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适应性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含10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兴趣小组在开展某地水质检验活动时,需要检测该区域某井水(实际为溶液)的酸碱度.检测时,可选用( )
A.蓝色石蕊试纸 B.红色石蕊试纸
C.pH试纸 D.无色酚酞试液
2.人体需要不断补充“燃料”,从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摄入下列物质,这些物质中充当生命活动的“燃料”的是( )
A.淀粉 B.水 C.维生素 D.矿物质
3.物质一般具有气、液、固三种状态,且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在同一物质的三种状态转化过程中,一定改变的是( )
A.分子的大小 B.分子间距离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种类
4.常吃海带能有效预防“大脖子病”,这是因为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已知,海带中的碘以碘化钠(NaI)形式存在,则碘的化合价为( )
A.0 B.﹣1 C.1 D.+1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含有氧分子(O2)
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C.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植物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6.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 )
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
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
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7.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n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方程式中n=1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12
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8.已知,以聚碳酸酯为原料的塑料在加热情况下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双酚A.已知双酚A的化学式为C15H16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双酚A属于氧化物
B.双酚A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
C.双酚A分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一个双酚A分子中共含有33个原子
9.某市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之一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4%的食盐溶液”.下列是某同学的实验过程,正确的是( )
A.计算需要氯化钠4g、水50g
B.将氯化钠放置到托盘天平右盘称量
C.将氯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
D.用玻璃棒搅拌加快食盐溶解
10.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B.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C.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D.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二、非选择题(本题含8题,共70分)
11.铝、铜、铁是人类应用广泛的三种金属.
(1)汽车生产需要大量钢铁.我市某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铝和铜常用于制导线,这是利用铝、铜等金属 性.
(3)金属容易生锈,一种防锈的常用方法是在金属表面喷漆(或涂上油漆).在金属表面喷漆(或涂上油漆)能有效防锈的原因是
(4)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具有“自我保护”
12
作用.金属铝在空气中能“自我保护”的原因 .
12.现有Zn、HCl、Ca(OH)2、Na2CO3、CaO五种物质.根据要求回答:
(1)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是 .
(2)从物质的组成看,有一种物质和其它四种物质不同类属.该物质是 .
(3)可和其它四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是 ,写出该物质和其它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NaNO2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 的溶解度更大;
(2)同温下, (填“能够”或“不能”)配制到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饱和NaNO2、NaCl溶液.
(3)现有一杯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NO2溶液,该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若维持温度在20℃,要使该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要加入.NaNO2 g.
(4)现有一包含少量氯化钠的NaNO2固体,为获取纯净的NaNO2,采用的方法是 .
14.一则“韭菜叶面有蓝色含铜物质,过量摄入可致死亡”的新闻引发公众对菜农诚信的关注.农业专家呼吁市民理性看待.专家指出,韭菜叶面含铜的一种可能是种植韭菜时,菜农往韭菜苗中喷施波尔多液来避免虫害,这属于正常的生产行为.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产时用到的波尔多液是用 、 与水混合来配置.
(2)波尔多液配制过程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答: (填“是”或“否”).
(3)配制波尔多液,通常用塑料容器而不用铁制容器.这是为什么?
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2
(4)专家指出,不排除菜农用硫酸铜溶液来浸泡韭菜,使韭菜保持鲜艳绿色.经此法处理的韭菜,叶面虽附着固体硫酸铜.但只需简单处理,除去韭菜叶面附着的硫酸铜,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你认为可采用怎样的“简单处理”即可除去韭菜叶面的固体硫酸铜?
答: .
15.今年4月13日,佛山下一场暴雨,这场暴雨导致一辆大货车着火燃烧.调查表明,该车装了大量的保险粉(化学式为Na2S2O4),该物质在空气中遇雨水发生强烈反应而引发了燃烧.事故现场,相关部门紧急调来沙土,覆盖在保险粉上,火被扑灭.请回答:
(1)从物质属类看,保险粉属于 (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2)保险粉遇水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沙土覆盖在燃烧的保险粉上能灭火的原因是 .
(4)保险粉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制取反应为:HCOONa+2SO2+X=Na2S2O4+CO2+H2O
①制取反应中,X代表一种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②保险粉应该如何保存?答: .
16.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编号对应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用A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A、D组合来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前应先检查气密性.现有连接好导气管的装置A、装满水的水槽,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CO2时,B装置中装入石灰石的操作是 .
(4)实验室还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来制取少量的CO2(产物还有碳酸钠和水),此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
12
17.如图为某学生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关系的装置(滴管中装有稀盐酸,小试管中装有碳酸钙,锥形瓶中装有澄清石灰水).实验前,先装好托盘天平左盘上的装置并准确称重;然后挤压胶头滴管,使盐酸进入小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托盘天平仍保持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体系中发生 个化学反应.
(2)从微观角度解释天平保持平衡的原因.
答:
(3)小明认为:上述实验过程中,即使锥形瓶中未盛装石灰水,实验前后天平也将会保持平衡.但实验过程必须控制盐酸和碳酸钙的量.若盐酸和碳酸钙的量太多,锥形瓶不装石灰水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该问题是 .
(4)现只有铁、稀硫酸、酚酞、氢氧化钠、硫酸铜五种试剂及托盘天平(含镊子)、试管、小烧杯、胶头滴管等仪器,若要设计实验证明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必须有明显现象)且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你将设计怎样的方案?根据要求填空:
①若选择铁,还需选择试剂是 .
②若选用盐酸和氢氧化钠为试剂,是否还需选择其它试剂?若需要,指出所需的试剂.若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答: .
18.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物(能与盐酸反应).右图为某抗酸药说明书部分内容.兴趣小组对该药物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I.该药物抗酸作用的探究.
已知:铝碳酸镁[化学式为AlMg(OH)3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
(1)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物质中含有Al3+、Mg2+、OH﹣和CO32﹣.结合该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该药物起抗酸作用(降低胃液酸性)的微粒是 、 (填微粒符号).
12
II.服用方法的探究
该抗酸药为什么要求“嚼碎后服用”?小红猜想可能是“相同质量的药片嚼碎后服用,将消耗更多的胃酸”,小明则认为“嚼碎后药物将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快”.
(3)显然,小红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 .
(4)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实验1]将一片完整的药片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5mL 5%的稀盐酸;
[实验2]将一片完整的药片研碎后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5mL 5%的稀盐酸.
实验时,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
III.主要成分含量的探究
(5)兴趣小组取3片药片粉碎后放入试管中,向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0.44g.试通过计算,每片药物中含有AlMg(OH)3CO3的质量是多少?(结果保留到0.1)
(已知:药物所含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AlMg(OH)3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1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含10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解答】解:A、蓝色石蕊试纸只能检验溶液是否呈酸性,不能检验溶液的酸碱度,故选项错误。
B、红色石蕊试纸只能检验溶液是否呈碱性,不能检验溶液的酸碱度,故选项错误。
C、用pH试纸能测出溶液的酸碱度,故选项正确。
D、酸碱指示剂只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检验溶液的酸碱度,无色酚酞试液只能验溶液的酸碱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解答】解: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中,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供应者;
水、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故选:A。
3.【解答】解:物质一般具有气、液、固三种状态的变化,且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由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分子的大小、质量也没有发生改变。发生改变是分子间的距离。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碘化钠的化学式为NaI,钠为+1价,根据化合价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碘化钠中碘的化合价为x,则:(+1)+x=0,解得x=﹣1。
故选:B。
5.【解答】解:A、氧气中含有氧分子,而二氧化碳中不含有氧分子,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
C、氧气能助燃,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可以使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故C正确;
D、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A、由于铝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能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故A正确;
12
B、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故B正确;
C、由于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所以,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C正确。
D、由于稀硫酸和蒸馏水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用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故D不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数和原子个数相等,将方程式配平为:SiO2+2CSi+2CO↑,所以n=2,选项错误。
B、置换反应的形式为: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对比可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选项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每种原子的个数不变,所有原子的总数当然也不能变,选项错误。
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前四位元素为氧、硅、铝、铁,所以选项错误。
故选:B。
8.【解答】解:A、双酚A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双酚A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16×2)≠8:1,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双酚A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个双酚A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1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分子中共含有15+16+2=33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4%=2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2g=48g,所以A不正确。
B、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要左物右码,所以B不正确。
C、溶解氯化钠要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C不正确。
D、玻璃棒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D正确。
故选:D。
12
10.【解答】解:A、生石灰质量增加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钠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含8题,共70分)
11.【解答】解:(1)焦炭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故填:C+O2CO2.
(2)铝和铜常用于制导线,这是利用铝、铜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故填:具有良好的导电.
(3)在金属表面喷漆(或涂上油漆)能有效防锈的原因是能够防止金属与水和氧气接触.
故填:能够防止金属与水和氧气接触.
(4)金属铝在空气中能“自我保护”的原因是: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故填: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12.【解答】解:(1)氧化钙能够吸收水,可以用作干燥剂.
故填:CaO.
(2)锌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氯化氢、氢氧化钙、碳酸钠、氧化钙等物质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故填:Zn.
(3)盐酸能和其它四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13.【解答】解:(1)t1℃时,NaNO2的溶解度更大;
(2)由图可知,同温下二者的溶解度没有相同的时候,结合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可知:同温下,无法配制到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饱和NaNO2、NaCl溶液;
(3)现有一杯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NO2溶液,该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为125g
12
×20%=25g; 若维持温度在20℃,此温度下NaNO2的溶解度是80.8g,所以要使该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要加入NaNO2的质量为80.8g﹣25g=55.8 g;
(4)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亚硝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含少量氯化钠的NaNO2固体,为获取纯净的NaNO2,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故答案为:(1)NaNO2;(2)不能;(3)25g;55.8;(4)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14.【解答】解:(1)波尔多液配制过程中氢氧化钙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答案为:氢氧化钙、硫酸铜;
(2)波尔多液配制过程发生化学反应: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
(3)因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降低药效,故配制波尔多液,通常用塑料容器而不用铁制容器;故答案为:Fe+CuSO4=Cu+FeSO4
(4)因为硫酸铜可溶于水,故要除去韭菜叶上的硫酸铜,可采用浸泡并多次用水冲洗的方法;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钙、硫酸铜;(2)是;(3)Fe+CuSO4=Cu+FeSO4;(4)浸泡并多次用水冲洗(或果蔬清洗液清洗、碳酸钠溶液浸泡等其它合理答案);
15.【解答】解:(1)保险粉(化学式为Na2S2O4)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2)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保险粉与水接触剧烈反应而引发了燃烧”可知,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3)根据灭火的原理,沙土覆盖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隔绝氧气;
(4)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HCOONa+2SO2+X=Na2S2O4+CO2+H2O可得,X的化学式含有钠原子的个数为:2﹣1=1,含有硫原子的个数为:2﹣2=0,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4+2+1﹣2﹣4=1,含有碳原子的个数为1﹣1=0,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2﹣1=1.故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NaOH;
②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保险粉与水接触剧烈反应而引发了燃烧”可知,保险粉应密封、干燥保存.
故答案为:(1)盐;(2)放热;(3)隔绝氧气;(4)①NaOH;②密封、干燥保存.
16.【解答】解:(1)编号仪器分别是铁架台、长颈漏斗;
12
(2)A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现有连接好导气管的装置A、装满水的水槽,根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可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两手紧握试管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B装置中装入石灰石的操作是:将锥形瓶平放,碳酸钙放于瓶口,然后慢慢地将锥形瓶竖起来,防止碳酸钙打破锥形瓶底;
(4)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来制取少量的CO2(产物还有碳酸钠和水),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
故答案为:(1)铁架台;长颈漏斗;
(2)2KClO32KCl+3O2↑;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两手紧握试管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3)CaCO3+2HCl═CaCl2+H2O+CO2↑;将锥形瓶平放,碳酸钙放于瓶口,然后慢慢地将锥形瓶竖起来;
(4)A.
17.【解答】解:(1)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碳酸钙和水,该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2个;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从微粒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保持不变的原因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
(3)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能导致瓶内气压增大,橡皮塞弹出,影响实验测定;
(4)①铁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还应该选择稀硫酸;
②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生成水和硫酸钠没有现象,所以反应中应该借助酚酞试液作指示剂.
故答案为:(1)2;
(2)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
(3)可能导致瓶内气压增大,橡皮塞弹出,影响实验测定;
(4)①稀硫酸;
②需要;酚酞试液.
12
18.【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氢氧化根离子和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碳酸根离子和酸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铝离子和镁离子不和酸中的氢离子反应,该药物起抗酸作用(降低胃液酸性)的微粒是OH﹣和CO32﹣;
(3)嚼碎后药片质量没有增加,所以嚼碎后服用,不会消耗更多的胃酸;
(4)实验2比实验1反应更快可以证明小明的猜想正确;
(5)解:6片药物中含AlMg(OH)3CO3的质量为x
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
162 44
x 0.88g
解得:x=3.24 g
每片药物中含AlMg(OH)3CO3的质量=3.24 g÷6=0.5g
答:每片药物中含AlMg(OH)3CO3的质量为0.5 g.
故答案为:(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2)OH﹣和;CO32﹣;
(3)嚼碎后药片质量没有增加;
(4)实验2比实验1反应更快;
(5)0.5 g.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