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湖南省郴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葡萄糖为单体组成多聚体
B.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它可来自于植物细胞内麦芽糖的水解
C.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型辅酶Ⅰ可与02结合生成水,其组成元素有C、H、0、N、P
D.在人体心肌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2.因提取分离出抗疟疾“中国神药”青蒿素,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主要干扰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疟原虫通过胞吞方式获取大分子营养物质需借助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B.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疟原虫丢失胞浆会威胁细胞生存
C.疟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的厌氧型真核生物
D.青蒿素干扰疟原虫的生物膜系统,影响细胞代谢导致细胞凋亡
3.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为103kJ/m2•y),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两部分;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C代表分解者,E1代表的含义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B.为了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增加,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7%
C.乙图AB段表示地震后该动物数量骤减,决定其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D.为了保护该物种不至于被灭绝,在B点应采取就地保护措施,为其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4.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二倍体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
B.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可对应于丙图中的B组细胞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5.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种不同基因型的精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会引起基因数量的改变
C.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是重组类型之一
D.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
6.下列对于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盐酸解离的目的是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B.“脂肪的检测和观察”实验中,在制片环节,用苏丹Ⅲ染色后,需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以洗去浮色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若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作为提取液,则需要加入碳酸钙,以除去其中的水分
D.“观察RNA和D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之一是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二、非选择题
2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染料二氯靛酚钠(DCPIP)的氧化态呈蓝紫色,被还原时可逐步呈现粉红色至无色。将纯净新鲜的叶绿体平均分成甲、乙两份,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0.35mol/LNaCl溶液和0.035mol/LNaCl溶液,摇匀制成悬液甲液和乙液。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干净的试管4支,编成1、2、3、4号,在黑暗处按上图所示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悬液或试剂,并充入适量且等量的C02缓沖液:
②将四支试管置于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的光源下,再向每支试管中加入2滴蓝紫色的二氯靛酚钠溶液,摇匀,观察。
③实验现象、结果:1号试管产生气泡,溶液由蓝紫色逐渐变成粉红色,最终呈无色;其余三支试管无气泡,溶液均呈蓝紫色。
回答问题:
(1)分析实验现象与结果:
①1号试管气泡中的气体成分是 。
②2号试管没有气体产生,原因可能是 。
③1号试管蓝紫色消失的原因是 。
(2)用多支1号试管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①a点的含义是 。
②若降低试管中CO2的浓度,b点将向 方向移动。
30.(每空2分,共12分)玉米是生物实验的好材料,其为雌雄同株植物(顶部生雄花序,中部生雌花序),玉米的染色体有20条(2N=20),下面以玉米为材料来完成相关的实验。
(1)因环境温度的骤降,某育种工作者选取的甜玉米(DD)植株与非甜玉米(dd)植株杂交,F1代全为甜玉米,但是其中有一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中出现了甜:非甜=35:1的性状分离比,该F1植株的基因型是 ,该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有 种。
(2)在另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植株A、B玉米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三种授粉所获得的玉米粒色如下表
授粉
紫红粒玉米(粒)
黄粒玉米(粒)
Ⅰ
586
190
Ⅱ
0
820
Ⅲ
410
385
①在进行以上三种传粉实验时,常需要将雌、雄花序在 (授粉前/授粉后/授粉前、后)用袋子罩住,目的是防止混入别的花粉。
②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和植株B的基因型分别为 ,授粉Ⅰ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 。
③若只进行授粉Ⅲ—种实验,根据表Ⅲ中实验结果,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玉米粒色的显隐性关系(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即可) 。
31.(每空2分,共8分)朱同学验证“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总是一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请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加以验证,要求完善实验思路并进行分析。
实验器材:生理状况正常的离体枪乌贼的巨大轴突作标本,电位测量装置若干个(示波器)、生理盐水溶液、电刺激设备等。
(要求:答题时枪乌贼离体巨大轴突神经纤维标本制作、神经纤维生理盐水的具体浓度、电刺激的强度、调制和示波器测量电位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取一个大培养皿,加入足量特定浓度的生理盐水,将新鲜离体的枪乌贼巨大轴突的神经纤维标本浸泡生理盐水中;
②在神经纤维某一端的适宜位置上正确连接电刺激设备,然后将多个相同的示波器 正确连接在神经纤维上;
③在电刺激设备上用适宜强度的电刺激离体神经纤维使之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④同时观察并记录各电位测量装置的膜电位波形变化,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并比较 。
(2)预测实验结果:
(3)分析与讨论:
①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其电位变化不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其最大峰电位值仍相同的原因是动作电位锋电位值大小决定于 ,与传播距离无关。
②若本实验改用蛙的坐骨神经,实验发现:当一根神经纤维在传导神经冲动时不会影响其他神经纤维,原因最可能是 。
32.(每空1分,共8分)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的双子叶植物三裂叶豚草具有极强的抗寒、再生能力,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花粉中的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后迅速释放,引起过敏性反应,是人类健康和作物生产的危险性杂草。为减少危害,某大学对某豚草种群进行研究,并选取紫穗槐、沙棘、草地早熟禾等经济植物作为替代植物建立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三裂叶豚草的生物量由每平方米30kg降到0.2kg,这些替代植物带来了多方面的经济效益。下图为研究过程中绘制的“种群增长”坐标曲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图中的曲线 表示。
(2)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数量常采用 法。调查该区域的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采用 方法。
(3)若曲线Ⅱ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三裂叶豚草种群生长曲线,表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作用的线段所对应的时间范围是 。
(4)若曲线Ⅱ的O~e段表示紫穗槐的种群增长曲线,若要适时砍伐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应保证砍伐后的数量维持在 左右。
(5)在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森林阶段,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群落的 。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就是这一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 与生物的适应性。
(6)在该示范区中,田鼠可被鼬捕食,它们之间通过气味识别,可见信息传递具有 的功能。
37.选修一(除标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微生物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产生PVA酶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时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筛选出能高效分解PVA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表中X物质最可能为 。实验中还应设置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 (多于/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成分
MgSO4
蛋白质
X物质
水
琼脂
用量
5g
10g
1000mL
7g
20g
(2)要测定土壤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 计数板直接计数。若将lOOmL含有PVA分解菌的土壤样品溶液稀释104
倍后,取O.lmL稀释液均匀涂布在选择培养基表面,测得菌落数的平均值为140个,空白对照组平板上未出现菌落,则lOOmL原菌液中有PVA分解菌 个,该方法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一般会 (偏大/偏小/相等)。
(3)要鉴定分离出的细菌是否为PVA分解菌,培养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 用于鉴别PVA分解菌。若要比较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先用含相同PVA浓度的上述培养基来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 (3分),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PVA能力的大小。
38.选修三(除标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女性怀孕后会分泌一种糖蛋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尿液中会检出HCG的存在。用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试纸可以测试女性是否怀孕。下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的生物学技术有 和 。
(2)促进动物细胞融合得到乙,常采用的方法有 。(答2个)
(3)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得到的细胞丙的特点是 。
(4)对丙检测筛选得到丁,采用的方法是 。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 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
(5)将验孕试纸标有MAX标志线的一端插入待测尿液中(尿液不能没过该线),片刻后取出平放,若尿液中含有HCG,会随尿液向右扩散,与包埋在标志线右侧区域的被显色剂标记的抗HCG抗体1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的复合体继续随尿液向右扩散至检测线处,又可以与固定在该区域的抗体2结合形成新的复合体,并不断积累,从而在此处显示出颜色。对照线区域固定着另外一种抗体3,可以捕获被显色剂标记的抗体1。因而当尿液继续扩散到对照线时,也会显示出颜色。
据此判断:
①若检测线和对照线均显示颜色,表示 ;
②若仅有对照线显示颜色,表示 ;
③若检测线和对照线均不显示颜色,表示 。
郴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理科综合
生物参考答案
―、选择题
1-6CDBCAD
二、非选择题
29.(除标明外,每空2分,共11分)
(1)①氧气
②0.035mo1/LNaC1溶液浓度过低(或是低渗溶液),叶绿体可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胀破,不能进行光反应
③光反应分解H2O产生[H],还原二氯靛酚钠(DCHP),使其从氧化态变成还原态而显无色(3分)
(2)①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光照强度
②左下
30.(每空2分,共12分)答案:
(1)DDdd 5
(2)①授粉前、后
②Gg、gg GG、Gg
③将紫红粒玉米和黄粒玉米培养成植株,分别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
31.(每空2分,共8分)
(1)②等距离
④最大幅度值(或最大峰电位值)
(2)①膜内外溶液的Na+的浓度差
②各神经纤维之间具有绝缘性
32.(8分,每空1分)
(1)Ⅰ
(2)样方 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
(3)e→f(答ef也给分)
(4)K/2
(5)演替 自我调节能力
(6)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选修3-3
37.(除标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1)聚乙烯醇(或PVA) 多于
(2)血细胞(血球) 1.4×109 偏小
(3)碘 白色透明斑的大小(或直径)(3分)
38.(除标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1)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2)PEG、电刺激、灭活的病毒
(3)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
(4)抗原抗体杂交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HCG)
(5)①待测女性已怀孕(1分)
②未怀孕(1分)
③操作不正确或试纸条已失效(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