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4.《礼记·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这主要反映了
A.先人追求秩序与和谐的统一 B.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性
C.早期文化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D.百家思想的趋同与融合
25.汉代最好的工匠是属于官府的,最好的工艺品皆是由官府所造的,而宋代的名瓷则多为民间的工匠所造。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B.商品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
C.程朱理学的积极倡导 D.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6.下表是对唐代尚书省勾检官(从事勘覆稽失的官员)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代
记述
出处
各级官府皆“据文案大小,道路远近,皆有程期。如或稽违,日短少差,加罪。”
《唐会要》卷五八
“其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
《唐律疏议》卷九
“凡文案既成,勾司行朱讫,皆书其上端,记年、月、日,纳诸库。”
《唐六典》卷一
A.政府注重官员行政规范 B.三省六部制走向成熟
C.尚书省隶属于监察部门 D.对政务犯罪惩罚严厉
27.下图为明代与清代两个时期对异域人物的不同描绘,这反映了
A.清代宫廷绘画流行写实画风 B.西方人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社会
C.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被打破 D.中外交流拓展了国人的世界视野
28.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写道,“购船置械,不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此言论旨在
A.否定洋务运动的成果 B.批判保守的传统文化
C.变革封建的政治体制 D.传播西方的启蒙思想
29.19世纪末,义和团民面对侵略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二十一条”签订后,上海企业家穆藕初号召勿忘“五九国耻”得到积极响应;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打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旗号。这一系列变化主要反映了
A.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民众共识 B.近代国家观念逐渐形成
C.反帝斗争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30.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要求切实整顿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这一指示的贯彻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缓解了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
C.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1.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
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 B.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推动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 D.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32.梭伦执政时曾经立法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这一规定旨在
A.维护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 B.借机打击氏族贵族势力
C.激励雅典人积极保家卫国 D.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3.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认为,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具有爱国家、爱荣誉、爱自由的美德。据此可知,该篇文章的主旨是
A.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 B.赞美罗马共和制的诸多优点
C.研究不同政体产生的不同影响 D.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34.1941年,美国驻苏联大使戴维斯的回忆录《莫斯科行动》出版。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为莫斯科“大清洗”辩解,而这不仅被美国华纳兄弟拍摄成宣传斯大林的同名影片,还受到了罗斯福的默许和高度重视。这反映出美国
A.借机学习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经验 B.意欲借苏联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
C.抑制法西斯寻求合作的宣传需要 D.意图缓和与苏联的冷战对峙局势
35.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山姆大叔的饭桌》。该漫画表明
A.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的分裂对屿 B.霸权主义威胁着世界和平与稳定
C.恐怖主义延缓了政治多极化进程 D.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时有发生
第Ⅱ卷(必做135 分+选做25 分,共160 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1道题。其中36~41题为必做部分,42~46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须从地理、历史两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中世纪后期,欧洲逐渐形成了四个精英阶层:国王、贵族、教廷和后起的城市中产阶级。四个精英阶层为各自的利益长期斗争,使欧洲既回不到罗马时代的统一,,又达不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平衡,逐渐发展出一些弱专制的地域性国家。在斗争中,宗教势力在天主教和新教的斗争,以及理性意识形态的冲击下逐渐下降,欧洲的国家力量得以进一步加强;贵族阶层部分转化为国家官僚和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城市中产阶级一起,共同为欧洲殖民打开了空间,促进了商业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也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提供了条件。
一一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精英价层逐渐结晶为两个主要群体,那就是皇族和通过科举获得功名的士绅官僚集团,而其中的大部分是由科举出身。即使是那些未进入政府的儒士,也和进入政府者一样,都在预备考试的岁月中培养起了一种儒家意识形态。他们忠君爱国,讲和谐重仁爱,政权和儒家精英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这在欧洲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很多欧洲贵族精英,拥有独立于国家之外的权力基地。
一一摘编自王国斌《转变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精英阶层对近代欧洲社会发展的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精英阶层与中世纪欧洲精英阶层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原因。(17分)
【选做部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中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俄国
1820 年
32.5
1.8
5.2
5.5
3.8
3
5.4
1870 年
17.2
8.9
9.1
8.9
6.5
2.3
7.6
1913 年
8. 9
19.1
8.3
5.3
8.8
2.6
8.6
1950 年
4.5
27.3
6.5
4.1
5.0
3.0
9.6
1973 年
4.6
22.0
4.2
4.3
5.9
7.7
9.4
2017 年
14.8
24.3
3.9
3.3
4.5
5.9
1.8
一一据安格斯·麦迪森《世纪经济千年史》等
上表为19 世纪以来主要大国GDP在世界所占份额简表(%,世界总量=100%)。从表中提取最有效的历史信息,自报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洪武十五年,明朝废除了御史台的三院制,置都察院统一行使监察权,并且赋予监察官以单独进奏的权利,使其真正成为皇帝的耳目之司。在废相制、提高六部地位以后,为防止部权过重,明朝创设了以六部长官为监察对象的六科给事中,至此原为谏诤皇帝而设的给事中,变成了直接对皇帝负责、以监督六部官员为主要职能的独立监察机关,过去的进谏权完全流于形式。明朝的地方监察体制,仿唐制划分全国为十三省监察区,各省设监察御史行使监察权。皇帝也临时派出巡御史巡察地方,出巡御史具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特权。在《请司职掌》与《大明会典》中都设有专章规定都察院及六科的职责、权限及活动原则等。
一一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监察法的历史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监察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监察制度改革的意义。(7分)
46.【历史-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朝鲜战争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一场时间较长、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性战争。这场战争虽限于朝鲜半鸟,但参战国家很多,影响波及世界,实际上这时东西两大战营的一次全面对抗。远远超出局部战争的范围,周恩来就深刻指出:“朝鲜战争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朝鲜战场是局部性的,但是朝野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参加朝鲜战争还使中国成为更成熟、 更受人尊重的国家。朝鲜战争给美国的决策者们留下了“非常非常深刻”的印象,它对后来美国在远东的行动起到了制约的作用,从此美国和中国再也没有卷入重大战争。
一一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为何说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8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罗城位于广西北部少数民族地区,万山峻岭,瘴疠盛行,民族杂处,纠纷时起。顺治十八年,已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怀着“此行绝不以温
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就任罗城县令。他到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天召吏民来“从容问所苦”,宣谕朝廷慰抚之意。在当时情况下,一旦发现有抢劫、盗窃等事件,立即命随从侦破,若审讯属实使迅速做出处理。于成龙体恤百姓,屡次请求上司放宽徭役,减轻百姓的负担,还想尽办法从内地运进当地百姓急需的食盐。他兴建一处学宫,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培养人才。除此之外,他创设了一座“养济院”,救济衣食无着、无亲无故的贫穷人和无人侍养的老人。在任期间,罗城逐渐摆脱了混乱,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康熙帝召见于成龙, 当面褒赞他为“今时清官第一”。
一一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成龙治理罗城的措施。(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于成龙精神的历史价值。(7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140分)
1.C 2.D 3.B 4.C 5.A 6.D 7.A 8.B 9.A 10.C
11.B 12.C 13.A 14.B 15.D 16.D 17.C 18.D 19.A 20.D
21.C 22.B 23.24.A 25.B 26.A 27.D 28.C 29.B 30.B
31.D 32.D 33.A 34.C 35.B
二、综合题(共11道题,其中36-41题为必做部分,42-46题为选做部分,共160分)
41.(25分)
(1)避免了欧洲国家的高度专制: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了欧洲殖民扩张进程,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并发展;为近代民主政体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任答四点得8分)
(2)同:居于社会上层,拥有较大力量;影响国家发展方向。(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异:欧洲阶层构成多元化,中国以科举出身的儒士为主体;欧洲追逐本阶层利益,中国服务于皇权;欧洲权力角逐,斗争不断,中国注重和谐,共生关系。(7分)
原因:欧洲:专制集权力量弱;教会势力强大;商品经济发展;人文精神的影响。中国:专制集权制度的影响;科举制的实施;儒家的贵和思想;小衣经济占主导。(8分)
42.(12分)
论题1:二战后世界主要大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阐释: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GDP所占份额较低;英法等国虽然赢得了战争,但输掉了财富,沦为二三流国家;德日发动侵略战争,消耗了大量国力,而最终战败;苏联虽然也经历了战火,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保证了二战后苏联的GDP总量;美国是世界大战的最大获益者,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小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受国际国内环境等多种因索影响。
论题2:20世纪上半期美英两国经济发展的比较。
阐释:美国经济总量领先于世界,而英国衰落。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获益者,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缺乏创新,两次世界大战给英国带来沉重的损失,英国逐渐丧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小结:珍惜和平发展的机遇、不断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保障。
论题3: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阐释: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内政局的动荡等,致使中国经济的长期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对外开放等,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小结: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不懈追求,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45.【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调整机构设置,监察体系独立性增强;完全服务于皇权;固定监察与临时巡察相结合;监察权的运行规范化。(8分)
(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监察制度的经验;整顿吏治,防治腐败,保障国家机构正常运转;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为后世监察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7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世界主要大国大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美苏两大阵营对抗的结果;朝鲜战争造成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加剧了世界冷战局势。(7分)
(2)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保卫了新中国的独立与安全;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保障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影响了美苏对华政策的调整。(8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整治社会治安;减轻民众负担;发展文化教育;实施社会救齐。(8分)
(2)于成龙勇于担当、为民做主、廉洁从政、开拓创新等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对政治生态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7分)