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南充市高2019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贴好条形码,并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
2.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人们占卜时把与该次占卜有关的信息刻写在甲骨背面而产生的。由于甲骨上的书写空间极为有限,卜辞不可能长篇大论,因此其“文学性”和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极有限的。但无论如何,甲骨卜辞确实已体现出很高的书写水准。青铜器铭文与甲骨卜辞皆为中国早期特种书写的经典范本,但二者又有不同。青铜器尤其是青铜礼器在当时异常贵重,因此铜器上的书写就需有特殊价值。后世的铭文篇幅很长,而且一些标记性文字,如主人称谓等出现在显眼位置,说明它已具备特殊的功能与价值。
铭文的这种功能应与书写者的创作意图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只关注文本层面,会发现商代铭文与甲骨卜辞有很多相似性。例如,它们的典型格式都以干支开头,都有配合某种仪式的叙述模式,内容多具宗教神秘性等。但若深入探讨其创作意图,就会发现二者的本质区别。卜辞的创作实际是不自由的,它必须完全依附于占卜仪式,仪式有什么,卜辞就写什么,只能删减不能增多,也不能变换顺序或进行夸张、虚构,更不能记不相关的内容。铭文最初也依附于铜器,比如要说明铜器的主人、用途等,但从商晚期开始,这类内容所占篇幅减少,有时候还可省略,再后来,铭文重心便完全集中到叙事上。与甲骨卜辞不同,铭文体现出多种创作意图,这些意图可由多种事件引发,比如战功、封赏、嘉奖、宴饮等,甚至还有单纯出于炫耀或追念祖先的目的。西周时期的铭文具有很高的叙事独立性,其内容确已大大丰富。这种变化给铭文书写带来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样式,包括可以融入复杂的书写技巧或丰富的情感。如著名的《史墙盘》,采用双线对比叙事,极具史诗感。
随着铭文的不断发展成熟,创作者开始探索更多书写的美感。在物质层面,他们讲究文字精美、行款整齐,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更追求新变。《虢季子白盘》中倒叙的使用就是对叙事
变换之美的追求,其倒叙部分又将原本平淡的散文句转化为句式齐整、气势宏大的颂歌,而西周早中期的《毛公旅方鼎》在这方面表现得更极端,其句式为整齐的七七、四四、四四,且句句押韵,呈现出更明显的诗化倾向。与一般书写不同,铭文的书写可能是多人合作的过程。比如文章可能由铜器的主人授意创作,而它真正的作者或许是某位具备相当学识的史官,但最终将它呈现在铜器上的又是某位工匠。这一过程可能产生许多铭文独有的特征,比如不同家族的铭文呈现出近似的语言风格等。此外,部分铭文可能存在“二次书写”即它并非完全原创,而是以相关典册档案为参考,甚至进行迻录。而之所以要进行二次书写,又与铭文“传遗后世子孙”这一重要功能密切相关。
铭文的发展对于我们研究古代书写来说是十分理想的对象,它所确立的词汇、句法、篇章与修辞体系,已深入人心,并最终被归结为一种经典文体。刘勰《文心雕龙》说:“铭题于器……铭兼褒赞,故体贵弘润……”这段概括基本准确。
(摘编自姚苏杰《青铜器铭文与“特种书写”)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甲骨卜辞作为早期特种书写的范本,具有记录占卜仪式的功能与价值。
B. 与卜辞的创作相比,铭文创作是完全自由的,内容是丰富的,书写样式多种。
C. 与一般书写不同,铭文是多人合作,并存在二次书写,具有传遗后世子孙的功能。
D. 刘勰认为铭文的主要功能是褒赞,这一观点得到本文作者的充分肯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比较了卜辞与铭文的功能与价值、创作意图、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不同。
B. 《史墙盘》《虢季子白盘》《毛公旅方鼎》说明铭文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发展。
C. 本文综合采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D. 文章最后一段提出了铭文在今天的意义,说明研究铭文也是很有意义的事。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骨卜辞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极其有限,是因为其书写空间有限,篇幅较短。
B. 甲骨卜辞的创作意图较为单一,完全依附于占卜仪式,因此它只与占卜有关。
C. 铭文的创作重心都完全集中在叙事上,创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变换之美。
D. 铭文是研究古代书写十分理想的对象,它也有助于我们研究上古战争等历史。
【答案】1. A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选项曲解文意,“铭文创作是完全自由的,”错误,由原文“与甲骨卜辞不同,铭文体现出多种创作意图,这些意图可由多种事件引发,比如战功、封赏、嘉奖、宴饮等,甚至还有单纯出于炫耀或追念祖先的目的。西周时期的铭文具有很高的叙事独立性,其内容确已大大丰富。”可知,“文体现出多种创作意图”,而不是“完全自由”。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铭文是多人合作,并存在二次书写”错误,原文“与一般书写不同,铭文的书写可能是多人合作的过程。” “部分铭文可能存在‘二次书写’即它并非完全原创”可知书写“可能”是多人合作,“可能”存在“二次书写”。D选项曲解文意,“刘勰认为铭文的主要功能是褒赞”错误,原文刘勰《文心雕龙》说:“铭题于器……铭兼褒赞,故体贵弘润……”,“铭兼褒赞”中的“兼”不宜理解为“主要功能”。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选项“比喻论证”错误,原文没有使用这种论证方法。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C选项“创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变换之美”错误,根据原文“在物质层面,他们讲究文字精美、行款整齐,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更追求新变。《虢季子白盘》中倒叙的使用就是对叙事变换之美的追求”可知,“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的是“新变”,而追求“变换之美”的是“叙事”。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17日,中国银联发布《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这是中国银联连续第十年跟踪消费者支付习惯及风险偏好的变化情况。
手机闪付成为2017年市场份额增速最快的移动支付产品,6成受访者表示使用,较2016年增长1倍。主要原因在于手机闪付无需解锁、只需指纹验证,更加便捷,并具有金融芯片级安全防护,获得苹果、三星等国际知名手机品牌及华为、魅族、小米、中兴等国产手机主流厂商的高度认可。同时,使用人群结构变化更为明显,从中高端人群走向社会大众。随着手机厂商的大力支持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手机闪付的普及程度或向扫码支付看齐。
数据显示,传统密码验证方式的使用比例较2016年下降25%,动态验证码的使用比例连续两年下滑,2017年再次下降20%。与此同时,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认证因安全与便捷的独有优势获得青睐。本次被调查者中使用指纹识别方式的比例为48%,呈现出逐步替代传统密码的趋势。
(摘编自中国银联发布《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有删改)
材料二:
调查显示,5成以上的消费者通过手机支付完成线下购买实物、信用卡还款、外卖、打车及充值缴费等日常支付。其中,打车、叫外卖是90后、80后常用场景,买电影票、发红包是70后常用场景,资金转账则成为60后的首选。值得注意的是,外卖消费场景崛起迅速,移动支付比例超过6成,而80、90后男性群体对其增长贡献最大。
报告显示,70后、80后是网络消费主力军,其中男性月均网上消费额超过5000元的比例(23%)首次超越女性(15%)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90后收入情况虽不及其他年龄段人群,但每月网上消费金额高于5000元以上的比例(23%)却高于其他所有年龄段人群,年轻群体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消费具有巨大潜力。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8年1月,有删改)
材料三:
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代际特征一览表
(摘编自搜狐网,2018年1月18日,有删改)材料四:
90后人群在使用移动支付时,往往看中便捷性,对安全性有所忽略,如泄露注册金融账号并透露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在Wi-Fi网络下输入移动支付密码等。
70后、80后中仍有超过一半人群并未购买账户安全险,对于账户安全险的重视度不够,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被盗刷的可能性低,没有必要办理。
60后人群容易受优惠信息的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对于任何渠道有优惠的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去扫一扫。
调查显示,相比2016年,自行承担所有损失的消费者占比下降12%,其中商业保险、风险赔付、欺诈资金与货物拦截等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遭遇诈骗后,及时联系银行挂失卡片可帮助减少损失。受访者中,拨打银行客服挂失卡片,遭遇诈骗但未蒙受损失的比例为47%,而通过第三方挂失等其他方式止损的比例仅为30%左右。
(摘编自搜狐网,2018年1月18日,有删改)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认证因安全与便捷的独有优势获得青睐,呈现出逐步替代传统密码的趋势。
B. 80后和90后这两个群体的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外卖消费移动支付场景崛起迅速,移动支付比例超过6成。
C. 手机支付改变着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不同年龄群体常用的消费场景各有不同,资金转账是60后的首选。
D.
70后、80后是网络消费主力军,有超过一半的人没有购买账户安全险,说明他们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重视不够。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分析了手机闪付成为增速最快的移动支付产品的原因,便捷性、安全性以及国内外一些手机生产商的认可是其主要原因。
B. 材料二概括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在移动支付比例上升中的贡献,其中年轻群体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消费具有巨大潜力。
C. 材料三显示,60后人群发生损失后,采取及时补救措施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段,因而,他们一旦遭骗后,遭受的损失可能相对较大。
D. 材料四显示,在消费者遭遇诈骗后,商业保险、风险赔付、欺诈资金与货物拦截等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可以使消费者没有损失。
6. 消费者在移动支付时,如何规避风险,减少损失?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D
6. ①在安全的网络下使用移动支付,设置安全的支付密码,不要泄露自己的金融账号及银行卡号。②增强防范意识、不贪占小便宜,不随意扫描二维码,为自己的支付账户购买安全险。③遭受诈骗后,及时联系银行和第三方挂失,将损失几率降到最低。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 选项范围扩大,“80后和90后这两个群体的消费习惯的改变”错误,由原文“值得注意的是,外卖消费场景崛起迅速,移动支付比例超过6成,而80、90后男性群体对其增长贡献最大。”可知,是“80、90后男性群体”,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D选项“可以使消费者没有损失”错误,由原文“自行承担所有损失的消费者占比下降12%
,其中商业保险、风险赔付、欺诈资金与货物拦截等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遭遇诈骗后,及时联系银行挂失卡片可帮助减少损失。”可知消费者还是有一定损失的。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材料四“90后人群在使用移动支付时,往往看中便捷性,对安全性有所忽略,如泄露注册金融账号并透露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在Wi-Fi网络下输入移动支付密码等。”,可总结出第一点。 由材料四“70后、80后中仍有超过一半人群并未购买账户安全险,对于账户安全险的重视度不够,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被盗刷的可能性低,没有必要办理。”“60后人群容易受优惠信息的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对于任何渠道有优惠的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去扫一扫。”可总结出第二点答案。从材料四最后一节“在遭遇诈骗后,及时联系银行挂失卡片可帮助减少损失。”可总结出第三点答案。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乡村教师(节选)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从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肋骨。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隔离带中只有形成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号行星检测,检测30个随机点。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
“1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
“开始3C级文明测试。
1号测试未通过,2号测试未通过……10号测试未通过,
“发射奇点炸弹!”
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
11号测试题未通过!
12号测试题未通过!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
“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500921473的3号行星上存在3C级文明。”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太阳系,推送奇点炸弹的力场束弯曲了,奇点炸弹撞断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亮度很快暗下来,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之夜中。
那些娃们什么也没觉察到,校舍里微弱的烛光下,他们围着老师的遗体,不知哭了多长时间。
最后,娃们决定自己掩埋自己的老师。他们拿了锄头铁锹,在学校旁边的山地上开始挖墓坑,灿烂的群星在整个宇宙中静静地看着他们。
“天啊!这颗行星上的文明不是3C级,是5B级!!”参议员惊呼起来。
“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核能,并用化学推进方式进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们所在行星的卫星。”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在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
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1至10比特。”
“上尉!”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5B级文明?!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但,阁下,确实如此。”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师?”
娃们造好那座新坟,东方已经放亮了。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坟头上立了一块石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本采用双线结构,一条是老师上课至生命最后一刻;另一条是碳基舰队建立隔离带时找寻并保留3C文明。双线互为呼应,并行不乱。
B. 小说开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让我们大概了解了李老师的基本情况,包括身体情况、工作情况、经济状况和他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C. 文本中李老师这个乡村教师卑微不幸,作为一个悲情角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悲剧主题,引发了我们对其深深的同情。
D. 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场景转换和故事内容,给小说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也确实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科幻小说独有的体验。
8. 文中划线句子“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有何作用?
9. 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本文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在行文构思上,是小说情节发展中两条线索的交汇点,串接起银河系碳基舰队和黄土高原小山村两个不同时空的故事。②在结构上,为下文写山村小学的师生成为拯救地球的英雄并表现悲情的英雄主义的主题埋下伏笔。③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让读者对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走势更加关注。
9. ①坚守使命:小说中的李老师身处困境却用知识、良知、师德等传承文明,体现了坚守使命的人文精神。②尊重文明:小说中的碳基舰队在探测到3C级以上文明行星上的生命迹象后让炸弹转向,碳基舰队惊叹地球的5B文明和师生生命体之间知识的传承等,都体现了尊重文明的人文精神。③敬仰崇高:小说对乡村教师用微小的生命个体、用原始方式艰辛地推动地球人类文明进步的崇高精神的赞颂,体现了敬如崇高的人文精神。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选项“表现了小说的悲剧主题,引发了我们对其深深的同情。”错误,小说没有表现悲剧主题,引发的是读者的崇敬之情,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先要结合句子的意思在文本中进行理解,然后结合句子对中心主题和对情节推动的作用加以分析。例如本题中句子有三方面的作用:构思巧妙:是两条线索的交汇点,串接起了两个不同时空故事,即一方面银河系碳基舰队在建立隔离带过程中探触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小山村碰巧成为探测点;另一方面,黄土高原上这个偏僻山村有师生间知识文明传承,制造悬念,让读者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更加关注;突出主题:为山村小学的师生成为拯救地球的英雄埋伏笔,表现了悲情的英雄主义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主题探究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主旨注意从多个视角进行,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从周围的人对他的影响或他对周围的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从文章的次要人物的性格分析,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等,总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本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概括小说的人文精神:坚守使命,柔弱者在困境中用知识、良知、师德等对传承文明使命的坚守;尊重文明,碳基舰队在探测到3C级以上文明行星上的生命迹象后让炸弹转向,以保护有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碳基舰队惊叹地球的5B文明,师生生命体之间知识的传承;敬仰崇高,崇尚教师的奉献坚守。乡村教师用微小的生命个体,用原始方式艰辛地推动地球人类文明进步,歌颂卑微的生命凭借崇高的精神传承至高的文明。
【点睛】主题类探究是一种基于文本内容的探究,探究的内容多是小说所表现的丰富意蕴或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它不是要求直接概括主题,而是要求挖掘主题的丰富性或深刻性。它可以分为思想意蕴探究和情感意蕴探究两种。所谓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认识和启示。所谓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其实就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等。它与“思想意蕴”不是一回事,虽说有时在具体题目中有相通之处,但思想意蕴重在思想性、认识性,而情感意蕴重在作者的倾向性,即他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小说的思想、情感意蕴都是附着在小说的具体形象之中的,探究时要善于抓住小说中不同的人、事、物,分析探究附着在他(它)们身上的意蕴。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石延年,字曼卿,先世幽州人。晋以幽州遗契丹,其祖举族南走,家于宋城
。延年为人跌宕任气节,读书通大略,为文劲健,于诗最工而善书。
累举进士不中,真宗录三举进士,以为三班奉职,延年耻不就。张知白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延年不得已就命。后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知金乡县,有治名。用荐者通判乾宁军,徙永静军,为大理评事、馆阁校勘,历光禄、大理寺丞,上书章献太后,请还政天子。太后崩,范讽欲引延年,延年力止之。后讽败,延年坐与讽善,落职通判海州。久之,为秘阁校理,迁太子中允,同判登闻鼓院。
尝上言天下不识战三十余年,请为二边之备。不报。及元昊反,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命往河东籍乡兵,凡得十数万,时边将遂欲以扞贼,延年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既不暇教,宜募其敢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又尝请募人使唃厮啰①及回鹘举兵攻元昊,帝嘉纳之。
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明日,都下传王氏酒楼有二仙来饮,已乃知刘、石也。延年虽酣放,若不可撄②以世务,然与人论天下事,是非无不当。
初,与天章阁待制吴遵路同使河东,及卒,遵路言于朝廷,特官其一子。
(节选自《宋史·石延年传》)
【注】①唃厮啰:人名。唃厮啰政权的创建者,原名欺南凌温,吐蕃王朝赞普后裔。②撄:扰乱,打扰。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
B. 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
C. 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
D. 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饮/多以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饮啖自若/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军,为军队编制名,与现在所说的“军”相似,其最高长官为“知某某军”,副长官为“通判”。
B.
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C. 回鹘,即回纥,后改称回鹘,取义“回旋轻捷如鹘”,是中国的少数民族部落,维吾尔族的祖先。
D. 河东,是古时河套以下的黄河以东地区的名称。不同的朝代范围有所不同,唐以后泛指今天的山西。
1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石延年注重气节。他屡试不中,真宗授予他三班奉职,他感到耻辱不去就任;范讽想引荐他,他也因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而极力阻止。
B. 石延年富有远见。他曾建言皇上加强边疆的防御但不被采纳,事实证明了他主张的正确;在讨伐元昊一事上,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C. 石延年好酒放纵。他曾与刘潜对饮,整天不交谈一句话,一直喝到夜里脸上都还没有什么酒色,被当时的人称为神仙。
D. 石延年仕途顺利。他最擅长写诗且书法很好,虽然科举不顺,但因人推荐走上仕途,官职一路升迁,深得皇帝的器重。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以幽州遗契丹,其祖举族南走,家于宋城。
(2)不报。及元昊反,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
【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后晋(或晋国)把幽州送给契丹,他的祖父领全族人向南方转移,留居在宋城。
(2)皇上没有回复,到到西夏的首领元昊反,皇帝才想起他所说的话,于是召见他,并逐渐采纳他的主张。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根据文意是“到王氏酒楼对饮,整天两人不交谈一句话”可知,“酒楼”与“对饮”不能分开,所以排除选项A,“王氏”是修饰“酒楼对饮”两者不能分开,所以排除选项C,根据文意是“奇怪他们两人喝酒喝得这么多,认为他们两人不是一般的人”所以应该“多”后断句,“非常人”的意思是不是一般的人,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排除选项D,故选B。
句子翻译:石延年喜欢痛快的喝酒,曾经与刘潜到王氏酒楼对饮,整天两人不交谈一句话。王氏奇怪他们两人喝酒喝得这么多,认为他们两人不是一般的人,就更多地供奉给他们美酒和菜肴瓜果,他们两人继续饮,喝酒吃菜仍轻松自如,一直到夜里,两个人的脸上都还没有什么酒色,最后两人作揖而去。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选项“军,为军队编制名”错误,“军”为行政区划名,结合下文可以看出。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D选项“官职一路升迁”错误,由原文“后讽败,延年坐与讽善,落职通判海州。”可知,在“范讽失败”后,被“降职通判海州”,所以他的官职一路升迁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遗:送给。举:全。南:向南。家:留居。
(2)及:等到。始:才。稍:逐渐。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石延年字曼卿,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后晋把幽州送给契丹,他的祖父就率领全族人向南方转移,留居在宋城。石延年的为人放纵不拘,崇尚气节,读书通大义,做文章劲健有力。对诗最擅长而且还擅长书法。
他屡次考进士,都不中。真宗录用三举的进士,以他为三班供职,他以这为耻辱不就。张知白向来对他感到惊奇,对他说“:你的母亲已经老了,难道你还这样挑剔禄位吗?”石延年不得已才去就任这个职务。后石延年以右班殿直改任太常寺太祝,又知金乡县,留下了治理有方的名声。由于受人推荐,石延年担任通判乾宁军,又调到永静军,担任大理评事、馆阁校勘,历任光禄、大理寺丞,在此期间他上书章献太后,请求还政于天子。太后死后,范讽想引荐他,石延年竭力阻止他。后范讽失败,石延年因与范讽交好而获罪,降职通判海州。许久后,起为秘阁校理,迁太子中允、同判登闻鼓院。
石延年曾经上书皇帝,说现在全国人民不知道战争的滋味已经三十多年了,请国家认真地做好对辽和西夏两个边境的防御。他的奏疏送上去后毫无音信。等到西夏的首领元昊反,皇帝和大臣才想起他所说的话,于是召见他,并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当时皇帝命令他到河东去征集乡兵,他一共征得十几万,当时边防的将军就想以这些乡兵去抵御敌人,石延年笑着说“:你们得到我的兵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要知道没有经过训练的兵勇敢的和怯懦的都互相混杂,假若怯懦的兵见到敌人就逃跑,那么勇敢的兵也会被牵连而遭到溃败。今天既然没有时间来训练,那么我们就应该招募他们中间能够战斗的,这样,人人就成为不可战胜的兵了。”石延年又曾经上疏请求募人出使唃厮啰和回鹘,让他们共同出兵和宋一起共攻元昊,皇帝对他的建议非常赞许并加以采纳。
石延年喜欢痛快的喝酒,曾经与刘潜到王氏酒楼对饮,整天两人不交谈一句话。王氏奇怪他们两人喝酒喝得这么多,认为他们两人不是一般的人,就更多地供奉给他们美酒和菜肴瓜果,他们两人继续饮,喝酒吃菜仍轻松自如,一直到夜里,两个人的脸上都还没有什么酒色,最后两人作揖而去。到明日,京城里就传说在王氏酒楼有两个神仙来喝酒,后来才知道是刘潜和石延年两个人。石延年虽然性情纵恣和豪放,好像不可以询问他以当时的事务,可是他与人谈论国家的事情,是非对错都没有不恰当的。
起初,石延年与天章阁待制吴遵路一起出使河东,及石延年去世,吴遵路就把他的情况转告给朝廷,皇帝特别授予他的一个儿子官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兴八首(其四)①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②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③有所思。
【注】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②羽书: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③平居:这里指家园。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从大处落墨,笔带感情。“弈棋”言中央政权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变化急促,比喻贴切而形象。
B. 颔联承上写长安之变化,“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
C. 颈联跳出长安写全国,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D. 尾联收转写自身。“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15.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那些情感?请联系全诗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14. B 15. (1)对世道变迀、时局动荡的悲叹。"弈棋"说长安政局盛衰无常。王侯奔逃,旧宅易新主;文武非人,群小并进,衣冠皆易,诗人不胜悲叹。(2)对兵戈不息、边境纷扰的忧虑。颈联写回纥内侵,吐蕃入寇,诗人亲闻战鼓振响,目睹羽书飞驰的忧虑。
(3)对飘零孤寂、思念故园的惆怅。尾联写诗人远走他乡,对此秋江而怀国,何等惆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B选项,“‘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错误,“衣冠”应是借代。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人情感的基本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诗后的注释进行分析。由“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句可知听说长安的政坛就像一盘未下完的棋局,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历的动乱与流亡,有说不尽的悲哀,世道的变迁,时局的动荡,国运今非昔比。“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描写了回纥内侵,关山号角雷动、兵戈挥舞;吐蕃入寇,传递情报的战马正急速奔驰,表明对兵戈不息、边境纷扰的忧虑。“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③有所思。” 在这国家残破、秋江清冷、身世凄苦、暮年潦倒的情况下,昔日在长安的生活常常呈现在怀想之中,表达了飘零孤寂、思念故园的惆怅。
【点睛】古代诗歌中的情感表现的是人类的共同的情感,无外乎是“喜怒哀思愁”等方面。 喜系列:对壮美山川的赞美与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歌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对征战沙场的无畏、保家卫国的壮志、隐居生活的悠闲与宁静等。怒系列:对功名权贵的傲视与不屑、对朝廷昏庸的失望与批判、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揭露、对官吏贪婪的厌恶、对战争的厌弃等。哀系列: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哀叹、对自身命运不幸的哀伤、对人民的疾苦的同情、对国家离乱的哀叹等。思系列:对故土、亲人的思念,对远方朋友的关心与劝慰。思系列: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对无限离愁的忧愁系列伤,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伤感,对羁旅漂泊的忧愁,仕途失意的苦闷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 ”两句集中表现了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
(2)屈原《离骚》中“ ____”和“___ ”两句分别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因道不同而不与小人为谋的人生态度。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____,____”两句,表达了天地万物都处在变化中的理性认识。
【答案】 (1). 出淤泥而不染 (2). 濯清涟而不妖 (3). 鸷鸟之不群兮 (4). 何方圜之能周兮 (5).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6).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属于情境型默写题,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淤”“濯”“涟”“鸷”“圜”“瞬”。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 ,时节如流。”新的一年已经到了。2019年,我们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 ,(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019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要真诚尊重各种人才,充分激发他们创新创造活力。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农村1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要如期完成,还得咬定目标使劲干。要关爱退役军人,他们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大家辛苦了。
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国际局势如何 ,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岁月不居 风雨兼程 风起云涌 变幻莫测
B. 沧海桑田 风雨同舟 风吹浪打 变幻莫测
C. 岁月不居 风雨兼程 风吹浪打 风云变幻
D. 沧海桑田 风雨同舟 风起云涌 风云变幻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B.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C.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D.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
B. 人民都要紧紧依靠我们
C. 人民只要紧紧依靠我们
D. 我们就要紧紧依靠人民
【答案】17. C 18. B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该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指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因为“岁月不居”和“时节如流”两个词都是连在一起用,是“指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意思,所以第一个空填“岁月不居”。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风雨兼程:形容在风雨中仍然不停的赶路,有一种不避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雨同舟:指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前面是“70年披荆斩棘”,所以后面意思应该跟它并列,用“风雨兼程”。风起云涌:形容雄浑磅礴之势;也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风吹浪打: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根据前文“不管乱云飞渡”可知,此处是在说环境险恶,所以应该用成语“风吹浪打”。变幻莫测:指事物变化迅速,捉摸不定,变化多端,难以揣测。风云变幻:像风云那 样变化不定。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也比喻事物复杂、变化迅速。根据文意此处是在说动荡的局势,所以应该用成语“风云变幻”,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搭配不当,应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此句成分残缺,缺介词“为”,应该是“为……而不懈努力”,所以B选项改的正确,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此题根据前文“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可知,“人民”是“坚实根基、执政的最大底气、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所以“新征程上”都要依靠人民。根据后面“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可知,主语应该是“我们”,得出结论所以“在新征程上”: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故选A。
【点睛】成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意思是约定俗称的。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就会导致理解不确切,由此而造成的运用错误,就属于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上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褒义,或中性,或贬义。成语运用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和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和人称相应,和句意一致,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
(二)阅读下面的祝寿贺词,完成各题。
祝寿贺词
①值此敬重的老师八十诞辰之时,我们光临省会成都,欢聚一堂,庆贺恩师健康长寿,回忆同窗美好岁月,互勉事业一蹴而就,这一美好的时光,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②现在,我要求,首先向老师敬上三杯酒。第一杯酒,祝贺老师生日喜庆;第二杯酒,感谢老师恩深情重;第三杯酒,祝愿老师花甲高龄!
③有位著名的作家说:“在所有的称呼中,有两个最闪光、最动情的称呼:一个是母亲,一个是老师。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那么,我们的恩师——他的生命,更是一团燃烧的火,他的生活,更是一曲雄壮的歌,他的事业,更是一首优美的诗。
④老师在人生的旅程上,风风雨雨,历经沧桑八十载,他的生命,不仅在血气方刚时喷焰闪光,(1) 。
⑤老师的一生,视名利淡如水,(2) 。他曾和绘画大师齐白石先生过从甚密,他的两枚印章便是齐白石亲手所刻。他本可以离开教育,发财致富,但他舍不得莘莘学子,为振兴中华,在粉笔生涯中,他度过了五十个春秋,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老师教我们怎样做人,如何做文。他的亲切教诲,恰如清凛凛的泉水,在我们心灵的河床里,潺潺流动,从青年流到壮年,又从壮年流到老年。
⑥老师博学多识,嗜书如命,具有学者素质,堪称川东名流、果州才子。老师富有云水风度、松柏气节。抗战时期,他严词拒绝为日寇做事,誓死不进伪政府就职。真可谓:学高作我师表,(3) 。回想——恩师当年果城播春雨,喜看——桃李今朝九州竞妍丽。
⑦祝老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20. 本文①—②段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1)
(2)
(3)
(4)
(5)
21. 文中很多句子上下句对仗工整,堪称对联。根据文中画横线的上联内容,在其后三个空白横线处补写出合适的下联。
(1)
(2)
(3)
【答案】20. (1)诞辰改为华诞;(2)光临改为来到;(3)一蹴而就改为蒸蒸日上;(4)要求改为提议;(5)花甲改为百岁。
21. (1)而且在壮志暮年中流霞溢彩(2)看事业重如山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诞辰一般在数字前面,而华诞在数字后面,此处“老师八十”数字在前,所以诞辰改为华诞。“光临”是敬辞,用于别人,不能用自己,所以光临改为来到。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蒸蒸日上: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多指生活和生意。这里指的是事业,所以应该用“蒸蒸日上”。 “要求”语气太强硬,应改为“提议”。“花甲”指的是“六十”,此时是老师“八十”华诞,所以应该为“百岁”。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撰写对联的能力。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目要求,其次是要领悟对联的含义及对联的拟写规律及样式。对联的特点: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内容相关,上下衔接。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4.仄起平收,音调和谐。综合以上特点,“血气方刚”对“壮志暮年”,“喷焰闪光”对“流霞溢彩”。“视”对“看”,“ 名利淡如水”对“事业重如山”。 “学高”对“身正”,“作我师表”对“为我垂范”。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
(5)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
(6)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学船长的样,在狂风暴雨中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重量。(巴尔扎克)
读了上面6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扬起自信的风帆
“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学船长的样,在狂风暴雨中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重量。”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应该相信自己。
老子有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别人可以不相信我们,我们不能不相信自己。
跋涉在沙漠中,我们应该相信绿洲;颠簸在浪涛之上,我们应该相信彼岸。
岳阳楼上,范仲淹正在把酒言欢。他虽然在政治上失意,惨遭贬谪。尽管如此,但他却不像“迁客*人”一样,借酒消愁,反而是在岳阳楼上把酒临风,欣赏美景。还挥笔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千古名句。这是自信。范仲淹自己认为自己还有能力回到朝廷,有能力为百姓作主,只是迟早罢了。正因为也有了这种自信,才使他从失败中苏醒过来,重新振作。
乌江边,楚霸王站在那里仰天长叹,随即拔出宝剑,这把曾经取下无数首级的剑,如今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一刹那,血染红了乌江水,威风凛凛的楚霸王倒在宁静的江水中。楚霸王在乌江自刎,使因为他没有自信。他没有自信在失败后振作起来,没信心再去领导江东子弟去打天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家喻户晓的伟大科学家。在他科学研究过程中,曾遇到过政治风暴的险恶,不深究环境的恶劣,遭受过科研攻关的挫折,品尝过天伦亲情割舍的愁苦。然而面对困难他从不低头,以坚强的毅力顽强攻关,终于成功的解决了中国13亿人口吃饭的问题。如果没有克服重重困难的毅力,他怎么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殊荣呢?
自信是成功的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它如黑夜中的灯火,让你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它如风雨过后的彩虹,让你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做人主要的原则之一即把握自身自信的程度。自信者,遇事不乱,待人恭敬,逢易则信心应对,遇难则迎难而上;自负者,高傲自大,刚愎自用,凡事皆不入眼帘,终只会导致失败。人必须要自信,但绝不可自负,否则只能效法项羽,骄矜自许,唯自信一己之智,而不师法古人,以为霸王之业已成,要以武力征伐经营天下,以致只有五年,终于亡国,身死东
城,还不能觉悟,而不肯自我检讨,那实在是错了。
可惜当代人常以成功为傲,把握不了自信的程度,终日生活在自负的心理中。于是,我们见到了一群处处藐视他人,以一丁点成绩就到处炫耀的人们。如果我们能始终不受自负所染,始终保持自信,那么这个社会也将会变得更加美丽与纯洁。
让我们共同扬起自信的风帆,扬帆远航!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选择关键性词句进行作文,注意选取关键词,整合出一个统一的中心.①句强调的是一份自信和从容;②句突出的是积极进取的心态;③句表达的是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中;④突出的是为民为国效力;⑤表达的是改变自己;⑥强调的是自信。
立意:
①⑥ 自信与从容
②④ 为国为民积极进取效力
③⑤ 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素材:
(1)毛遂原是平原君手下的无名小卒,3年未得重用,但毛遂不甘被埋没。于是,当秦国进攻赵国,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时,毛遂主动要求与平原君一起出使楚国,并且成功地说服楚王援救赵国。“毛遂自荐”才会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所以,只有拥有不断进取的信心,才会取得成功。
(2)看陶渊明,一贫如洗,但仍乐观向上;看李世民随父打天下,困难重重,仍坚持不懈;看朱元章从乞丐变为一代君主,种种艰辛,但仍未放弃……
(3)因为自信,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因为自信,比尔·盖茨放弃哈佛大学而选择从商
(4)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
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5)爱国英雄杨靖字。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结构层次:开篇由材料引出文章的观点: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正文引用范仲淹的例子,说明有了这种自信,才使他从失败中苏醒过来,重新振作,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下面举了项羽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了自信的重要性,因为他没有自信,在乌江自刎。又举了袁隆平的例子,正是他的自信,才解决了中国13亿人口吃饭的问题。最后联系社会现实,呼吁当代人,不能受自负所染,保持自信,那么这个社会也将会变得更加美丽与纯洁。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