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附解析安徽淮北人民路中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附解析安徽淮北人民路中学)》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年安徽省淮北市人民路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10月16日至25日,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在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焰火表演 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 D.气球升空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块状固体 ‎ C. 加热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3.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絮凝剂是为了杀菌消毒 ‎ B.活性炭净水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 C.投药是为了降低水的硬度 ‎ D.通过配水泵输送到用户的水是纯净物 ‎4.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不同而有规律地放置.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如图.某同学取用Na2CO3溶液后把它放回位置最好在(  )‎ A. B. ‎ 28‎ C. D.‎ ‎5.下列各种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 B.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 C.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原子也能够再分 ‎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化学知识,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是(  )‎ A.火的发现和利用 B.青铜器的冶炼和应用 ‎ C.铁器的冶炼和应用 D.黑火药的发明和应用 ‎7.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氧元素:O ‎ B.2个氢氧根离子:2OH﹣ ‎ C.氯化铝:AlCl2 ‎ D.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8.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一种氨基酸)能增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能力,半胱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N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胱氨酸属于氧化物 ‎ B.半胱氨酸中碳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8 ‎ C.半胱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1 ‎ D.半胱氨酸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 B.CO还原CuO实验开始时,先通气体再加热 ‎ 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入药品再检查气体气密性 ‎ D.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出导管 ‎10.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28‎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 B.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则l‎00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 ‎ 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 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12.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了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②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 ‎③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 ‎④减轻白色污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13.‎2005年12月26日,山东省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山东省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办法(草案)》,在我省包括济南在内的七个城市开始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由乙醇(C2H6O)与汽油(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nH2n+2)按1:9的比例混合而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可由粮食转化而来,是可再生能源 ‎ B.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价格昂贵的多 ‎ C.产生同样多的二氧化碳和同样多的水,乙醇比汽油燃烧耗氧气多 ‎ D.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更环保 ‎14.硫酸锰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造纸等行业.硫酸锰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8‎ A.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C.‎100℃‎的硫酸锰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有晶体析出 ‎ D.硫酸锰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21.9%‎ ‎15.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 ‎ ‎ ‎ ‎ ‎ ‎ ‎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 ‎20℃‎时,向一杯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A.A B.B C.C D.D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32分)‎ ‎16.(4分)请选用下列物质用编号填空:(填字母)‎ a.氧气 b.氮气 c.甲烷 d.氨水 e.硝酸钾 f.葡萄糖 ‎①充填于食品包装袋内以防食品变质的是   .‎ ‎②用作气体燃料的是   .‎ ‎③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 ‎④蚊虫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可用来涂于患处的是   .‎ ‎17.(4分)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锶元素属于   (选择“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选择 28‎ ‎“失去”或“得到”)电子,生成的锶离子的符号是   .‎ ‎18.(6分)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 ‎(4)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5)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有   (填序号)。‎ A.洗澡擦香皂时关上喷头 B.不间断放水洗碗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19.(4分)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其中,表示钠原子,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题:‎ ‎(1)A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D物质的名称是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5分)“酸雨”大家一定听说过,可“碱雨”呢?1958年以来,有人陆续在美国等地收集到碱性雨水(即“碱雨”).“碱雨”是如何形成的?原来,人们向植物施铵态氮肥时,由于某些干旱地区土壤多呈碱性,使得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进入大气,进入大气中的氨遇雨而降便形成了 28‎ ‎“碱雨”.回答下列问题:‎ ‎(1)“碱雨”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酸雨”是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大量排放   造成的.‎ ‎(3)NH4Cl与Ca(OH)2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请为施用铵态氮肥提出一条合理措施.答:   .‎ ‎21.(4分)实验室有如下的实验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上图中的仪器组装一套加热固体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装置:‎ ‎   (填仪器序号),制气时该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要确保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较纯,收集时要注意的两点是:‎ ‎   ;   .‎ ‎22.(5分)A﹣F为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H、C、O、S、Na、Ca中的2﹣3种元素组成.‎ ‎(1)A为气体,是常用的灭火剂,则A的化学式为   .‎ ‎(2)A与B组成元素相同,写出B的化学式   .‎ ‎(3)C与D两种物质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则D的化学式为   .‎ ‎(4)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为A与D反应的生成物,则F的俗称为   ;取E与F反应后的溶液,滴加C物质,一段时间后有气体产生,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仍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出所有可能,除酚酞外).‎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3分)‎ ‎23.(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8‎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   ,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   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 ‎[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4.(7分)为了比较铝与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x=   ,选择此数值的理由   .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   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实验过程中,发现铝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试管Ⅰ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 猜想二:试管Ⅱ中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 猜想三: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   (填序号),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   (填序号),作对比实验.‎ A.硫酸铜 B.氯化钠 C.硫酸钠 D.浓盐酸 ‎(4)通过(3)中的对比实验,观察到试管Ⅰ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Ⅱ 28‎ 中反应明显加剧,则   猜想成立.‎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25.(4分)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在氧化铝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170t含氧化铝80%的铝土矿,理论上可炼出金属铝   吨。‎ ‎26.(6分)为了分析生铁中铁的含量,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研究,即取‎6g生铁与10%的盐酸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盐酸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见图).‎ 说明:生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1)铁完全反应用去盐酸的质量为   g.‎ ‎(2)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某同学列出了如下计算式:生铁与盐酸刚好反应完全时所得溶液质量=(73+6﹣a)g 小明对该计算式提出了质疑,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 28‎ ‎2019年安徽省淮北市人民路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10月16日至25日,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在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焰火表演 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 D.气球升空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焰火表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霓虹灯表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音乐喷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气球升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块状固体 ‎ C. 加热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B、根据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考虑;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考虑。‎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A错;‎ B、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故B正确;‎ C、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要用外焰加热,故C错;‎ 28‎ D、浓硫酸稀释的方法: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和危险。‎ ‎3.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絮凝剂是为了杀菌消毒 ‎ B.活性炭净水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 C.投药是为了降低水的硬度 ‎ D.通过配水泵输送到用户的水是纯净物 ‎【分析】A、根据加絮凝剂是为了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进行解答;‎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 C、根据投药是为了杀菌消毒进行解答;‎ D、根据通过配水泵输送到用户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A、加絮凝剂是为了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而不是杀菌消毒,故A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活性炭能净水,故B正确;‎ C、投药是为了杀菌消毒,而不是降低水的硬度,故C错误;‎ D、通过配水泵输送到用户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净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不同而有规律地放置.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如图.某同学取用Na2CO3溶液后把它放回位置最好在(  )‎ A. B. ‎ 28‎ C. D.‎ ‎【分析】在化学药品的保存中,一般根据物质的类别来保存,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利用单质、酸、碱、盐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属于同一类别.‎ ‎【解答】解: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应将它存放在盐类药品橱中。‎ A、稀盐酸、稀硫酸均是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均属于酸,故选项错误。‎ B、酚酞、石蕊都属于指示剂,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OH﹣构成的,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指示剂、酸、碱、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各种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 B.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 C.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原子也能够再分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微粒在不断的运动;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据此解答.‎ ‎【解答】解:A、水结成冰后,水分子在固定的位置运动,故A错误;‎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故B正确;‎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以及溶液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化学知识,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是(  )‎ A.火的发现和利用 B.青铜器的冶炼和应用 ‎ 28‎ C.铁器的冶炼和应用 D.黑火药的发明和应用 ‎【分析】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反应之一,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在夜间不再处于黑暗之中,吃熟食使人体摄入的营养更丰富,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故选:A。‎ ‎【点评】本题很简单,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氧元素:O ‎ B.2个氢氧根离子:2OH﹣ ‎ C.氯化铝:AlCl2 ‎ D.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A、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有的还能表示一种物质,故氧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O;故A正确。‎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氢氧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1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OH﹣,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答案为2OH﹣;故B正确。‎ C、氯化铝中铝显+3价,氯显﹣1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AlCl3,故C错误。‎ 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故可表示为:,故D正确。‎ 由于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8‎ ‎8.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一种氨基酸)能增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能力,半胱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N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胱氨酸属于氧化物 ‎ B.半胱氨酸中碳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8 ‎ C.半胱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1 ‎ D.半胱氨酸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半胱氨酸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半胱氨酸中C、S、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32:(16×2)=9:8:8,故正确;‎ C.半胱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3+7+14+32+16×2=121;故错误;‎ D.半胱氨酸中C、H、N、S、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7):14:32:(16×2)=36:7:14:32:32.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物质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等知识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到能力.‎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 B.CO还原CuO实验开始时,先通气体再加热 ‎ 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入药品再检查气体气密性 ‎ D.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出导管 ‎【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的燃烧进行分析解答;‎ B、CO还原氧化铜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C、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 D、为了防止水倒吸入试管我们应该先撤导管再停止加热.‎ ‎【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或加热可能产生爆炸,故一定要检验纯度,故错误;‎ 28‎ B、CO还原氧化铜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故正确;‎ C、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故错误;‎ D、做该实验时如果先撤酒精灯,则会使导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变小而把水到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并且都是些容易犯得错误,所以在平时操作时一定要注意.‎ ‎10.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分析】利用金属与酸及金属与盐的反应规律,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 金属能置换酸中的氢,说明金属活动性处于H之前,并且反应速度(即产生气泡的速率)快,金属活动性强;不能置换出酸中氢者,活动性处于H之后;‎ 金属能置换出盐中金属,说明金属活动性比盐中金属活动性强,否则,活动性比盐中金属活动性弱.‎ ‎【解答】解:实验(1)表明:金属甲、丙的活动性比铜强,金属乙的活动性小于铜;‎ 实验(2)表明,金属金属甲活动性大于丙;‎ 综合两个实验的结果,则可以得到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为:甲>丙>乙。‎ 故选:A。‎ ‎【点评】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探究金属活动时,可根据是否放出氢气和放出氢气的速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 B.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则l‎00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 ‎ 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 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28‎ ‎【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B、根据溶解度定义考虑;C、根据把水喷向空中的作用考虑;D、根据不饱和到饱和溶液的方法考虑。‎ ‎【解答】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A说法正确;‎ B、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是指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31.6g,所以‎131.6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故B说法错误;‎ C、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增加了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故C说法正确;‎ D、不饱和到饱和溶液的方法:蒸发溶剂,降温,加入溶质,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特点,溶解度的含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12.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站建设,如葛洲坝,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煤的火力发电站了出的电量,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②减少SO2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降酸雨;‎ ‎③减少废渣排放有利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 ‎④减轻白色污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分析】水力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渣等物质,能够减缓环境污染.‎ ‎【解答】解:水力发电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减少降酸雨、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白色污染是指塑料污染,与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无关。‎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3.‎2005年12月26日,山东省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山东省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办法(草案)》,在我省包括济南在内的七个城市开始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由乙醇(C2H6O)与汽油(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nH2n+2)按1:9的比例混合而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可由粮食转化而来,是可再生能源 ‎ B.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价格昂贵的多 ‎ C.产生同样多的二氧化碳和同样多的水,乙醇比汽油燃烧耗氧气多 ‎ 28‎ D.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更环保 ‎【分析】A、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循环再生的能源.‎ B、可根据常识性知识进行理解.目前乙醇汽油被推广使用,价格相当.也可根据题中信息分析.‎ C、可根据化学式含氧元素来定性分析.‎ D、乙醇汽油能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减少污染气体排放.‎ ‎【解答】解:A、乙醇可由粮食转化而来,而粮食是可循环生产的,是可再生能源。故选项正确;‎ B、乙醇汽油中乙醇含量比较低,并且现在推广使用,所以和普通汽油价格相差不多。故选项错误;‎ C、假设汽油中含碳原子数为2,则化学式为C2H6,乙醇化学式为C2H5OH,从化学式可直接看出,乙醇中含有氧元素,含碳、氢原子个数相等,所以燃烧生成相等的二氧化碳和水,汽油耗费氧气多,故选项错误;‎ D、乙醇汽油能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能减少矿物燃烧带来的有害气体的排放,故选项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车用乙醇汽油和乙醇的性质、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4.硫酸锰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造纸等行业.硫酸锰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C.‎100℃‎的硫酸锰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有晶体析出 ‎ D.硫酸锰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21.9%‎ ‎【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②‎ 28‎ 判断通过升温还是降温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③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计算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解答】解:A和B、由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低于‎100℃‎时,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100℃‎时,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和B错误;‎ C、由于高于‎100℃‎时,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100℃‎的硫酸锰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 D、在‎100℃‎时,硫酸锰的溶解度是‎28克,则在‎100℃‎时,硫酸锰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1.9%,如果不说明温度,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也就没有意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5.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 ‎ ‎ ‎ ‎ ‎ ‎ ‎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 ‎20℃‎时,向一杯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酸稀释只是酸的变弱,还是酸分析;‎ B、根据饱和的氯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为零分析;‎ C、根据镁和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结束时产生的热量最多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作用分析。‎ ‎【解答】解:A、加水稀释盐酸时,溶液的酸性也在减弱,溶液的pH逐渐增大,由于仍为酸性溶液,所以曲线只能逐渐靠近7但永远不能等于7或大于,故A错误;‎ B、饱和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等于0,故B错误;‎ 28‎ C、镁和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热量逐渐增加,反应结束时产生的热量最多,温度最高,反应结束后恢复至室温,故C正确;‎ D、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产生的氧气一样多,只是反应的速率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或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多数考查物质(沉淀、气体)质量、质量分数的变化,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32分)‎ ‎16.(4分)请选用下列物质用编号填空:(填字母)‎ a.氧气 b.氮气 c.甲烷 d.氨水 e.硝酸钾 f.葡萄糖 ‎①充填于食品包装袋内以防食品变质的是 b .‎ ‎②用作气体燃料的是 c .‎ ‎③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e .‎ ‎④蚊虫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可用来涂于患处的是 d .‎ ‎【分析】①该气体为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 ‎②了解可以燃烧的气体;‎ ‎③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为复合肥;‎ ‎④蚊虫叮咬释放乙酸,故用氨水(呈碱性)中和;‎ ‎【解答】解:①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充填于食品包装袋内以防食品变质;‎ ‎②以上物质中可以燃烧的物质为:甲烷;‎ ‎③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氮、磷、钾)的化肥为复合肥,故硝酸钾为复合肥;‎ ‎④蚊虫叮咬后,为减轻痛痒,可用来沾涂于患处,因为蚊虫叮咬释放乙酸,故用氨水(呈碱性)中和作用;‎ 故答案为:bce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些气体的性质的熟悉程度;掌握元素的简单分类;了解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17.(4分)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锶元素属于 金属 (选择“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38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 (选择“失去”或“得到”)电子,生成的锶离子的符号是 Sr2+ .‎ 28‎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锶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由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38,该元素原子核内有38个质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生成的锶离子的符号为Sr2+.‎ 故答案为:金属;38;失去;Sr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8.(6分)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蒸馏 。‎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肥皂水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过滤 。‎ ‎(4)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H2O2H2↑+O2↑ 。‎ ‎(5)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有 AD (填序号)。‎ A.洗澡擦香皂时关上喷头 B.不间断放水洗碗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分析】(1)根据净化水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3)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28‎ ‎(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5)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解:(1)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得到的是纯水属于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故填:蒸馏;‎ ‎(2)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果产生大量的泡沫,说明是软水;如果不产生泡沫或产生的泡沫很少,说明是硬水;故填:肥皂水;‎ ‎(3)茶杯内的纱网能滤去茶叶,和过滤器除去水中泥沙原理是一样的,则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原理为过滤,故填:过滤;‎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故填:2H2O2H2↑+O2↑;‎ ‎(5)A、洗澡擦香皂时关上喷头,会节约水资源,故正确;‎ B、不间断放水刷牙,会浪费水资源,故错误;‎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会浪费水资源,故错误;‎ D、用洗衣水冲厕所,属于一水多用,会节约水资源,故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详细考查电解水的实验,电解水实验可简单记忆为:正氧负氢一比二,这里的比是体积比。我国的水资源相对匮乏,我们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要防止水体污染。‎ ‎19.(4分)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其中,表示钠原子,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题:‎ ‎(1)A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 .‎ ‎(2)D物质的名称是 二氧化氯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ClO2+Cl2═2NaCl+2ClO2 .‎ ‎【分析】根据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与解答.‎ ‎【解答】解:由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可知反应的方程式是:2NaClO2+Cl2═2NaCl+2ClO2.‎ ‎(1)由A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A物质是NaClO2,由于氧显﹣‎ 28‎ ‎2价,钠显+1价,由化合价原则可求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 ‎(2)由D物质的构成可知,D物质的名称是二氧化氯.‎ ‎(3)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O2+Cl2═2NaCl+2ClO2.‎ 故答为:(1)+3;(2)二氧化氯;(3):2NaClO2+Cl2═2NaCl+2ClO2.‎ ‎【点评】根据物质的分子构成模型图,判断分子的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此问题的关键.‎ ‎20.(5分)“酸雨”大家一定听说过,可“碱雨”呢?1958年以来,有人陆续在美国等地收集到碱性雨水(即“碱雨”).“碱雨”是如何形成的?原来,人们向植物施铵态氮肥时,由于某些干旱地区土壤多呈碱性,使得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进入大气,进入大气中的氨遇雨而降便形成了“碱雨”.回答下列问题:‎ ‎(1)“碱雨”的pH 大于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酸雨”是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大量排放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造成的.‎ ‎(3)NH4Cl与Ca(OH)2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 ‎(4)请为施用铵态氮肥提出一条合理措施.答: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 ‎【分析】显碱性的溶液pH大于7,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或硫酸,容易形成酸雨.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碱雨”显碱性,pH大于7.故填:大于.‎ ‎(2)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化工生产中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溶于水容易形成酸雨.故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3)NH4Cl与Ca(OH)2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4)铵盐与显碱性的物质混合后反应生成氨气,从而使肥效降低.故填: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氮肥的使用方法及其酸雨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1.(4分)实验室有如下的实验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28‎ ‎(1)选择上图中的仪器组装一套加热固体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装置:‎ ‎ bcefhi (填仪器序号),制气时该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KMnO4K2MnO4+MnO2+O2↑(或氯酸钾跟二氧化锰加热分解方程式) .‎ ‎(2)要确保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较纯,收集时要注意的两点是:‎ ‎ 等到气泡均匀放出时再收集 ; 集气瓶要装满水 .‎ ‎【分析】(1)要会选择合适的仪器熟练组装常用装置;熟记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 ‎(1)所选的发生装置为固﹣固加热型,应选的仪器有:bef;所选的收集装置为排水法,应选的仪器有:chi.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中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属于加热固体制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若集气瓶没有装满水,集气瓶中混有空气,会造成收集的气体不纯;若刚开始冒气泡就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气体中有装置中的空气,因而也会造成收集的气体不纯,应等到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故答案为:(1)bcefhi;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 ‎(2)等到气泡均匀放出时再收集;集气瓶要装满水 ‎【点评】实验室收集气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净但湿润,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干燥但不纯,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收集装置.‎ ‎22.(5分)A﹣F为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H、C、O、S、Na、Ca中的2﹣3种元素组成.‎ ‎(1)A为气体,是常用的灭火剂,则A的化学式为 CO2 .‎ ‎(2)A与B组成元素相同,写出B的化学式 CO .‎ ‎(3)C与D两种物质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则D的化学式为 NaOH .‎ 28‎ ‎(4)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为A与D反应的生成物,则F的俗称为 纯碱或苏打 ;取E与F反应后的溶液,滴加C物质,一段时间后有气体产生,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仍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Na2SO4或Na2SO4、H2SO4 (写出所有可能,除酚酞外).‎ ‎【分析】(1)根据A为气体,是常用的灭火剂,因此A是二氧化碳;‎ ‎(2)A与B组成元素相同,A是二氧化碳,因此B是一氧化碳,据此分析;‎ ‎(3)C与D两种物质间能发生中和反应,因此是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C是硫酸,D是氢氧化钠;‎ ‎(4)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因此E是氢氧化钙;F为A与D反应的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因此F是碳酸钠;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的现象结合反应的程度分析溶质的成分.‎ ‎【解答】解:(1)A为气体,是常用的灭火剂,因此A是二氧化碳,故填:CO2;‎ ‎(2)A与B组成元素相同,A是二氧化碳,因此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产生二氧化碳等,故填:CO;‎ ‎(3)C与D两种物质间能发生中和反应,因此是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C是硫酸,D是氢氧化钠,故填:NaOH; ‎ ‎(4)F为A与D反应的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因此F是碳酸钠,俗名纯碱或苏打;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因此E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滴加C﹣硫酸物质,一段时间后有气体产生,是因为硫酸先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及过量的氢氧化钙反应,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仍为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因此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硫酸钠;也可能硫酸过量,含有硫酸钠和硫酸;‎ 故填:纯碱或苏打; Na2SO4或Na2SO4、H2SO4‎ ‎【点评】本题的推断由组成物质的元素做为限定条件,因此,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对该题中所涉及物质的推断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3分)‎ ‎23.(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28‎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 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 不支持 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 。‎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先鼓后瘪 。‎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白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瓶中气压降低 ; 锥形瓶中氧气约占46mL,当注射器中的水进入锥形瓶约46mL后,瓶中气压与外界相当 。‎ ‎[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白磷的性质及燃烧的现象分析回答;‎ ‎(2)根据瓶内压强的变化分析气球的变化;‎ ‎(3)根据瓶内压强的变化及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 ‎【解答】解:(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白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白烟;‎ ‎(2)白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压强增大,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又冷却到室温,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先变大,后缩小。‎ ‎(3)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所以,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又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的,所以,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下约4mL时停止下流。‎ 故答案为:(1)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不支持;4P+5O22P2O5;‎ 28‎ ‎(2)先鼓后瘪(其它合理描述也可);‎ ‎(3)①白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瓶中气压降低;‎ ‎②锥形瓶中氧气约占46mL,当注射器中的水进入锥形瓶约46mL后,瓶中气压与外界相当。‎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实验的现象,解此类问题时关键是分析清楚实验原理。‎ ‎24.(7分)为了比较铝与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H2SO4═Al2(SO4)3+3H2↑ .‎ ‎(2)x= 5 ,选择此数值的理由 对比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 气泡产生的快慢 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实验过程中,发现铝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试管Ⅰ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 猜想二:试管Ⅱ中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 猜想三: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 C (填序号),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 B (填序号),作对比实验.‎ A.硫酸铜 B.氯化钠 C.硫酸钠 D.浓盐酸 ‎(4)通过(3)中的对比实验,观察到试管Ⅰ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Ⅱ中反应明显加剧,则 一 猜想成立.‎ ‎【分析】(1)根据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解答;‎ ‎(2)根据控制变量的要求,所取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体积相同;‎ ‎(3)根据从第一组试验中后来只加入了Na+、SO42﹣对实验没有影响.Na+、SO42﹣对反应没影响.在第二组实验加入了Na+、Cl﹣,反应明显加快,综合可知Na+对实验没影响,所以影反应速率的是Cl﹣.‎ ‎(4)根据(3)得出结论.‎ 28‎ ‎【解答】解:(1)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 ‎(2)因为对比试验只能有一个变量,所以x=5,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后反应速度无变化,则Na+、SO42﹣对实验没有影响.‎ 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反应明显加快,综合可知Na+对实验没影响,所以影反应速率的是Cl﹣.‎ ‎(4)过(3)中的对比试验,观察到试管Ⅰ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Ⅱ中反应明显加剧,则猜想一成立.‎ 答案:‎ ‎(1)2Al+3H2SO4═Al2(SO4)3+3H2↑.‎ ‎(2)5;对比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气泡产生的快慢;‎ ‎(3)C;B;‎ ‎(4)一.‎ ‎【点评】本题在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这个知识点时,采用了多个不同的例子,通过对比实验,得到结果分析生成结论,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25.(4分)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在氧化铝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9:8 ,170t含氧化铝80%的铝土矿,理论上可炼出金属铝 72 吨。‎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根据铝土矿中所含铝元素的质量,即理论上可炼出金属铝的质量;‎ ‎【解答】解: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在氧化铝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7×2):(16×3)=9:8,故答案为 9:8;‎ 理论上可炼出金属铝的质量为:;故答案为:9:8;72‎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 ‎26.(6分)为了分析生铁中铁的含量,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研究,即取‎6g生铁与10%的盐酸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盐酸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见图).‎ 28‎ 说明:生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1)铁完全反应用去盐酸的质量为 ‎73 ‎g.‎ ‎(2)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某同学列出了如下计算式:生铁与盐酸刚好反应完全时所得溶液质量=(73+6﹣a)g 小明对该计算式提出了质疑,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列式计算溶液质量时,未减掉不溶于水的杂质的质量. .‎ ‎【分析】(1)从图示可得盐酸的质量,‎ ‎(2)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已知所用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能够计算出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所得溶液质量应该是物质的总质量减去不溶性杂质和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解答】解:(1)铁完全反应用去盐酸的质量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是‎73g,故答案为:73‎ ‎(2)解:设与盐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73‎ x (73×10%)g x=‎‎5.6g 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93.3%‎ 答: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 ‎(3)生铁与盐酸刚好反应完全时所得溶液质量应是物质的总质量减去不溶性杂质和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溶液质量不包括氢气质量和剩余杂质的质量,所以还要减去杂质的质量;故答案为:列式计算溶液质量时,未减掉不溶于水的杂质的质量.‎ ‎【点评】‎ 28‎ 学会看曲线图是需要同学们掌握的一种技能,抓住起点,转折点和曲线的走势是关键.‎ 28‎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