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统考二模文科综合试题 2018.4
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孟子·梁惠王>说“深耕易耨”;《礼记·月令》说(季夏之月)“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荀子·王制>说“修堤渠,通沟浍……使民有所耘艾”。这反映出当时
A.铁犁牛耕得到推广 B.注重精耕细作
C.小农经济形成 D.国君重视农业生产
25.
上表为不同史籍对唐初史事的叙述,据此能够确定的历史事实是
A.李建成、元吉图谋篡位夺权 B.李渊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反复不定
C.李世民继承皇位是众望所归 D.李渊父子、兄弟间权力斗争激烈
26.宋代限制父子、兄弟及亲近在中央和地方同一重要部门任职,官员任职必须避开原籍,同时还要回避祖产和妻家田产的所在地。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A.健全各级行政机构 B.抑制土地兼并
C.防止官员营私舞弊 D.打击权贵势力
27.雍正元年上谕各省官员:“国家之设关税,所以通商,而非以累商”,“胥役于中,未免高下其手,任意勒索”,“应报税者,纳税即放,不得任胥役作弊,勒索阻滞,以副朕通商便民之意。”在这里,雍正皇帝
A.批评官吏盘剥 B.主张取消海禁
C.提出加重赋税 D.反对重农抑商
28.近代某次侵华战争期间,中外谈判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在北京长驻公使,开放长江沿岸的新口岸、外国人在中国内地游历等。判断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29. 19世纪80年代,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棉布、棉花、毛织品、五金器材等,出口货物种类大量增多,主要有豆类、花生、桐油、锡、猪鬃等。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A.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已取代白然经济
C.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D.T业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
30.1905年,陈独秀指出:“现今国势危急,内地风气不开,……惟戏曲改良,则可感动全社会,虽聋得见,虽盲可闻,诚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也。”据此判断,他主张戏曲改良的目的是
A.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B.实现社会教化,适应革命思潮
C.启蒙民众,以求救亡图存 D.号召思想革命,指导新文化运动
31. 19 79年3月,陈云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部分);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带有盲目性调节的部分)。该主张
A.强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重 B.认识到完全的计划经济存在不足
C.主要目的是扩大我国私营经济 D.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32.古罗马《法学阶梯》引述塞维尔皇帝和安多宁皇帝的批复写道:“虽然朕不受法律束缚,可是朕是遵照法律而生活的。”在其序言中还宣称:“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说明在当时的罗马
A.皇权高于一切 B.崇尚法治精神
C.社会矛盾尖锐 D.维护公平正义
33.帕特里克·奥布莱恩在《欧洲经济发展》中写道:“就欧洲的T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该看法
A.批评了欧洲中心论 B.体现了工业革命的意义
C.贬低了亚非拉地区的贡献 D.说明了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34.下表为1759~1818年英国T人生活费和T资指数变化表(以1850年为100)
该表反映出当时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C.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35. 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组织一大批美国体育界知名人士到第三世界国家进行 交流访问,希望通过美国文化人士与当地民众的面对面的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民众心中美国形象的构建。该做法
A.旨在与苏联争夺欧洲以外地区 B.主要目的是扩大美国文化影响
C.使得美国资本在当地迅速扩张 D.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子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子又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长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长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董子《举贤良对策》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摘编白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周敦颐、张载用太极或太虚的气一元论,结合易传的宇宙论模式,建立起抗衡佛老的本体宇宙论。二程用“天者理也”、“性即理也”、“格物即穷理”重新解释经典的内涵,从本体论、人性论、知识论三个方面真正建立起了理学。朱熹把这一理学发展为以“理气”、“心性”、“格致”问题为中心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全面体系。陆九渊以及明代的王守仁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认为人心即是道德主体,心能自身决定道德规范,
突出了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原则。理学和心学的互动、论争贯穿并促进了理学的发展。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复兴的运动具有崇高的理想,典型地表达在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1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明理学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发展的原因。(12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世界贸易发展大事表
从表中提取关于世界贸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45、46、47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朝入关前就建立理藩院管理蒙古事务。后来将漠南、漠北蒙古各部先后编制为若干旗,编旗时在蒙古原有社会组织的基础上再予分割,通常为一部多旗。各旗都有固定的地界,旗民不得越界游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蒙古原有“会盟”的传统,编旗之后相邻的旗也形成会盟单位,盟长由皇帝在蒙古诸旗长官中指定,代表朝廷监督各旗。清朝统治者反复宣称“满蒙一体”,大力发展满、蒙贵族的联姻关系,对蒙古王公百般优待,爵同宗室。又广建喇嘛庙,尊崇漠北、漠南蒙古的两大活佛,以适应蒙古百姓崇尚黄教的心理。康熙帝曾得意地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治蒙政策的主要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治蒙政策的作用。(6分)
46.(1 5分)[历史一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0年,随着德国闪击欧洲,日本受到刺激和鼓舞,要乘英法无暇东顾之机,加快南进步伐,扩大战果。1 940年,二度上台的近卫文唐制定了《基本国策要纲》,要“建
立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牢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确立了夺取东南亚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日本企图利用这里丰富的原料资源,击溃太平洋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进而扩大中国战场之战果。“要纲”的出笼,标志着日本正式将南进政策视为其基本国策,南进战略开始实施。
——摘编自宋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