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提升练习(共3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知能演练提升 ‎1.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生活着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这里风景优美,民族风情独特。它的成立,体现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             ‎ A.和平解放 ‎ B.民主改革 C.“一国两制” ‎ D.民族区域自治 ‎2.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开国大典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 ‎★3.小华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了如下历史知识卡片:‎ 标题:            ‎ 内容:‎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1984年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该卡片中的“标题”最恰当的是(  )‎ A.经济特区的建设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4‎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为促进西藏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建立经济特区 ③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 ④修建青藏铁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下图是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而发行的一套纪念邮票,它生动地展现了八桂大地50年来的巨变。请指出这些巨变得益于(  )‎ ‎①西部大开发政策 ②改革开放政策 ③中部崛起战略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00—2009年,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社会进步最显著、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10年。这主要得益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少数民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 ‎7.我国有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政策。全国各族人民心情舒畅,团结一心,呈现出“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良好局面。‎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4‎ ‎(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哪些政策?‎ ‎(3)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这一成就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1.D 4‎ ‎2.B 根据图片下的文字信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代表”“青藏铁路”等确定这些图片都与少数民族有关。分析各选项,能够反映民族关系的只有B项。‎ ‎3.B ‎4.B 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于西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青藏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①③④的说法正确。②与西藏的发展无关。‎ ‎5.C ‎6.D 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7.参考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②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③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④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3)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