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绝· (yǎn) 曦月(xī) 属引(shǔ) 与其奇者(yù)‎ B.横柯(kē) 藻荇(xìng) 徙倚(xǐ) 鸢飞戾天(lì)‎ C.缥碧(piāo) 经纶(lún) 轩邈(miǎo) 重岩叠嶂(zhàng)‎ D.长啸(xiào) 驱犊(dú) 窥谷(guī) 泠泠作响(lí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实是欲界之仙都 D.蝉则千转不穷 ‎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2分)‎ A.绝多生怪柏 B.横柯上蔽 C.互相轩邈 D.任意东西 ‎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虽乘奔御风 B.四时俱备 C.蝉则千转不穷 D.庭下如积水空明 ‎5.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自康乐以来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恐前后受其敌 C.其一犬坐于前     相与步于中庭 D.经纶世务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6.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相与步于中庭 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有时朝发白帝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7.古诗文默写。(6分)‎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吴均《与朱元思书》)‎ ‎(4)(厦门中考)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鸟儿争春来描绘初春景象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大连中考)在《渡荆门送别》中,李白用游动的视角写群山的渐渐远去,江水向广阔的平原奔腾而去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6)(昆明中考)文人墨客自古钟爱登高揽胜,借此抒怀言志。崔颢在《黄鹤楼》中借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了日暮怀归之情。‎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6‎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1)根据材料一,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哀转久绝”所描写的景物应该在霜降至立冬节气之间。(2分)‎ ‎(2)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由来(或来历)、科学原理(或科学说明)、(社会)意义(或影响)三方面来介绍。(3分)‎ ‎(3)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一项是( A )(2分)‎ A.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蔬果 B.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D.各个单位定期举行相关节气的知识竞赛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娄底中考)(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10.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表达了作者受到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二)(曲靖中考)(9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分)‎ ‎(1)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2)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1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自非亭午夜分   是非木杮 C.春冬之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 ‎【点拨】A项中“自”分别是“在,从”;“如果”。C项中“之”分别是“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中的“故”分别是“所以”;“学过的知识”。B项中“非”是“不是”,意思相同。‎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一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二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点拨】第二段也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2分)‎ 示例一: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郦道元的《三峡》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描写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很多游客都是通过文章才了解并关注三峡,慕名而去,尽兴而归。所以,我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示例二:我认为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因为三峡风景优美,四季景色各异。到过的游客无不惊叹于三峡自身的神奇秀美。美景不用大肆宣传,喜欢游玩的人会想方设法寻找美景观赏。所以我认为三峡的闻名是靠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三)(10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月色入户(门窗)  (2)盖竹柏影也(大概是)‎ ‎(3)止午、未、申三时(仅仅,只是)  (4)其实湖光染翠之工(美妙)‎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安可为俗士道哉?‎ 怎么能讲给那些世俗的人听呢?‎ ‎18.【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1)写月语句:【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乙】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2)描写方法:【甲】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直接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 ‎【乙】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 ‎19.【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 ‎【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乙】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四)(南通中考)(11分)‎ 烟艇记 ‎[南宋]陆游 ‎①陆子寓居,得屋二楹①,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客曰:“异哉!屋之非舟,犹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②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可耶?”‎ ‎②陆子曰:“予少而多病,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而饥寒妻子之累劫而留之,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之间,未尝一日忘也。使加数年,男胜锄犁,女任纺绩,衣食粗足,然后得一叶之舟,入松陵,上严濑,历石门、沃洲,而还泊于玉笥③之下。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顾不乐哉!虽然,万钟之禄,与一叶之舟,穷达异矣,而皆外物。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眷于此也。其果可求欤?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④,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记。‎ ‎(选自《渭南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楹:间。②高明奥丽:高大明亮,幽深华美。③玉笥(sì):山名。④棹(zhào):桨,文中代指船。‎ ‎20.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1分)‎ 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之间 ‎21.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若小舟然(……的样子)‎ ‎(2)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想着、盘算着)‎ ‎(3)还泊于玉笥之下(停泊)‎ ‎(4)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景象)‎ ‎2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既然)这样,你怎么能知道这小屋就不是烟艇呢?‎ ‎23.请用原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分)‎ ‎(1)第①段“甚隘而深,若小舟然”交代了小屋得名的缘由。‎ ‎(2)第②段“穷达异矣”中“穷”指“一叶之舟”,“达”指“万钟之禄”。‎ ‎24.请谈谈你从下面两句中读出的弦外之音。(4分)‎ ‎(1)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顾不乐哉!‎ 作者描写自己醉乐的自由状态,其实是内心痛苦不平和怀才不遇而无奈的感叹。‎ 6‎ ‎(2)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 浪迹江湖的意念使作者的心胸变得浩大空阔,足以容纳云霞日月的伟丽胜景,能够包揽雷霆风雨的奇异变幻。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之悲。‎ ‎(五)(仙桃中考)(11分)‎ 那些色彩,刚好温暖青春 张莹 ‎①六月,花红柳绿。小城的清晨,异常清爽。‎ ‎②今天,太阳还没起床,街上却比往日热闹了许多,陆陆续续的人啊、车啊,都奔向一个个写着“高考考点”的地方。‎ ‎③“哈,都穿上我们的新衣服啦!”一群穿着一模一样红T恤的少年,在轻声地交谈着。彼此看着T恤上五个可爱的字——明天会更好,他们相互举拳示意“加油”。‎ ‎④“老师来了……”不知是谁轻声地说了一句,底下红色的一片刹那间安静了下来。‎ ‎⑤一位拄着拐杖的年轻男子朝他们走来,同样身着一件红色T恤。‎ ‎⑥孩子们好奇地围过去,老师的T恤后面竟然也有五个字——我们在一起。“老师……”微弱的,却又是清清楚楚的哽咽,在红色的人群中蔓延开来。‎ ‎⑦那拄拐杖的男子微笑着,轻轻拍拍紧挨着他的孩子:“没事儿,老师这不是来了吗?放心去吧,老师等着你们!记着哦,我们是风火少年!”‎ ‎⑧“是,我们一起去追风……”孩子们相继笑了,响亮地和老师应和着。‎ ‎⑨原来,考试前夕,老师在送生病的学生去医院的路上不小心扭伤了腿。同学们原本想去探望他,可他不但阻止了,还托同事带给孩子们每人一件火红的T恤。‎ ‎⑩此刻,这片红,艳艳的,像一团火,无畏无惧地热烈着,给孩子们蓬勃的希望,无穷的力量!‎ ‎⑪出考场,一场暴雨不期而至,孩子们正一筹莫展。“看,那里!”一位同学兴奋地叫道。‎ ‎⑫考点外,几顶黄色遮阳棚内,摆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伞——灿灿然,如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欣欣然,似一张张明媚的笑脸。‎ ‎⑬孩子们跑过去,一个接一个地拿着伞,欢呼雀跃。片刻之间,马路两边翠绿的梧桐树下,一朵朵花儿,飘动着,四散开去。‎ ‎⑭翌日,那些青春少年又来了,他们走到黄色的遮阳棚下,放下一把把花伞,冲着遮阳棚里的人清脆地说了声:“谢谢。”之后,便你说我笑着,再次走向考场,那么洒脱,那么自然。‎ ‎⑮121把伞,是小城二十名爱心志愿者为孩子们买的,他们不过是想给孩子们一点点的鼓励,一点点的方便。现在,盛开过的伞全部返航了,带着一股青春特有的芬芳,带着无人而设突然出现的特殊“考题”的满分答案,带着青春里实实在在的正能量。‎ ‎⑯121把伞啊,一把不少!这金灿灿的遮阳伞,在青春少年里,熠熠生辉啦!‎ ‎⑰终于,完成了自己12年奋斗的答卷。走出考场时,天是蓝的,地是绿的,就连心情,也是明晃晃地透亮着。‎ ‎⑱人群中,分外惹眼的是一位瘦高的“绿色男孩”,他戴着太阳帽,穿着绿色T恤,抱着一台单反相机,穿梭在来往的人群中。他身后有着这样的标示牌:给青春留下高考的印记(免费拍照)。‎ ‎⑲原来,他是去年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如今就读于某大学的编导专业。大学里的他,回首自己的高考,愈加觉得,应该为那青春里最庄严的时刻留下一些什么。于是,他就想利用自己的所学,在高考时为更多的考生和家长留下美好的回忆,而最后一场考试之后的离开,也许是最能触动心灵的时刻吧。于是,小伙子抱着相机来了。他不停地忙碌着,‎ 6‎ 在他的单反相机里,一幅幅画面在定格……‎ ‎⑳都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是,翩翩少年们才不是呢,他们不惆怅,不多忧,一任前行,只把韶光变锦绣。再回眸,却是品了樱桃,甜哩;雨打芭蕉,美呀。这声色,饱满而生动,斑斓而多彩,孜孜不倦地温暖了整个青春。‎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5期,有删改)‎ ‎25.请简析标题的含义。(2分)‎ 示例:意指老师、爱心志愿者、绿T恤男孩,给了正值青春期(高考期间)的孩子们正好需要的帮助、鼓励、理解等,让他们倍受鼓舞,倍感温暖,倍感青春(人生)的美好。‎ ‎26.试概括文中令孩子们倍感温暖的三件事。(2分)‎ 临考前老师到考场外给孩子们加油;爱心志愿者给孩子们送伞;绿T恤男孩为孩子们免费拍照。‎ ‎27.文章第⑨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2分)‎ 插叙,补充交代老师受伤的原因和红色T恤的由来,表现老师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充实。‎ ‎28.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下列语句。(3分)‎ ‎(1)灿灿然,如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欣欣然,似一张张明媚的笑脸。(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示例一: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伞”比作“花儿”,比作“笑脸”,生动地表现出伞缤纷的色彩和孩子们看到伞后兴奋、快乐的心情。示例二: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表现出伞缤纷的色彩和孩子们看到伞后兴奋、快乐的心情。‎ ‎(2)再回眸,却是品了樱桃,甜哩;雨打芭蕉,美呀。(品味加点语气词的情味)‎ 两个语气词“哩”“呀”,表现出孩子们回眸青春岁月时掩饰不住的甜美与快乐,无悔与自豪,乐观与自信。‎ ‎29.文章第⑲段中写道“一幅幅画面在定格……”,会有些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合理想象,描绘一幅画面。(温馨提示:恰当运用描写手法,字数在80字左右)(2分)‎ 示例:一帮少男少女聚集在操场上,或坐或立或卧,有的四目相对击掌相庆,有的两头相靠无限亲密;最抢眼的是一个穿着红T恤的少年,只见他侧身双脚跳起,双拳紧握,飘动的头发画出不同的几何图形,仿佛快乐已实在没法掩藏。‎ 三、作文(50分)‎ ‎30.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讲道:“真情,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需要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来滋养。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真情不虚就是要忠诚老实、诚恳待人,真情不私就是要砥砺品德、刚正无私,真情不妄就是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唯有如此,亲情、友情、爱情、同志之情才能高尚恒久,才能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亲人、友人、所爱之人、同志之人,也才能铸就守望相助、天下同心的人间大爱。我们要让真情大义像春风一样吹遍神州大地,吹进千家万户,给每一个中华儿女带来温暖。”‎ 请以“真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6‎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