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选择题
1.现代的法西斯政权最早出现在( )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西班牙
2.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1929—1933年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无关的是( )
A.希特勒上台
B.日本军部势力膨胀
C.罗斯福新政
D.墨索里尼上台
3.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缩影。针对右图失业严重的状况,当时德国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是( )
A.实行新政
B.建立法西斯统治
C.寻求美国帮助
D.走社会主义道路
4.戈林于1942年在庆贺希特勒生日的宴会上曾说:“唯一真正熟悉国会的人,就是我,是我放火把它点着的!”由此可见“国会纵火案”是纳粹党蓄意谋划的,这是为了( )
A.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势力
B.驱散德国国会
C.让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
D.纳粹党夺取国家政权
5.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党疯狂迫害( )
A.犹太人 B.日本人
C.日耳曼人 D.罗马人
6.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最主要特点是( )
A.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B.军部是法西斯化的核心力量
C.制造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D.对外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
★7.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下列属于1929—1933年流行语的是( )
A.经济大危机、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
B.经济大危机、苏维埃政府、联合国
C.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联合国
D.苏维埃政府、法西斯、原子弹
二、材料分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犹太人被剥夺了公民身份;不得经商,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不得参军;商店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法西斯分子还对犹太人发动突然袭击,捣毁他们的住宅和商店,强迫他们清扫街道。
3
材料二 1970年12月,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右图),表示沉痛哀悼、负疚和赎罪。
材料三 德国总理默克尔致辞说:“我在这里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罹难者致敬,因为承认应为此负责任是我们的义务。”她说,波兰曾因德国的侵略而遭受了巨大的苦难,犹太人曾被德国人杀害,很多人死在了德国的集中营内和同德国战斗的过程中。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现象出现在哪个国家?当时该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2)材料二中的勃兰特和材料三中的默克尔为什么要“下跪”和“致敬”?这说明了什么?
(3)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你能得到哪些感悟与认识?
三、探究 题
★9.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个图片展览,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请你完成以下相关任务。
A.意、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B.法西斯的暴行
(1)结合上述图片所表达的信息,为这次图片展览拟定一个主题。
(2)用表格说明在意、德、日三国建立法西斯政权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3)法西斯主义实质上也是一种恐怖主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法西斯恐怖统治的表现。面对当今世界的恐怖主义,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3
1.B
2.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1929—1933年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无关的是墨索里尼上台,因为意大利早在经济大危机爆发前就已经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故选D项。
3.B 从图中可以看出,1929—1932年德国工人失业人数急剧增加,这反映的是经济大危机的危害。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希特勒上台,建立了法西斯统治。
4.A 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了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5.A
6.B 日本法西斯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由法西斯政党建立政权,而是以军部为核心建立法西斯政权。故B项符合题意。
7.A 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德、日、美三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渡过了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故1929—1933年的流行语是经济大危机、国家干预经济、法西斯。
8.参考答案 (1)德国。纳粹恐怖独裁政权。
(2)德国纳粹分子曾给犹太人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勃兰特的“下跪”和默克尔的“致敬”,体现了对纳粹罪行的深刻认识与反省。
(3)法西斯势力是残酷的、不得人心的,终会为历史所淘汰;我们要注重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尽量避免战争的重演等。(言之有理即可)
9.参考答案 (1)法西斯势力的猖獗。(言之有理即可)
(2)
国家
时间
法西斯头目
主要事件
意大利
1922年
墨索里尼
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德国
1933年
希特勒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日本
1936年
—
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3)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解散工会。迫害犹太人、犹太人的财产被无情地剥夺,几百万犹太人惨遭屠杀等。成立世界性的反恐组织,做到信息互通,互相支援,积极打击和防范各种恐怖组织和活动等。(言之有理即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