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市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南益阳市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2分)‎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 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 ‎2.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稀释浓硫酸 ‎ C.点燃酒精灯 D.过滤 ‎3.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 B.N2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作灯泡保护气 ‎ C.O2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气体燃料 ‎ D.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4.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氢气、可口可乐饮料、氢氧化钠 ‎ 36‎ B.水、矿泉水、海水 ‎ C.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 D.铝箔、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 ‎5.张明用如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甲 乙、丙、丁 A 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B 盐 碱式碳酸铜、氯酸钾、纯碱 C 干燥剂 石灰石、苛性钠、生石灰 D 溶液 碘酒、糖水、生理盐水 A.A B.B C.C D.D ‎6.普通煤在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①CO②CO2③SO2④H2O⑤烟尘,其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 ‎7.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磷肥的是(  )‎ A.CO(NH2)2 B.KCl C.KNO3 D.Ca3(PO4)2‎ ‎8.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 ‎48g乙充分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当乙反应完全时,生成 ‎44g 丙和 ‎27g 丁。‎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有(  )个 ‎①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23g ‎②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2:3‎ 36‎ ‎③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1‎ ‎④参加反应的甲与丙的质量比为48:44‎ ‎⑤甲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下列方框内是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描述.其内容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安全常识 安装燃气热水器﹣﹣﹣﹣﹣﹣﹣﹣﹣定要配有烟道 预防煤气中毒﹣﹣﹣﹣﹣﹣﹣﹣﹣﹣﹣室内放一盆水 劣质装饰材料﹣﹣﹣甲醛等超标致室内污染 B.环保常识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深埋丢弃废旧电池﹣﹣﹣﹣﹣﹣造成水土污染 ‎ 大理石雕塑被腐蚀﹣﹣﹣﹣﹣﹣温室效应所致 C.健康常识 食用水果蔬菜﹣﹣﹣﹣﹣﹣﹣﹣﹣﹣﹣可补充维生素 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 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D.生产常识 氮气﹣﹣﹣﹣﹣﹣﹣﹣﹣﹣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K2CO3﹣﹣﹣﹣﹣﹣﹣﹣﹣﹣﹣﹣﹣﹣﹣﹣可作复合肥料 油罐车尾铁链﹣﹣﹣﹣﹣﹣﹣﹣防静电引燃油料 A.A B.B C.C D.D ‎10.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 B.氢气+氧气水 ‎ C.氧化汞汞+氧气 ‎ 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11.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  )‎ A.液态空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锰 D.水 ‎1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36‎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B.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 B.离子都带有电荷,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所以生成其一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2Fe+3CuSO4═Fe2(SO4)3+3Cu ‎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2CO2 ‎ C.验证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Zn+FeCl2═ZnCl2+Fe ‎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1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氢气与氧气 闻气味 B 区分硬水和软水 观察是否有浑浊 C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除去水中的泥沙 过滤 A.A B.B C.C D.D ‎16.A、B、C三种物质各‎10g 36‎ ‎,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D为‎16g,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 A.5:1 B.5:‎2 ‎C.5:3 D.4:1‎ ‎17.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 ‎ B.Y一定是水 ‎ C.Z可能是某种盐溶液 ‎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18.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X加入Y的化合物溶液中,X表面析出Y.则三种金属活动顺序为(  )‎ A.Y>X>Z B.X>Y>Z C.Z>Y>X D.X>Z>Y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42分)‎ ‎19.(6分)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 ‎(1)4个氧原子   ;‎ ‎(2)2个铝离子   ;‎ ‎(3)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   ;‎ ‎(4)2个碳酸钠   ;‎ ‎(5)正三价氮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   ;‎ ‎(6)氯酸钾(KClO3)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ClO3﹣)离子构成,则氯酸钙的化学式为   。‎ ‎20.(4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①用化学用语表示:硫酸根离子   ,亚铁离子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 ‎②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如图表示的微粒中共有   种元素,其中与锂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6‎ ‎21.(6分)铼被誉为“超级金属”,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铼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铼原子的电子数为   ,x=   。‎ ‎(2)铼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2.(3分)下列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图。‎ ‎(1)试剂A为   。‎ ‎(2)高铁酸钾(K2FeO4)常用作絮凝剂和消毒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3)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它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化合物 B.氧化物 C.混合物。‎ ‎23.(5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萌萌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平时自己的衣物总是自己清洗,她发现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原因是洗衣粉溶 于水   (填“放热”或“吸热“).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   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我们在实验室通常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其燃烧的燃料是乙醇,俗名酒精,酒精是一种清洁能源,它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6‎ ‎(3)PM2.5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   (填字母序号);‎ A.氮氧化物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24.(4分)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   ;‎ ‎(4)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a<b C.溶质质量a=b D.溶剂质量a<b E.溶质的质量分数a=b ‎25.(8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80g的 a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6.(6分)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建造北京奥运会主体育 场“鸟巢”,就用了大量的钢铁.‎ ‎(1)钢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6‎ ‎(2)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   .‎ ‎(4)写出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填“合理开采矿物”或“节约金属资源”)‎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1分)‎ ‎27.(5分)(1)请你与小明和他的同学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①‎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 ‎(2)老师为他们提供的如图1所示的实验仪器(导管、橡皮塞等未画出).‎ 小明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如图2所示四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对上面的设计方案小明和他的同学进行了交流讨论.‎ 36‎ 其中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   ;能够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的装置是   .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定CO2 气体,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小结:‎ 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28.(6分)如图为“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该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主要成分碳酸钙由   种元素组成.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确认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是否真实,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目标:测定该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的含量.‎ 实验原理:取一定质量的钙片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的CO2的质量(已知该状态下CO2的密度),然后计算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利用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思考提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对实验方案的讨论、取舍.‎ 方案一;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反应后右侧注射器(注射器最大量程为20mL)内收集到气体 的量来进行计算.‎ ‎(1)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都认为该方案中样品的取用的量需要一定的控制,这是因为   .‎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注射器的摩擦会影响生成的CO2的完全收集.‎ 方案二: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与甲同学的相比,仅仅在收集方法上不同.‎ 36‎ ‎(1)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都认为所测得CO2气体的体积将会   (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你的改进方案是   ;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把装置改进后测得生成的CO2气体体积会偏大,你认为他们的最主要理由是   .‎ 方案三: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同学们观看后一致认可他的设计,并按照他的思路设计了以下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10片钙片和水;‎ ‎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向B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 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 ‎⑥计算气体的质量.‎ 实验反思:‎ 36‎ ‎(1)丙同学在实验前将钙片全磨成粉末状,你认为他的目的是:   ;‎ ‎(2)同学们都认为丙同学的设计中最经典的是连接仪器A和仪器B的橡胶管E,你认为橡胶管E的作用是:   ;‎ ‎(3)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图准备好装置,在C、D两管中装好水且液面相平,提高D管,   ,则气密性良好;‎ ‎(4)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清判断并说明理由   .‎ 实验结论:经多次实验(钙片都是10片),所得CO2气体的平均质量是‎6.82g,请你最后计算确认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是   (填“真实”或“不真实”)的.(最后一空不需要写计算过程)‎ 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1分)‎ ‎29.(5分)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请写出计算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0.(6分)学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钢铁厂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称取生铁样品‎5.8g放入烧杯中(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再加入‎50g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85.6g(已知该反应中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2)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6‎ ‎2019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2分)‎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 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甲骨刻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稀释浓硫酸 ‎ 36‎ C.点燃酒精灯 D.过滤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 B.N2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作灯泡保护气 ‎ C.O2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气体燃料 ‎ D.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解答】解:A、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是不能杀菌消毒,错误;‎ 故选:A。‎ 36‎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性质,只有理解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 ‎4.下列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氢气、可口可乐饮料、氢氧化钠 ‎ B.水、矿泉水、海水 ‎ C.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 D.铝箔、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 ‎【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解:A、可口可乐饮料是混合物、氢氧化钠是化合物,故A错;‎ B、水是化合物,矿泉水、海水都是混合物,故B错;‎ C、氧气是单质、二氧化碳是化合物、空气是混合物,故C正确;‎ D、澄清石灰水是混合物、高锰酸钾是化合物,故D错。‎ 故选:C。‎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单质、化合物、混合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灵活对所给物质进行判断。‎ ‎5.张明用如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甲 乙、丙、丁 A 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B 盐 碱式碳酸铜、氯酸钾、纯碱 C 干燥剂 石灰石、苛性钠、生石灰 D 溶液 碘酒、糖水、生理盐水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甲包含乙、丙、丁…‎ 36‎ ‎,可知在不同的分类依据下,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应抓住物质分类的依据,利用物质的组成或性质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则A说法正确。‎ B、碱式碳酸铜、氯酸钾、纯碱都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都属于盐,则B说法正确。‎ C、石灰石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说法错误,故C说法不正确。‎ D、碘酒、糖水、生理盐水都属于溶液,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学生应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组成,能根据要求的分类依据对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6.普通煤在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①CO②CO2③SO2④H2O⑤烟尘,其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 ‎【分析】由题意,普通煤在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①CO②CO2③SO2④H2O⑤烟尘;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题意,普通煤在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①CO②CO2③SO2④H2O⑤烟尘;其中①CO、③SO2、⑤烟尘属于空气的污染物,会造成空气污染。‎ 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但是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故①③⑤硅造成空气污染。‎ 故选:C。‎ ‎【点评】环境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了解空气的污染物的种类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7.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磷肥的是(  )‎ A.CO(NH2)2 B.KCl C.KNO3 D.Ca3(PO4)2‎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 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B错。‎ C、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错。‎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6‎ ‎8.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 ‎48g乙充分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当乙反应完全时,生成 ‎44g 丙和 ‎27g 丁。‎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有(  )个 ‎①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23g ‎②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2:3‎ ‎③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1‎ ‎④参加反应的甲与丙的质量比为48:44‎ ‎⑤甲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甲参加反应的质量;‎ ‎②、根据模型图可推测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水,根据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可求出二氧化碳和水分子的个数比,即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③、根据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求出甲中各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④根据上述分析计算参加反应的甲与丙的质量比;‎ ‎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甲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解答】解: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求甲参加反应的质量为:‎44g+‎27g﹣‎48g=‎23克,故①正确;‎ ‎②、由模型图可推测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水,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故②正确;‎ ‎③、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7g××100%=‎3g;因为碳元素、氢元素都来自甲,故甲中碳元素和氢元素‎12g:‎3g=4:1,故③正确;‎ ‎④、参加反应的甲与丙的质量比为‎23g:‎44g=23:44,故④错误;‎ ‎⑤、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的氧元素的质量是‎44g×+‎27g×=‎56g,而反应物中氧气提供的氧元素的质量是‎48g,所以甲中含有的氧元素的‎56g﹣‎48g=‎‎8g 36‎ ‎,所以甲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⑤错误。‎ 由上述分析可知C正确 故选:C。‎ ‎【点评】了解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掌握化学式的有关数量计算;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9.下列方框内是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描述.其内容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安全常识 安装燃气热水器﹣﹣﹣﹣﹣﹣﹣﹣﹣定要配有烟道 预防煤气中毒﹣﹣﹣﹣﹣﹣﹣﹣﹣﹣﹣室内放一盆水 劣质装饰材料﹣﹣﹣甲醛等超标致室内污染 B.环保常识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深埋丢弃废旧电池﹣﹣﹣﹣﹣﹣造成水土污染 ‎ 大理石雕塑被腐蚀﹣﹣﹣﹣﹣﹣温室效应所致 C.健康常识 食用水果蔬菜﹣﹣﹣﹣﹣﹣﹣﹣﹣﹣﹣可补充维生素 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 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D.生产常识 氮气﹣﹣﹣﹣﹣﹣﹣﹣﹣﹣可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K2CO3﹣﹣﹣﹣﹣﹣﹣﹣﹣﹣﹣﹣﹣﹣﹣﹣可作复合肥料 油罐车尾铁链﹣﹣﹣﹣﹣﹣﹣﹣防静电引燃油料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生产生活常识,分析各项中的因果关系,可用排除法,只要发现其中之一不正确,就可否定该项.‎ ‎【解答】解:A、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气体,它是难溶于水的,所以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 B、大理石雕塑被腐蚀,不是温室效应所致,是酸雨造成的。‎ C、食用水果蔬菜,可补充维生素;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都正确;‎ 36‎ D、碳酸钾是钾肥,不是复合肥料,复合肥料是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及其以上的化肥。‎ 故选:C。‎ ‎【点评】关注生命,呵护健康,是人类不断探求的永恒主题,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0.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 B.氢气+氧气水 ‎ C.氧化汞汞+氧气 ‎ 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氢气+氧气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氧化汞汞+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  )‎ A.液态空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锰 D.水 ‎【分析】物质中含有氧气则含有氧分子.‎ ‎【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有氧分子。‎ B、二氧化硫中没有氧分子。‎ C、二氧化锰中没有氧分子。‎ D、水中没有氧分子。‎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方面的知识.‎ ‎1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36‎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B.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32g﹣‎4g=‎28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4g﹣‎4g=‎20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应该还少‎8克,所以甲是反应物,故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8:20=7:5.‎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32g﹣‎4g=‎28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4g﹣‎4g=‎20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应该还少‎8克,所以甲是反应物,故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故乙中含有甲、丁中的所有元素。‎ 故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8:20=7:5。‎ 因为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故A正确;‎ 因为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8:20=7:5,故B正确;‎ 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故C正确;‎ 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8g:‎28g=2:7.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36‎ 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 B.离子都带有电荷,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所以生成其一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分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属于纯净物;B、离子都带有电荷,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C、根据单质的定义考虑;D、根据复分解反应必须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解: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A错;‎ B、离子都带有电荷,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故B错;‎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C正确;‎ D、复分解反应必须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故D错。‎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特点,离子的特点,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1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2Fe+3CuSO4═Fe2(SO4)3+3Cu ‎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2CO2 ‎ C.验证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Zn+FeCl2═ZnCl2+Fe ‎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36‎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氢气与氧气 闻气味 B 区分硬水和软水 观察是否有浑浊 C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除去水中的泥沙 过滤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氢气与氧气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进行分析判断。‎ C、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D、根据泥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气与氧气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观察是否有浑浊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分解,但反应速率很慢,用观察有无气泡产生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泥沙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36‎ ‎16.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D为‎16g,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 A.5:1 B.5:‎2 ‎C.5:3 D.4:1‎ ‎【分析】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C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催化剂不参与反应,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由于B是催化剂,所以参加反应的A、C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D的质量,也就是‎16g.又因为A完全反应,所以反应掉的C的质量=‎16g﹣‎10g=‎6g,即C剩余‎10g﹣‎6g=‎4g,则反应后的混合物中C的质量为‎4g.故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10g:‎4g=5:2。‎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7.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 ‎ B.Y一定是水 ‎ C.Z可能是某种盐溶液 ‎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分析】依据pH的应用范围在0~14之间,当pH=7时水呈中性;pH<7时水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当pH>7时水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A、X的pH为1,小于7,呈酸性,故A正确;‎ B、Y的pH为7,所以呈中性,但呈中性的溶液不一定是水,如氯化钠的溶液也是中性的,故B错误;‎ C、Z的pH为10,大于7,呈碱性,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能是某种盐溶液,故C正确;‎ D、Z的pH为10,大于7,呈碱性,因此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D正确。‎ 故选:B。‎ 36‎ ‎【点评】此题是对溶液pH与酸碱性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知道pH的变化规律结合自身的识图分析能力,属常规基础知识考查题,题目难度不大。‎ ‎18.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X加入Y的化合物溶液中,X表面析出Y.则三种金属活动顺序为(  )‎ A.Y>X>Z B.X>Y>Z C.Z>Y>X D.X>Z>Y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X、Y在氢前,Z无变化,说明排在氢后,把X加入Y的化合物溶液中,X表面析出Y,即X>Y,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观察选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42分)‎ ‎19.(6分)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 ‎(1)4个氧原子 4O ;‎ ‎(2)2个铝离子 2Al3+ ;‎ ‎(3)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 N2 ;‎ ‎(4)2个碳酸钠 2Na2CO3 ;‎ ‎(5)正三价氮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 N2O3 ;‎ ‎(6)氯酸钾(KClO3)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ClO3﹣)离子构成,则氯酸钙的化学式为 Ca(ClO3)2 。‎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4个氧原子表示为4O,2个铝离子表示为2Al3+,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表示为N2,2个碳酸钠表示为2Na2CO3,正三价氮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是三氧化二氮,表示为N2O3,氯酸钙的化学式表示为Ca(ClO3)2。‎ ‎【解答】解:(1)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4个氧原子表示为4O,故答案为:4O;‎ 36‎ ‎(2)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2个铝离子表示为2Al3+,故答案为:2Al3+;‎ ‎(3)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表示为N2,故答案为:N2; ‎ ‎(4)2个碳酸钠表示为2Na2CO3,故答案为:2Na2CO3;‎ ‎(5)正三价氮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是三氧化二氮,表示为N2O3,故答案为:N2O3;‎ ‎(6)氯酸钙的化学式表示为Ca(ClO3)2,故答案为:Ca(ClO3)2;‎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0.(4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①用化学用语表示:硫酸根离子 SO42﹣ ,亚铁离子 Fe2+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 ‎②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如图表示的微粒中共有 3 种元素,其中与锂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C ,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2S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①硫酸根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填:SO42﹣;‎ 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Fe2+;‎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填:。‎ 36‎ ‎②如图表示的微粒中共有3种元素,其中与锂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C,B是硫元素,C是钠元素,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故填:2;C;Na2S。‎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1.(6分)铼被誉为“超级金属”,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铼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铼原子的电子数为 75 ,x= 13 。‎ ‎(2)铼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六 周期;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86.2 。‎ ‎【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解答】解:(1)铼原子的电子数为75,x=75﹣2﹣8﹣18﹣32﹣2=13。‎ 故填:75;13。‎ ‎(2)铼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6,位于周期表的第,六周期;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6.2。‎ 故填:六;186.2。‎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22.(3分)下列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图。‎ ‎(1)试剂A为 活性炭 。‎ ‎(2)高铁酸钾(K2FeO4)常用作絮凝剂和消毒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6 。‎ ‎(3)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它属于 AB (填字母序号)。‎ A.化合物 B.氧化物 C.混合物。‎ 36‎ ‎【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3)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 ‎【解答】解:‎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杂质,试剂A为活性炭;‎ ‎(2)因为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 ‎(3)二氧化氯(Cl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它属于氧化物。‎ 答案:(1)活性炭;(2)+6; (3)AB ‎【点评】本题比较细致地考查了净化水的方法及所用物质的用途,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要将问题学透彻,才能灵活运用。‎ ‎23.(5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萌萌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平时自己的衣物总是自己清洗,她发现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原因是洗衣粉溶 于水 放热 (填“放热”或“吸热“).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 活性炭 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 煮沸水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我们在实验室通常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其燃烧的燃料是乙醇,俗名酒精,酒精是一种清洁能源,它属于 纯净物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是 可再生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PM2.5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 D (填字母序号);‎ A.氮氧化物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分析】(1)根据手发烫判断吸热放热,活性炭有吸附性,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2)用完之后不能再产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用完之后能够再产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3)根据PM2.5是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进行解答.‎ ‎【解答】解:(1)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说明洗衣粉溶于水放热,由于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常用净化水,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酒精是一种清洁能源,它属于纯净物.酒精用完之后,可以通过植物秸秆发酵来制取,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 ‎(3)PM2.5是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所以PM2.5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故选D.‎ 36‎ 故答案为:(1)放热 活性炭 煮沸水 ‎(2)纯净物 可再生 ‎ ‎(3)D ‎【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4分)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t‎2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 ‎(3)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 ‎(4)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E (填字母代号)。‎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a<b C.溶质质量a=b D.溶剂质量a<b E.溶质的质量分数a=b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将‎5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 ‎(3)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4)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t‎2℃‎时,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所以 36‎ A、都是饱和溶液,故正确;‎ B、t‎3℃‎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蒸发‎10g水,氯化钾析出的晶体少,所以溶液质量a<b,故正确;‎ C、t‎3℃‎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蒸发‎10g水,氯化钾析出的晶体少,溶质质量不相等,故错误;‎ D、t‎3℃‎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b溶液中的溶剂多,蒸发‎10g,水,还是b中的溶剂多,所以溶剂质量a<b,故正确;‎ E、a、b都是t‎2℃‎时的变化溶液,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a=b,故正确。‎ 故选:ABDE。‎ 故答案为:(1)t2;‎ ‎(2)20%;‎ ‎(3)蒸发结晶;‎ ‎(4)ABDE。‎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8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80g的 a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 36‎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 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错误;‎ C.t‎2℃‎时,a的溶解度为‎25g,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5g的 a溶液,错误;‎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而c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固体而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故填:A; b>a>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6.(6分)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建造北京奥运会主体育 场“鸟巢”,就用了大量的钢铁.‎ ‎(1)钢铁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氧气 和 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 隔绝氧气或者水 .‎ ‎(4)写出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2Fe+3CO2 ‎ ‎(5)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节约金属资源 .(填“合理开采矿物”或“节约金属资源”)‎ ‎【分析】(1)根据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进行解答;‎ ‎(2)根据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进行解答;‎ ‎(3)根据使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进行解答;‎ ‎(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5)废钢铁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解答】解:(1)铁中含碳量较高时,属于生铁,含碳量较低时,属于钢,钢铁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36‎ ‎(2)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填:氧气;水.‎ ‎(3)在钢铁表面涂漆、镀一层金属等方法可以隔绝氧气或水,防止钢铁生锈.故填:隔绝氧气或者水;‎ ‎(4)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故填:3CO+Fe2O32Fe+3CO2;‎ ‎(5)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节约金属资源.故填:节约金属资源.‎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分类、反应的原理,同时要理解金属生锈的条件,再根据生锈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保护金属的方法.‎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1分)‎ ‎27.(5分)(1)请你与小明和他的同学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①‎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反应太快 .‎ ‎(2)老师为他们提供的如图1所示的实验仪器(导管、橡皮塞等未画出).‎ 小明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如图2所示四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36‎ 对上面的设计方案小明和他的同学进行了交流讨论.‎ 其中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 A ;能够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的装置是 D .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定CO2 气体,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反思小结:‎ 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分析】(1)此题通过分析表格中的信息,从制取和收集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2)对装置进行评价,本题要对装置正确性﹣﹣能利用该装置完成制取实验﹣﹣进行评价,对装置优点﹣﹣随时发生随时停止﹣﹣进行评价;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反思小结】对收集装置的理论依据进行补充.‎ ‎【解答】解:(1)二氧化碳的制取药品很多,从实验现象中可以看出:三种药品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一会儿停止,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度太快,无法收集;因此,选择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装置A中发生装置部分,玻璃导管几乎伸到试管底部,加入一定稀盐酸后,导管口可能被液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排出,故使用A有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要达到“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反应的目的,需要解决固体和液体随时接触或分离,由于D装置中盛放碳酸钙的铜网可上下移动,满足随时接触随时分离的要求.故选D ‎【反思小结】根据二氧化碳不采取排水法收集,可发现,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都不适合使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1)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太快;‎ ‎(2)A;D;CO2+Ca(OH)2=CaCO3↓+H2O;‎ ‎【反思小结】气体是否与水反应.‎ ‎【点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有固﹣固加热型和固﹣‎ 36‎ 液常温型,收集装置主要有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每种装置又有许多的组装方法,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组装方法.‎ ‎28.(6分)如图为“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该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主要成分碳酸钙由 三 种元素组成.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m钙:m碳:m氧=10:3:12 .‎ 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0.6g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确认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是否真实,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目标:测定该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的含量.‎ 实验原理:取一定质量的钙片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的CO2的质量(已知该状态下CO2的密度),然后计算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利用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思考提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对实验方案的讨论、取舍.‎ 方案一;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反应后右侧注射器(注射器最大量程为20mL)内收集到气体 的量来进行计算.‎ ‎(1)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都认为该方案中样品的取用的量需要一定的控制,这是因为 样品取用过多,反应产生的气体多,会导致注射器活塞被顶出;取用样品过少,反应产生的气体太少,无法测量 .‎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注射器的摩擦会影响生成的CO2的完全收集.‎ 方案二: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与甲同学的相比,仅仅在收集方法上不同.‎ 36‎ ‎(1)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都认为所测得CO2气体的体积将会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会有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 ,你的改进方案是 在水面上滴一层植物油, ;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没有 (填“有”或“没有”)影响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把装置改进后测得生成的CO2气体体积会偏大,你认为他们的最主要理由是 滴入的盐酸会占有体积,所以导致进入量筒的液体包含了分液漏斗中滴入锥形瓶的盐酸的体积 .‎ 方案三: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同学们观看后一致认可他的设计,并按照他的思路设计了以下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10片钙片和水;‎ ‎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向B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 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 ‎⑥计算气体的质量.‎ 36‎ 实验反思:‎ ‎(1)丙同学在实验前将钙片全磨成粉末状,你认为他的目的是: 使样品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 ;‎ ‎(2)同学们都认为丙同学的设计中最经典的是连接仪器A和仪器B的橡胶管E,你认为橡胶管E的作用是: 使仪器A和仪器B中的气体压强相同,便于液体滴下,且消除滴下液体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 ‎(3)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图准备好装置,在C、D两管中装好水且液面相平,提高D管, 静止片刻后,C、D液面仍存在高度差 ,则气密性良好;‎ ‎(4)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清判断并说明理由 重新实验,中途添加酸时,会造成气体逸散,影响气体体积的精确测量 .‎ 实验结论:经多次实验(钙片都是10片),所得CO2气体的平均质量是‎6.82g,请你最后计算确认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是 真实 (填“真实”或“不真实”)的.(最后一空不需要写计算过程)‎ ‎【分析】根据碳酸钙的化学式CaCO3确定含三种元素、元素质量比、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从而解答前三个空.‎ 由题中图片分析这三位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探究思路具体分析各题答案:‎ 方案一:甲同学用针管收集二氧化碳,解答本题首先看清针管容积小然后解答.‎ 方案二:乙用水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少量的溶于水,且滴入的盐酸会占有体积,所以导致进入量筒的液体包含了分液漏斗中滴入锥形瓶的盐酸的体积.‎ 方案三:丙同学用连通器的原理,便于液体滴下,钙片研成粉末反应速度快.‎ ‎【解答】解:根据碳酸钙的化学式CaCO3确定含三种元素,m钙:m碳:m氧=10:3:12,‎1.5g×=‎0.6g.‎ 故答案:三 m钙:m碳:m氧=10:3:12;‎‎0.6g 36‎ 方案一:由图示知通过注射器最后的数据确定,样品取用过多,反应产生的气体多,会导致注射活塞被顶出;取用样品过少,反应产生的气体太少,无法测量.‎ 故【方案一】答案:样品取用过多,反应产生的气体多,会导致注射器活塞被顶出;取用样品过少,反应产生的气体太少,无法测量.‎ 方案二:(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答案:偏小,会有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在水面上滴一层植物油;没有;‎ ‎(2)滴入的盐酸会占有体积,所以导致进入量筒的液体包含了分液漏斗中滴入锥形瓶的盐酸的体积.‎ 方案三:(1)钙片磨碎后增大了与酸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完全充分,故答案:使样品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 ‎(2)AB之间接上导管E使AB连接在一起,故答案:使仪器A和仪器B中的气体压强相同,便于液体滴下,且消除滴下液体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3)装置气密性良好的话在C、D两管中装好水且液面相平,提高D管静止一段时间后CD液面仍存在高度差证明气密性良好,故答案:静止片刻后,C、D液面仍存在高度差;‎ ‎(4)重新加酸打开装置会有气体溢出,故答案:重新实验,中途添加酸时,会造成气体逸散,影响气体体积的精确测量 ‎【实验结论】:若十片含碳元素质量为1.5×10×=‎1.8g,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8÷=‎6.6g<‎6.82g,‎ 故答案:真实.‎ ‎【点评】本题是对实验和计算的综合考查,考查了不同实验方案的分析同时也考查了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是中考的重点和热点.‎ 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1分)‎ ‎29.(5分)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请写出计算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36‎ ‎,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 故答案为:56.‎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0.(6分)学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钢铁厂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称取生铁样品‎5.8g放入烧杯中(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再加入‎50g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85.6g(已知该反应中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0.2g .‎ ‎(2)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分析】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同时放出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差即为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利用氢气质量计算生铁中铁的质量.‎ ‎【解答】解:(1)烧杯及杯中物质质量差即放出氢气质量=‎5.8g+‎30g+‎50g﹣‎85.6g=‎0.2g,‎ 故答:‎00.2g;‎ ‎(2)设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 Fe十H2SO4=FeSO4+H2↑‎ ‎56 2‎ x ‎‎0.2g ‎=,解之得 x=‎‎5.6g 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96.6%‎ 答: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6.6%.‎ ‎【点评】铁在与酸、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中,只能生成亚铁盐.‎ 36‎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