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三模试题(有解析四川内江八中)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中考化学三模试题(有解析四川内江八中)》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年四川省内江市第八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2分)‎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 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 ‎2.在天宫二号实验室中,航天员将研究一种叫作多晶碲化锌的新型材料.由图可知,下列关于碲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碲原子核外有52个电子 B.碲原子有52个质子 ‎ C.碲原子的质量为127.60 D.碲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 C. D.‎ ‎4.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青菜 B.大米 C.豆腐 D.玉米 ‎5.针剂药品封装前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进行处理,以防变质.该气体是(  )‎ 23‎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6.环境、资源问题是人类目前普遍关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通过化石燃料燃烧获得能量的过程对环境无污染 ‎ B.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 D.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一方面要节约用水 ‎7.在哈尔滨市交通局和平房区政府的共同支持下,399路纯电动公交车在平房区上运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造纯电动汽车使用的钢化玻璃属于复合材料 ‎ B.纯电动公交车上一般配备干粉灭火器 ‎ C.纯电动车使用的钢的含碳量一般为2%﹣4.3% ‎ D.纯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可实现绿色出行 ‎8.下列能在pH=11的溶液中共存,且生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3+、Cl﹣、Na+ B.K+、Cl﹣、Na+ ‎ C.H+、Cl﹣、Na+ D.Ag+、Cl﹣、Na+‎ ‎9.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 C.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 D.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1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A.2NH4+中的“‎2”‎表示两个铵根离子 ‎ B.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 ‎ C.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Fe2O3+4HCl=2FeCl2+3H2O ‎ 23‎ D.由乙醇的化学式C2H5OH可知,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11.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 B.原子序数为23 ‎ C.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12.物质的“性质﹣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石墨质地软且滑腻﹣制作电极 ‎ 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制霓虹灯 ‎ D.生石灰能吸收水份﹣作干燥剂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12分)‎ ‎13.(12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如图回答问题:‎ 第一周期 ‎1H ‎2He 第二周期 ‎3Li ‎4Be ‎5B ‎…‎ ‎10Ne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 ‎(1)表中12号元素的名称是   ,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 23‎ ‎)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其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变成   (用离子符号表示)‎ ‎(2)表中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有   .‎ A.12号和4号 B.12号和2号 C.12号和13号 D.10号和2号.‎ ‎14.(12分)某学校组织学生到郊外野炊.‎ ‎(1)有些同学带了如下的食品,其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   ;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填字母)‎ A、鸡蛋 B、水 C、花生油 D、面包 ‎(2)在野炊活动中用到的水来自一个大型水库,你认为水库的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小明同学认为该水库的水是硬水,你认为可以用   来鉴别.若要测定该水库的水的酸碱度,可以选择   .‎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3)在野炊活动过程中,小花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下列物品可以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填字母).‎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洗洁精.‎ 三.填空题(共2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 ‎15.(4分)如图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50℃‎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   g,‎60℃‎时溶解度:Na2Cr2O7   Na2SO4 (填“<”、“=”、“>”)。‎ ‎(2)在‎50℃‎时,把‎210g Na2Cr2O7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Na2Cr2O‎7g   g(假设不含结晶水)。‎ ‎16.(4分)实验室中现有两瓶标签被腐蚀的试剂,其中一瓶是Mg(NO3)2溶液,另一瓶是MgCl2溶液,选用AgNO3‎ 23‎ 溶液作试剂,根据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即可将它们鉴别开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溶液中若混有少量的氢氧化钙,只需加入适量的   (填试剂名称),然后过滤即可除去杂质。‎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17.(10分)化学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几种装置,让同学们练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操作.‎ ‎(1)老师请你写出图中仪器名称:Ⅰ是   ,Ⅱ是   .‎ ‎(2)老师提醒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应先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找来高锰酸钾制取少量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他应选用的装置是   和E.收集时,他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小红同学选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她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编号)‎ 五.填空题(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 ‎18.(12分)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   7(填>、=、<)。 ‎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 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7分,每小题7分)‎ ‎19.(7分)有A、B、C、D四种元素,A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且第3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第2电子层的电子数少1;B元素的某氧化物分子组成为BO3,其中B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且B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已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C﹣和D2+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 ‎(1)写出下列微粒的符号:C﹣   、D2+   ‎ 已知①通常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②核电荷数越大,对核外电子吸引力越强,微粒半径越小.试比较以上两种离子半径的大小   ‎ ‎(2)B元素形成常见单核离子的化学符号:   ,写出BO3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 ‎(3)已知: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把相对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从它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已知A的单质比I2活泼,写出A的单质与KI反应的方程式   .‎ 七.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20.(10分)某学习小组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猜想可能是镁与N2或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针对猜想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1)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   (填字母)‎ ‎(2)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N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23‎ ‎(3)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反思: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   .‎ ‎【实验二】镁带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产生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该黑色物质是   .(写出化学式,下同)‎ ‎【探究结论】‎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   反应产生的.‎ 23‎ ‎2019年四川省内江市第八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2分)‎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 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甲骨刻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在天宫二号实验室中,航天员将研究一种叫作多晶碲化锌的新型材料.由图可知,下列关于碲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碲原子核外有52个电子 B.碲原子有52个质子 ‎ 23‎ C.碲原子的质量为127.60 D.碲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2,表示原子序数为5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2,表示原子序数为5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碲原子有52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0,而不是碲原子的质量为127.60,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碲,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 C. D.‎ ‎【分析】根据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判断是否为氧化物时,首先所表示的物质必须为纯净物,然后还得为化合物;因此能表示氧化物的示意图中只含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 ‎【解答】解:A、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该图所表示的物质为纯净物;图中分子是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若其中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则该分子即为氧化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则的氧化物;故有可能;‎ 23‎ B、图中含有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即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的物质为混合物,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不可能;‎ C、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不可能;‎ D、图中含有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即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的物质为混合物,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不可能;‎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及构成方面的知识,会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 ‎4.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青菜 B.大米 C.豆腐 D.玉米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B、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C、豆腐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D、玉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针剂药品封装前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进行处理,以防变质.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A。‎ ‎【点评】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 ‎6.环境、资源问题是人类目前普遍关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通过化石燃料燃烧获得能量的过程对环境无污染 ‎ B.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 23‎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 D.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一方面要节约用水 ‎【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考虑;‎ B、根据乙醇的制取方法考虑;‎ C、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解答;‎ D、根据爱护水资源就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进行解答;‎ ‎【解答】解:‎ A、石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热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故说法错误;‎ B、乙醇可通过粮食发酵制得,所以属于可再生资源,故说法正确;‎ C、促进燃烧的方法有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增大,故说法正确;‎ D、爱护水资源就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故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乙醇的制取方法,促进燃烧的方法,氢气的特点.本题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7.在哈尔滨市交通局和平房区政府的共同支持下,399路纯电动公交车在平房区上运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造纯电动汽车使用的钢化玻璃属于复合材料 ‎ B.纯电动公交车上一般配备干粉灭火器 ‎ C.纯电动车使用的钢的含碳量一般为2%﹣4.3% ‎ D.纯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可实现绿色出行 ‎【分析】A.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灭火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钢的含碳量进行分析;‎ D.根据纯电动汽车的优点进行分析。‎ 23‎ ‎【解答】解:A.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功能和性质的材料,钢化玻璃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说法错误;‎ B.干粉灭火器适用于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电器着火等所引起的火灾,也适用于档案资料、纺织品及珍贵仪器着火等,干粉是不导电的,可以用于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也可配备水基型灭火器,故说法错误;‎ C.钢中的含碳量一般为0.03%~2%,故说法错误;‎ D.纯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可实现绿色出行,故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下列能在pH=11的溶液中共存,且生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3+、Cl﹣、Na+ B.K+、Cl﹣、Na+ ‎ C.H+、Cl﹣、Na+ D.Ag+、Cl﹣、Na+‎ ‎【分析】pH=11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离子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还要注意常见的有色离子.‎ ‎【解答】解:pH=11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A、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共存,且铁离子为黄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B、三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带色的离子,故选项正确;‎ C、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水,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D、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产生氯化银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隐含信息的挖掘,如本题PH=11、溶液无色的要求.‎ ‎9.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 C.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 23‎ D.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Ba(OH)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其它碱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属于碱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 B、Ba(OH)2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其它碱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 C、Ba(OH)2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其它碱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的共同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钡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不能与硫酸钠反应,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A.2NH4+中的“‎2”‎表示两个铵根离子 ‎ B.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 ‎ C.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Fe2O3+4HCl=2FeCl2+3H2O ‎ D.由乙醇的化学式C2H5OH可知,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分析】A、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B、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NH4+中的“‎2”‎表示铵根离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22,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 23‎ ‎2FeCl3+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乙醇的化学式C2H5OH可知,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 B.原子序数为23 ‎ C.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由元素名称的偏旁“金”字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钒的原子序数为23,故正确;‎ C.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故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2.物质的“性质﹣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石墨质地软且滑腻﹣制作电极 ‎ 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制霓虹灯 ‎ D.生石灰能吸收水份﹣作干燥剂 ‎【分析】‎ 23‎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错误;‎ 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常用于冶炼金属,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作霓虹灯,正确;‎ 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从而吸收水份,常用作干燥剂,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12分)‎ ‎13.(12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如图回答问题:‎ 第一周期 ‎1H ‎2He 第二周期 ‎3Li ‎4Be ‎5B ‎…‎ ‎10Ne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 ‎(1)表中12号元素的名称是 镁 ,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其容易 失 (填“得”或“失”)电子,变成 Mg2+ (用离子符号表示)‎ ‎(2)表中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有 ACD .‎ A.12号和4号 B.12号和2号 C.12号和13号 D.10号和2号.‎ ‎【分析】(1)由元素周期表,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12号元素的名称;由汉字名称,可知其元素分类;由原子序数可知核外电子数,可知电子层排布,可知得失电子情况,而其化合价与离子的符号同,数值等;‎ ‎(2)根据表中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规律,同族元素性质相似.‎ ‎【解答】解:(1)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名称为镁元素,可知其元素分类为 23‎ ‎“金属元素”,;它的最外层电子为2,易“失”2个电子而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为Mg2+;故填:镁;金属;失;Mg2+;‎ ‎(2)A.12号镁和4号铍都易失去电子,性质相似;B.12号镁易失电子,2号氦性质稳定,性质不相似;C.12号镁和13号铝都易失电子,性质相似;D.10号氖和2号氦性质稳定,性质相似,故选AC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化学式的书写、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4.(12分)某学校组织学生到郊外野炊.‎ ‎(1)有些同学带了如下的食品,其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 A ;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D .(填字母)‎ A、鸡蛋 B、水 C、花生油 D、面包 ‎(2)在野炊活动中用到的水来自一个大型水库,你认为水库的水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小明同学认为该水库的水是硬水,你认为可以用 肥皂水 来鉴别.若要测定该水库的水的酸碱度,可以选择 C .‎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3)在野炊活动过程中,小花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下列物品可以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A (填字母).‎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洗洁精.‎ ‎【分析】(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2)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要测定水样的酸碱度,常使用pH试纸;‎ ‎(3)根据黄蜂毒液呈碱性进行解答.‎ ‎【解答】解:(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奶、蛋、鱼、瘦肉等含蛋白质丰富,蔬菜和水果中含维生素C较多,大米中含丰富的淀粉类,花生油主要是脂肪.‎ ‎(2)河水中含有水、可溶性杂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成泡沫少的是硬水,所以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要测定水样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使用pH试纸或pH计,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定溶液酸碱性,不能测定酸碱性的强弱;‎ ‎(3)黄蜂毒液呈碱性,所以应该选用酸性物质进行中和,而食醋( pH<7)显酸性.‎ 23‎ 故答案为:(1)A;D;(2)混合物;肥皂水;C;(3)A.‎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三.填空题(共2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 ‎15.(4分)如图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50℃‎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 ‎110 ‎g,‎60℃‎时溶解度:Na2Cr2O7 > Na2SO4 (填“<”、“=”、“>”)。‎ ‎(2)在‎50℃‎时,把‎210g Na2Cr2O7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Na2Cr2O‎7g ‎50 ‎g(假设不含结晶水)。‎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在‎50℃‎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110g,‎60℃‎时溶解度:Na2Cr2O7大于Na2SO4,故填:110;>。‎ ‎(2)在‎50℃‎时,把‎210g Na2Cr2O7饱和溶液降温到‎10℃‎,‎10℃‎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60g,故析出Na2Cr2O7的质量为:‎110g﹣‎60g=‎50g,故填:50。‎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4分)实验室中现有两瓶标签被腐蚀的试剂,其中一瓶是Mg(NO3)2溶液,另一瓶是MgCl2溶液,选用AgNO3溶液作试剂,根据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即可将它们鉴别开来,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Cl2+2AgNO3═2AgCl↓+Mg(NO3)2 ‎ 23‎ ‎;氢氧化钠溶液中若混有少量的氢氧化钙,只需加入适量的 碳酸钠 (填试剂名称),然后过滤即可除去杂质。‎ ‎【分析】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根据氯化镁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氯化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氯化银沉淀,化学方程式为:;要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可以加入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MgCl2+2AgNO3═2AgCl↓+Mg(NO3)2;碳酸钠。‎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鉴别和除杂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17.(10分)化学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几种装置,让同学们练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操作.‎ ‎(1)老师请你写出图中仪器名称:Ⅰ是 试管 ,Ⅱ是 锥形瓶 .‎ ‎(2)老师提醒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应先 用水润湿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找来高锰酸钾制取少量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他应选用的装置是 A 和E.收集时,他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bac (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小红同学选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她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编号),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G (填编号)‎ ‎【分析】(1)从仪器的图形和用途去分析解答;‎ 23‎ ‎(2)根据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分析;‎ ‎(3)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及操作步骤分析解答;‎ ‎(4)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由于反应不需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B,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为G.‎ ‎【解答】解:(1)由仪器的图形和用途可知:Ⅰ为试管,Ⅱ为锥形瓶;‎ ‎(2)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以减小彼此的摩擦力,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高锰酸钾是固体需加热才能产生氧气,所以选择固体加热装置;收集氧气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选用排水法收集;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收集时,他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由于反应不需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B,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为G;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故答案为:‎ ‎(1)试管;锥形瓶;‎ ‎(2)用水润湿;‎ ‎(3)2KMnO4K2MnO4+MnO2+O2↑;A;bac;‎ ‎(4)CaCO3+2HCl=CaCl2+CO2↑+H2O、B;G;‎ ‎【点评】气体的收集装置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明确反应原理,此题重在考查同学们对常用化学仪器的了解和识记情况,只有很好的认识它们,做实验才能得心应手.‎ 五.填空题(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 ‎18.(12分)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 < 7(填>、=、<)。 ‎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 ‎【分析】根据图示进行分析,当滴加稀盐酸到A点时,碳酸钠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了氯化钠,原来的固体混合物中也有氯化钠,根据所用氯化氢的质量可求出固体混合物中的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能求出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再加上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就是反应后溶质的质量,而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所加所以物质的质量减去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解答】解:(1)由图可知,当滴加稀盐酸至A点时,物质完全反应,所以当滴加到B点时,盐酸过量,烧杯中溶液的PH<7;(2)设滴加稀盐酸到A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 由题意可知,当滴加到A时,所用氯化氢的质量是‎73g×10%═‎7.3g ‎ ‎ Na2CO3+2HCl═2NaCl+H2O+CO2↑ ‎ ‎ 106 73 117 44‎ ‎ Y ‎7.3g Z X ‎ = Y═‎‎10.6g ‎ Z═‎‎11.7g ‎ X═‎‎4.4g 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20.4g﹣‎10.6g═‎‎21.5g 溶液的质量为:‎20.4g+‎73g﹣‎4.4g═‎‎89g 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4.2%‎ 故答为:(1)<;(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2%。‎ ‎【点评】本题在计算时,溶液质量的计算是关键,容易出错,应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固体混合质量+加入稀盐酸质量﹣放出气体质量。‎ 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7分,每小题7分)‎ 23‎ ‎19.(7分)有A、B、C、D四种元素,A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且第3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第2电子层的电子数少1;B元素的某氧化物分子组成为BO3,其中B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且B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已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C﹣和D2+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 ‎(1)写出下列微粒的符号:C﹣ F﹣ 、D2+ Mg2+ ‎ 已知①通常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②核电荷数越大,对核外电子吸引力越强,微粒半径越小.试比较以上两种离子半径的大小 F﹣>Mg2+ ‎ ‎(2)B元素形成常见单核离子的化学符号: S2﹣ ,写出BO3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SO3+H2O=H2SO4 ‎ ‎(3)已知: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把相对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从它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已知A的单质比I2活泼,写出A的单质与KI反应的方程式 Cl2+2KI=2KCl+I2 .‎ ‎【分析】(1)根据题干中所给的信息:A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且第3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第2电子层的电子数少1;B元素的某氧化物分子组成为BO3,其中B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且B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C﹣和D2+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2)根据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互相化合的数目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A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第三层电子数比第二层少1,由于第二层容纳8个电子,故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核电荷数=2+8+7=17,所以A为氯元素;‎ 根据B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B的相对原子质量:O的相对原子质量×3=2:3,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48×2÷3=32,‎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B元素的质子数为32÷2=16,所以B为硫元素;‎ C﹣和D2+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氖的原子序数为10,C得到一个电子核外电子数为10,C的质子数为9,则C为氟元素,D失去两个电子核外电子数为10,D的质子数为12,则D为镁元素;‎ ‎(2)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两个电子,从而带上两个单位负电荷,故B元素形成常见单核离子的化学符号为S2﹣;钠元素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易失去1个电子,从而带上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可和S2﹣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3)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碘,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故答案为:(1)Cl,F,Mg;‎ ‎(2)S2﹣,Na2S;‎ ‎(3)Cl2+2KI=2KCl+I2.‎ 23‎ ‎ (1)F﹣、Mg2+、F﹣>Mg2+‎ ‎(2)S2﹣,SO3+H2O=H2SO4 ‎ ‎(3)Cl2+2KI=2KCl+I2‎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互相化合的数目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七.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 ‎20.(10分)某学习小组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猜想可能是镁与N2或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针对猜想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1)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 B (填字母)‎ ‎(2)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N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3)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Mg+N2Mg3 .‎ ‎(4)实验反思: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原因是 氧气比氮气活泼 .‎ ‎【实验二】镁带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产生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该黑色物质是 C .(写出化学式,下同)‎ ‎【探究结论】‎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 CO2 反应产生的.‎ ‎【分析】【实验一】(1)将空气中氧气除去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1)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2)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3)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23‎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4)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实验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 ‎【探究结论】根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实验一】(1)硫磺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二氧化硫,尽管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硫,但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石灰水中溶解的氢氧化钙较少,不能全部吸收二氧化硫,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 红磷本身是固体,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可以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且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得到较纯的氮气;‎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填:B;‎ ‎(3)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故填:3Mg+N2Mg3N2.‎ ‎(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故填:氧气比氮气活泼.‎ ‎【实验二】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有氧化镁,则生成的黑色固体是碳;故填:C;‎ ‎【探究结论】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故填:CO2.‎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及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