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文,枢密掌武”。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央集权逐渐衰落 B.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C.宰相成为宦官附庸 D.二府三司制雏形出现
【答案】B
7.《元史·百官志》有云:“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据此可知宣慰司( )
A.是掌管军政大权的行省分设机构
B.为宣政院辖属的地方宗教机构
C.是中书省派驻边疆的地方机构
D.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掌管
【答案】A
【解析】从“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可知宣慰司掌握军政大权,从“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可知宣慰司是受命于行省,介于行省和郡县之间的机构,故A项正确;从材料“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可知宣慰司不是管理宗教的机构,故B项错误;从“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可知宣慰司不是中书省外派机构,
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宣慰司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掌管,故D项错误。
8. 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答案】A
【解析】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加强对边地的经济开发,故A项正确;B项没有体现出卫所作为生产单位的经济开发作用,故B项错误;卫所屯田只是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故C项错误;D项没有体现出卫所作为军事单位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故D项错误。
9.《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该制度( )
A.提高了内阁行政效率 B.直接导致地方割据
C.保证了地方政治廉洁 D.有利于加强监察权
【答案】D
10.明朝万历皇帝时期,由于在朝会上以内阁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他争辩,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这表明( )
A.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一些约束
B.内阁制是一种集体领导体制
C.君主专制的观念越来越淡化
D.内阁体制是朝政混乱的根源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由于在朝会上以……于是,他干脆长期不上朝了”,说明明代皇帝的权力受到一定的约束,故A项正确;内阁制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其实质是依赖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君主专制观念淡化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明代朝政混乱的根源应当是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加强,故D项错误。
易错起源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例1.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变式探究】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答案】C
【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名师点睛】
1.分封制、宗法制对封建制度的影响
(1)秦朝反思商周的分封制而推行郡县制。汉初反思秦朝不分子弟而孤立早亡的教训,部分恢复分封制,导致王国问题。说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结果。
(2)商周的宗法制在封建社会的主要表现是皇位世袭制。
2.商周时期政治与经济、思想文化间的关联
(1)与经济:分封制是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是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两者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支柱。
(2)与思想文化: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克己复礼”成为孔子主要的政治诉求。
3.破解宗法制、分封制试题的思路
制度
宗法制
分封制
关键词
“世卿世禄”“凝聚宗族”“血缘亲疏”“家族祖宗”“家庭关系”“嫡庶之辨”“大宗与小宗”“家庭等级关系”
“分封授民”“授民授疆土”“拱卫王室”“随从作战”“朝觐述职”“交纳贡赋”“等级森严”“相对独立性”
实质
是家族内部根据血缘的亲疏,确立的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是统治阶级内部根据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族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核心内容是规定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技巧
只要材料说的是这方面的内容,都要选与宗法制相关的内容
只要材料说的是这方面的内容,都要选与分封制相关的内容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1.宗法制
(1)特点:嫡长子继承,以血缘为纽带,等级森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内容:按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继承制度。
(4)作用:①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
②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机构。
2.分封制
(1)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以王族为主。
(3)内容:主要是分封土地和人民。
(4)作用:①周王室与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扩大。
(5)瓦解:春秋时遭破坏,战国时各国推行县制,秦统一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4)迷信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易错起源2、强化君主专制的制度创新
例2.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A
【变式探究】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
【解析】“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因此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B项错误;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
1.皇帝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是突出特点。
2.体现集权于上、分权于下特色的中央机构沿革
(1)秦——三公九卿及朝议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政事、监察、军务,彼此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既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又便于皇帝专制集权。
(2)汉——汉武帝创立内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3)唐——实行三省六部及政事堂制度,三省长官皆是宰相,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既分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4)宋——“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使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5)元——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别为最高行政、最高军事、最高监察机构。
(6)明——明太祖废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皇权专制加强。
(7)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1.从社会转型看周秦之际的政治文明变化
(1)个人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集中到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2)地方权力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
(3)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
(4)权力执掌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
2.“家国同构”的理解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嫡长子世袭王位,是君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是臣子,也是宗族的小宗。
(3)“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思想基础
(1)与经济:封建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专制集权制度所提供的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作为保障;新兴地主阶级需要专制集权制度来保护封建土地私有。
(2)与思想:法家的集权、法治思想为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维护此制度的工具。
易错起源3、地方治理体制创新
例3.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B
【变式探究】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到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A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故排除D项。
【名师点睛】
1.史实
(1)西周——分封制: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到春秋战国时逐步崩溃,被郡县制取代。
(2)秦代——郡县制:春秋战国时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
(3)汉代——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双轨制,酿成“七国之乱”,汉武帝设立刺史、颁布“推恩令”,重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4)宋代——地方分权: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派转运使管理财政,解决了地方割据对中央的威胁。
(5)元代——行省制:元政府建立了地方行省制度、另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在西南地区推行土司制度,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郡县制后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6)明代——废行省:废除行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事和监察。
2.认识
(1)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分与变革,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使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变化,属于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分的变化,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区越划越小,越划越多。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1.“中央集权”概念考点破解
(1)中央管辖地方的分权特点
①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文官知州通判制。
②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③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
④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央。
⑤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
(2)地方治理制度沿革特点
①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步加强。
②地方下级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难以发挥地方的自主性。
③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
2.关于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四点思考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土地国有制下,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的政治制度;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为维护封建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故要建立强有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人治大于法治:官僚的选拔任用体现了维护统治的目的,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3)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创新:农业为主的政治文明,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一些制度对世界的贡献巨大,如科举制。
(4)“为政以德”“政在得民”:统治者重视“民”“德”的重要性,孔子、孟子从理论上提出,汉、唐统治者践行。“德政”“得民”措施多样,或政治上开明之举与轻刑罚,或经济上的完善制度与轻赋税,或文化上的开明。
3.君主专制VS中央集权
(1)君主专制既是一种决策方式,又是一种政治制度,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是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国家制度,以国家将权力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
(3)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的绝对权威。
易错起源4、古代中国的选官与监察制度
例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变式探究】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上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B
【名师点睛】
1.趋向公开公平的选官制度
时期
发展历程
夏、商、西周开始:夏商时期衰落:春秋战国时期
世官制→血缘出身
(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
战国、秦朝和汉初
开始:战国
发展:秦朝
衰落:汉初
军功爵制→军功大小
(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
(2)影响: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两汉
开始:西汉
衰落:东汉末年
察举制→孝廉·品行
(1)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魏晋南北朝
创始:曹魏
发展:两晋
衰落: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门第高低
(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隋、唐、宋、明、清
产生:隋
确定:唐
发展:北宋
衰落:明清
科举制→考试才学
(1)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趋向严密的廉政监察制度
(1)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2)发展于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3)加强于隋唐:门下省有权对宰相决策提出异议,政事堂可对皇帝做法提出不同建议。
(4)完善于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
(5)强化于明清: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并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清代设有监察机构——都察院。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1.历代选官制度的综合认识
(1)围绕一个核心: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2)突出两个特点
①人才择优原则。
②制度化、专业化原则。
(3)体现三个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注重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注重才学。
②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③选拔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2.通史思维审视科举制的中外影响
(1)对中国:①政治上,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范围,打破了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思想上,科举考试大都以儒学经典作为考查内容,巩固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统一了士人的思想。
③文化上,科举考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文学巨匠,这是唐诗、宋词繁荣的重要原因。
④价值观上,形成了读书群体勇于追求上进、实现价值,入世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取向。
(2)对世界:古代东亚的日本、朝鲜均曾效法中国实行科举。近代的欧美文官制度也来自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欧洲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3.科举制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关联
(1)与政治: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门阀士族垄断政权)催生了科举制的出现,科举制拓宽了选拔人才的渠道,巩固了封建统治。
(2)与思想文化:科举制以儒家经典、诗词歌赋为主要考试内容,巩固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影响着读书群体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